• 国家图书馆藏青铜器全形拓集成(全八卷)
  • 国家图书馆藏青铜器全形拓集成(全八卷)
  • 国家图书馆藏青铜器全形拓集成(全八卷)
  • 国家图书馆藏青铜器全形拓集成(全八卷)
  • 国家图书馆藏青铜器全形拓集成(全八卷)
  • 国家图书馆藏青铜器全形拓集成(全八卷)
  • 国家图书馆藏青铜器全形拓集成(全八卷)
  • 国家图书馆藏青铜器全形拓集成(全八卷)
  • 国家图书馆藏青铜器全形拓集成(全八卷)
  • 国家图书馆藏青铜器全形拓集成(全八卷)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国家图书馆藏青铜器全形拓集成(全八卷)

查检金石资料、认识捶拓技艺提供重要的依据,在研究近现代金石学、文物收藏以及西周至汉金石文化等领域都有填补空白。

9998 7.2折 13800 全新

库存10件

浙江杭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本社编

出版社上海书画出版社

ISBN9787547919712

出版时间2019-12

版次1

印刷时间2019-12

印次1

装帧精装

开本8开

页数2228页

定价13800元

上书时间2020-04-07

杭州南山书屋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国家图书馆藏青铜器全形拓集成》的出版,不仅有利于这些珍稀文献的流播,更为现今学者查检金石资料、认识捶拓技艺提供重要的依据,在研究近现代金石学、文物收藏以及西周至汉金石文化等领域都有填补空白。
全形拓是在年代悠久的金石学研究与立体传拓技术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具有审美要求的传统手工技艺,大约源起于清代嘉庆、道光年间,至清末与民国初期发展至全盛。

此种拓法是在用綫条描绘出所欲表现的器物立体形象后,依照綫描分拓器物各部位,从而将以往只能平面拓发展爲立体拓。器物形象的描绘约在清末民初引入透视法,于拓法上又渐由分纸拓而改爲整纸拓,空隙处以拓包补墨填白。一纸精彩的全形拓不仅在于拓出来的器物部位较准确、形象合乎透视标准,更在于能完美表现器物的立体感,在墨色上按不同位置有浓淡乾湿之分,使器物形象宛如照片再现,但而又不失笔墨之韵味,源于器物,而又有别于器物生冷外表的艺术再现。
而从金石研究角度来讲,此种传拓方法,在照相技术被应用于我国以前,能全面、多维地展示器物形象,可以说爲金石学研究者提供了最全面的资讯。由于全形拓费工费时,拓本数量有限,而有铭青铜重器或新出土的器物的全形拓则更爲难得。同时,不断改善此种拓法,在手法与细节上争奇斗艳,亦成爲清中晚期直至民国初期拓工行业竞争的方式。一纸珍稀的全形拓本,再配以学者或书法名家题跋及藏家印鉴,更增加了学术性与艺术性的双重欣赏价值,颇多人文情趣,故一直爲收藏界与学界钟爱。

近几年来,青铜器全形拓作爲一种独特的传统文化遗产,又复得到书画界、文物界及收藏界的重视,因传拓技法经实践者的潜心探究而逐渐得到恢复并发扬光大,新的传承人薪火相传,使此种拓法得以推广传播。
鉴于上述全形拓发展、传承的历史与现实背景,相信这部《国家图书馆藏青铜器全形拓集成》,会得到这门工艺的传承者、青铜器研究者、文物收藏家、文物与书法爱好者们的关心与青睐。

本书是中国国家图书馆与上海书画出版社联合推出的迄今规模最爲宏大的一部青铜器全形拓集録,收入的拓本达千馀件(内含二百馀件同器的不同拓本)。所拓青铜器出自多位晚清民国著名藏家,而拓工更是名家荟萃,堪称国家图书馆的珍贵馆藏。
全书的体例与所收全形拓各种相关信息在书前均已有介绍,书中还收録了拓工、藏家与题跋者的小传及印鉴,可谓本书特点,方便读者使用对照。这其中拓工的信息,以往研究得并不充分。现在看来,不仅是他们这些作品应受到重视,他们各自作全形拓的技艺特点、长处,更是值得研究。本书收録青铜器全形拓的製作年代涵盖了此一技艺发展的大部分时段,读者可以从中看到不同年代有代表性的全形拓作品所体现的时代特色与工艺发展以及演变过程。
从青铜器研究与金文研究的角度看,这批拓本亦有其较高的学术价值。许多著名青铜重器之拓本的年代与所拓器物的状况(特别是铭文的状况),题跋与收藏印鉴,有助于瞭解该器出土的年代与流传、存藏的信息。此外,其中也有一些器物,过去虽有著録,但资料不全,比如仅有铭文著録而未见其器形(或所绘器形不全),通过本书所提供的全形拓本方可知其全貌,并纠正以往一些认识或提出一些可供研究的问题。另外,除了全形拓在展现器物形制、纹饰方面的优点外,本书所收青铜器全形拓本的题跋,有研究者们对器铭发表的意见,且作题跋的不乏著名的学者,所云亦有对今日研究具参考价值。
本书所收青铜器全形拓,拓成的年代不一,较早期的拓本,因爲对器物的真僞分辨能力尚有时代的局限性,故所拓之器有少数存在以不同手法作僞的情况。本书卷八『附録』中收了一部分涉及作僞的拓本,分成『真器僞铭』『存疑』『僞器』几类。有必要指出的是,目前书中剔出的这几类拓本对原器真僞的判断是从拓本中也可以明显看出问题的。但是大家都清楚,仅凭拓本是不可能对一些较複杂的作僞手法作确切辨别的。这也是本书『附録』中辟有『疑僞』一类的原因。现未归入以上三类者,有的也未必不存在问题(当然,这种情况应数极少量)。特别是在以往作僞中常会见到的僞器、真铭(即将残脱的真器铭文部分嵌入僞器相应的部位上)就难以凭拓本识出。此外,如果是在真器上作僞铭,在字形与内容上看不出明显的问题,与器物时代亦不矛盾,从拓片上也是难以辨识的。有作僞问题的器物在本书中虽是很少一部分,本书亦将其收入,也算是爲青铜器的辨僞提供了一些有价值意义的材料。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