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社会治理(国家治理研究书系)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社会治理(国家治理研究书系)

童星教授的《中国社会治理》一书是一部聚焦社会治理、讲述中国故事、总结中国经验的精品力作,系统地回答了“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如何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如何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这一重大问题。

66 8.5折 78 全新

库存5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童星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256917

出版时间2018-09

版次1

印刷时间2018-09

印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342页

字数353千字

定价78元

上书时间2023-07-10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明德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人民大学出版社自营店铺  出版社库房新书发货
商品描述
童星教授的《中国社会治理》一书是一部聚焦社会治理、讲述中国故事、总结中国经验的精品力作,系统地回答了“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如何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如何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这一重大问题。
全书首先植根中国社会治理现实,提出当前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四大重点领域:一是风险社会条件下人民群众的安全需求紧迫,应急、减灾、维稳模式亟待创新升级;二是开放社会条件下人民群众的融入需求强烈,户籍制度、单位制度亟待改革;三是多元社会条件下人民群众的公平公正需求强烈,整齐划一的要求和利益倾斜的政策亟待更新;四是虚拟社会条件下人民群众的表达和自我实现需求旺盛,网络管理的思路和方法亟待创新。在此基础上,本书提出了中国社会治理的三大目标,即保障公共安全、化解社会矛盾、培育自治社会,并强调实现上述目标必然要走“共建共治共享”之路。最后,本书剖析了当前中国社会治理的重点和难点,即做实决策风险评估,改革信访制度,优化治理结构。

作者简介
童星,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原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兰州大学管理学院外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社会风险和公共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国家减灾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兼教学委员会主任、中国社会治理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学理论、社会问题和社会发展、社会保障理论与制度、社会风险与公共危机管理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建立健全社会预警机制和应急管理体系”“社会管理创新与社会体制改革研究”等科研项目;出版《中国应急管理:理论、实践、政策》《创新社会管理》《社会保障理论与制度》等专著和教材数十部,其中,《中国应急管理:理论、实践、政策》一书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发表学术论文数百篇。获得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2015)、江苏省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14)等多项科研奖励,以及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001)、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01、2005)等多项教学奖励。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节 理论借鉴
上篇:植根现实
第二章 风险社会与安全需求
第一节 风险社会的表象与本质
第二节 应急管理结构的固化与缺陷
第三节 应急管理结构的演进与动力
第三章 开放社会与融入需求
第一节 单位制(人)与社区制(人)并存
第二节 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与户籍制度改革
第三节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第四章 多元社会与公正需求
第一节 社会分化及其效应的两面性
第二节 公平正义与共享发展
第三节 权益维护与多元包容
第五章 虚拟社会与表达需求
第一节 互联网经移动互联网到物联网、服联网
第二节 被动禁堵到主动引导
第三节 消极防范到积极利用
中篇:彰显特色
第六章 保障公共安全
第一节 国家治理视野下保障公共安全的举国体制
第二节 公共安全治理机制的前移与后延
第三节 公共安全治理中的政府责任
第四节 灾害危机的组织适应
第七章 化解社会矛盾
第一节 社会主要矛盾与政府主要任务的转变
第二节 社会结构与社会矛盾
第三节 社会矛盾的类别与结构
第四节 社会矛盾化解的第三方模式
第八章 培育自治社会
第一节 社会治理体制及其目标模式
第二节 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第三节 社会组织体制的改革与健全
下篇:聚焦重点
第九章 做实决策风险评估
第一节 四类风险及其评价
第二节 完善稳定风险评估的公众参与环节
第三节 稳定风险评估之评估的综合指标设计
第十章 改革信访制度
第一节 信访制度既要坚持又要改革完善
第二节 信访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在于规范扩容
第三节 推行网络信访
第四节 信访与司法分工协作、并行不悖
第十一章 优化治理结构
第一节 从科层制管理走向网络型治理
第二节 “网格化”管理的发展前景
第三节 服务型“网格化”治理的雏形
索引
后记  

