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方政治哲学史(第二卷)(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政治哲学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西方政治哲学史(第二卷)(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政治哲学史)

本书叙述的是17世纪至19世纪近代西方政治哲学的发展历程,阐释了具有重要历史地位与思想影响的人物如霍布斯、洛克、斯宾诺莎、卢梭、托克维尔、康德、黑格尔等人,以及政治哲学流派如苏格兰启蒙运动和功利主义等的政治哲学思想,意图勾勒出近代西方政治哲学的主要轮廓,凸显这一时期核心的政治哲学论题,并在此基础上梳理和总结近代西方政治哲学的历史流变、重要思想资源,以及阐明对当代政治哲学思潮的深刻影响。

75 8.5折 88 全新

库存5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韩东晖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242514

出版时间2017-03

版次1

印刷时间2017-03

印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364页

字数389千字

定价88元

上书时间2023-06-04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明德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人民大学出版社自营店铺  出版社库房新书发货
商品描述
本书叙述的是17世纪至19世纪近代西方政治哲学的发展历程,阐释了具有重要历史地位与思想影响的人物如霍布斯、洛克、斯宾诺莎、卢梭、托克维尔、康德、黑格尔等人,以及政治哲学流派如苏格兰启蒙运动和功利主义等的政治哲学思想,意图勾勒出近代西方政治哲学的主要轮廓,凸显这一时期核心的政治哲学论题,并在此基础上梳理和总结近代西方政治哲学的历史流变、重要思想资源,以及阐明对当代政治哲学思潮的深刻影响。

作者简介
陈德中 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副研究员,《世界哲学》副主编。研究领域为当代英美分析哲学、政治哲学与道德哲学。著有《政治现实主义———威廉姆斯政治哲学研究》(2010)、《政治正义》(2012)、《政治现实主义的逻辑———“自主性”与“封闭性”缘与由》(2015)等。
宫 睿 哲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副教授,德国图宾根大学哲学系访问学者。研究领域为康德哲学、政治哲学。著有《康德的想象力理论》(2012)。 郭大为 哲学博士,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德国古典哲学和政治哲学。著有《费希特伦理学思想研究》(2003)等。参与《康德著作全集》《费希特著作选集》《维特根斯坦全集》和《黑格尔全集》的编译。 韩东晖 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近代西方哲学、分析哲学。著有《天人之境———斯宾诺莎道德形而上学研究》 (2008)等。
霍伟岸 法学博士,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政治学系主任。研究领域为西方政治思想史、民主理论。著有《洛克权利理论研究》(2011)等。 昆廷•斯金纳 著名思想史家,现任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教授,曾任剑桥大学钦定近代史讲座教授,思想史研究“剑桥学派”的代表性人物。著有《马基雅维里》《霍布斯哲学中的理性和修辞》《自由主义之前的自由》《政治的视野》等。
任军锋 法学博士,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政治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哈佛大学中美富布赖特研究学者。研究领域为政治学理论、美国政治思想史、西方政治史。著有《民德与民治:乡镇与美利坚政治的起源》(2011)、《超越左与右?———北欧五国政党政治比较研究》(2012)等。
谈火生 法学博士,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政治学系副教授,《政治思想史》杂志编委。研究领域为政治思想史和民主理论。著有《民主审议与政治合法性》(2007)等。
吴增定 哲学博士,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政治哲学、德国哲学。著有《尼采与柏拉图主义》(2005)、《斯宾诺莎的理性启蒙》 (2012)等。

