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视觉艺术东方学:西方绘画中“痕迹”的考察与研究 史怡然 著
  • 视觉艺术东方学:西方绘画中“痕迹”的考察与研究 史怡然 著
  • 视觉艺术东方学:西方绘画中“痕迹”的考察与研究 史怡然 著
  • 视觉艺术东方学:西方绘画中“痕迹”的考察与研究 史怡然 著
  • 视觉艺术东方学:西方绘画中“痕迹”的考察与研究 史怡然 著
  • 视觉艺术东方学:西方绘画中“痕迹”的考察与研究 史怡然 著
  • 视觉艺术东方学:西方绘画中“痕迹”的考察与研究 史怡然 著
  • 视觉艺术东方学:西方绘画中“痕迹”的考察与研究 史怡然 著
  • 视觉艺术东方学:西方绘画中“痕迹”的考察与研究 史怡然 著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视觉艺术东方学:西方绘画中“痕迹”的考察与研究 史怡然 著

40 8.3折 48 全新

库存9件

浙江杭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史怡然

出版社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ISBN9787550322158

出版时间2024-03

版次1

印刷时间2024-03

印次1

装帧精装

纸张其他

定价48元

上书时间2024-05-17

杭州南山书屋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本书作为“西方绘画的痕迹中“视觉”研究”计划的上册,作了较为翔实而深入的“痕迹”历史性考察分析。既遵从时间线搜集和整理了每个历史时期绘画中的“痕迹”现象,对这些“痕迹”的不同属性做了尽可能客观的成因研究,又将这些历史中的绘画作品中留存的现象还原到在艺术特有的上下文语境中,通过对代表性具体作品的研究折射出艺术家乃至对艺术史转折产生深刻影响流派和风格特征的探讨;通过艺术家无意或刻意的非对象性留存,见微知著地透视这些“痕迹”背后的绘画方法论,以及西方传统绘画到当代绘画观念更迭与变迁背后艺术的真理性问题。
本书对出现在中世纪末期圣经祭坛画、文艺复兴素描手稿到巴洛克、浪漫主义和印象派时期绘画画面中痕迹的整理和类型分析,几乎囊括了西方古代艺术向古典主义转型直至整个古典主义的各个时期。在这个时间跨度中对不同时期绘画作品出现的“痕迹”类型和成因以具体作品为例做了详细而深入的调研,总结出了分属“笔误”“文本注解的差异”“构思意图”、作为一种“技法”“效果”的营造等不同功能的“痕迹”,以及与其当时历史时期艺术风格与观念的关系。
这些不同类型的“痕迹”,极具代表性地映射了西方古典哲学转向与艺术观念与思潮的激烈变革,经历了西方艺术早期对自然的实像模拟、文本的图像阐释到理念的绝对形式的确立,到精神性的媒介诉求与画面“痕迹”的独立化过程。这也就是沃尔夫林所说的艺术的非模仿成分:即正是绘画中模糊不定的不一致,共同指向现实中的另一个纬度。“被称为非模仿成分的形式并不是附带的或多余的,它是必要的;它是精神的表现,同样,它也是必要的人类精神自由的表现,相对于自然,它是一个对抗和必要的王国。”其实,抛开沃尔夫林当时的社会意识局限,今天看来,这种非模仿成分不仅仅属于唯心主义的范畴,它承担了很重要的现代性内涵。在后来的20世纪初,在存在主义的语言学转向中,这种非模仿成分甚至冲破形式,成为艺术的本质,作为一种绘画存活的精神性元素,断然代替了模仿。
“痕迹”作为艺术家身体和精神与媒介之间最为直接与密切的历时性画面元素,经过几个世纪的转变,已经从绘画负面的失败性残余逐渐成为一种意图的标记、着意的效果、情绪的外泄、技法的展现到对审美模式的反叛、对形式元素的求证到存在本身。从而折射了西方再现绘画二元符合论的形而上学艺术观的演变进程,逐渐摆脱了绘画主体的附属性身份,具有了一种本体论意义的重要价值,它是差异的来源、时间的厚度、书写的物性、媒介的精神性,弥合并重构了西方主客体二元分离的“合目的性”对应,拓宽了绘画的精神性边界,从存在的本源生发出一种纯然的“无目的性”。痕迹最本质的属性就是去对象化。即在一个画面上成千上万的笔迹之中,痕迹区别于其他笔迹的原因就是它不是因画家带有对象化的眼光去观看而产生于纸面的,而是艺术家创作过程中对艺术真理性的不断追问所产生的那部分不经意的,不指向任何对象与意义的印记。所以不管线条也好,污迹也罢,都不是艺术家刻意制造出来的,有些甚至是艺术家一心想要掩盖、遮蔽、纠正的东西。画面上这些被艺术家忽视或是完全无意识的视觉符号,却为艺术家对自然直观与呈现的全部过程留下了客观印证,不同于画面最终显现出来的效果,这种印证保留的是艺术家不可控甚至不自知的心路历程,往往正是艺术创作中创作主体虚然物外,让出自身,是客体对主体的一种超越,是心智的暂时性排空。
不言而喻,不述而作,发生在观看之前的那个标记、那个书写、那道抹痕、那股潜流,埋藏在意识之外、时间之中,因而总是若隐若现、诸诉感性又先于感知的迹冥之处,正是艺术发生的场所。

作者简介
史怡然,1983年生于内蒙古,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分别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2015年法国巴黎艺术城驻留项目,2019年 美国匹兹堡大学艺术与建筑史系访问学者,现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

目 录

绪论
第一节 痕迹的词源与释义考据
第二节“痕迹”与视觉艺术
第三节“痕迹”的界定
第四节 关于“痕迹”的视觉研究背景
第一章
西方古代绘画中“痕迹”的踪影
第一节 中世纪:“多出来的双臂”
第二节 文艺复兴:秘密、尺度与标准
第二章
“逸笔草草”:从巴洛克到浪漫主义
第一节 巴洛克的未完成性:鲁本斯
第二节 洛可可:观感的矫正
第三节 浪漫主义:“冲动的迹象”
结语
征引文献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