精彩样章
由于对社会治理(管理)的总体分析不可避免地涉及社会体制,因此这里不单独对社会体制的研究进行说明。国内对社会治理(管理)的总体分析多从理论出发,或借用西方的理论范式来分析中国现实,或通过与西方的比较来寻求启示,大致可分为政府社会管理、社会治理、社会建设或社会政策、国家治理等四种研究取向。
1.政府社会管理研究取向
公共管理,尤其是行政管理学(包括行政法学)的研究者多从服务型政府的理论背景出发,强调社会管理是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社会管理主要是政府社会管理,因此社会体制改革和社会管理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应该是政府体制改革和政府管理创新,相关的研究成果与代表性观点包括:
(1)社会管理的内涵。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加快我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改革”课题组指出,社会管理就是政府通过制定专门的、系统的、规范的社会政策和法规,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社会事务,培育合理的现代社会结构,调整社会利益关系,回应社会诉求,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孕育理性、宽容、和谐、文明的社会氛围,建设经济、社会和自然协调发展的社会环境
 (2)社会管理的类型。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上述课题组将社会管理分为两类:一类是政府对有关社会事务进行规范和制约,即政府社会管理;一类是社会,包括自治组织、非营利组织(NPO)和公民等,依据一定的规章制度和道德约束,规范和制约自身行为,即社会的自我管理与社会的自治管理。
(3)社会管理的现状与问题。研究者一致认为,中国的社会管理虽然取得了显著成就,但还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因此迫切要求强化和转变政府职能,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管理模式。中国政府社会管理的缺陷主要表现为:政府职能界定不清,政府越位和缺位现象突出;政府角色定位存在误区,社会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政府对社会的管制;政府作为社会管理生产者的角色过重,而作为安排者和监管者的角色则不明显。
(4)国外社会管理的启示与中国社会管理的定位。研究者在考察了西方国家公共服务的做法、经验和教训后指出,公共服务是政府首要的和核心的职能,社会性的公共服务则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以社会政策为标准,西方国家的政府社会管理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自由竞争市场经济时期政府有限社会管理职能阶段、混合经济时期政府全面社会管理职能阶段(或福利国家社会政策阶段)、全球化市场经济时期政府社会政策改革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分别都有与特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社会政策与社会管理措施。中国应当从自己的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出发,全面借鉴政府社会管理的国际经验。研究者强调,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既统一又有所区别。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重点内容包括:规范社会组织或团体,培育社会治理的多元主体;创设完整的社会规制体系,推行社会安全系统工程;实施配套的社会政策,维护社会公正;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培育健康的公民社会;调整社会管理执行机构,健全政府社会管理体制。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重点内容则包括:提高政府公共教育服务的水平,普及十二年制义务教育;提高政府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水平;提高政府公共医疗服务水平;提高政府科技服务水平;加大力度投资战略性的公共基础设施;等等。
(5)强化政府社会管理的对策。从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出发,全面借鉴政府社会管理的国际经验,实现社会治理模式创新,这是研究者达成的共识。唐铁汉提出了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五大对策:一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统筹协调各社会群体的利益;二是整合社会关系,构造和谐的收入分配格局,推进社会公平;三是积极扩大就业,努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切实解决弱势群体的发展问题;四是加强社会管理体制的建设与创新,培育和完善公民社会,建立政府与公民社会的合作伙伴关系;五是完善社会矛盾纠纷解决机制
唐铁汉.建立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管理体制.中国行政管理,2010(10).。陈振明等还以厦门市为案例进行研究,从职能定位、体制创新、流程再造和管理方式改进等四个方面提出了社会管理机制创新与公共服务有效提供的具体对策建议
 (6)社会管理创新。应松年指出,社会管理创新,是指在现有的社会资源和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引入新的社会管理理念、知识和方法,对传统的社会管理模式及管理方法进行完善,从而建构新的社会管理机制,更好地实现社会管理目标的活动
应松年.社会管理创新引论.法学论坛,2010(6).。有研究者强调,社会管理创新是社会管理完善和发展的“主发动机”;政府社会管理应当树立服务意识,改进管理方式,顺应由管理行政、秩序行政、指令行政向服务行政、发展行政、指导行政转变的时代潮流,由单一的行政管理转向社会治理。中国政府未来面临的挑战之一就是如何调整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形成完善的协同治理结构。
