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本大同:古贤大幅写经一纸:写经,就是抄录经书。雕版印刷术发明之前,佛经须通过手工抄写来复制和流传,许多寺院皆供养职业抄经人按照一定格式规范来抄录佛经。此物采用上等黄麻纸,自然古旧,墨色如漆,如魏晋人写经独特面貌范式,淳朴自然、圆融天真,彰显古时民间艺术生活的生生不息。前人沐手而书的一页虔诚,折射出世界“真如佛性,非是凡形,烦恼尘垢,本来无相”的率真大同。
  • 世界本大同:古贤大幅写经一纸:写经,就是抄录经书。雕版印刷术发明之前,佛经须通过手工抄写来复制和流传,许多寺院皆供养职业抄经人按照一定格式规范来抄录佛经。此物采用上等黄麻纸,自然古旧,墨色如漆,如魏晋人写经独特面貌范式,淳朴自然、圆融天真,彰显古时民间艺术生活的生生不息。前人沐手而书的一页虔诚,折射出世界“真如佛性,非是凡形,烦恼尘垢,本来无相”的率真大同。
  • 世界本大同:古贤大幅写经一纸:写经,就是抄录经书。雕版印刷术发明之前,佛经须通过手工抄写来复制和流传,许多寺院皆供养职业抄经人按照一定格式规范来抄录佛经。此物采用上等黄麻纸,自然古旧,墨色如漆,如魏晋人写经独特面貌范式,淳朴自然、圆融天真,彰显古时民间艺术生活的生生不息。前人沐手而书的一页虔诚,折射出世界“真如佛性,非是凡形,烦恼尘垢,本来无相”的率真大同。
  • 世界本大同:古贤大幅写经一纸:写经,就是抄录经书。雕版印刷术发明之前,佛经须通过手工抄写来复制和流传,许多寺院皆供养职业抄经人按照一定格式规范来抄录佛经。此物采用上等黄麻纸,自然古旧,墨色如漆,如魏晋人写经独特面貌范式,淳朴自然、圆融天真,彰显古时民间艺术生活的生生不息。前人沐手而书的一页虔诚,折射出世界“真如佛性,非是凡形,烦恼尘垢,本来无相”的率真大同。
  • 世界本大同:古贤大幅写经一纸:写经,就是抄录经书。雕版印刷术发明之前,佛经须通过手工抄写来复制和流传,许多寺院皆供养职业抄经人按照一定格式规范来抄录佛经。此物采用上等黄麻纸,自然古旧,墨色如漆,如魏晋人写经独特面貌范式,淳朴自然、圆融天真,彰显古时民间艺术生活的生生不息。前人沐手而书的一页虔诚,折射出世界“真如佛性,非是凡形,烦恼尘垢,本来无相”的率真大同。
  • 世界本大同:古贤大幅写经一纸:写经,就是抄录经书。雕版印刷术发明之前,佛经须通过手工抄写来复制和流传,许多寺院皆供养职业抄经人按照一定格式规范来抄录佛经。此物采用上等黄麻纸,自然古旧,墨色如漆,如魏晋人写经独特面貌范式,淳朴自然、圆融天真,彰显古时民间艺术生活的生生不息。前人沐手而书的一页虔诚,折射出世界“真如佛性,非是凡形,烦恼尘垢,本来无相”的率真大同。
  • 世界本大同:古贤大幅写经一纸:写经,就是抄录经书。雕版印刷术发明之前,佛经须通过手工抄写来复制和流传,许多寺院皆供养职业抄经人按照一定格式规范来抄录佛经。此物采用上等黄麻纸,自然古旧,墨色如漆,如魏晋人写经独特面貌范式,淳朴自然、圆融天真,彰显古时民间艺术生活的生生不息。前人沐手而书的一页虔诚,折射出世界“真如佛性,非是凡形,烦恼尘垢,本来无相”的率真大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世界本大同:古贤大幅写经一纸:写经,就是抄录经书。雕版印刷术发明之前,佛经须通过手工抄写来复制和流传,许多寺院皆供养职业抄经人按照一定格式规范来抄录佛经。此物采用上等黄麻纸,自然古旧,墨色如漆,如魏晋人写经独特面貌范式,淳朴自然、圆融天真,彰显古时民间艺术生活的生生不息。前人沐手而书的一页虔诚,折射出世界“真如佛性,非是凡形,烦恼尘垢,本来无相”的率真大同。

