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终身成长:创新教育新思维
  • 终身成长:创新教育新思维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终身成长:创新教育新思维

“达标”,不一定意味着“成长”。一些发育较早的孩子,即使实现了“达标”,未必能够获得“成长”;一些发育较晚的孩子,即使暂时“达标”有困难,仍然有可能获得明显的“成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不仅要关注学生是否“达标”,是否掌握了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学习要求,更需要关注学生经过学习以后获得了多大程度的进步,是否获得了成长,需要关注教师和学校在帮助学生获得成长方面所发挥的实际作用。

35 8.8折 39.8 全新

库存4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谢小庆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554097

出版时间2020-08

版次1

印刷时间2020-08

印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页数211页

字数10.6千字

定价39.8元

货号0032

上书时间2020-08-12

审辩思维

八年老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商品描述
前言
2018年3月16日,教育部长陈宝生在“两会”记者会上措辞坚定地号召“减负”,提出从5个方面为学生、为教师、为家长减负。对此,有人支持,呼吁“将减负进行到底”,如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有人反对,认为“一刀切”地减负会毁掉许多孩子的未来,如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理论与政策研究院院长项贤明。

关于“减负”,一位学生询问我的看法。我回答说:减负和增负的主张都属于“锅中加水”而非“釜底抽薪”,分歧在于一个主张加自来水,一个主张加纯净水。“釜底抽薪”的措施则是改革评价方式,改革招生考试制度。如果不下决心“釜底抽薪”,那么,加负,孩子和家长苦;减负,孩子和家长苦。

学生说:“加负,孩子和家长苦”,很好理解。为什么说“减负,孩子和家长苦”呢?不好理解。
于是,我给学生播放了一段2018年3月18日晚上CCTV1《欢乐中国人》节目的视频片段。节目中,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康震教授推荐了一位年仅4岁的小朋友王恒屹。节目中,康震老师等几位节目嘉宾与小恒屹玩起了诗词“接龙”游戏。

康震:烽火连三月。
恒屹:家书抵万金。
李晨:李白的《月下独酌》中有“对影成三人”一句。这里的“三人”是指什么?
恒屹:月亮,李白,李白的影子。
康震:爆竹声中一岁除。
恒屹:春风送暖入屠苏。
康震:“屠苏”是什么?
恒屹:屠苏酒。
李晨感慨道:“小恒屹不仅仅是把那个音背下来,他是明白的,明白其中的意思。”

看完这段视频,我对学生说:3年后,小恒屹将进入义务教育。我们将怎样向小恒屹这样的学生提供教育呢?如果让他与其他的同龄小朋友一道去学习语文课,对他的成长不会有多大帮助。向小恒屹这样的孩子提供义务教育,是否属于公办学校的责任呢?满足小恒屹们的义务教育需求是否公办学校的责任呢?是否政府的责任呢?如果公办学校不向小恒屹提供他所需要的义务教育,他和他的家长就只好诉诸培训班。可以设想,如果他生活在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他的教育将成为这个家庭的一个沉重负担。
事实上,有相当一批儿童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学习内容感到吃不饱,有更多的儿童对某一科(如语文、数学、英语)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内容感到吃不饱。如果公立学校不能向他们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学习条件,他就只能向培训班购买服务。
“达标”,不一定意味着“成长(growth)”。一些发育较早的孩子,如小恒屹,即使实现了“达标”,未必能够获得“成长”;一些发育较晚的孩子,即使暂时“达标”有困难,仍然有可能获得明显的“成长”。2010年以来,美国教育界的热门话题是“成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不仅要关注学生是否“达标”,是否掌握了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学习要求,更需要关注学生经过学习以后获得了多大程度的进步,是否获得了成长,需要关注教师和学校在帮助学生获得成长方面所发挥的实际作用。

于是,许多教育研究者将研究兴趣集中于成长,开发了大量用于成长评估(growth assessment)的技术方法。成长不仅是一种教育评估技术,更是一种学习理念。如果以“成长”理念来审视今天我国的学校教育,不难发现,即使在一些办学条件很好的示范性学校中,成长效应也并不理想。对于许多学生,一个学期中所学的语文知识和算术知识,他或她在学期开始的时候,其实已经掌握了。一个学期的课堂学习,对于这些儿童的成长效应是很有限的。

其实,早在半个多世纪以前,中国教育改革的一些先驱者就已经意识到学生的“成长”问题。大约在1960年5月,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的领导安排正在读小学2年级的笔者跳班到3年级。他们知道,笔者当时已经完全掌握了小学2年级教学大纲中包含的教学内容,如果让笔者继续留在2年级学习,“成长”效应几乎是零,这对于笔者无疑是一种生命的浪费。于是,笔者成为了一个在公立学校中获得了更多成长机会的幸运儿。与同时进入小学的同学们相比,笔者提前一年结束了小学的学习。半个世纪后的今天,免费的公立学校难道不应该像北京师大实验小学当年向笔者提供学习条件一样,为今天的学生们提供成长所需要的学习条件吗?难道一定要逼迫学生的家长去购买培训班的服务吗?

