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卷冷书喜欲狂:清民时期{靖安胶东海邑 冷书堂}名刺一帧:红笺字秀,冷书思博。
  • 漫卷冷书喜欲狂:清民时期{靖安胶东海邑 冷书堂}名刺一帧:红笺字秀,冷书思博。
  • 漫卷冷书喜欲狂:清民时期{靖安胶东海邑 冷书堂}名刺一帧:红笺字秀,冷书思博。
  • 漫卷冷书喜欲狂:清民时期{靖安胶东海邑 冷书堂}名刺一帧:红笺字秀,冷书思博。
  • 漫卷冷书喜欲狂:清民时期{靖安胶东海邑 冷书堂}名刺一帧:红笺字秀,冷书思博。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漫卷冷书喜欲狂:清民时期{靖安胶东海邑 冷书堂}名刺一帧:红笺字秀,冷书思博。

2000 九五品

仅1件

河南郑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清民

年代民国初期 (1912-1918)

页数1页

尺寸10 × 7 cm

上书时间2018-03-06

怯流年

九年老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此身应共山林老:清民佚名墨虎精品大幅镜片一帧:虎为百兽王,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历代画家笔下继往开来,生生不息。此幅画家构图奇巧,半边卧虎入图,通过墨色粗细浓淡、明暗变化、间隙留白等工笔细描整体,间写虎纹与风竹,呈现出吊睛白额山君傲笑山河的纵情豪迈。是画家表现作为自然生态中一种生命本性的威严,更是其精神寄托,直抒胸臆的物我两忘。
此身应共山林老:清民佚名墨虎精品大幅镜片一帧:虎为百兽王,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历代画家笔下继往开来,生生不息。此幅画家构图奇巧,半边卧虎入图,通过墨色粗细浓淡、明暗变化、间隙留白等工笔细描整体,间写虎纹与风竹,呈现出吊睛白额山君傲笑山河的纵情豪迈。是画家表现作为自然生态中一种生命本性的威严,更是其精神寄托,直抒胸臆的物我两忘。 ¥4500.00
朵朵花开淡墨痕:清民时期(竹仙逸史)(潇江春色)水墨精作一帧:长期以来(水墨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是组成中国画体系元素之一。此幅画家佚名,生平虽无考,但其胸有墨澜,下笔不俗,苍劲秀润,动静相宜:遒劲龙枝香,悦耳灵雀徉。汇成一幅和谐祥瑞的迎春图。
朵朵花开淡墨痕:清民时期(竹仙逸史)(潇江春色)水墨精作一帧:长期以来(水墨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是组成中国画体系元素之一。此幅画家佚名,生平虽无考,但其胸有墨澜,下笔不俗,苍劲秀润,动静相宜:遒劲龙枝香,悦耳灵雀徉。汇成一幅和谐祥瑞的迎春图。 ¥4500.00
度生苦海到彼岸:云南秀贤(毕有年)庚申年(1940)泥金小楷《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精品立轴一幅:“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名简释“打开智慧方法”。佛说八万四千法门中,般若法门最为殊胜。《心经》整篇只有一卷260字,相对很多经书篇幅最短,却是《大藏经》里重中之重。而此幅小楷亦颇耐玩味。民国学人视书法为余事,但其学富五车,传奇经历、开阔视野、不凡气度、救国忧民胸襟,使他们书法充盈着从容和自信,具大家气派。
度生苦海到彼岸:云南秀贤(毕有年)庚申年(1940)泥金小楷《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精品立轴一幅:“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名简释“打开智慧方法”。佛说八万四千法门中,般若法门最为殊胜。《心经》整篇只有一卷260字,相对很多经书篇幅最短,却是《大藏经》里重中之重。而此幅小楷亦颇耐玩味。民国学人视书法为余事,但其学富五车,传奇经历、开阔视野、不凡气度、救国忧民胸襟,使他们书法充盈着从容和自信,具大家气派。 ¥8600.00