目录
导言 韩东晖
第一章 自然、自由与服从:霍布斯论自由的恰当意义 (昆廷•斯金纳 田洁译)
第一节 恰当的方法
第二节 自由的定义
第三节 自然的自由和臣民的自由
第四节 驳斥经典共和主义自由理论
第五节 自由与服从
第二章 自然法、财产权与上帝:论洛克的正义观 (霍伟岸)
第一节 正义与自然法
第二节 正义与财产权
第三节 上帝的正义
第四节 不正义的根源
第五节 正义与慈善
第六节 洛克正义观的政治思想史意义
第三章 理性自由与政治自由:斯宾诺莎的政治哲学 (吴增定)
第一节 自然状态与自然权利
第二节 契约与国家
第三节 政治与宗教
第四节 斯宾诺莎政治哲学的困难
第四章 政治的语法:苏格兰启蒙运动的政治哲学 (陈德中)
第一节 发现国家与发现社会
第二节 自然和谐与社会形塑
第三节 休谟的政治哲学
第四节 是自然和谐还是扩展秩序?
第五节 政治作为特殊德性的正义
第五章 自由、公意和民主:卢梭的政治哲学(谈火生)
第一节 自由:卢梭的核心关怀
第二节 公意:政治自由的保障
第三节 成熟的公民:公意实现的微观基础
第四节 民主政府:公意实现的制度条件
第六章 效用、计算与自由:英国功利主义的政治哲学 (陈德中)
第一节 边沁的功利主义:政治与法律哲学
第二节 密尔:平民教育、言论自由与代议制
第三节 法律实证主义与自然法之争
第七章 贵族、民主与自由:道德哲学家托克维尔(任军锋)
第一节 民主革命:美国与法国
第二节 民主社会的两种形态
第三节 家庭革命与自由民主社会秩序的重建
第四节 宗教与自由民主社会的灵魂
第五节 结语:道德哲学家托克维尔
第八章 革命、宪政与启蒙:论康德的政治哲学(宫 睿)
第一节 公民宪政的理念
第二节 康德反对革命权利的五种论证
第三节 对康德反对革命权利理论的一致性的辩护
第四节 对康德赞赏法国大革命立场的一致性的辩护
第五节 启蒙与公民宪政理念的实现
第九章 黑格尔与近代自然法理论的终结(郭大为)
第一节 从自然法到法哲学
第二节 从自然状态到市民社会
第三节 从社会契约到自由的实现
第四节 从合理性到现实性
索引
致谢

