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桂五枝芳:晚明天启(五子登科)人物故事青花尊精残一只:明熹宗朱由校天启朝仅七年,民窑在大量外单刺激下青花瓷风格百花齐放。此物型规饱满,胎体厚重,特有玉兔底款清馨可爱;青花深浸胎骨,晕散浓艳,别有天地;绘工简淡率真、线条流畅豪放,画意为汉族传统吉祥图“五子登科”,《三字经》有:“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寄托了古人对未来生生不息的美好期冀。此物瑕不掩瑜,精残标本研习或保持原状文房摆赏皆宜。
¥
10000
七品
仅1件
制作者明代 天启
年代天启 (1621-1627)
尺寸8 × 11 × 19 cm
上书时间2022-10-2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七品
-
口沿一处缺肉、一条穿线、爆釉,罐身有窑里带窑缝、局部有胎里带鼓包、釉面不平整、底部有漏釉,极为理想品种标本。
- 商品描述
-
注:其为窑址精残。口沿一处缺肉,一条穿线、爆釉,身有窑缝,局部胎里带鼓包,釉面不平整,底部有漏釉。
瑕不掩瑜。品种标本赏用皆宜。
尺寸:
高:19 厘米
口径:8厘米
底径:11厘米
由此晚明窑址精残,引申以下美文:
(选自网络,感谢作者辛勤付出。)
1:明天启青花瓷:
明朝天启(公元1621—1627年,明熹宗朱由校年号)朝仅7年,此时摆脱了几百年精神束缚,逐渐离开了长期依靠的官窑蓝本,有很大创新。
其时代特点:是大件产品渐少,小件产品增多大件产品规整度略差,小件产品则很精细,颇有万历遗风。
胎釉:
瓷胎均由全白高岭土制成,胎质完全瓷化。胎体继承了万历朝的特点,大件器物胎质较粗糙,胎体粗重,器形不太规整。釉面玻璃质感不如前朝,釉色白中微带青。
青料:
天启朝采用石子青钴料,青花颜色多种多样,有万历时的淡描青花,亦有纯净艳丽与浓郁的色调。一些青花器物(主要是民窑瓷)有浓郁的东邻日本风格(即所谓的古染付瓷)。流行别具一格的两支笔的分水(混水)绘瓷技法,与当时青花料色十分配合,看上去别有情调。天启官窑青花极为罕见,常见多为民窑产品—其绘纹草率写意,青花晕散或带有浓褐现象,很像清初青花瓷,而民窑中青花精品,绘画别致,工艺精细尤为别致可爱。此时期青花颜色可分4种:
(一)继承万历传统,呈色稳定,为鲜艳的浅蓝色,但己有浓淡深浅的层次变化,类似清初青花颜色。
(二)青花色泽清谈,青中泛浅灰色,呈色稳定,绘图工整,线条纤细。淡描技法与万历晚期如出一辙。还有更浅淡者。
(三)青花呈色不稳定,有晕散现象,纹饰的线条与釉面呈熔融现象,类似永宣青花,但没有永宣那种入木三分、深入胎骨的刚健之风。此类青花多为佛前供器。
(四)青花色调浓重,泛蓝黑或灰黑色的,多见于胎体厚重的青花器上。彩瓷及写款上。其釉面多数稀薄且泛青色。
以上四种呈色,前两种属标准官窑青花,后两种多见于民窑青花。
造型:
天启青花瓷大致可分为四类:传统的官窑器、寺庙用供器、国内外市场的日用瓷器、日本市场订制的外销瓷。造型主要是小件器物,制作精细;大件器物少见,规整度略差。
器形有:贯耳瓶、菱形瓶、花觚、炉、香盒、罐、碗、盘、杯、壶、筒瓶、龙钮钟、烛台、净水盂、钵等;出口日本的日用瓷多为四方、六方、八方、花口、斜方、扇面式、海棠式、菱花式等各种造型。
纹饰:
官窑器绘画手法大多采用“双勾混水”,线条流畅,类似淡描青花。画风豪放简练,简笔写意,十分清爽,一改万历时繁满的凌乱布局,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并为后代青花开启一代良风。其纹饰也显露出受日本风格的影响。
天启民窑此时逐渐摆脱官窑的束缚,向其他艺术领域借鉴和寻求创新图案及纹样,当时的江南地区和安徽新安地区活跃着许多文人画家和版刻家,大量的画谱和刻印作品影响了景德镇的陶瓷艺人。青花瓷大量采用各种画谱为蓝图和版画插图,有大量的小说、戏曲故事,构图布局明显是继承了新安画派。绘画风格以写意为主,笔意无力,画工草率,布局简单。有大量的简笔写意画,线条粗犷豪放。画法多为单线平涂,初创皴染法来描绘山水人物,称为“山石皴染分水法”,这种绘画技法以致影响到清初的绘画风格,孕育了康熙时期的“青花分五色”技法。
纹饰题材较常见的有:临江独钓、板桥归人、山庄屋宇、八仙、罗汉、吉象、牧童骑牛、双鹿、双狮戏球、人物仙鹤、白兔、葡萄、梅花、缠枝花卉、桃猿图、高僧图、仙人乘槎图等,还有一些是画诗相配。
民窑青花纹饰中有一些特殊之处,如人物脚下画链状纹,器心画鱼、蟹,碗心灵芝托“喜”字或“寿”字纹饰,灵芝成菱米状(万历灵芝呈椭圆形),碗心莲花托“寿”字纹饰。
天启青花瓷中的人物纹饰比较具有时代特点,历史人物图纹饰较常见,这一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使得社会更加动荡,大明王朝正在风雨中飘摇,陷入内忧外患、穷途末路的境地。官窑的几乎停顿使得大部分制瓷技工涌向民窑,民窑相对宽松的创作环境,使得青花瓷工匠可以自由发挥自己所擅长的绘画内容,更易吸取当时文人绘画的影响,对于青花瓷人物纹饰题材的选择便是这种自由性开放现状的产物。
人物纹饰的内容有婴戏图、历史人物画、戏曲小说人物画、神话传说人物类、人物山水画等几类。
婴戏图是贯穿明末清初瓷器的主要纹饰之一。描述天启时期婴戏纹的内容特点,需要与宣德时期婴戏纹对比分析:宣德的婴戏纹多为所谓“庭院婴戏”,画面多定格为孩子们在庭院内活动,人物写实,绘画工整,孩童面部圆润,表情丰富,线条流畅。宣德后,婴戏题材逐渐转移到郊外婴戏,即孩子们嬉戏在户外,婴孩的形象变化也尤为分明,人物画面抽象化,面部几乎无描述,近乎简笔绘画。婴孩形象多身材单薄,有时穿起厚大长袍显得头重脚轻,头很大,稍显瘦弱,长脚不对称,后脑突出,形体抽象,奇形怪状,绘画内容较多用的图案是加官进爵图、百子图等。