流年亦雄豪:民国大尺寸“四君子”雅照精品一帧:陈丹青说“民国人的精神、气节、面貌、习性、礼仪,因之而带有“民国范儿”,既便在老相片中发黄,仍一望可知”。此物极具如此。原汁原味,大幅品佳,少见难得。摄影师才高温厚,独具慧眼,记录了民国四位青年才俊庭院雅聚的风流瞬间。一窥当年事,慨然慕贤思。
流年亦雄豪:民国大尺寸“四君子”雅照精品一帧:陈丹青说“民国人的精神、气节、面貌、习性、礼仪,因之而带有“民国范儿”,既便在老相片中发黄,仍一望可知”。此物极具如此。原汁原味,大幅品佳,少见难得。摄影师才高温厚,独具慧眼,记录了民国四位青年才俊庭院雅聚的风流瞬间。一窥当年事,慨然慕贤思。 ¥5000.00
诸般颜色做将来:晚清瓷绘名家(汪永顺)粉彩婴戏故事图大罐精品一只:(粉彩)是中国国画在瓷器上的一种演变形式,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其诞生即预巅峰。此器形端饱满,硕大庄重,釉质莹润坚细;彩料亮丽,起伏质感,随岁温厚;上下如意万寿纹,主体精绘十童子,身着彩衣,嬉笑玩闹,形态各异,生动传神,寓意吉祥;名家(汪永顺)绘瓷,前人惜古,冲线铜锔,精修牢固,虽残仍珍。
诸般颜色做将来:晚清瓷绘名家(汪永顺)粉彩婴戏故事图大罐精品一只:(粉彩)是中国国画在瓷器上的一种演变形式,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其诞生即预巅峰。此器形端饱满,硕大庄重,釉质莹润坚细;彩料亮丽,起伏质感,随岁温厚;上下如意万寿纹,主体精绘十童子,身着彩衣,嬉笑玩闹,形态各异,生动传神,寓意吉祥;名家(汪永顺)绘瓷,前人惜古,冲线铜锔,精修牢固,虽残仍珍。 ¥5000.00
江上春山远:民国细路青绿山水风景瓷板画一帧:瓷板画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秦汉,清中期随瓷艺迅猛发展成重要商品瓷。瓷板画既是瓷、又是画,它是陶瓷艺术摆脱纯工艺装饰、融入文人绘画而形成的陶瓷新门类。此帧品佳釉润,绘工细腻,设色清雅,意境深远。装实木框摆赏最为适宜。想起明代于谦之句: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江上春山远:民国细路青绿山水风景瓷板画一帧:瓷板画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秦汉,清中期随瓷艺迅猛发展成重要商品瓷。瓷板画既是瓷、又是画,它是陶瓷艺术摆脱纯工艺装饰、融入文人绘画而形成的陶瓷新门类。此帧品佳釉润,绘工细腻,设色清雅,意境深远。装实木框摆赏最为适宜。想起明代于谦之句: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15000.00
高山流水情:晚清御窖画师浅绛名家(高心田)山水高士镶锡锯钉笔筒一只:高心田,生卒不详,名鉴明,字心田。创作活跃期1889年(光绪十五年)到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室号倚竹轩、昌江之倚竹轩。其山水、花鸟、人物皆能,山水最佳。其山水清淡明雅,勾勒简然流畅,深受当时海派画风影响。同时作为当时绘瓷名家,对晚清、民国早期绘瓷界有着重大影响。其对青绿运用别具一格,所作个性鲜明,此物可见一斑。
高山流水情:晚清御窖画师浅绛名家(高心田)山水高士镶锡锯钉笔筒一只:高心田,生卒不详,名鉴明,字心田。创作活跃期1889年(光绪十五年)到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室号倚竹轩、昌江之倚竹轩。其山水、花鸟、人物皆能,山水最佳。其山水清淡明雅,勾勒简然流畅,深受当时海派画风影响。同时作为当时绘瓷名家,对晚清、民国早期绘瓷界有着重大影响。其对青绿运用别具一格,所作个性鲜明,此物可见一斑。 ¥7000.00
满纸云烟:嘉庆进士 周昌褀 精品书札 --------书法高妙 蝇头小字可见笔锋使转游丝变化  今人惟有叹服仰之  先贤已乘黄鹤去  笔精墨妙今人希!
满纸云烟:嘉庆进士 周昌褀 精品书札 --------书法高妙 蝇头小字可见笔锋使转游丝变化 今人惟有叹服仰之 先贤已乘黄鹤去 笔精墨妙今人希! ¥5000.00