4500 七品

仅1件

河南郑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古代佚名

年代不详

页数1页

尺寸26 × 7.6 cm

上书时间2020-11-22

怯流年

九年老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此身应共山林老:清民佚名墨虎精品大幅镜片一帧:虎为百兽王,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历代画家笔下继往开来,生生不息。此幅画家构图奇巧,半边卧虎入图,通过墨色粗细浓淡、明暗变化、间隙留白等工笔细描整体,间写虎纹与风竹,呈现出吊睛白额山君傲笑山河的纵情豪迈。是画家表现作为自然生态中一种生命本性的威严,更是其精神寄托,直抒胸臆的物我两忘。
此身应共山林老:清民佚名墨虎精品大幅镜片一帧:虎为百兽王,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历代画家笔下继往开来,生生不息。此幅画家构图奇巧,半边卧虎入图,通过墨色粗细浓淡、明暗变化、间隙留白等工笔细描整体,间写虎纹与风竹,呈现出吊睛白额山君傲笑山河的纵情豪迈。是画家表现作为自然生态中一种生命本性的威严,更是其精神寄托,直抒胸臆的物我两忘。 ¥4500.00
朵朵花开淡墨痕:清民时期(竹仙逸史)(潇江春色)水墨精作一帧:长期以来(水墨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是组成中国画体系元素之一。此幅画家佚名,生平虽无考,但其胸有墨澜,下笔不俗,苍劲秀润,动静相宜:遒劲龙枝香,悦耳灵雀徉。汇成一幅和谐祥瑞的迎春图。
朵朵花开淡墨痕:清民时期(竹仙逸史)(潇江春色)水墨精作一帧:长期以来(水墨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是组成中国画体系元素之一。此幅画家佚名,生平虽无考,但其胸有墨澜,下笔不俗,苍劲秀润,动静相宜:遒劲龙枝香,悦耳灵雀徉。汇成一幅和谐祥瑞的迎春图。 ¥4500.00
度生苦海到彼岸:云南秀贤(毕有年)庚申年(1940)泥金小楷《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精品立轴一幅:“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名简释“打开智慧方法”。佛说八万四千法门中,般若法门最为殊胜。《心经》整篇只有一卷260字,相对很多经书篇幅最短,却是《大藏经》里重中之重。而此幅小楷亦颇耐玩味。民国学人视书法为余事,但其学富五车,传奇经历、开阔视野、不凡气度、救国忧民胸襟,使他们书法充盈着从容和自信,具大家气派。
度生苦海到彼岸:云南秀贤(毕有年)庚申年(1940)泥金小楷《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精品立轴一幅:“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名简释“打开智慧方法”。佛说八万四千法门中,般若法门最为殊胜。《心经》整篇只有一卷260字,相对很多经书篇幅最短,却是《大藏经》里重中之重。而此幅小楷亦颇耐玩味。民国学人视书法为余事,但其学富五车,传奇经历、开阔视野、不凡气度、救国忧民胸襟,使他们书法充盈着从容和自信,具大家气派。 ¥8600.00
流年亦雄豪:民国大尺寸“四君子”雅照精品一帧:陈丹青说“民国人的精神、气节、面貌、习性、礼仪,因之而带有“民国范儿”,既便在老相片中发黄,仍一望可知”。此物极具如此。原汁原味,大幅品佳,少见难得。摄影师才高温厚,独具慧眼,记录了民国四位青年才俊庭院雅聚的风流瞬间。一窥当年事,慨然慕贤思。
流年亦雄豪:民国大尺寸“四君子”雅照精品一帧:陈丹青说“民国人的精神、气节、面貌、习性、礼仪,因之而带有“民国范儿”,既便在老相片中发黄,仍一望可知”。此物极具如此。原汁原味,大幅品佳,少见难得。摄影师才高温厚,独具慧眼,记录了民国四位青年才俊庭院雅聚的风流瞬间。一窥当年事,慨然慕贤思。 ¥5000.00
诸般颜色做将来:晚清瓷绘名家(汪永顺)粉彩婴戏故事图大罐精品一只:(粉彩)是中国国画在瓷器上的一种演变形式,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其诞生即预巅峰。此器形端饱满,硕大庄重,釉质莹润坚细;彩料亮丽,起伏质感,随岁温厚;上下如意万寿纹,主体精绘十童子,身着彩衣,嬉笑玩闹,形态各异,生动传神,寓意吉祥;名家(汪永顺)绘瓷,前人惜古,冲线铜锔,精修牢固,虽残仍珍。
诸般颜色做将来:晚清瓷绘名家(汪永顺)粉彩婴戏故事图大罐精品一只:(粉彩)是中国国画在瓷器上的一种演变形式,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其诞生即预巅峰。此器形端饱满,硕大庄重,釉质莹润坚细;彩料亮丽,起伏质感,随岁温厚;上下如意万寿纹,主体精绘十童子,身着彩衣,嬉笑玩闹,形态各异,生动传神,寓意吉祥;名家(汪永顺)绘瓷,前人惜古,冲线铜锔,精修牢固,虽残仍珍。 ¥5000.00
