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礼逊回忆录:全2册 全译本艾莉莎马礼逊编 国际汉学名著 传教士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马礼逊回忆录:全2册 全译本艾莉莎马礼逊编 国际汉学名著 传教士

9787534795602

148.73 全新

库存76件

安徽合肥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刘纯

出版社大象出版社

ISBN9787534795602

出版时间2019-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页数810页

货号620374050495

上书时间2024-04-29

一哥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内容简介: 《马礼逊回忆录》描述了马礼逊(Robert Morrison,1782—1834)从出生到成长为一名传教士这一过程以及他作为西方派到中国的第一位新教传教士为开拓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教事业所做出的贡献。本书的内容大多都为珍贵的第一手材料,从另一个视角透视了18世纪初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等方面的情况。 马礼逊是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开拓者。他编写并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汉英双语词典;19世纪首次将圣经译成中文出版;捐资并创立了培养双语人才的英华书院;他在中国首创近代中英文报刊;第一个在中国设立了中西医结合的医馆。马礼逊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独特地位决定了从学术上整理马礼逊的历史文献已经成为研究之必须。 该书由马礼逊的夫人艾莉莎所编,是研究马礼逊的生平和事迹所必须依据的重要史料。书中收录的马礼逊的日记、信件以及间插的时人评论及背景介绍,是研究中西文化交流史、中国近代语言学史、圣经中译、近代外语教育、近代印刷出版、近代报刊史、西方汉学史等的重要原始资料。 由杨慧玲等人翻译的该中译本较之前的译本更为全面和完整。 编辑推荐: 马礼逊是西方派到中国大陆的第一位基督新教传教士,他在华25年,在许多方面都有首创之功。 他在中国境内首次把《圣经》全译为中文并予以出版,使基督教经典得以完整地介绍到中国;编纂第一部《华英字典》,成为以后汉英字典编撰之圭臬;他创办《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为第一份中文月刊,在中国报刊发展史上位居首尊;他开办"英华书院",开传教士创办教会学校之先河;他又和东印度公司医生在澳门开设眼科医馆,继承医药传教的方式。他所开创的译经、编字典、办刊物、设学校、开医馆、印刷出版等事业,使其成为开创近代中西文化交 流的先驱。 由于马礼逊在中西文化方面所做出的开创性工作,而且贡献很大,1817年格拉斯哥大学授予其神学博士学位,1824年他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Fellow of the Royal Society)。 目录:  序言: 2019年,在大象出版社再版《马礼逊回忆录》之际,我作为主译,对十年前 参与此书翻译的顾钧、梁跃天、张蓉斌、沙培培表示感谢,对台湾苏精教授参与 校稿表示感谢。 更要感谢北京外国语大学张西平教授,香港大学彭仁贤(An?? thony Ferguson)馆长、尹耀全馆长,澳门基金会吴志良先生,因为有了他们的鼎 力支持,才有了中国首部全译本的《马礼逊回忆录》面世。 翻译这本书源于自己研究马礼逊《汉英英汉词典》。 因为需要,常常要从 英文版的《马礼逊回忆录》中摘取段落翻译使用。 2004 年,初看到广西师范大 学出版社顾长声的译本,非常欣喜,然而,使用中发现顾译是节本,因为省略了 大量的原文,为了承接译文甚至有自己写作的部分。 对于做学术的人来说,这 样的译本令人失望。 