神话传说人物类纹饰里有代表典型道教色彩的八仙纹,表现八位道教神仙,即汉钟离、吕洞宾、铁拐李、曹国舅、蓝采和、张果老、韩湘子、何仙姑等人的形象。也有暗八仙纹,即以其各自手持之物代表各位神仙。也有故事型的神话传说纹饰,如天启时期独创的梦幻人物纹饰、天宫麋鹿图以及关于神人仙道修炼图的纹饰。分析这些神话传说人物故事,多包含了弘扬正气、鞭打腐恶、惩恶扬善、迁善改过、勇猛精进的人生哲理,体现了中华民族善良本质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向往。
此时盛行的以人物山水为题材的纹饰多是与文人相关的画面,其写意大于写实。如竹林七贤图、郊游图等。
此外还出现大量戏曲小说人物画等类型的纹饰,《三国演义》《西游记》《隋唐传》《西厢记》《汉宫秋》《破窑记》《还魂记》《金线池》《浣溪沙》《文姬归汉》,以及“三言”“两拍”等戏曲、小说中的人物经常出现。
款识:
天启官窑的年款以四字居多,字体扁宽。有“天启年制”四字双行青花楷书款,款外围以青花双重圈或双方框。另有青花料楷书“大明天启年制”六字双行款,落款于器物外底,款外围以青花双重圈。此外还见“天启年制”、“天启元年”、“天启八年”、“大明天启年制”、“大明天启米石隐制”款,有的带双圈。
民窑瓷器上的纪年款多以青花料书写,另有少数刻划款,未见釉上彩书写款。除上述仿官窑年款,另有“天启元年”、天启三年”、“天启四年”、“天启七年”、“天启八年”、“天启三年唐氏制造”、“天启五年吴各冬香”、皇明天启元年孟秋月谷旦立”、”天启元年仲夏月吉日立”、“天启三年仲冬月谷旦立”、“天启年米石隐制”、“大明天启年办”等。其中以“天启元年”款较为多见。
署前朝款的有署永乐款、仿宣德年号款、成化款,还有“正德年造”、“大明嘉靖年制”、“隆庆年造”等。另有“大明年制”款。
吉言款如:“万福攸同、福寿康宁、长命富贵、永保长春、天下太平”。
堂名款如:“富贵佳器、玉堂佳器、上品佳器、天禄佳器、长春佳器、同乐佳器、永昌佳器”等款,还有“竹石居”、“于斯堂”、“京兆郡寿房记”。
天启年青花瓷上以青花料书写的年款,其呈色不一,或明快,或灰暗,或浅淡,或浓重。笔道租重浓深者,大都写得很有功力;浅淡者则显得清新雅致。天启年款除落于器物外底,还常落于外口沿、肩部、腹部等。
2:“五子登科”:
是我国民间流传甚广的一种美丽表达,是一个正能量典故。故事是:窦燕山很会教育孩子,他将五个孩子全部培养成才,孩子们很优秀,兄弟五人先后都考上了进士。这五个孩子分别是:长子窦仪,次子窦俨,三子窦侃,四子窦偁,五子窦僖。“五子登科”由来,是有文献可考的。《三字经》中是这么说的:“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五子登科”的由来不神秘,但它阐释了一个美好的文化故事,是一个很好的寓意。
1. 窦燕山是个什么样的人
窦燕山原名窦禹钧,天津蓟县人,在家排行老十,故有“窦十郎”之称。因家居燕山之下,故又有“窦燕山”之称。
窦燕山生活在五代后期,本人官至右谏议大夫。但大多数说他原本是一个土财主,又一说是大商人。起初,窦燕山为人尖酸刻薄,小肚鸡肠,不愁金钱和美女。虽然妻妾成群,但是30多岁了还没有儿女。是不是有点上天报应的味道啊?