江上春山远:民国细路青绿山水风景瓷板画一帧:瓷板画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秦汉,清中期随瓷艺迅猛发展成重要商品瓷。瓷板画既是瓷、又是画,它是陶瓷艺术摆脱纯工艺装饰、融入文人绘画而形成的陶瓷新门类。此帧品佳釉润,绘工细腻,设色清雅,意境深远。装实木框摆赏最为适宜。想起明代于谦之句: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江上春山远:民国细路青绿山水风景瓷板画一帧:瓷板画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秦汉,清中期随瓷艺迅猛发展成重要商品瓷。瓷板画既是瓷、又是画,它是陶瓷艺术摆脱纯工艺装饰、融入文人绘画而形成的陶瓷新门类。此帧品佳釉润,绘工细腻,设色清雅,意境深远。装实木框摆赏最为适宜。想起明代于谦之句: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15000.00
高山流水情:晚清御窖画师浅绛名家(高心田)山水高士镶锡锯钉笔筒一只:高心田,生卒不详,名鉴明,字心田。创作活跃期1889年(光绪十五年)到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室号倚竹轩、昌江之倚竹轩。其山水、花鸟、人物皆能,山水最佳。其山水清淡明雅,勾勒简然流畅,深受当时海派画风影响。同时作为当时绘瓷名家,对晚清、民国早期绘瓷界有着重大影响。其对青绿运用别具一格,所作个性鲜明,此物可见一斑。
高山流水情:晚清御窖画师浅绛名家(高心田)山水高士镶锡锯钉笔筒一只:高心田,生卒不详,名鉴明,字心田。创作活跃期1889年(光绪十五年)到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室号倚竹轩、昌江之倚竹轩。其山水、花鸟、人物皆能,山水最佳。其山水清淡明雅,勾勒简然流畅,深受当时海派画风影响。同时作为当时绘瓷名家,对晚清、民国早期绘瓷界有着重大影响。其对青绿运用别具一格,所作个性鲜明,此物可见一斑。 ¥7000.00
满纸云烟:嘉庆进士 周昌褀 精品书札 --------书法高妙 蝇头小字可见笔锋使转游丝变化  今人惟有叹服仰之  先贤已乘黄鹤去  笔精墨妙今人希!
满纸云烟:嘉庆进士 周昌褀 精品书札 --------书法高妙 蝇头小字可见笔锋使转游丝变化 今人惟有叹服仰之 先贤已乘黄鹤去 笔精墨妙今人希! ¥5000.00
飞花烂漫碧水流,追逐嬉戏清风悠--------陈石濑  精品力作 金鱼双嬉图。蜚声画坛近六十年 著名画家 文物鉴定及收藏家。
飞花烂漫碧水流,追逐嬉戏清风悠--------陈石濑 精品力作 金鱼双嬉图。蜚声画坛近六十年 著名画家 文物鉴定及收藏家。 ¥8500.00
独坐幽篁里:清同治九年(少伯)款寿山冻印章精品一枚:此老坑寿山冻石,半透明纹理如水墨画般瑰丽变化,五色影弥;良工依材俏雕一吸水神兽,四足劲健张力,威目圆睁,戏水纳福;印文“苦篁斋”方寸间见天地,是自古文人墨客茂林修竹间书斋人生之诗意寄托和虚怀若谷精神写照;“少伯刻印于同治九年”跋款于章体温润老辣侧面,逆光下如见岁云飞扬。如此一枚,雅致静谧,令人翩然:古人爱修竹,潇洒临幽轩。劲节有高致,清声无俗喧。
独坐幽篁里:清同治九年(少伯)款寿山冻印章精品一枚:此老坑寿山冻石,半透明纹理如水墨画般瑰丽变化,五色影弥;良工依材俏雕一吸水神兽,四足劲健张力,威目圆睁,戏水纳福;印文“苦篁斋”方寸间见天地,是自古文人墨客茂林修竹间书斋人生之诗意寄托和虚怀若谷精神写照;“少伯刻印于同治九年”跋款于章体温润老辣侧面,逆光下如见岁云飞扬。如此一枚,雅致静谧,令人翩然:古人爱修竹,潇洒临幽轩。劲节有高致,清声无俗喧。 ¥6000.00
意高希古文行云:民国书画大家(谭组云)书法精品一帧:“笔能入纸,墨气端凝,是真有丈夫风者。惟结构须略加精紧耳” ,此作乃(谭组云)先生众艺百炼集古而大成之独到见解。墨色浓淡干湿如人话语轻重缓急,娓娓道来,自然流畅。淡色花绫手工精裱镜片锦上添花,愈加烘托其清新淡雅。奇石半随蚝镜去,落花都上燕窠来。
意高希古文行云:民国书画大家(谭组云)书法精品一帧:“笔能入纸,墨气端凝,是真有丈夫风者。惟结构须略加精紧耳” ,此作乃(谭组云)先生众艺百炼集古而大成之独到见解。墨色浓淡干湿如人话语轻重缓急,娓娓道来,自然流畅。淡色花绫手工精裱镜片锦上添花,愈加烘托其清新淡雅。奇石半随蚝镜去,落花都上燕窠来。 ¥8000.00
一抹醉人俏天下:民国制瓷名家(胡隆昌)胭脂红茗杯全美品一只(三):“胭脂红”釉瓷器是拥有高超审美的雍正帝最爱,自其登峰造极后历代承袭而为。清末民初中国制瓷业由盛转衰,以“胡隆昌”为代表的胡氏家族继往开来、苦心孤诣,在当时一片颓唐艳俗制瓷氛围中,吹来了一股“小清新”文艺气息。此胡氏精作,器型妙巧玲珑,胎质坚密,内部和足底凝脂白釉,外壁胭脂红釉娇嫩细腻,引人入胜。黄金入釉胭脂红,凝结古贤才智思。
一抹醉人俏天下:民国制瓷名家(胡隆昌)胭脂红茗杯全美品一只(三):“胭脂红”釉瓷器是拥有高超审美的雍正帝最爱,自其登峰造极后历代承袭而为。清末民初中国制瓷业由盛转衰,以“胡隆昌”为代表的胡氏家族继往开来、苦心孤诣,在当时一片颓唐艳俗制瓷氛围中,吹来了一股“小清新”文艺气息。此胡氏精作,器型妙巧玲珑,胎质坚密,内部和足底凝脂白釉,外壁胭脂红釉娇嫩细腻,引人入胜。黄金入釉胭脂红,凝结古贤才智思。 ¥5000.00