作为研究马礼逊的学人,我深知这本著作的重要性:它汇 集了马礼逊的日记、书信、报告等,是研究马礼逊及 19 世纪初中国文化对外传 播史、中西文化交流史的极为重要的文献。 为了让国内研究者获得一个可靠 的译本,我提出了完整翻译《马礼逊回忆录》 的想法。 在张西平教授的鼓励 下,我们共同策划了《马礼逊文集》的出版计划,并得到了香港大学图书馆和 澳门基金会的支持。 翻译《马礼逊回忆录》就这样列上了日程。 虽然我们翻译的《 马礼逊回忆录》 在过去十年并不是卖得最好的译 本———奇怪也不奇怪的是,学界仍然有人引用顾译本,但是我对我们译本的再 版感到欣慰。 我仅从两个方面来谈谈大象出版社《马礼逊回忆录》的翻译质 马礼逊回忆录 2 量和学术水准。 第一,“信”,这是学术翻译的根本原则。 作为学术翻译的《马礼逊回忆 录》,我们不仅在翻译中力求准确理解原文,忠实地将原文翻译为中文,甚至 在翻译过程中发现了一些原文的错误,以译注的形式呈现。 我们的“信”,不 仅仅是翻译过程中的“信”,而且是在翻译前都已尽量核对历史事实后达到的 更高层次的“信”。 马礼逊来华时正值鸦片战争前夕,中英之间政治、贸易冲 突不断。 他作为英方翻译参与了很多事件的处理,作为亲历者,在书中也有一 些站在英方立场的叙述。 例如《马礼逊回忆录》(下)第 211 页提到的“航海者 号”案件,在查阅了相关的历史档案后,增加了译注“关于此事的奏折详见《清 朝外交史料》道光朝第二册第 38—39 页,第 41—44 页,第三册第 1—4 页,亦 可参阅马士《在华东印度公司贸易编年史》第三册第 186—187 页”。 另一个 例子是《马礼逊回忆录》(下)的附录四“伶仃案纪实” (第 282—298 页),这是 从马礼逊视角展示的历史事件,我在译注中标注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的 《鸦片战争档案史料》中,中国地方官员提交的有关此案的奏折及其页码,供 感兴趣的学者深入研究。 马礼逊来华后为英国东印度公司广州商行工作,因 此,英国东印度公司大班名、中国广州行商名、两广总督名、巡抚名及马礼逊担 任阿美士德使团翻译陪同进京遇到的中国官员名等,在我们翻译的《马礼逊 回忆录》中,都是查阅了相关清史档案或者英国东印度公司档案后确定的译 名。 这样,做历史研究和中西文化交流的学者,看我们的译本就能立即知道这 件事情和中国历史人物的关系。 即使是一个普通的译名如中译本《马礼逊回 忆录》(上)的第 126 页,“此外有一个满族人亚定(A??tung)做饭和负担粗活”, 为了翻译这个译名,一方面参考了马礼逊的《五车韵府》,查阅了这个注音下 的所有同音汉字列表,另一方面参考了清史档案记录的一条关于马礼逊的 “刻工梁亚发,雇请屈亚昂与其子熙前往澳门卷楼刊书几次”的记载,才确定 可用译名“亚定”这两个字。 可以说,我们的译本无一字无来历。 第二,“全”,这是国内首次完整地翻译出版《马礼逊回忆录》中文版。 翻 译过程中,无一句不译,就连翻译时遇到的硬坎都从不轻易放弃,而是尽可能 地根据上下文揣摩其意,或设法追溯原文的来源。 这样的做法使得译本在 3 译者序 “全”之外更进一层,中译本的《马礼逊回忆录》将原文的一些错误、未尽之言、 言外之意,在翻译时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更正了原文的错误,以译注的形式补 全了相关的背景知识,使得原文含糊不清的地方更容易理解。 如我们翻译的 中译本《马礼逊回忆录》(下)第 93 页,对于英文版中同一件事情的描述,前后 两次提到用名不一致的情况,通过译注进行说明。 对于原文省略的部分,例如 中译本《马礼逊回忆录》 (上)第 189 页,英文原文只是说“我一直努力给少数 几个人口头灌输宗教的真理。 (后面有 11 个中国人的名字)他们都是严肃认 真地参加的,而且非常投入”。 忠实的翻译,只到这个程度已经没有问题了,但 是我们的译本增加了一个译注:“英文版略去了这些人名,补充如下:葛先生 (Kǒ??sёen??sang);蔡轩( Low??hёen);亚才( A??Tso);曾品( Tsang??pin);亚英( A?? ing);黄金(Hwang??chin);蔡运(AYun);亚三(A??sam);董永( Tung??yung);蔡轲 (Tsae??a??fo);容三德(Yong??sam)。 