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试研究文集第3辑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考试研究文集第3辑

22 22 九五品

库存5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谢小庆 张晋军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05856622

出版时间2006-06

版次1

印刷时间2006-06

印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页数313页

字数270千字

定价22元

货号0009

上书时间2021-07-13

审辩思维

八年老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新书。本店代编者转让样书。如果需要,可以提供主编签名本。如果需要签名本,请在留言中说明。
商品描述
前    言

就人均占有量而言,中国不仅算不上自然资源大国,甚至可以算是一个自然资源贫国。但是,中国毫无疑问是一个人力资源大国。中国未来的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开发自己的人力资源,而不是开发自己的自然资源。怎样将“人口负担”转变为“人力资源”,这将是关系到中国命运的大问题。
在人力资源的开发中,考试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今天,中国对人类在科技和文化艺术方面的贡献,与得到世界公认的中国人的“聪明与勤劳”并不相称。虽然导致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不能说与“学以应考、教以应考”的“应试教育”没有关系。这种“应试教育”,从童年起就挫伤了中国儿童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影响到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整个国民教育体系,造成学生为应试而学、教师为应试而教的局面,造成普遍存在的“学一本书、教一本书、背一本书、考一本书”的局面。这种局面,严重地影响到我国的人力资源开发,严重地摧残着中华民族的自主创新能力。
2005年5月在巴黎进行的中欧贸易谈判中,商务部部长曾说:“为了买回一架空中客车A380,中国需要出口8亿件衬衣”。这句话,突出地体现了中国经济发展中缺乏自主创新的问题。今天,“自主创新”已经成为朝野共同关注的核心话题之一。
为了促进我国人力资源的开发,需要对考试改革问题给予更多的关注。好的考试,促使学生去读厚厚的一大摞书,不好的考试,逼迫学生去背薄薄的一小本复习资料。好的考试,使学生“爱学”,不好的考试,使学生“厌学”。好的考试,可以有助于将“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不好的考试,可以将“人力资源”转化成“人口负担”。本来,能够进入大学的人是我们民族最优秀的一批青年人。但是,据教育部公布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高达30%的大学生未能在毕业当年找到工作,最优质的“人力资源”经过“应试教育”被转化成“人口负担”,实在是一件让人沮丧和伤心的事情。
考试研究工作者们承担着推动中国考试改革的使命。在这本文集中,汇集了部分考试研究工作者的研究成果,内容涉及到一些考试工作者共同关注的问题,包括关于“考试公平”的深入思考,关于“考试应该体现谁的意志”的思考,关于测验分数解释问题的探讨,标准参照考试中及格线的确定问题,难度与区分度的关系问题,测验长度的确定问题,作文的电子评分问题,测验分数等值问题,档案式评价问题,等等。还有一些文章探讨了语言测试方面的问题,如语言测试中的语法点控制问题,语言测试中的语段测试问题,写作能力测验的方式问题,口语的测试方式问题,词汇和汉字等级大纲编写中的问题,等等。此外,还有一些文章涉及到HSK、MHK和ZHC等语言测验的改进问题。
我们希望,我们的这些初步的探索能够得到考试开发研究同行们的指教,也希望这些思考能对同行们有所启发。我们希望,这些思考和探索能有助于我国考试的科学化改革,能通过考试的科学化改革来开发我国丰富巨大的人力资源,能通过考试改革使我国儿童的好奇心得到保护,能通过考试改革来促进我国经济、文化方面自主创新能力的增长。我们希望,经过我们共同的努力,中国出口的产品将不仅是衬衣、鞋袜和玩具,而是包含更多高知识含量的产品。我们希望,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中国能成长起一批像英特尔、微软、松下、索尼、夏普等一样不是靠“勤劳和汗水”、而是靠“聪明和智慧”赚钱的企业。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新书。本店代编者转让样书。如果需要,可以提供主编签名本。如果需要签名本,请在留言中说明。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