余韵尚悠扬:清代大红酸枝文器精品一只:自明代以后文房用具功能日趋琐碎精细,蕴含浓厚人文气息。此物所用大红酸枝老料,全独板一厚木整挖起墙,底部中间打洼一块玉制式,边角圆润,通体造型简练,工艺考究,简单线条间体现立体美感;其清素皮壳,老辣光感下红木变化多端的纹理更是妙不可言。一面可为文盘,盛放首饰印章等小物品,另面可当底座,摆置花瓶香炉点缀室景。一物多用,君子不器,文人喜好,雅斋之趣。
余韵尚悠扬:清代大红酸枝文器精品一只:自明代以后文房用具功能日趋琐碎精细,蕴含浓厚人文气息。此物所用大红酸枝老料,全独板一厚木整挖起墙,底部中间打洼一块玉制式,边角圆润,通体造型简练,工艺考究,简单线条间体现立体美感;其清素皮壳,老辣光感下红木变化多端的纹理更是妙不可言。一面可为文盘,盛放首饰印章等小物品,另面可当底座,摆置花瓶香炉点缀室景。一物多用,君子不器,文人喜好,雅斋之趣。 ¥2500.00
波中万古生幽石:民国(霞外小史)己未年(1919年)(太湖石图)精品一帧:自唐以后历代文人墨客与石结下不解之缘,从而形成了独特而深厚之石文化。此件画家构图简洁,笔力轻重缓急、墨色浓淡干湿中营造出其心中的一尊太湖石。其落款“削成青玉片,截断碧云根。己未夏日写于环翠草堂,霞外小史”。书法奇崛,参差竖斜,如一杆翠竹,与石相伴。嶙峋苍茫,寄澄胸怀,观象得意,格物尽理。
波中万古生幽石:民国(霞外小史)己未年(1919年)(太湖石图)精品一帧:自唐以后历代文人墨客与石结下不解之缘,从而形成了独特而深厚之石文化。此件画家构图简洁,笔力轻重缓急、墨色浓淡干湿中营造出其心中的一尊太湖石。其落款“削成青玉片,截断碧云根。己未夏日写于环翠草堂,霞外小史”。书法奇崛,参差竖斜,如一杆翠竹,与石相伴。嶙峋苍茫,寄澄胸怀,观象得意,格物尽理。 ¥5000.00
天体云气生流转:清-光绪(九龙图)青花大盖缸精品锯器一尊:(盖缸)因实用兼观赏功能于一体,在瓷器发展史上发展脉络清晰而延时续长。此物直口,深腹下敛,圈足;器盖圆顶,丰肩直壁沿,上有环状倒梯形平头钮便于提捏,子母口;其整体硕大厚重,釉质温润细腻,青花发色浓艳深沉,通体构图繁密,精绘九龙腾云驾雾,翻飞纵横,生气勃勃,神秘莫测。雪茧起风云,瞬息几万里。用九赞乾元,犹龙师老子。
天体云气生流转:清-光绪(九龙图)青花大盖缸精品锯器一尊:(盖缸)因实用兼观赏功能于一体,在瓷器发展史上发展脉络清晰而延时续长。此物直口,深腹下敛,圈足;器盖圆顶,丰肩直壁沿,上有环状倒梯形平头钮便于提捏,子母口;其整体硕大厚重,釉质温润细腻,青花发色浓艳深沉,通体构图繁密,精绘九龙腾云驾雾,翻飞纵横,生气勃勃,神秘莫测。雪茧起风云,瞬息几万里。用九赞乾元,犹龙师老子。 ¥6000.00
竹卉石弥坚:(佳士得)(哥德马尔森号)清乾隆紫金釉青花(平安富贵图)海捞文盘精品一只:此物器型端庄,线条流畅,胎质细密坚缜,外壁紫金釉别致古朴,颇具金属质感;盘内白釉温润,青花浓艳,细腻笔触精绘竹石花草,一派平安富贵之大吉象;其修足规整,墙内可见当时烧造时自然气孔。底部标贴“南京号”又称“哥德马尔森号”,沉船遗址位于古“海上丝绸之路”上南中国海域,此批出水文物于1986年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拍卖。
竹卉石弥坚:(佳士得)(哥德马尔森号)清乾隆紫金釉青花(平安富贵图)海捞文盘精品一只:此物器型端庄,线条流畅,胎质细密坚缜,外壁紫金釉别致古朴,颇具金属质感;盘内白釉温润,青花浓艳,细腻笔触精绘竹石花草,一派平安富贵之大吉象;其修足规整,墙内可见当时烧造时自然气孔。底部标贴“南京号”又称“哥德马尔森号”,沉船遗址位于古“海上丝绸之路”上南中国海域,此批出水文物于1986年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拍卖。 ¥7000.00
笔端造化有如此:民国(松华斋)(喜上眉梢)花笺精品一张:文人诗文唱和、书信往来之笺纸,自古即为文房清供独特存在。此帧纸质细腻,刻工严谨工整,色彩明快多变,其翠竹红梅、双喜莅临图案,生机勃勃,实为大吉。整作体现了作为当时行业翘楚的(松华斋)彩色套印木刻高超工艺。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
笔端造化有如此:民国(松华斋)(喜上眉梢)花笺精品一张:文人诗文唱和、书信往来之笺纸,自古即为文房清供独特存在。此帧纸质细腻,刻工严谨工整,色彩明快多变,其翠竹红梅、双喜莅临图案,生机勃勃,实为大吉。整作体现了作为当时行业翘楚的(松华斋)彩色套印木刻高超工艺。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 ¥2000.00
美笺墨舞见风流:清光绪河南开封知府、书画名家(石庚)书札精品一通二页:书札又称尺牍、书信,即古人当时沟通联系的最重要方式。此物所用红丝纵格素雅笺,淡墨笔锋道曲终。札中谈及寿诞事宜和当时时局。“双亲早背恨抱终天,时局如斯视其为赘”等,言辞恳切,书法高妙。清人一瞬,今君眼福。
美笺墨舞见风流:清光绪河南开封知府、书画名家(石庚)书札精品一通二页:书札又称尺牍、书信,即古人当时沟通联系的最重要方式。此物所用红丝纵格素雅笺,淡墨笔锋道曲终。札中谈及寿诞事宜和当时时局。“双亲早背恨抱终天,时局如斯视其为赘”等,言辞恳切,书法高妙。清人一瞬,今君眼福。 ¥8000.00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七品
因年久蛀洞、边缘老缺。整体品相尚可,瑕不掩瑜。
商品描述
注:因年久蛀洞、边缘老缺。整体品相尚可,瑕不掩瑜。