王晓平老师是我在北京师范大学心理专业78级读书时的同班同学。她1994年在美国衣阿华大学获得教育测量方面的博士之后,一直在衣阿华州教育局工作至今,担任州教育局高级研究顾问。她是美国“州高级教育官员理事会”(The Council ofChief State School Officers,简称CCSSO)的成员,是CCSSO所属的“问责系统与成绩报告委员会”(AccountabilitySystems & Reporting,简称ASR)的成员。齐森老师也是我心理78级的同班同学,他1992年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获得教育学博士学位之后,曾长期在美国教育协会(AmericanCouncil on Education,简称ACE)从事作为高中毕业水平证书的《一般教育发展考试(GeneralEducational Development Tests,简称GED)》的研究工作。王晓平和齐森都长期在美国教育界工作,都对美国的基础教育有较深入的了解。通过与王晓平和齐森的交流和讨论,我了解到美国教育领域有关“成长评估”的研究进展,了解到在美国学校中常用的一些成长评估方法。我们感到,中国的学校可以通过借鉴这些方法来改进学生的学习。于是,我们共同撰写了第一篇文章《美国学校成长测量的7种主要方法》,发表于《中国考试》杂志2018年第6期。其后,我们又共同撰写了几篇介绍“成长评估”的文章。

为了使更多的人了解和借鉴美国学校中的成长评估方法,我编辑了这本小册子。

本书最重要的参考文献是由CCSSO组织、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K. E.Castellano和哈佛大学教育学院的A. D. Ho撰写的《成长模型实用指南(A Practitioner’sGuide to Growth Models)》一书。

本书的内容中包含了我与王晓平、齐森共同撰写的几篇文章的内容。本书第二章第4节由北京教育考试院的张青华同志撰写。

今天,中美之间的贸易战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贸易战,最终是人才战,教育战。每一个足球、篮球、乒乓球的教练都知道,为了战胜对手,一定要研究对手的长处,一定要学习对手的长处。在今天这个面临严峻挑战的时候,我们更应该努力研究和学习对手的长处。美国教育改革强调“达标”到强调“达标+成长”的发展,可以给我们带来一些启发,值得我们思考借鉴。

本书将介绍从2001年小布什“一个都不能少”到2015年奥巴马“每个学生成功”的教育改革思路,介绍“达标+成长”的教育理念。将介绍2018年正式开始实行的奥巴马教育改革方案中实际采用的主要的成长评估模型,讨论各种成长评估模型各自的长处和短处,讨论各种成长模型的适用条件。

本书将推动对包括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和研究生在内的学生成长评估,推动基于学生成长评估基础之上的对教师、学校、学区、地区的评估和问责,提高教育评估和问责的科学化程度。
本书的读者包括家长、教师、校长、教研员和各级教育局长。

目录
前言
1 从小布什的“达标”到奥巴马的“达标+成长”
1.1 美国《初等和中等教育法》
1.2 小布什的《2001一个都不能少法案》
1.2 奥巴马的《让每个学生成功法案》
1.3 以“达标+成长”完善“达标”
2 成长和成长评估
2.1 测验的同质性
2.2 测验分数的等值
2.3 纵向量表
2.4 纵向量表SBAC

2.4.1数字图书馆

2.4.2中期评估

2.4.3总结性评估:年终测试

2.5 纵向量表PARCC

2.6 成长评估在未来选拔性考试中的应用展望

3 作为成长评估基础的教育理念

3.1新一轮的学习革命正在向我们走来

3.2知识积累与能力发展

3.3 发展核心素养

3.3.1 交流沟通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3.3.2 逻辑推理能力

3.3.3 审辩式思维

3.4以学生为中心

3.5个性化自主学习

3.6 认知诊断

4 常用的成长评估模型

4.1   基于纵向量表的成长模型来

4.1.1 增分模型(gain score)

4.1.2 轨道模型(Trajectory)

4.1.3 分类模型(categorical)

4.2 预测模型

4.2.1 残差模型(the residual gain)

4.2.2 学生成长百分等级模型(student growthpercentile,简称SGP模型)

4.2.2.1 SGP的缘起

4.2.2.2 SGP模型

4.2.2.3 SGP计算

4.2.2.4 SGP的标准设定

4.2.2.5 SGP的分数解释

4.2.2.6 关于SGP的争论

4.2.3 投射模型(projection)

4.3 增值模型(value added)

5   各种成长评估模型的比较
5.1不同模型所依据的不同数据

5.1.1  基于纵向量表的成绩

5.1.2 基于学生样本的成绩

5.1.3多变量数据

5.2不同模型所依据的不同统计基础

5.2.1 增益模型(Gain-based model)

5.2.2 条件状态模型(Conditional status model)

5,2,3 多变量统计模型(Multivariate model)

5.3不同模型所采用的不同及格线设定方法

5.4不同模型所支持的不同分数解释

5.5各种模型比较小结

6  成长评估用于教师评价

6.1 传统的教师评估方式

6.2NCLB和ESSA对教师和学校问责的影响

6.3关于教师和学校的成长评估

6.4“达标+成长”评估的两个实例

6.4关于教师和学校问责的争论

6.5 小结

7  总结:一些思考

7.1立法保障

7.2尊重个性,因材施教

7.3多维视角,动态评估
参考资料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