总之,政府社会管理取向的研究集中探讨政府社会管理职能,明确了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改革方向,虽然也涉及培育社会治理的多元主体,但着重从政府体制和政府管理改革的角度来加强社会管理。在某种程度上,这些研究为当前在国家政策层面所讨论的加强社会管理提供了理论支撑。总体来看,研究成果明确政府的重要职能是社会管理,把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纳入国家发展的总体战略布局,从科学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提出了加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基本要求,强调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从法制和政策上加强社会管理,提出调整政府支出结构,不断增加投入,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步伐;提出建立公共危机管理的体制和机制。
2.社会治理研究取向
政治学领域的研究者从政治发展和政治进步的角度出发,将社会自治视为基层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依托西方市民社会理论或关于“治理”“善治”的理论,强调社会自治和社会治理,相关研究成果与代表性观点包括:
(1)社会管理主体的扩展。有研究者认为,社会管理主要是政府和社会组织为促进社会系统协调运转,对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服务、监督和控制的过程;也有研究者强调,社会管理是政府和民间组织运用多种资源和手段,对社会生活、社会事务、社会组织进行规范、协调、服务的过程,其目的是满足社会成员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求,解决社会问题,提高社会生活质量。无论是社会组织还是民间组织,这两种定义与前述视角对社会管理的理解明显不同,将社会组织或民间组织与政府共同视为社会管理的主体。这一界定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2)社会管理的方式与路径。既然政府并非管理社会的唯一主体,社会管理必然需要其他主体的参与,因此社会管理带有明显的“治理”色彩。如果要对政府社会管理进行改革,那么实现“治理化”就是改革的重点之一。社会管理的主体除了政府和国家外,还包括各类社会组织以及公民个人,社会管理不仅包括政府利用行政法律等强制手段进行的管制、约束和规范,更包括政府与其他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以及社会的自我管理。因此,应从社会权利和社会治理两个方面来理解社会管理,社会治理是社会管理的基本实现方式。
(3)社会自治或合作治理。如果说强调社会管理主体的多元化是对政府社会管理的补充,那么社会治理可视为对社会管理主体多元化的进一步延伸。张康之从西方市民社会的历史演变与社会治理变革之间的关系出发,指出了参与治理、社会自治与合作治理的不同:参与治理是在追求民主行政的理想中出现的,社会自治是在非政府组织以及其他社会自治力量的成长中展现出来的,而合作治理则是社会自治力量成长的必然结果,也是对前两种社会治理模式的扬弃。合作治理正在成为一种主流的社会治理模式。俞可平则明确地区分政府社会管理和社会的自我管理,主张用社会治理涵盖社会管理,他认为社会治理高于社会管理,社会管理和社会自治是社会治理的两种基本形式,是一体两翼。片面强调社会管理而忽视社会自治,就会造成公共权力的过度扩张,损害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反之,片面强调社会自治而忽视社会管理,就会带来社会秩序的失控,影响社会稳定。因而,我们既要加强社会管理,也必须推进社会自治,而且要更加强调社会自治。
(4)社会治理的目标。有学者讨论了社会治理的三种模式:一是政府主导、社会协助模式,中国所倡导的社会管理新格局就是这种模式;二是国家和社会、政府和公民对社会的合作管理,社会三大部门形成三足鼎立格局,这就是治理和善治理论所倡导的社会管理模式;三是社会主导、政府协助的管理模式,主张社会自治优于政府管理,自发秩序优于强制秩序,欧美国家社会管理早期阶段就是这种模式。有学者指出,市民社会与国家在近代的发展显示,近代历史不是一部国家走向消解的历史,而是社会不断萎缩的历史。社会治理的曙光在于新市民社会的兴起,最终取代并超越市民社会,通过对公民国家的颠覆完成马克思提出的人的解放的主题。还有研究者指出,多元参与只是社会管理“治理化”所依托的体制机制,而实现“社会权利”才是社会治理的价值归宿和最终目标,中国应该走向权利导向的社会管理体制建设。
(5)社会治理创新。俞可平一直主张并身体力行,大力推动政府创新,探讨政府创新与社会治理创新之间的关系。何增科从理论层面对社会创新进行系统解读,指出社会创新是公民和公民社会组织等社会行动者在社会领域为解决社会问题、满足社会需求而率先发起和实施的富有成效的创造性活动,对社会自治具有重要意义。
概言之,社会治理取向的研究集中探讨社会自治与社会管理的关系,强调多元主体的合作关系和多中心治理在社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是对政府社会管理取向研究观点的修正与补充。然而,由于中国市民社会或公民社会的发育不足,相较于政府社会管理取向的研究对实然层面的分析,社会治理取向的研究更多的是对应然层面的讨论,指出了中国社会管理可能呈现的图景。
3.社会建设或社会政策研究取向
社会学领域的研究者多从作为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社会”本身出发,强调社会作为一个子系统的存在,从社会结构和功能出发,依托西方社会建设和社会政策的理论与实践,强调社会结构的优化、社会政策的强化。