尺寸:长:26厘米

           宽:   7.6厘米。

由此精美嘉物引申以下:

1:古代写经:

     是以佛教的信仰崇拜为心理基础,以寺院为集散中心的一种全社会投入的活动。无论官署、民间,还是僧侣、他们用抄写佛经的这种形式,来表示皈依、虔诚。虽然它是从实用开始,但依旧走向对美的追求。例如人类文明早期的陶器、象形文字都是实用功能为先,却早就包含了审美功能。从甲骨文开始,文字已经包含了美学规则,到现在都没有变。

     1900年,敦煌藏经洞无意被开启,敦煌学也随之兴起。敦煌藏经洞所出文书,学界一般称为“敦煌文书”或“敦煌遗书”。在敦煌文书中,九成左右的文书属于佛教文献,种类繁多,数量可观。这些丰富的材料记载了敦煌地区轰轰烈烈的抄经历史。

     佛教诞生于古印度,但是为何抄经活动能够在千里之外的古代中国社会经久不坠,这是值得深思和探讨的问题。口耳相传是古印度文化传承的主要手段,而文字书写的意识较为薄弱。佛教诞生后,佛法“皆口口相传”,不立文字。此种传法手段导致佛经大量流失,教团内部也因记诵差异而出现分歧,并加速了教团分裂。与此相反,我国古人却有“声不能传于异地留于异时,于是乎书之为文字”的认识。因此,当佛教于两汉之际传入中国之后,信众积极传译书写。此外,古代中国文字的统一和纸张的使用又是印度社会难以比拟的。古印度小邦林立,语言各异,佛经不易广泛流传,而古印度书写所使用的贝叶也不利于广泛使用。因此,我国古代社会拥有抄经活动轰轰烈烈展开的思想认识和物质基础。而真正刺激民众抄经活动的是佛教宣扬的“因果报应”和“功德回向”思想。在佛教的宣扬下,民众逐渐接受抄写佛经是一种善事的观点,认为抄经行为是“胜因”“功德”“善根”“福”“善果”“胜业”“福善”“福田”。而末法思想是民众热衷抄写佛经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最迟到北凉时期,已有人相信中国进入末法时期。末法时期,经像俱毁。笼罩在末法恐惧下的民众积极书写佛经,“存经以备法灭”,著名的房山石经便是在此种思想影响下形成的。

    对于敦煌地区的抄经活动,必须站在历史大坐标轴中,以更宽阔的视野加以审视,才能辨别敦煌与中原地区文化的异同,考察不同区域间的文化交流。同时,因为研究对象的特殊性,须综合应用宗教学和历史学方法多方面考察,以便从有限的材料中获得更为饱满的信息。

官府和寺院的抄经活动

    敦煌写经中,一部分经文是由官府和寺院组织抄写的。寺院和官府组建的写经道场是如何运行的?史书阙载,无从得知。幸运的是,敦煌文献中保存有抄经道场遗留下来的《抄经历》《配纸历》《勘误历》《抄经名册》等各种原始记录。这些史家眼中的“边角料”,成为今人了解古代道场抄经运行模式的宝贵资料,也为我们清除一块史学盲区提供了可能。

    敦煌抄经道场的抄经生和校对者一部分由寺院僧人充当,一部分由世俗社会中的衙牙担任,在吐蕃时期部落百姓也成为抄经大军中的重要力量。出于虔诚和阅读的方便,楷书是道场规定使用的字体,抄经者在抄经之前要熟读经文,熟练掌握生僻字的写法。古代物质匮乏,为确保纸张不被抄经者偷盗和浪费,道场制定了严格的纸张使用制度。抄经生所用纸张是道场按照《经录》一次性发放的,如果抄经生抄写有误,需要以废换新,并登记在案。所抄写的佛经,一般经过两至三次校对,才可以入藏。吐蕃时期多则达到九次,这与当时抄写者水平不高有很大关系。如果校对者发现抄写有误,抄经者必须重新书写。校对出的错误和书写的错误,均记录在役工册中,是校对者和书写者日后取得报酬的重要依据。抄经道场有严格的抄经制式:“散说一十七字为行;偈颂二等:四、五言则四句为行,七言偈则二句为行。”抄经制式的执行为检校佛经提供了方便。抄写合格的经文才可以归入寺院经藏,并由经藏“所由”(即经藏的管理者)负责经文的日常护理和借阅。

    敦煌文书中保存了一批武后为其父母祈福而抄写的《金刚经》和《妙法莲华经》,在佛经尾部有抄经列位信息,记载了抄经时间、抄经生及抄经生所属机构、校阅人及校阅人所属寺院、抄经使和抄经判官、装潢人。武后发愿抄写的经文,由左春坊、秘书省、弘文馆、门下省楷书手担任,所抄佛经经过“三次校对”“四次审阅”,其中校阅者由当时长安、太原等地的高僧大德担任。抄经使和抄经判官,负责抄经质量和抄经物资所需。武后抄经所留存的实物,是今人打开古代皇室抄经历史的一把钥匙。

信众的抄经活动

    与寺院和官府大规模的抄经活动不同,民众一般抄写小部头的佛经,抄写完毕后通常在佛经尾部书写一段“题记”,用以记述抄经者身份、抄经时间、场合、缘由、祈愿内容、抄经经过等信息,所记内容丰富多彩,具有很大的学术价值。抄经题记体现了民众的佛教信仰以及对佛法的理解,从中不难窥探佛教思想融入中国社会的历程。其次,传世文献中记载民众生活的内容少之又少,史官们更关注的是帝王将相的丰功伟绩和维护长幼尊卑的礼乐纲常,对普通民众的生活往往惜墨如金、阙而不载。然而,普通民众的历史才是有血有肉的历史。幸运的是,抄经题记弥补了这种缺失,淹没在历史迷雾中的民生影像借此越来越清晰地展现于世人面前。抄经题记记录的并不是古人生活内容的全部,却是现知材料中最为直接观察古人生活世界的“窗口”。从抄经题记可以看到古人种种世俗诉求和民生所向,如:延寿愈疾(S.6230)、分娩平安(P.2900)、护国安民(P.2312)、转为男身(书道博物馆藏)、合家团圆(S.2360)、早归故土(S.2605)、消除牢狱之灾(BD05671)、风调雨顺(北0686)、两国和好(S.1963)、仕途通顺(S.87),等等。

    参与抄经活动的人物涉及社会各阶层,总体可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皇室贵胄;其次是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吏;而为数最多的是走卒贩夫、工农兵学等芸芸众生。抄经者抄写佛经时,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趋向性,即一般在佛教神圣的日子中抄写,他们将本来均质的时间分割成神圣和非神圣两部分,认为在适宜的时间内书写佛经,功效大于平日,更为灵验可感。在佛教上报“四重恩”思想的影响下,父母、眷属、师僧、国主是抄经者主要的祈愿对象。

    佛教一直强调善恶果报的必然性。信众也坚信写经是善因,会带来好的果报,而结果却并非信众所期待的那样。按此逻辑推理,信众的抄经活动应该昙花一现,不可能在历史上久行不坠。以何种心态理解这种有悖常理的行为呢?这与佛教三报论思想的传播有很大关系。抄经者同意将福报延迟至下世或者扩展到眷属身上。同时抄经者通过虔诚的抄经行为,如刺血写经、书写重要典籍,来优化福报结果。随着佛教信众增多,以盈利为目的的抄经坊和抄经生产生,“买福卖罪,如持左契,交手相付”,抄经供养完全世俗化。可以说,在抄经市场中,俗众抄经是在世俗利益标尺下所做的宗教信仰行为,书写佛经是其获得福报的手段之一。

