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偶遇琐记 作家索莱尔斯(明德书系·文化译品园)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偶遇琐记 作家索莱尔斯(明德书系·文化译品园)

这本书包含《偶遇琐记》和《作家索莱尔斯》两部分。   前者由罗兰•巴尔特在摩洛哥旅游时的一些生活散记、通常意义的两篇散文和在“巴黎的夜晚”名下的16篇日记组成,典型的巴尔特式片段写作,赋予了这些作品以独特的意味。   后者包括罗兰•巴尔特在不同时期发表的6篇评述索莱尔斯作品的文章,他在这些文章中对索莱尔斯的文学探索采取了肯定的态度,积极评价了这些探索在符号学方面的重要意义。

25 8.4折 29.8 全新

库存4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法]罗兰·巴尔特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152585

出版时间2012-08

版次1

印刷时间2012-08

印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270页

字数130千字

定价29.8元

上书时间2023-04-24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明德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人民大学出版社自营店铺  出版社库房新书发货
商品描述
这本书包含《偶遇琐记》和《作家索莱尔斯》两部分。
前者由罗兰•巴尔特在摩洛哥旅游时的一些生活散记、通常意义的两篇散文和在“巴黎的夜晚”名下的16篇日记组成,典型的巴尔特式片段写作,赋予了这些作品以独特的意味。
后者包括罗兰•巴尔特在不同时期发表的6篇评述索莱尔斯作品的文章,他在这些文章中对索莱尔斯的文学探索采取了肯定的态度,积极评价了这些探索在符号学方面的重要意义。

作者介绍:
罗兰•巴尔特,法国著名结构主义文学理论家与文化评论家。其一生经历可大致划分三个阶段:媒体文化评论期(1947—1962)、高等研究院教学期(1962—1976),以及法兰西学院讲座教授期(1976—1980)。他和存在主义大师萨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文学思想界前后辉映,并被公认为是蒙田以来法国最杰出的散文大家之一。
罗兰•巴尔特在法国开创了研究社会、历史、文化、文学深层意义的结构主义和符号学方法,发表了大量分析文章和专著,其丰富的符号学研究成果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性。巴尔特的符号学理论,从崭新的角度,以敏锐的目光,剖析了时装、照片、电影、广告、叙事、汽车、烹饪等各种文化现象的“记号体系”,从而深刻地改变了人们观察和认识世界及历史的方式。晚期巴尔特对当代西方文化和文学的思考进一步深化,超越了前期结构主义立场,朝向有关意义基础、下意识心理、文学本质等后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认识论问题的探讨。
罗兰•巴尔特对于西方未来学术和文化的发展,影响深远。其学术遗产对于非西方文化思想传统的现代化发展,也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他的思想和研究领域宽广,其作品适合于关心人文科学各领域、特别是文学理论领域的广大读者研读。

目录:
偶遇琐记
  出版说明/
  西南方向的光亮/
  偶遇琐记/
  今晚在帕拉斯剧院/
  巴黎的夜晚/
  
   作家索莱尔斯
  对话/
  戏剧,诗歌,小说
  (1965—1968)/
  拒不因袭(1968)/
  漠视(1973)/
  当前情况(1974)/
  波动(1979)/