飞花烂漫碧水流,追逐嬉戏清风悠--------陈石濑  精品力作 金鱼双嬉图。蜚声画坛近六十年 著名画家 文物鉴定及收藏家。
飞花烂漫碧水流,追逐嬉戏清风悠--------陈石濑 精品力作 金鱼双嬉图。蜚声画坛近六十年 著名画家 文物鉴定及收藏家。 ¥8500.00
独坐幽篁里:清同治九年寿山冻印章精品一枚:此物老坑寿山冻石,半透明纹理如水墨画般瑰丽变化,五色影弥;良工依材俏雕一吸水神兽,四足劲健张力,威目圆睁,戏水纳福;印文“苦篁斋”方寸间见天地,是自古文人墨客茂林修竹间书斋人生之诗意寄托和虚怀若谷精神写照;“少伯刻印于同治九年”跋款于章体温润老辣侧面,逆光下如见岁云飞扬。如此一枚,雅致静谧,令人翩然:古人爱修竹,潇洒临幽轩。劲节有高致,清声无俗喧。
独坐幽篁里:清同治九年寿山冻印章精品一枚:此物老坑寿山冻石,半透明纹理如水墨画般瑰丽变化,五色影弥;良工依材俏雕一吸水神兽,四足劲健张力,威目圆睁,戏水纳福;印文“苦篁斋”方寸间见天地,是自古文人墨客茂林修竹间书斋人生之诗意寄托和虚怀若谷精神写照;“少伯刻印于同治九年”跋款于章体温润老辣侧面,逆光下如见岁云飞扬。如此一枚,雅致静谧,令人翩然:古人爱修竹,潇洒临幽轩。劲节有高致,清声无俗喧。 ¥6000.00
意高希古文行云:民国书画大家(谭组云)书法精品一帧:“笔能入纸,墨气端凝,是真有丈夫风者。惟结构须略加精紧耳” ,此作乃(谭组云)先生众艺百炼集古而大成之独到见解。墨色浓淡干湿如人话语轻重缓急,娓娓道来,自然流畅。淡色花绫手工精裱镜片锦上添花,愈加烘托其清新淡雅。奇石半随蚝镜去,落花都上燕窠来。
意高希古文行云:民国书画大家(谭组云)书法精品一帧:“笔能入纸,墨气端凝,是真有丈夫风者。惟结构须略加精紧耳” ,此作乃(谭组云)先生众艺百炼集古而大成之独到见解。墨色浓淡干湿如人话语轻重缓急,娓娓道来,自然流畅。淡色花绫手工精裱镜片锦上添花,愈加烘托其清新淡雅。奇石半随蚝镜去,落花都上燕窠来。 ¥8000.00
一抹醉人俏天下:民国制瓷名家(胡隆昌)胭脂红茗杯全美品一只(三):“胭脂红”釉瓷器是拥有高超审美的雍正帝最爱,自其登峰造极后历代承袭而为。清末民初中国制瓷业由盛转衰,以“胡隆昌”为代表的胡氏家族继往开来、苦心孤诣,在当时一片颓唐艳俗制瓷氛围中,吹来了一股“小清新”文艺气息。此胡氏精作,器型妙巧玲珑,胎质坚密,内部和足底凝脂白釉,外壁胭脂红釉娇嫩细腻,引人入胜。黄金入釉胭脂红,凝结古贤才智思。
一抹醉人俏天下:民国制瓷名家(胡隆昌)胭脂红茗杯全美品一只(三):“胭脂红”釉瓷器是拥有高超审美的雍正帝最爱,自其登峰造极后历代承袭而为。清末民初中国制瓷业由盛转衰,以“胡隆昌”为代表的胡氏家族继往开来、苦心孤诣,在当时一片颓唐艳俗制瓷氛围中,吹来了一股“小清新”文艺气息。此胡氏精作,器型妙巧玲珑,胎质坚密,内部和足底凝脂白釉,外壁胭脂红釉娇嫩细腻,引人入胜。黄金入釉胭脂红,凝结古贤才智思。 ¥5000.00
余韵尚悠扬:清代大红酸枝文器精品一只:自明代以后文房用具功能日趋琐碎精细,蕴含浓厚人文气息。此物所用大红酸枝老料,全独板一厚木整挖起墙,底部中间打洼一块玉制式,边角圆润,通体造型简练,工艺考究,简单线条间体现立体美感;其清素皮壳,老辣光感下红木变化多端的纹理更是妙不可言。一面可为文盘,盛放首饰印章等小物品,另面可当底座,摆置花瓶香炉点缀室景。一物多用,君子不器,文人喜好,雅斋之趣。
余韵尚悠扬:清代大红酸枝文器精品一只:自明代以后文房用具功能日趋琐碎精细,蕴含浓厚人文气息。此物所用大红酸枝老料,全独板一厚木整挖起墙,底部中间打洼一块玉制式,边角圆润,通体造型简练,工艺考究,简单线条间体现立体美感;其清素皮壳,老辣光感下红木变化多端的纹理更是妙不可言。一面可为文盘,盛放首饰印章等小物品,另面可当底座,摆置花瓶香炉点缀室景。一物多用,君子不器,文人喜好,雅斋之趣。 ¥2500.00
波中万古生幽石:民国(霞外小史)己未年(1919年)(太湖石图)精品一帧:自唐以后历代文人墨客与石结下不解之缘,从而形成了独特而深厚之石文化。此件画家构图简洁,笔力轻重缓急、墨色浓淡干湿中营造出其心中的一尊太湖石。其落款“削成青玉片,截断碧云根。己未夏日写于环翠草堂,霞外小史”。书法奇崛,参差竖斜,如一杆翠竹,与石相伴。嶙峋苍茫,寄澄胸怀,观象得意,格物尽理。