    通过对敦煌写经的研究,可以看到:敦煌藏经洞所出文献因特殊的历史遭遇,反映同一历史事件的文书散藏于中、英、法、日、俄等世界各地。如果孤立地分析某地所收藏的文献,其历史信息是非常有限的,据此难以把握文书本来的性质。但如果采用综合研究的方法,将反映同一事件的、散藏于不同机构的文献搜集起来,犹如将历史的片段缀合起来,最终可获得完整的历史全景。此外,在解读抄经题记时,既要避免过度解释,又必须将其放在整个大的历史背景中,这是解读所有抄经题记时必须要遵循的原则之一。如此才可以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抄经题记所蕴藏的历史信息,抄经题记的内容才可以变得更为饱满。而对于抄经题记中所表现的今人难以接受的行为,今人应以同情的态度加以审视,而不可一味地将其贬为愚昧无知,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更为贴近古人的生活,才能更为深刻地理解他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事原则。

    (作者:赵青山,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6—10世纪敦煌地区抄经史”负责人、兰州大学副教授)

2:写经大类:

六朝写经:处于写经的发展时期,字体多变,风格还未定型,有类似隶书的字体,比较推荐隋人写经,接近唐人写经,但是又不像唐人写经那么成熟,所以别有一番意趣。

唐人写经:我们说写经,一般是指唐人写经,风格已经完全成熟,与现代人审美吻合,格调很高。最为推荐。

宋人写经:现存数量不多,比较优秀的当属金粟山大藏经,但是由于宋人写经趋近于雕版印刷风格。

元朝以后写经:代表人物赵孟頫,文征明。其实这一类写经已经归类已经比较模糊了,气息与唐人写经相去甚远,一般习惯分类在小楷里。而清朝以后小楷多是馆阁体,印刷体为主。

 日本古写经:日本写经是一个独特分支,很好地传承了中国写经,并有所发展,独特的大字写经体系,很值得学习。

大字写经是指字径2.0cm以上的,一般写经字径在0.8~1.8之间。

3:较个真!敦煌古代写经手的报酬到底是多少?

旃檀佛艺
2019-12-02

也论敦煌古代写经手的报酬
并及中古时期农民生计问题

文/申尧

     不久前,拜读赵声良先生的一篇文章,题为《敦煌古代写经手的报酬》,文采斐然,功力深湛,让后辈受教匪浅。先生文后有读者提出了一点疑问,质疑赵先生提出的日写经两千字的观点。敝人对赵先生文章内容既佩服、赞同,又稍存疑惑,故据此议论。既为赵先生辩护,又提出一点不同的意见,以备来者拍之。

   先生涉笔关注的,便是法国国家图书馆藏P.2912号文书,现引如下:
“写《大般若经》一部,施银盘子叁枚,共卅五两。麦壹百硕、粟五十硕、粉肆斤。右施上件物写经,谨请炫和上收掌货卖充写经直,纸墨笔自供足,谨疏。四月八日弟子康秀华”。

   这是央视纪录片频道播放的《汉字五千年》第六集当中出现的镜头,“电视节目中讲,当时的写经手日子还是过得很富足。因为经专家们计算,施舍的这些物品,按当时的价格来算,相当于3000斤小麦。”

    赵先生据此进行了详细的剖析,有兴趣者可以阅读原文。最后结论是“当时的这点报酬,对于抄经手来说,实在是太低了,连勉强糊口都很成问题。电视节目讲抄经手‘过得很富足’,显然是错误的。”
真的是这样吗?以下不揣浅陋,本着不认真不舒服“斯基”的精神试着分析一下。

1、“卅五两”是价值还是重量
“施银盘子叁枚,共卅五两”,这蕴含什么信息呢?35之数并不能被三整除,可见不是同样规格,按照此前考古信息,一般银盘子也就是500克左右,下文另证。
    赵先生文中说“这是中国的斤,折算成625克”,这大致不差,但要注意的是,在唐代,是大斤的概念。
     1970年西安南郊何家庄出土记有重量唐银器7件,推算平均每两42.8克,合斤684.8克。又1979年山西平鲁出土“金铤”,自记重二十两,重807.8克,则每斤约646克;同出土“员外同正铤”,自记二十两,重283克,合斤重226.4克。按此每斤有折合约665(大)、约 226(小)克之分。而且,大重恰好是小重的三倍。则古书上说北周、隋以古斗三合并为一,是确实的。并且,考古资料也证明,在唐代,显然大小计重办法是并用的。
    回到敦煌文书,三个银盘子如果作价35两,则总重或约为1456克,或为495克。显然前者为是,敦煌文书记录的银盘子系采用大斤换算,平均除以三,也证明一个银盘子可能就是重500克左右。
     按照考古资料,此处35两应系记重,而非价值,并且银盘为银制品,比银本身价值高。又可见当时施主的体贴和“如法”,经云饮食、卧具、医药、衣服四种供养之说,四供合于法度,不过是了“四”这个数。经文中的四供养是刚需,而此时供养者仅略供食物意思一下,可见当时物价不算腾贵。
      除了银盘子,算上其他供养,实际上的破费还要多。供养物还有麦子、小米和面粉,以及纸张、笔墨等,唯独没有钱,这又是为什么?这或许遵守“不捉金钱”的佛家戒律,供养银器则或是因循以金银等七宝供养的规矩。施主并未提供黄金,或者当时黄金并不易得。再者由于粮食不多,不是“货卖”主体,焦点自然在银器。
     文中请和尚“收掌货卖充写经直”,则又可玩味一番,这就牵涉到所有供养在当时大致的物价水平。文书没有记录时代,则我们按照唐代以前的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脉络,假定为唐初,大致梳理一下。

