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析与思考 黄奇帆的复旦经济课 思考与分析 黄奇帆 著 结构性改革 上海人民出版社正版
  • 分析与思考 黄奇帆的复旦经济课 思考与分析 黄奇帆 著 结构性改革 上海人民出版社正版
  • 分析与思考 黄奇帆的复旦经济课 思考与分析 黄奇帆 著 结构性改革 上海人民出版社正版
  • 分析与思考 黄奇帆的复旦经济课 思考与分析 黄奇帆 著 结构性改革 上海人民出版社正版
  • 分析与思考 黄奇帆的复旦经济课 思考与分析 黄奇帆 著 结构性改革 上海人民出版社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分析与思考 黄奇帆的复旦经济课 思考与分析 黄奇帆 著 结构性改革 上海人民出版社正版

9787208164321

89.1 9.1折 98 全新

库存599件

安徽合肥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黄奇帆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8164321

出版时间2020-07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页数162页

定价98元

货号10024042243896

上书时间2024-05-15

一哥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产品特色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对中国经济感兴趣的读者
 本书为黄奇帆在复旦的十四堂经济课,包括经济热点问题十二讲以及两篇论坛演讲,涉及宏观调控、基础货币、资本市场、房地产发展、对外开放、中美经贸六个方面的内容。既有宏大的经济理论背景,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感悟,深入浅出地解读中国经济。 
 内容简介本书是黄奇帆教授在复旦大学所做的关于中国经济的讲座合集。本书共收录了12次讲座,根据主题分为“宏观调控”“基础货币”“资本市场”“房地产发展”“对外开放”“中美经贸”六个部分。除此之外,还收录了黄奇帆教授回顾他亲身参与改革开放40年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事件的4篇文章作为附录。 本书所谈的都是改革开放进入新时期以来的重点、热点问题,从现实出发,运用经济学理论总结改革开放的经验,为推进新时期经济改革和扩大开放,提供了深入的思考。本书的研究方法高屋建瓴,采用“问题—结构—对策”的方法,面对各种问题时,先研究问题、分析问题,找到问题结构性的、体制性的、机制性的、制度性的短板,通过改变问题的联系方式、边界条件,使得问题朝着理想的方向和预期的目标转化。全书深入浅出,既有学理上的深刻性,又有丰富的例证,表述生动,保持了演讲的特色,富有吸引力,可读性强,无论是专业研究者还是普通读者,都可以从中受益。 
作者简介黄奇帆,工商管理硕士,研究员,现任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曾任重庆市市长、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黄奇帆在上海工作时间长达33年,历任上海浦东新区管委会副主任,上海市委研究室主任,上海市经济委员会主任,上海市委、市政府副秘书长,为浦东开发开放和上海国有企业改革及工业结构调整做出重要贡献。之后,长期担任重庆市常务副市长、市长。任职期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重庆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金融资产不良率大幅下降、金融平衡稳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支柱产业集群化发展,城市基础设施重大改善,房地产业平衡发展。黄奇帆对经济体系的运行机制和政府经济管理具有深入的理论思考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近年来,在各种论坛、刊物、讲座上公开发表文章上百篇,对资本市场、房地产发展、城乡地票制度、国际贸易格局等方面有深入的研究。目录1写在前面的话 / 张军 
 1宏观调控 
 3降杠杆与风险化解 27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与实务 54互联网金融发展中的经验教训、原则、特征、路径和风险防范 
 73基础货币 
 75货币的“锚”及发行制度分析 93面向未来的人民币发行制度 
 119资本市场 
 121中国资本市场的功能意义、问题短板及其改革重点 131关于我国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改革的若干思考 