   译后记/

精彩样章:
       把这些文章合情合理地放在一起,是为了在写作时抓住直接的东西而进行努力。因此,这里所做的工作,既不是理论研究,也不是批评性的提问方式(“这是什么?”“这意味着什么?”)。我们很清楚,这并不是因为罗兰·巴尔特曾经认为他有可能对方法、理论和意识形态一窍不通。但是在这儿,他在改变方法的同时,也建议读者与作者(本人)去“认同”这句话——更确切地讲是与他的“写作欲望认同”。
  “我把自己置于正在‘做事’的人的位置,而不再是放在就某事发表意见的人的位置:我不是在研究一种产品,而是在进行一种生产活动。我在话语之上取消话语。世界不再以一种客体的形式出现在我面前,而是以一种写作的形式也8即以一种实践的方式出现在我面前,我过渡到了另一种知识类型(爱好者的类型)……
  有两部分未曾发表过的文字需要简单加以介绍。
  《偶遇琐记》是对1968年至1969年在摩洛哥——主要是先在丹吉尔和拉巴特随后在南部的所见、所闻的记录和汇集。这部分文字当时都已准备好付梓印刷,并且罗兰·巴尔特是想在《原样》杂志上发表的。
  这是一种游戏:其目的完全不是摩洛哥本身,而是“传奇故事”——罗兰·巴尔特非常看重这种类型。例如,在摩洛哥的某种生活可以检验传奇故事的定义。因此,我们在此找不到罗兰·巴尔特对摩洛哥、对其人民、对其文化或对其社会问题思考的任何一种解释(这是必须立即避开的一种误解)。但是,把所遇到的事情即“偶遇琐事”写出来——撇开没有成型的各种性格或人物(无人物支撑的小说片断),也撇开叙事文本的任何连续脉络(这就不可避免地要求叙事文本具有一种“信息”)。这些“偶遇琐事”简直可以构成一部小说的结构,“故事性”从本质上讲,就是片断式的。这一点,也像是一种阅读指导,而且罗兰·巴尔特也希望这种阅读是间断的、活动的,如同短暂的快感。这一点,我们看得很清楚,《罗兰·巴尔特自述》一书曾在两处谈到这种文本。在“写作计划”的标题下,9他写到:《偶遇琐记》(短小文本,短信,俳句,笔录,意义游戏,一切像树叶一样落下的东西)见《罗兰·巴尔特自述》(Roland Barthes par roland Barthes)法文版,153页。。在“这意味着什么”的标题下,他写到:“一本相反的书有可能被这样构想:这本书能讲述无数的‘偶遇琐事’,同时禁止在某一天从中获得意义,这将正好是一本俳句书。”同上,154页。我们注意到,在这里,实际上,体裁通常被对惊奇、对一体性的破坏、对不恰当性的一种特殊的注意锁定。偶遇琐事就是这种情况:它间接地落入那些规则中。
  《巴黎的夜晚》是从1979年8月24日至9月17日期间,在二十天左右的时间里写的,那时,他刚刚把《思考》(Réflexion)一文交给《原样》杂志,在那篇文章中,罗兰·巴尔特探讨了当他“主持一种杂志”时信心不足的情况。手稿上写好了题目,编好了页码,甚至——就像我们后来看到的那样——包含着让主题更明确的某些说明。这就表明,手稿是准备在某天发表的这里所指的练习或第一个片断,从文章下文的一个附注中得到了证实:“一无所获的夜晚到此结束(1979年9月22日)。1)为了不浪费时间和尽快地摆脱备课;2)为了我的那些记录和在此后依据卡片写作一切。”。准确地讲,它不是日记,但——正像题目所指明的那样——却是构成罗兰·巴尔特日常生活中的特殊方面的唯一叙述。他从不在自己的家里度过夜晚时分,甚至连周末也不在家里度过。10根据《思考》一文的介绍,这些日记曾被多次阅读过:“对于一种‘隐私日记’(作为作品)的辨析,只可能是文学性的——绝对意义、甚至是怀旧意义上的文学性。”见:《语言的轻声细语》,400页。罗兰·巴尔特在此提出了四种“原因”:诗学原因——“提供带有写作个性、带有‘风格’(有人早就这么说过)、带有作者个人习惯用语的一种文本”;历史原因——“一天一天地把一个时代的痕迹、把所有混合的个体事物都分散成尘埃”;乌托邦原因——“把作者变成欲望对象,对于一位使我感兴趣的作家,我想了解他的内心、他每天的造币活动、他的追求、他的情绪、他的顾虑”;情爱原因——以崇拜句子之人的身份去建构“不一定是‘美的’、但却是正确的句子的加工车间,不停地……按照……与激情极为相象的……一种情绪……去完善陈述活动的正确性”。
  现在,宽宏大度在该词各种意义上都难以做到,某些人便趁机抓住这里所说的情况,有时怀疑现代性之形式,有时则在欲望之中丧失信心。在上面所述之后,我们还需要假装不知道人们都很了解这种缺乏状况吗?在罗兰·巴尔特看来,在写作已经建立,在其已经成为写作之后,他不是那种在陈述活动的危机面前退缩的人。正因如此,这些文章即便从伦理学上来讲也是出色的。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人民大学出版社自营店铺  出版社库房新书发货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