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书网:《茶树花》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茶书网:《茶树花》

76 76 九五品

库存2件

北京西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屠幼英 杨子银 夏琛主编 何普明 熊昌云 吴媛媛副主编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8196758

出版时间2021-01

装帧其他

定价76元

货号GDZPS9073

上书时间2021-01-30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编号:GDZPS9073
书名:《茶树花》
版别:浙江大学出版社
作者:屠幼英 杨子银 夏琛主编 何普明 熊昌云 吴媛媛副主编
书号:ISBN 9787308196758
定价:76.00
出版日期:202101
内容简介
    本专著从4个方面展开,即基础篇、工艺篇、功效篇、应用篇,层层递进,深入剖析茶树花果综合利用及产业示范的影响力,填补此类研究在茶产业领域的空白,对拉长茶产业链、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同时为国家的未病工程提供优质高活的有机食品和日化用品,在减少环境二次污染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具有巨大的消费市场,对于改善我国茶制品的质量、提高我国茶制品的国际竞争力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目录
第一篇  基础篇
  第一章  茶树花新资源及应用现状
    第一节  茶树花概述
    第二节  茶树花主要生化成分及活性功能
    第三节  茶树花的应用现状
    第四节  茶树花的产业化前景
  第二章  茶树花的采摘与加工
    第一节  茶树花采摘对次年春茶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第二节  加工技术对茶树花品质的影响
  第三章  茶树花的毒理学研究
    第一节  急性毒性实验
    第二节  遗传毒性实验
    第三节  亚慢性毒性实验
    第四节  致畸毒性实验
    第五节  小结
  第四章  茶树花主要生化成分种类与分析
    第一节  儿茶素和咖啡碱
    第二节  游离氨基酸
    第三节  蛋白质
    第四节  还原糖
    第五节  茶皂素
    第六节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第七节  茶多酚
第二篇  工艺篇
  第五章  茶树花多糖
    第一节  茶树花多糖提取工艺
    第二节  茶树花多糖检测分析技术
    第三节  茶树花多糖理化性质与结构分析
  第六章  茶树花精油
    第一节  茶树花精油的结构分析与提取方法
    第二节  超临界CO2萃取茶树花精油
    第三节  茶树花精油主要成分分析
  第七章  茶树花皂苷
    第一节  茶树花皂苷的研究现状
    第二节  茶树花皂苷的提取、纯化和分离方法
  第八章  茶树花黄酮
    第一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
    第二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状
    第三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方法
    第四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检测与鉴定方法
第三篇  功效篇
  第九章  茶树花提取物的抗氧化作用
    第一节  自由基和抗氧化剂的概述
    第二节  茶树花提取物对羟自由基清除能力
    第三节  茶树花多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第四节  展望
  第十章  茶树花皂苷的抗卵巢癌功效
    第一节  茶树花皂苷诱导卵巢癌细胞凋亡的研究
    第二节  茶树花皂苷对卵巢癌细胞的周期阻滞作用
    第三节  茶树花皂苷引起卵巢癌细胞自噬的研究
  第十一章  茶树花多糖抗肿瘤及免疫调节活性的研究
    第一节  研究思路
    第二节  研究成果
    第三节  展望
  第十二章  茶树花的降脂减肥和降血糖作用
    第一节  茶树花提取物降脂作用研究
    第二节  茶树花与绿茶、普洱茶降脂减肥作用的比较研究
    第三节  不同剂量TFP对大鼠肥胖病和高脂血症预防作用研究
    第四节  茶树花与饮食调整对大鼠减肥降脂作用的对比研究
    第五节  茶树花多糖降血糖活性研究
  第十三章  茶树花提取物的美白功效
    第一节  研究思路
    第二节  研究成果
    第三节  展望
第四篇  应用篇
  第十四章  茶树花的护肤产品研发
    第一节  茶树花化妆水研发
    第二节  茶树花型洗面奶研发
    第三节  茶树花睡眠面膜的研发
    第四节  茶树花皂的研发
  第十五章  茶树花的食品研发
    第一节  茶树花米面食品研发
    第二节  茶树花鲜啤酒研发
    第三节  茶树花速溶擂茶研发
参考文献
成果附录
    屠幼英,1962年生,浙江大学茶学系主系,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国际茶树花研发中心主任,中国国际学校茶文化与健康研究会联盟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浙江省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浙江大学茶文化与健康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茶叶学会女科技委员会副主任,全国茶艺与茶叶营销专业副主任委员。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6项,国际发明专利银奖;再版著作《茶与健康》《茶学入门》《茶多酚十大养生功效》等10余部,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SCI收录50余篇。指导博士和硕士生60余名。获得第七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第三届“全国茶叶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杨子银,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农业与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广东省应用植物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要研究茶树特色生物学基础研究与资源可持续高效利用。
    夏琛,毕业于美国德州大学商学院。2016年,夏琛创建杭州英仕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并任总经理,公司联合浙江大学茶学系创立了茶叶深加工产品研发实验室,从茶籽、茶花等低附加值产物中提取出天然有效活性成分作为日化用品、食品、纺织品、纸制品的功能核心成分,并定期帮助合作茶农进行茶叶种植技术改良,提高茶叶品质及产量,收获了较高的品牌认知度和不错的口碑,成为茶叶深加工新兴企业的代表。夏琛曾先后荣获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并在2018年首届“中华茶人榜样”推选活动中被评为“中华新锐茶人”。
    何普明,浙江大学茶学系博士生导师,1965年12月出生,浙江省台州人。1988年毕业于日本静冈大学农学系。1993年获京都大学农学博士。曾任职于静冈大学农学系助教、副教授。在硕士,博士期间主要研究食物因子与动物(人体)衰老的关系。具有抗氧化能的食品对延缓衰老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参加工作后主要从事茶叶生理机能的研究。利用大鼠等实验动物初步查明茶叶具有保护肝功能作用。到目前为止,本人已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熊昌云,男,汉族,湖北荆州人,1980年2月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云南农业大学热带作物学院科研信息处处长、图书馆馆长、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学院教学名师,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茶叶生产加工技术)项目执行人,云南省教育厅产教融合实践创新示范点(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项目负责人,茶叶生产加工技术、茶艺专业带头人;茶叶加工技师、国家二级评茶师,国家茶艺竞赛裁判员,云南省茶艺师、评茶员高级考评员。
吴媛媛,女,博士学位。现为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茶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茶学专业,2007年获得浙江大学生物物理学专业理学博士学位,2007-2009年在浙江大学茶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9年6月正式留校任教;2010年4-6月,前往日本静冈大学交流合作。2010.04-2010.07 日本静冈大学农学部应用生物化学系访问学者,研究课题《功能型茶饮料的开发研究》。工作研究领域
:茶叶生物化学与精深加工。
大量批发或经销商面议
茶书网中国区北京工作站:感德真品茶业机构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马连道6号北京国际茶城三楼西北角F3-19号
客服:010-63433810
详见:茶书网(www.culturetea.com)说明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