 153房地产发展 
 155关于建立房地产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的若干思考 175未来十年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的结构性趋势及房产企业运行和 地方政府管控方式的转变 
 197对外开放 
 199新时代国际贸易新格局、新特征及以“三零”原则为基础的 FTA发展趋势 228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战略意义和重点任务 
 249中美经贸 
 251美国搞贸易摩擦的五个谬论、六个错误和我们的应对 267近十年美国政府债务演变格局和风险含义 274美国金融战的内涵,我们的应对与化解283 
 附录 改革开放40年珍贵记忆 285浦东开发,一盘大棋中的重要一步 296国际化的上海钻石交易所诞生记 304邓小平在上海提出的金融观点 307金融的本质,归纳起来就是三句话313后记授业解惑是人生再学习再研究最好的生活方式 
前言/序言写在前面的话 
 2019年9月16日傍晚,在黄奇帆教授为经济学院学生授课前,我安排黄奇帆教授与黄有光教授见面,共进晚餐。两位黄教授虽首次会面,但相见恨晚,谈兴甚浓,最后合影留念。一年前的9月27日,我们在学院的主页和微信公众号中公布了一则新闻:原重庆市市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黄奇帆同志和国际著名华裔经济学家黄有光(YewKwang Ng)教授近日正式受聘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并加盟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新闻稿特别提到,两位黄教授的加盟“将促使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在政策咨询和理论研究方面踏上新台阶”。这个消息一经发出,立刻便成为重磅新闻,迅速在国内各大新媒体上传了开来。 当然,媒体更感兴趣的是黄奇帆先生的加盟。在黄奇帆先生正式受聘担任复旦大学的特聘讲座教授之前,他常常是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的身份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国经中心”(CCIEE)是著名的国家高端智库,理事长则是前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先生。当然,在卸任重庆市市长之后,黄奇帆先生还曾担任财经委副主任一职。 2017年5月26日,适逢复旦大学迎来建校112周年之际,在学校领导的协助下,我们有幸邀请到黄奇帆先生来复旦与师生交流。黄奇帆先生在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RICE)的“中国大问题讲堂”上就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主题发表了精彩演讲。那天晚上,我们把讲座安排在了复旦校园光华楼的吴文政报告厅,讲座现场座无虚席,气氛十分热烈。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女士和校长许宁生院士均出席了演讲会。那次演讲结束不久我就向学校提出动议,希望邀请黄奇帆先生担任我们的讲座教授,能经常来经济学院给学生们授课,也能为我们的政策研究做一些指导和推动的工作。我们的请求得到了学校的支持并顺利通过校学术委员会等审核程序,学校批准了黄奇帆先生受聘担任复旦大学的特聘讲座教授。尽管黄奇帆先生也常在北京和上海的一些著名高校出席活动,但用黄奇帆先生的话说,如果要在某间大学担任特聘教授,他当然会复旦大学。 作为复旦大学的特聘讲座教授,黄奇帆先生答应在经济学院每月为各年级专业硕士研究生项目的学生们集中授课一次,每次3小时。从2018年11月到2019年12月,跨越三个学期连续为学生们讲课达10次,总计30多个小时。授课安排在晚上进行,考虑到前来听课的学生可以来自学校的其他院系,也有不少教师旁听课程,我们特意把授课地点安排在了经济学院的大金报告厅。但即使这样,依然场场爆满,连走道的台阶上都坐满了学生,现场秩序井然,讨论热烈。 我还记得,黄奇帆教授每个学期开始上课前都与我们沟通每次课的主题,一旦确定下来,他便很快构思形成一个系统的内容。他上课不用PPT,也不用板书,更没有书面讲义,而是靠自己惊人的记忆力和胸有成竹的结构娓娓道来,表达精准,逻辑自洽,层次分明,有鲜明的论点,有丰富的论据,并佐以大量的统计数字,三小时一气呵成。对于一位年近七旬的长者,这实在让后生难以望其项背。 黄奇帆教授在复旦大学的授课引起了上海人民出版社的党委副书记、资深出版人何元龙先生的关注。他甚至来到黄奇帆教授授课的现场,听完三节课,深深为之感动和折服,执意日后要承担黄奇帆复旦授课讲稿的出版工作。