(1)社会建设。郑杭生先生从结构功能主义的视角出发,深入讨论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的关系,指出社会三大部门的结构分化是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结构性前提,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包括结构性调整和功能性调整两大方面:社会结构对社会的和谐起着根本性的制约作用,如果结构不协调,无论功能上如何调整,社会也难以和谐运行,结构是功能的基础,功能是结构在运行中发挥出来的作用,因此社会系统要保持功能与结构的协调。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指出,发展民间组织是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魏礼群指出,社会建设的重点是改善民生,为此要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关系、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的关系、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的关系、增加投入与深化改革的关系
魏礼群.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求是,2009(7).。李强指出,社会建设的含义,最突出的还是建设的“社会性”,强调社会的总体利益、社会的共同性,它的意义在于满足社会成员的基本需求,是对过去单纯强调经济建设的纠偏,重点是解决社会问题,缓和社会矛盾。陆学艺先生强调,社会建设是社会主体根据社会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改善民生和推进社会进步的社会行为与过程,包括:第一,实体建设,如社区建设、社会组织建设、社会事业建设、社会环境建设等;第二,制度建设,如社会结构的调整与构建、社会流动机制建设、社会利益关系协调机制建设、社会保障体制建设、社会安全体制建设、社会管理体制建设等。他还明确指出,社会建设不仅需要社会结构这只“无形之手”的推动,还需要靠国家通过社会政策的“有形之手”来调控与引导。李培林则指出,加强社会建设需要加快社会体制改革的步伐,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进一步加大对社会发展投入的力度,提高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的水平。
(2)社会政策。在社会建设概念提出之前,研究者借助西方社会政策的理论与实践,从研究的角度推动社会政策在中国的发展。这也应纳入社会管理研究的范畴。杨团是国内较早基于社会政策框架研究社会管理的学者之一,她将社会政策界定为在一定时期、一定区域内社会各种力量为解决社会问题而共同协调的成果。在回应挑战的过程中,社会政策由单纯的政府决策向多个社会主体共同决策的模式转变,从再分配与消费取向向生产和社会投资进入再分配领域转变。关信平认为,社会政策是指政府、政党或其他组织在一定社会价值的指导下,为了达到其社会目标而采取的各种社会性行动的总和。当代社会政策主要包括社会保障政策、公共卫生和社会医疗政策、劳动就业和劳动者保护政策、教育政策、住房政策,以及针对各种专门人群的社会保护和福利服务政策,甚至优抚安置政策、社区建设与管理政策、民间组织与社会公益事业政策、婚姻家庭政策、社会矫正政策等,公民一系列重要的行动领域都属于社会政策的范畴
关信平.将社会政策的概念纳入政府公共政策体系中.中国社会导刊,2007(20).。研究者们一致认为,在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战略下,社会政策一直处于弱势,而和谐社会建设将会为社会政策的发展提供契机;中国的社会政策要从基础制度的建立和改善入手,在此基础上从中长期战略的视角出发,从人力资本投资的角度来制定和实施社会政策,相应的具体建议包括干预劳动力市场,加快推进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制度,重视普惠型社会福利的积极作用,加强治理和善治改革。很显然,社会政策在研究中的定义虽不确定,但含义与社会管理类似,既有学者主张政府是实施社会政策的主体,也有学者主张社会政策是各种社会力量协调的结果。
总之,主要来自社会学领域的研究者从社会建设或社会政策的视角为社会体制改革和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了另一种路径,尤其是从社会结构与功能的视角为社会管理提供了新的启示。
4.国家治理研究取向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以后,大多数的研究是站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高度展开的,研究者一般都打破了公共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视野的局限,出现了学科合作、交叉、渗透的新局面。本项“中国社会治理”研究的结项报告,也正是多学科合作与跨学科研究的成果。
二、主题研究
主题研究为“点”的研究,多从现象出发,侧重于对本土的现实情况的考察,研究资料的呈现较为充分,发展了不少的经验研究,虽不是从总体上研究社会体制改革和社会管理(治理)创新,但在研究深度上有所长,研究结论也不可避免地指向了社会体制改革和社会管理(治理)创新的核心问题。由于研究主题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这里只能选取部分研究,综述其中的代表性研究成果。
1.关于社会体制改革的主题研究
研究者普遍认可,社会体制是与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文化体制相对的概念,从结构功能主义的观点来看,社会体制的本质是社会结构。此外,社会体制还可以有一些具体外延:从横向上看,社会体制可以包括政府社会管理体制、事业单位体制和社区社团体制;从纵向上看,社会体制还涉及中央和地方之关系。由于政府社会管理体制已在“总体分析”部分综述,因此这里只综述社会结构、事业单位体制、社区社团体制以及社会体制中的中央和地方之关系的研究。
(1)社会结构转型。有研究者将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总体现实概括为“断裂”“失衡”,整个社会机体走向溃败
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在社会学的视野中,社会结构的核心是阶层结构,对中国阶层结构的经验研究显示,整个社会分化为十大阶层、五大等级,中间阶层弱小,亟待培育。中国的社会结构呈倒“丁”字形,导致社会关系的紧张。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人民大学出版社自营店铺  出版社库房新书发货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