2、唐及以前人民生计及购买力问题
     按吕思勉先生《两晋南北朝史》,战国李悝尽地力之教曰:“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除十一之税十五石,余百三十五石。食:人月一石半,五人终岁,为粟九十石。余有四十五石。石三十,为钱千三百五十。除社、闾、尝新、春秋之祠,用钱三百,余千五十。衣:人率用钱三百,五人终岁用千五百。不足四百五十。不幸疾病、死丧之费,及上赋敛,又未与此。此农夫所以常困,有不劝耕之心。”这是古代记载农民生计最古、最清晰的分析报告。

     吕思勉先生论此曰:“不足四百五十,合粟十五石;疾病死丧之费,及上赋敛,假亦以粟十五石计;则五人终岁,当得粟百八十石,乃可勉支,此为至俭之率矣。”
按林甘泉主编《中国经济通史·秦汉经济史(上)》:汉代1石=2市斗,1市斗=13.5斤,1石=27市斤。汉代1石为20000毫升,1斗为2000毫升,即秦汉时期1斗禾重2.7斤,这也是以实物测量所得数据。”
因此,秦汉时期一石粮食,重约27斤,五口之家全部收入约4050斤,而实际“勉支”还需要800斤。
按李悝所言,一夫月食40.5斤粮食才勉强果腹,每天1.35斤,这点干粮,不可谓不苦。赵先生也说:“一个人平均每天可以有1.25斤小麦……恐怕还不够抄经手的基本生活。”
     李悝时代(公元前五世纪)战国时期粮价45钱购27斤,合1.67钱一斤。农民年岁收入6750钱。纳税675钱、吃饭4050钱、平日祭祀过节费300钱、穿衣服1500钱,这就6525钱了,余下225钱,还不算求医问药等支出,怎么能不穷困呢?
随着垦殖技术和经济发展,到了汉代,亩产增加,税收也相应增加,魏晋时代到了三七开的惊人税率。所以人民温饱常常出问题,年谷不登,便要忍饥挨饿,甚至到处流浪,易子而食,死填沟壑。
隋承北周,度量之器合古代三斗为一斗,一斗8斤左右(又见以下大小斤之别)。按《资治通鉴》,隋大业七年,米一斗卖至数百钱。其后,据《太平广记》,米斛万钱,即每斗一千文。再后,隋恭帝义宁元年,米价更高到三千文一斗。《通鉴》云义宁元年十二月乙未东都米斗三千,人饿死者十二三。
按照上述物价体系,从三四十钱/斤,125钱/斤,不断攀升到375钱/斤……难怪饿死人。
     到了唐代贞观年间,物价非常低廉。就米价来说,每斗只卖钱四五文,或甚至两三文。《贞观政要》“至贞观三年,关中丰熟。……又频致丰稔,米斗三四钱。行旅自京师至于岭表,自山东至于沧海,皆不赍粮,取给于路。入山东村落,行客经过者,必厚加以供待,或发时有赠遗。此皆古昔未有也。”
     需要注意的是,三斗为一,则此时物价约0.4-0.5钱/斤,比唐初隋末便宜几十倍、上百倍,不愧贞观之治。
      在唐代米的最高价格约四百文一斗,大部分时间约一百文一斗。故可知一两银最多可以换粮2000斤,最低可换80斤。35两银子可换2800斤至11200斤。所以《报酬》一文认为大约值3000斤粮食在通货膨胀水平上是可靠的,但如果是丰年,那可就远不只这些了。按照银器加工“半工半料”的规矩,三千斤就要翻一倍,这三个银盘子的价值六千斤粮食打不住。

3、供养内容的分析
      值得注意的是这份记录当中还有“麦壹百硕、粟五十硕、粉肆斤”这句话,可见施主所施并不全是银器,还包括粮食。三种粮食价值大约是相等的,不然不必写得这么详细,实际上面粉贵于小米,小米贵于麦子今天也是正常的。可见当时西北地区主要以种植小麦为主;又可见当时麦粟与面粉的价差。
供养之费并未全换成粮食,应是当时较为富足。
如果照“硕”就是斗或者升的概念,100硕小麦就是800斤或者80斤,小米则有400或者40斤。20斤麦子或者10斤小米换一斤面粉应也不差,所以硕为升的概念或更接近事实。这些粮食显然不太多,似为供养之名而设,非其实。则可见银器实为供养大端。按上述麦子换面粉比例,可见当时粮食加工费用颇高(这也不是歉年所为),如果这样,人民食不厌精,宁可花费二十斤麦子换一斤面粉者,银器加工费必甚奢,35两值六七十两银钱,甚至更多,则能换6000斤以上乃至万斤粮食。笔墨纸张另外提供,亦可见另有价值,一万多张的费用必不在少。
加上面粉、多余(或者)可能“截留”的纸笔墨,则写经收入多于6000斤粮食(小麦、米面之供合麦240斤),合粮231石。按赵先生分析,单人抄写2400天算,则每天两斤六两粮食。若按照下文说的抄写速度,而又两三倍于此,当然是不少的一笔钱,养活十个人没有太大问题。

4、南北朝时期写经人收入记录的分析
《魏书·刘芳传》言:“芳常为诸僧佣写经、论,笔迹称善,卷直以一缣,岁中能入百余匹,则侔于谷四百余斛。如此数十年,赖以颇振”。按照当时的购买力,则刘氏写经收入很惊人。因为按《魏书·薛虎子传》:在镇之兵,资粮之绢,人十二匹,盖月得一匹。匹以钱二百,谷以斛五十计,月得谷四斛,岁得谷四十八斛。
      刘芳写一卷值一匹(古人亦谓匹为缣),一年能收入一百多匹,相当于四百多石粮食。则刘芳可以养兵三四十人之多。怎么说不富足呢?又按军饷每人月合粮食4×27得108斤,大致高于普通农民三分之一的收入,按农人月须3石计,则刘氏收入足以养民四五十人。刘氏收入这么高,难怪“赖以颇振”,大约是书法名家,得以留名青史。
     所以当时在印刷技术不发达的时代,写经抄书收入颇丰,从业者当然也就不少。
《魏书·术艺传》云著名的大匠师蒋少游亦曾“佣书为业”。《梁书·文学传》言:袁峻家贫无书,每从人假借,必皆抄写。自课日五十纸。纸数不登,则不休息。《孝行传》:沈崇傃佣书以养母。
   这类记载很多,大约在当时算一个热门的行业吧。至于说写经佣书不足以糊口,这样的记录在史书上并不多见,笔者未见。所以既然如此,也反证了供养银盘子为主要供物、粮食为形式的逻辑;反证了这份文书所反映的社会经济属于承平之世。不然供养内容必重实(粮)而贱银也。