详参苏精《 中国,开门!》,第 209 页。” ( 1: 189)通过这样的译注,更正了英文原文的错误,补充了大量可靠的相关背景信 息,译本的学术性得到了很大提升,而且能更好地服务于学术研究。 《马礼逊 回忆录》 (上)共有 193 个脚注,其中原注只有 21 个,其余都是译者增加的脚 注。 《马礼逊回忆录》(下)也有 187 个脚注,也是同样的情况。 作为“信”和“全”的另一体现是,译文尽最大可能保留了原书的所有内 容。 比如,不论是在正文还是在后面的附录中,读者都可以读到马礼逊关于清 政府和中国人的解读与描述,并且能够看出这些解读与描述的诸多谬误。 那 些观点只代表那个时代不同民族间的认知,本着忠实原著的原则,这些我们都 保留了下来。 《马礼逊回忆录》的翻译,得到了多方的大力支持。 台湾苏精教授在译本初 稿完成后,两次来北京指导修订译本,他深厚的学术积淀,严谨的治学态度,加之 逐字地审校译稿,使得译稿的水平有了很大提升。 因为这一份份沉甸甸的不能 辜负的信任和期待,我们负重前行,用六年的光阴无数次地精雕细琢这部译稿。 虽然这个译本仍不完美,但它是学术良心之作,经得住时间的考验。 2019 年再版之际,谨作此序为记 后记: 本回忆录主人公与教会及世界事务有着诸多联系,且长期以来占据着显 赫的地位,但是他的回忆录却延迟了一段时间后才出版,编者感到有必要向公 众致歉。 因此,编者有必要声明,造成延误的主要原因是基本文献直到去年 (1838)年中,才从中国运至英国(其中的诸多因素都是编者无法控制的)。 这 些手稿,尤其是信件的数量颇大。 在出版前的准备阶段,要对它们进行审阅、 分类,并从中选取有用的素材,需要投入相当多的时间并为此付出极大的努 力。 只有具有相似工作经历的人,才能体察到这种艰辛。 此外,在编写回忆录的过程中,编者不断遭受着个人健康的烦扰,承受着家庭事务的压力,还有其他一些无法避免的干扰因素。 这些因素都影响到本书的如期交付。  编者无意用上述原因来缓和读者对本回忆录可能产生的批评之词,无论批评多么尖锐,没有人比编者更清楚,这部回忆录是以与高贵卓越而又让人哀 悼的主人公相称的方式编写的。 事实上,如果本书的唯一目的是让它成为通俗读物,或是为了取悦某一特定的读者群体,编者就会雇用合适的人或机构来 确保取得最大的成功。 然而,本书的目的在于准确地刻画一个人物。 虽然世人对此人已有所了解,可是这个人物辛苦劳作的具体场景却远在公众视线之外,而且情况及性质又都非常特殊。 有鉴于此,尽管一个传记作者颇有行文的能力,却没有机会体察他的日常生活或与他进行密切接触,因此对他缺乏了解,从而不能对人物进行正确的分析评判,因此也就不具备胜任这一工作的能 力。  人们很自然地寄希望于马礼逊博士的儿子和后继者马儒翰,希望他完成一部描述他父亲生平的传记。 可是令人遗憾的是,马儒翰为他在政府部门承担的职责所迫,不得不回绝了这一计划。 随后人们又寄希望于与马礼逊交往 最深的友人,他最初很愿意接受这一任务,可是却发现他从事的工作与他所居 住的城市及伦敦之间的距离构成了障碍———所有重要的文献都必须从伦敦送 到曼彻斯特,就连他和现任编者之间必要的当面交流也不方便———最后这个计划也失败了。 失望之余,同时为了不再耽误下去,编者不得不考虑友人之前提出的一个提议,由她本人来完成传记的叙述部分,而她也掌握着丰富的资 料。 编写回忆录要求编者必须牺牲个人的情感,于她极不容易。 但是纪念一个如此值得敬重和爱戴的人物,牺牲个人的情感显得微不足道;而且假若如她期望的那样:这份菲薄的爱的献礼可以激发更多的人追随马礼逊博士的事业———一项他开创的利人并且令人荣耀的事业,所有的付出都将得到补偿。 在编写过程中,编者始终致力于实现首要目标:以简明的事实陈述来勾勒 人物的社会、道德和思想方面的特点。 事实本身足以证明一个人的睿智和虔 诚,而无须文笔的润色或任何想象及杜撰,编者只需要把各类的叙述文字结合 在一起,阐明它们之间的联系和依存关系。 本书以忠实和简洁为原则,编者希 望本书第二卷的附录能够弥补主体部分的不足,这一附录全面详尽地评述了马礼逊博士的文学成就。 附录的作者是一位精通中国语言与文化的人,他因此担任了马六甲英华书院的校长,现在是伦敦大学学院的中文教授,所以他具备客观评价马礼逊博士成就的资格,而全欧洲这样的人也寥寥无几。 无须更 多解释,这部著作献给有评阅能力的读者,由他们做出公允的评价;同时也献给全体正直的普通读者。   '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