波中万古生幽石:民国(霞外小史)己未年(1919年)(太湖石图)精品一帧:自唐以后历代文人墨客与石结下不解之缘,从而形成了独特而深厚之石文化。此件画家构图简洁,笔力轻重缓急、墨色浓淡干湿中营造出其心中的一尊太湖石。其落款“削成青玉片,截断碧云根。己未夏日写于环翠草堂,霞外小史”。书法奇崛,参差竖斜,如一杆翠竹,与石相伴。嶙峋苍茫,寄澄胸怀,观象得意,格物尽理。 ¥5000.00
天体云气生流转:清-光绪(九龙图)青花大盖缸精品锯器一尊:(盖缸)因实用兼观赏功能于一体,在瓷器发展史上发展脉络清晰而延时续长。此物直口,深腹下敛,圈足;器盖圆顶,丰肩直壁沿,上有环状倒梯形平头钮便于提捏,子母口;其整体硕大厚重,釉质温润细腻,青花发色浓艳深沉,通体构图繁密,精绘九龙腾云驾雾,翻飞纵横,生气勃勃,神秘莫测。雪茧起风云,瞬息几万里。用九赞乾元,犹龙师老子。
天体云气生流转:清-光绪(九龙图)青花大盖缸精品锯器一尊:(盖缸)因实用兼观赏功能于一体,在瓷器发展史上发展脉络清晰而延时续长。此物直口,深腹下敛,圈足;器盖圆顶,丰肩直壁沿,上有环状倒梯形平头钮便于提捏,子母口;其整体硕大厚重,釉质温润细腻,青花发色浓艳深沉,通体构图繁密,精绘九龙腾云驾雾,翻飞纵横,生气勃勃,神秘莫测。雪茧起风云,瞬息几万里。用九赞乾元,犹龙师老子。 ¥6000.00
竹卉石弥坚:(佳士得)(哥德马尔森号)清乾隆紫金釉青花(平安富贵图)海捞文盘精品一只:此物器型端庄,线条流畅,胎质细密坚缜,外壁紫金釉别致古朴,颇具金属质感;盘内白釉温润,青花浓艳,细腻笔触精绘竹石花草,一派平安富贵之大吉象;其修足规整,墙内可见当时烧造时自然气孔。底部标贴“南京号”又称“哥德马尔森号”,沉船遗址位于古“海上丝绸之路”上南中国海域,此批出水文物于1986年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拍卖。
竹卉石弥坚:(佳士得)(哥德马尔森号)清乾隆紫金釉青花(平安富贵图)海捞文盘精品一只:此物器型端庄,线条流畅,胎质细密坚缜,外壁紫金釉别致古朴,颇具金属质感;盘内白釉温润,青花浓艳,细腻笔触精绘竹石花草,一派平安富贵之大吉象;其修足规整,墙内可见当时烧造时自然气孔。底部标贴“南京号”又称“哥德马尔森号”,沉船遗址位于古“海上丝绸之路”上南中国海域,此批出水文物于1986年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拍卖。 ¥7000.00
笔端造化有如此:民国(松华斋)(喜上眉梢)花笺精品一张:文人诗文唱和、书信往来之笺纸,自古即为文房清供独特存在。此帧纸质细腻,刻工严谨工整,色彩明快多变,其翠竹红梅、双喜莅临图案,生机勃勃,实为大吉。整作体现了作为当时行业翘楚的(松华斋)彩色套印木刻高超工艺。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
笔端造化有如此:民国(松华斋)(喜上眉梢)花笺精品一张:文人诗文唱和、书信往来之笺纸,自古即为文房清供独特存在。此帧纸质细腻,刻工严谨工整,色彩明快多变,其翠竹红梅、双喜莅临图案,生机勃勃,实为大吉。整作体现了作为当时行业翘楚的(松华斋)彩色套印木刻高超工艺。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 ¥2000.00
美笺墨舞见风流:清光绪河南开封知府、书画名家(石庚)书札精品一通二页:书札又称尺牍、书信,即古人当时沟通联系的最重要方式。此物所用红丝纵格素雅笺,淡墨笔锋道曲终。札中谈及寿诞事宜和当时时局。“双亲早背恨抱终天,时局如斯视其为赘”等,言辞恳切,书法高妙。清人一瞬,今君眼福。
美笺墨舞见风流:清光绪河南开封知府、书画名家(石庚)书札精品一通二页:书札又称尺牍、书信,即古人当时沟通联系的最重要方式。此物所用红丝纵格素雅笺,淡墨笔锋道曲终。札中谈及寿诞事宜和当时时局。“双亲早背恨抱终天,时局如斯视其为赘”等,言辞恳切,书法高妙。清人一瞬,今君眼福。 ¥8000.00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品相尚好。
商品描述
此乃民国时期斋堂名刺。字为印刷,如墨笔真实清逸。前人生活高雅细腻可见一斑。以下是小二搜索关于【冷书】的一则美文。     
                     读冷书