相传:某天夜里,窦燕山梦见了死去多年的父亲。很突然的故事情节吧!老爷子对他说:你啊,心术有问题,品行很不好,恶名已经被老天爷知道,以后你命中无子,并且短寿。儿啊,不能这样下去了。你要赶快悔过,从善积德,多考虑别人,帮他们做事,广行方便,才能改过呈祥、挽回天意。这样,老天爷才可能改变对你的看法。
窦燕山醒来,梦中场景历历在目,惊出一身冷汗。思绪万千,沉默悔过。于是决定做善事,做好人。
有一次,他外出捡到一袋银子。要是以前,他可能就偷偷藏着带回家了。而现在呢,他就一直在原地等着,直到失主返回来寻找,才交出去离开……
窦燕山开始变得为人很宽厚,而且仗义疏财。亲朋戚友中有人去世了,因没钱不能安葬的,他主动出钱帮助。邻里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的,窦燕山总是给他们雪中送炭,帮他们度过难关。
同时,窦燕山还设立了学堂。把上不起学的孩子招来,免其学费,供孩子们好好读书。他把家里主要的支出,都花在帮助别人身上,自己却节俭着生活。就这样一天天,一年年,远乡近邻都知道窦燕山成了一个大善人。
后来,他又梦到父亲。这次父亲高兴地告诉他:儿啊,你现在做的都是好事情,积累了很大的功德,美名远扬,老天爷已经知道你做的好事啦。由于你行善事,上天将会赐予你五个儿子,你五个儿子将来都能榜上有名,你自己也会长寿,能活到八九十岁。
窦燕山对自己更有信心了!从此以后,更加乐于积德做善事。
后来,他果然生了五个儿子。由于自己重礼仪、德行好,教子有方、家庭和睦,他的五个儿子陆续都考中了进士。他的长子名仪,北宋初年官至礼部尚书、翰林学士,是后晋至北宋初期的一代名臣;次子名俨,也历仕后晋、汉、周及北宋初期的礼部侍郎;三子名侃,为后汉进士,曾任宋起居郎;四子名偁(cheng),为后汉进士,入宋任左谏议大夫;五子名僖,后周进士,曾任宋左补阙。这五个有出息的孩子,被人们称为窦氏五龙。
而窦燕山自己呢,由于改过自新,全力从善积德,加之教子有方,故留下了广为传颂的美名。82岁那年,无疾而终。
2.窦燕山是如何有效教子的呢?
首先,开办学堂。为了更好地教育子女,家境富裕的他开设了私塾。范仲淹在《窦谏议录》一文中说,窦燕山曾经举资建了一座书院,购书数千卷。用重金广招周围的文人学士前来教书授业,请老师为儿子们授课。当时周围很多达官贵人,都将子女送过来读书。随着求学的学童越来越多,他不得不再次扩建学堂。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招收学童并不看重家境,很多穷苦人家的孩童,只要愿意认真学习,他都是极力资助学费,或者减免食宿费。
其次,言传身教。这也是影响孩子们最主要的因素。六朝宰相冯道曾写了一首诗------《赠窦十》:“燕山窦十郎,教子以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
可以看出,窦燕山教子,重在言传身教。他用自己的言行,为儿子们树立榜样。这些言行,可以说是最好的“课程”,是一个父亲的责任,践行着一个读书人的操守,有仕有义,在孩子们的心中播下了善良的、为人做事的种子。
据说,有个仆人在他家偷了一大笔钱,之后就想一跑了之。可他又一想,老爷窦燕山平日对自己不错,就是跑路也不能昧着良心。于是就写了个凭证,系在自己女儿手臂上。凭证上写道:“永卖此女,与本宅偿所负钱。”然后逃了。
窦燕山收到凭证后,当即烧掉。不仅对仆人的偷盗没有追究,同时还收养了这个可怜的女孩。一直将她抚养成人,置办好嫁妆,送她出嫁。
多年后,偷钱的仆人在外听说了此事,满心愧疚啊,赶紧回来谢罪。窦燕山原谅了他,重新收他在家里做事,也就是说 “恢复”了仆人的工作,对曾经发生的事儿只字不提。这件事,在儿子们的心中留下很深的印象,给了孩子们宝贵的人生思考。
3.“五子登科”的社会意义
从《三字经》面世以来,历代的人们,对“五子登科”都寄予了美好的愿望,倾注了善意的祝福。“五子登科”的由来不神秘,但它阐释了一个美好的文化故事,是一个很好的寓意。作为一种流传,在民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五子登科”如今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它告诉我们:从善积德,是多么的重要;良好的家风家训,又是社会多么的所需。
人们借用各种媒介进行传播:如写文章、图文出版、门画张贴、制作钱币、文宣产品等等,都以此为主题。这也说明,中华民族是个崇善向德的民族,有着优良的文化传统。尤其是在大力提倡好家风好家训、增强道德建设的今天,“五子登科”内里深刻的寓意,和人间生生不息的美好祝福,是和谐的,更是值得推崇的。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