5、工作量问题
每天写经两千字,这是可能的吗?是的,这有根据。
    按赵先生所说:“《大般若经》共600卷,则一卷大约8000字,需要17张纸才能抄完一卷,整部佛经则需要一万零两百张纸。”则工日“需要2400天”。看到微信评论有人提出反对意见,认为这个速度太慢。先生提出抄写质量、校对时间、工作配合等问题,也举出四库全书限每日书写工作量以佐证。这里我既要支持先生,反对的声音也有道理,双方在这里并没有矛盾。

卷后注文:
“咸亨五年(674)八月二日左春坊楷书萧敬写。
用纸十九张,装潢手解集。初校福林寺僧智彦,
再校西明寺僧行轨、三校西明寺僧怀瓒,
详阅太原寺僧大德神符、嘉尚、寺主慧立、上座道成,
判官司农寺上林署令李善德,
使太中大夫守工部侍郎永兴县开国公虞旭监。”
此为当时档次较高的正规之写经,
故可以看出各工序分工明确,
由专业佣写经文的作坊完成,
且由官员主持,僧人进行详细校对。
按先生意见,日写两千字,一夫克功六年七个月。按上文刘芳事迹“卷直以一缣,岁中能入百余匹”,则他一年能写一百卷以上的经书,一百卷什么概念?按赵先生所说《大般若经》共600卷,那就是需要五六年的时间了,这样看,赵先生所说确实有道理。
然而如上述袁峻事迹,“自课日五十纸。纸数不登,则不休息。”如果此处纸张大小与抄经相当,按照赵先生说的“一张纸可以抄476字”,则袁氏每日抄写476×50,约23800字之多。

似劣者,笔迹潦草,书写也一定较快。
卷后多不注明写经者姓名,偶也有粗俗之名。
还好,我自己有过实践,或许可以聊备一说。
笔者也喜欢临摹敦煌写经书法,按实践来说,笨手笨脚一个小时能写128个以上的字,且两厘米见方,古人才一厘米左右,且古人熟稔,心境不一,工速当不止五倍,甚至更多,我觉得写得快的十倍也有可能,则一小时600至800字没有问题,甚至1000字也有可能。据测算如果抄写8小时以上,当不止这个数。如按照袁氏速度,一天写两万字又似太多(但也有可能,毕竟是抄写),可是我等一天写文章可能达到万字,古人如果日书万字(写文章也有思考时间,折抵古人具笔墨时间,又笔墨是否为抄经人本人所备、抑或统一配备),那么480万字的经书,一个人一年零四个月就写完了,算上放假时间20%,则同时576天,合一年零七个月的工时。另外,如果将古人用毛笔和如今我们用硬笔写字速度对比,日常所习,熟练程度,应该不差太多。何况古人也有使用硬笔的现象,如今硬笔之例,一小时写一千甚至更多字也是没问题的,昼夜抄写两万多字,似乎又变得可以理解了。
   如果这样计算,一般而言日抄写一万字,工资11斤粮食(按照6400斤粮食总量、576天计算),一个人赚十个农民的钱,也是没什么问题的,而事实上或许用不了这许多天。
    况河西富庶,史有明载。例如晋范粲为武威太守,史载郡壤富实,珍玩充积。这样的记录不胜枚举,抄经之人岂能“连勉强糊口都很成问题”?
如果抄经佣书这个职业不能糊口,历史上的记载又为何多不然此?事实上这是一个相当不错的职业。
如果按照上述刘芳事迹,其写经“侔于谷四百余斛”,则年收入(算400石、27斤/石)10800斤,每天29.59斤粮,相当于一般写经人接近三倍的收入。可见并不是写经人生活窘迫,而是供养人康秀华所出亦非靡费。
    但正如赵先生所说,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我们简出刘芳这条史料为赵先生文章做一点补充证明,确实,在当时存在一天书写两千字的情况,或因郑重、或因虔诚、或因校勘、或因其他,但这种情况的资费并不少,反而甚奢。一般人佣书抄经必求多快好省,讲究效率,其收入亦侪中产之家。
因上所述,根据历史资料和这份康秀华于佛诞日(四月八日)书写的供养清单说明,要之:
1.中古时期写经人收入不少,一般水平的经生所入约可当两户人家收入;水平高如刘芳的又可相当于三个普通经生收入。
2.此时熟练的抄经佣书之人,书写速度必不在每小时1000字之下。而出于虔诚、名家声望等因素,亦存在日书两千字左右之现象。
3.“卅五两”不是指银盘价值,而是重量,其价值当在35两银之上。考虑到供养资费、工作量与写经速度的关系,康秀华文雇佣的经生为普通写手。
4.文书所反映的内容证明为经济社会平稳状态下的信仰诉求。
    笔者数学能力一般,所引据、列举、分析的资料和数据也未必准确,如有错漏,欢迎指正。但就二重证据而言,既有考古出土的文物,又有相关史料的记载,据此妄议一番,亦为赵先生作证,想不至于历史事实隔若霄壤。
    另外,刘芳是受雇于僧人,则僧人接受施主供养写经,也不一定是亲力亲为,还是充当了“转包”的角色。按照经济规律来说,僧人有可能“剥削”了经生的剩余劳动力,但如果遵从宗教道德,这种事情僧人宁可少收费用,也要完成宗教仪式。这大约也是赵先生说的斤斤计较吧,在这里笔者也是赵先生所说缺乏了“佛性”的人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因年久蛀洞、边缘老缺。整体品相尚可,瑕不掩瑜。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