          常言道:人在语言中,岂能不迷路?对词语和概念不敏感的人,往往会不加辨别地接受他人的概念与自己学习的词句,正因为处于一个熟悉的母语之场,因而也自愿放弃对词语的可用性和明晰性的怀疑。例如,当我说读冷书的时候,下意识地就会认为所谓的冷书是冷门书,是久居书斋从偏僻角落里搜罗来的不为人知的书或者是指非热门畅销书,并非如此。

     所谓的冷书,是指迥异于个体的视野中公共的阅读经验的书。

       每个人都有一个圈子,你的圈子和你的追求决定着你阅读和思考的质量,也是你所处的层次的视野。什么是公共的阅读经验?不是指我之外的他者,而是指个体视野中所呈现的当下的主流的阅读趋势,例如《三体》《失控》。我并没有说这些书不好,相反这些书是出乎意料的好。我是说在这种趋势之中,朋友圈空间评论网等言论空间会出现无数篇评论。细心的人会发现,这些评论会趋向于同质化、简单化,而真正有创见的、严肃的文章被淹没,因而在个体所在的言语场(视野)内,也会影响你对书本身的判断,让你拥有了预先判断甚至标签,而不是从你自身的思维系统、体系中去真诚地阅读这本书,用自己整个理解力、判断力去原生地去阅读它、消化它。选择一本冷书就是警惕这种预先判断的无意识植入以及言论场的影响而冷书因其之冷亦会提供陌生的阅读经验。

        那我就举几本冷书吧。

     海上雅臣《书法是万人的艺术》;今敏《我的造梦之路》;聂鲁达《我坦言我曾历经沧桑》;马伊洛山达尔《烛烬》;韩松《宇宙墓碑》《再生砖》;

          你听过几本?

        《书法是万人的艺术》是关于日本现代书法家井上有一的评传,也许你曾经看过井上有一的“贫”字;今敏是日本著名的动画导演,致力于现实和虚构、梦与记忆,拥有极其鲜明的导演风格和思想性,这是他关于制作动画的笔记;也许你知道聂鲁达的诗集《二十首情歌和一支悲伤的歌》,而《我坦言我曾历经沧桑》是自传,风味独特。马伊洛山达尔是匈牙利的文学大师,作品去年才引入我国,《烛烬》是其代表作之一,历史真相的巨大震撼!韩松是国内的科幻小说家,认为他是现在国内最好的科幻小说家之一,文风有鬼气和极其强烈的现实主义风格,《宇宙墓碑》与《再生砖》是他的两本短篇小说集,刘慈欣曾评论“我写的是二维的世界,而韩松写的是三维世界”。

        听了解释之后感觉怎么样?