精彩样章
导 言
一、近代西方政治哲学的定位
(一)政治哲学的内容与近代政治哲学史的分期
通常认为,“政治哲学”与“政治思想”“政治学说”“政治理论史”“政治观念”等概念,虽然在使用时各有侧重,也有微妙差别,但总体而言区别不大,处于同一层次,而且这些概念似乎都与作为经验科学的政治学(political science)有明显分界。这种二分法,即基于经验观察的政治学与 其理论构造仿佛无须具体要素的政治哲学的分野,使政治学像经济学、社 会学一样,成为社会科学的分支,而政治哲学像物理学哲学、心理学哲学一样成为哲学的分支。这种简化图景的理论意义是很受质疑的,但这里就不讨论了在哲学各个分支当中,政治哲学的地位似乎比较特殊,有时还被称为第一哲学。“人是政治的(城邦的)动物”也许和“人是理性的动物”同样重要,是回答“人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关键。关于政治哲学的研究内容,英国学者奎因顿(又译肯尼)的概括算得上简明而全面。他概括了政治哲学的三个主要部分:(1)陈述政治、社会和人性的事实;(2)鼓吹、提倡政治目标和实现目标 的制度手段;(3)关于一种概念类型的论证,涉及国家的本质属性、公民权利和公民服从国家的义务。奎因顿同时也强调,不能仅仅把第三个部分视为政治哲学的内容。
从字面上看,政治哲学史是对政治哲学的历史记述,但按照何种原则和思路编纂政治哲学史却见仁见智,依赖于研究者对政治哲学的理解、对政治实践的认识、对历史脉络的梳理,以及总体性的哲学立场。因此在流行的政治哲学史著作中,萨拜因的《政治学说史》以“城邦”“普世共同体(或译世界社会)”和“民族国家”为三大主题来组织人物和流派。施特劳斯的《政治哲学史》完全以政治哲学家来组织叙述。剑桥政治哲学史系列,则取剑桥学派的语 境史观,以更细致全面的主题来构造宏大的叙事框架,力图重构不同时代的政治思想全貌。沃格林的未竟之作《政治观念史稿》八卷本,也以历史阶段为经,相关主题为纬,筑起规模庞大的架构。
本卷西方政治哲学史的历史跨度是17世纪至19世纪,从人物来讲是从霍布斯到黑格尔,意图勾勒出近代西方政治哲学的主要轮廓,凸显这一时期核心的政治哲学论题。这里涉及一个重要的历史分期问题,即文艺复兴时期政治哲学的定位问题,也可以称之为16世纪哲学史的定位问题。
在两部较早的16世纪政治哲学史中,出现了相当不同的观点。艾伦(J.W.Allen)的《16世纪政治思想史》特别强调16世纪政治思想的中世纪特征。他认为,整个16世纪,除了意大利等地,政治思想在本质特征上仍然是中世纪的,复制了晚期中世纪观点的主要分野。这是由于16世纪的基本预设与中世纪思想家并无二致,所以结果必定如此。这些预设包括各方均假定《圣经》即上帝之言,“自然的”道德法则是存在的,人人皆承认且绝对遵守等。 而法国学者梅纳尔,深受孔德的实证主义影响,他在得到斯金纳盛赞的《16世 纪政治哲学的发展》中,认为在希腊罗马时期,政治哲学是不可能的,因为古代哲学家的实验基础太少,对邻国经验一无所知;中世纪也是如此,政治理论家满足于整全而不可辩驳的权威,关注的问题也是世俗权力和宗教权力的抽象的优越性。唯有在16世纪,思想的、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背景以具体的方式协力促成了政治问题诸如国家的本质、国际关系、政治权力的来源的出现,也处理了来自当时的事件与过去的历史的丰富材料,如此一来,思考政治哲学的方法与概念就成为当务之急。是故政治哲学始于16世纪。
这两个观点,前者着眼于16世纪政治哲学之“旧”,后者强调其“新”,我们似乎都无法完全接受。主要问题很可能在于这一时期的政治思想的确错综复杂,不同的理论预设会带来不同的处理结果。尽管如此,他们对原始材料的处理和加工仍然极富教益。例如梅纳尔坚持认为16世纪的政治运动和思想运动密切交织,哪一方都不可能独立地被理解,因此他殚精竭虑,处理了海量文献,其中不仅仅涉及政治理论上的无数实例,还涉及政治理论的哲学的、形而上学的、神学的基础,以及这些哲学构造得以出现的社会和经济潮流。这一工作为斯金纳的《近代政治思想的基础》提供了材料上的提示和历史文本研究方法上的警示。斯金纳的处理方式看起来是比较可取的,即把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政治思想作为近代政治思想的基础,凸显了作为近代早期的16世纪的政治思想与中古时期后期和近代政治思想在关联性与奠基性上的独特作用。
在较晚近的政治哲学史中,以剑桥政治思想史系列为代表,研究者通常把1450—1700年作为近代早期(early modern)来分期,即把15世纪后期和16世纪早期作为中世纪与近代的分水岭,把16—17世纪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阶段来考察,即从文艺复兴与反文艺复兴到霍布斯、斯宾诺莎和洛克。《剑桥政治思想史(1450—1700)》的主编在“导言”中也强调历史分期的复杂与模糊 (complexity and ambiguity),同时似乎又确立了一个评价主题框架的标准:应根据其在历史性阐释错综复杂的海量原始材料中所取得的成果来评价。
本卷是按照我国哲学史界的习惯来进行分期的,即通常把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置于“中古哲学”分期之下,将此后的欧洲哲学归入“近代哲学”。因此本卷也是从霍布斯的政治哲学,而不是从文艺复兴开始近代政治哲学之旅的。当然,我们必须同时强调和关注16世纪政治哲学与后世政治哲学的密切关联。 之所以从霍布斯开始,主要原因还是因为自霍布斯之后,“自然状态”成为支配17—18世纪西欧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这一点,在本卷关于斯宾诺莎、洛克、苏格兰启蒙运动等内容的章节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本卷的终章是以黑格尔的政治哲学为主题的,以黑格尔来告别近代哲学,也是我国哲学史界的通常做法,尽管这一做法是有争议的。由此可以看出,本卷对西方政治哲学史的处理实际上参考了西方哲学史的编纂理念,这似乎也体现了政治哲学史不同于政治思想史、学说史、理论史的地方。它们根本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从哲学上来看,近代哲学的核心是自由的理念,无论是自然法、自然权利,还是启蒙运动、理性批判,甚至革命和解放,都是围绕人的自由这个中心而展开的。这也是就霍布斯的政治哲学而言,我们选择其自由观的原因。自然与自由,始终是近代哲学的基本主题。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人民大学出版社自营店铺  出版社库房新书发货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