何元龙是我的老朋友,他的这一想法与我不谋而合。事实上,我们为黄奇帆教授的这10堂课是安排了现场速记的,而且黄教授的口语表达精准且富有极强的逻辑结构,速记稿的文字看起来几乎不需要做什么修饰就可成为一部完美的讲稿。所以,讲稿就这样很快就汇编出来了。在征得黄奇帆教授同意并稍做编辑之后,这部讲稿就以《分析与思考——黄奇帆的复旦经济课》为题交由上海人民出版社付梓出版。 经黄奇帆教授亲自审定的这部讲稿在内容上分成了14个讲题,涵盖了6大专题,涉及中国的宏观经济、货币发行制度、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中美贸易摩擦与对外开放新格局等重要领域。这些可以说都是中国当下最重要的问题,也是媒体关注的热点。在所有这些问题上,黄奇帆教授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与观点。他的这些见解不仅有经济理论的基础,而且对中央决策和政策设计具有很强的含义和操作性。因此,黄奇帆教授的观点深受关注,无论是在媒体还是在政府部门都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在最后成书时,我注意到黄奇帆教授特意增加了一个附录,收录了自己最近在媒体上发表的对浦东开发的一些回忆文章。这个很有意义。2020年是上海浦东开发30周年。1990年4月中央宣布浦东开发之后不久,还在上海担任上海市经济信息中心主任的黄奇帆被任命为浦东开发办公室副主任,后来又担任浦东新区管委会的副主任。1994年他离开浦东新区,担任上海市委副秘书长、研究室主任,之后又任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经委主任。2001年他离开上海,履新重庆,先后任重庆市副市长和市长一职,直至2016年年底卸任重庆市市长,在重庆工作了整整15年。 黄奇帆先生是一位学习能力超强的领导干部,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做到了游刃有余,这是有口皆碑的。他吸收理论的能力,加上长期在财经领导岗位上的丰富阅历,让他对很多重大复杂问题的认识带有很强的穿透性。看上去相当复杂的现象,他能化繁就简,抓住问题的要领,抽丝剥茧,把问题说清楚,讲透彻,继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常常让经济学家汗颜。 说来惭愧,我在大学毕业后一直没有去过重庆,直到2015年。第一次应邀去重庆是在2015年的6月,我应留美中国经济学会(CES)的邀请出席6月13—14日在重庆大学举行的“中国经济新常态与深化综合改革国际研讨会”。时任重庆市市长的黄奇帆先生应邀在上午的开幕式上就西部重庆的经济和金融发展战略与政策发表了精彩的演讲,演讲持续了至少一个半小时,给包括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肯尼斯?约瑟夫?阿罗(Kenneth J.Arrow)和詹姆斯?莫里斯(James Mirrlees)在内的数百位经济学家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2015年12月10日我第二次受邀到重庆,在重庆国际会议中心出席由重庆金融办和西南证券联合主办的第二届“西南金融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虽然黄奇帆先生没有出席论坛,但在论坛前的一个晚上亲自邀请演讲嘉宾一起共进晚餐。席间黄奇帆先生聊了很多金融的话题,让我们受益匪浅。从那时候起,我就暗自萌生一个念头,希望将来能有机会邀请到黄奇帆先生来复旦经济学院讲课。没有想到两年后我的这个愿望实现了,真可谓因缘际会。 短短的几年,国际形势突变,世界在很多方面发生了不可思议的逆转。中美关系倒退,全球秩序急速瓦解,给正在爬坡过槛的中国经济带来四十年来从未有过的新的挑战。中国似乎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大智慧来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重新寻找我们自己的机会。在这个动荡时代的背景下,黄奇帆教授的这本讲稿得以编辑出版,可谓正逢其时,不仅可以给关注这个时代的更多的人以思想的力量,去把握当下与未来,而且也会将我们引入对国家如何保持定力寻求持续发展这一重大问题的理性思考之中。我想这也是黄奇帆教授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坚持给学生授课的初衷。 
 2020年5月6日于沪上(作者系经济学教授、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_^:cdd9184ae7b05a4a2df94efa0836c0e0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