         那么,怎么去找所谓的冷门书?简单的说,每个人脑袋里都有一个图书馆,不断流入流出各种书的虚体的图书馆,要先为你的图书馆建筑一个无限的清单目录,依靠你爬疏在各种网络媒体、社群、纸质媒体、他者言论等细微之处或登堂大院,记下你从没听过又觉得足以阔宽你视野的书。

     多去漫步图书馆。现在的人真的太小瞧图书馆了,图书馆是一个长期的持久而高效的系统,其中有文气,有味道,有不期而遇地会然,亦有命中注定的天真。之所以要去漫步图书馆,是将脑中的图书馆与现实的图书馆相互比较、凝实,重要的是对图书馆这样一处重要的建筑场所和文化空间有所体悟。

     冷书也包括新书,正因为是新书,所以还未构成普遍的阅读经验,不少微信公众号就经常推荐新书,如新京报书评周刊、凤凰读书、做书等。

        读冷书的目的就是:塑造你独特的阅读经验。

    也许有人也会问:难道就不读畅销书了嘛?我并非专指特意去找冷门书读,而是指用:你知道怎么以自己的方式去读书,当你拥有了自己的阅读习惯,读任何书都能读出对你有益处的趣味与见识来,也就不管你所读的是冷门书还是热门书了。

                        2.冷读书

         错开阅读时间,避免热读期,不要跟风。如读冷书中所说,热门时期会有各种评论,如果非独立思考之辈会很容易先入为主的印象。别人读《三体》,你可以不跟风,而是晚读,这样就产生了阅读的陌生化,同时在阅读的过程中,动用自己所有的经验去理解、延伸它。朱子有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种控制信息流入未接收其他人看法的自读自思的澄澈思考才是源头出活水,出水之后方与他人切磋琢磨,焕然一新奔流入海。

    冷读书就是使阅读经验陌生化,使阅读状态初始化,意即以萧散冲淡的心情去读,带着山林气象去读,带着稚子童心去读,而不是热忱冲动热烈的人间情绪。

    有人说,如果这指读书的情绪,那么功利的读书态度呢,看到激动的内容也要表现平淡闲适吗?《菜根谭》说道:“君子闲时要有吃紧的心思,忙时要有悠闲的趣味”。萧散、童心的态度并非是读书没有情绪,而是将读书化入生活,以别有怀抱之意去读。书本身的思想是有气质的,如读《庄子》恣意汪洋,别有天地。读《孔子》如平易近人天然成趣。读史如见古人,读诗如觅真理。随书的思想调整自己的精神以融入其中,而萧散之意即在保有自己胸怀的地基上如观风见雾随它去。

   以前古人淋浴斋戒敬香之后方读书,透着一股敬字,惟敬方能深入,才能与书交友,出入其中。

    因而冷读书,既是保持一种阅读的距离,亦是天真真诚的生命态度去见识。

       

                        3. 读书之用

        如何知道一本书对自己有用?

      我们也不要说“用”这个词,因为当我们说到用,我们往往会将思想的联系到“工具式实用”,。我们经常在说到一本书对自己有什么用实质上跟问这个斧头对于砍树有什么用一样。我们换个词语,”思考和行动“,意思是我们怎么知道一本书能够让我们思考和行动。一本书,翻几页就知道它的程度,再细读几篇就知道它其中的要点核心在你的思维之网中的位置,而前提是你要先明白和了解:你的思维体系,你的认知方式,你自身的与外界内在交流的整个系统。对于自身的思维系统越了解,你就越有力量和信心促成你对整本书的理解、重构,从而在思辨层面上分解你、爆炸你、酝酿你,在行动层面上逐步地去实现你所想要达成的目标,这才是读书之用:思考和行动。

     钱穆先生说道:读书是培养生活之情趣、提高人生之境界。

         又在其《宋明理学概述》的序中写着:

     “雖居鄉僻,未嘗敢一日廢學。雖經亂離困阨,未嘗敢一日頹其志。雖或名利當前,未嘗敢動其心。雖或毀譽橫生,未嘗敢餒其氣。雖學不足以自成立,未嘗或忘先儒之榘矱,時切其嚮慕。雖垂老無以自靖獻,未嘗不於國家民族世道人心,自任以匹夫之有其責。”

     概读书与人生之意,钱先生已尽说矣。

彩蛋:推荐几本关于阅读的书及介绍

1.唐诺《阅读的故事》

      这是我读过的最好的关于阅读的中文书。我很意外这本书并不出名,不过也大抵了解,因为对阅读者来说,如果没有一定的阅读深度和广度,读起来亦有点困难,但读完,一定重新思考“阅读之于我生命的意义”,特别佩服的是,每一篇文章的引文均是来自于马尔克斯《迷宫中的将军》,也就保证了文意的内在连续性。后来想想,其实以卡尔维诺《如果冬夜,一个旅人》或者赫拉巴尔《过于喧嚣的孤独》也未尝不可。

作者:小岛上会飞的多多洛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4c881b83607a
來源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品相尚好。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