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编历史小丛书中国武术器械
  • 新编历史小丛书中国武术器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新编历史小丛书中国武术器械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可开发票

7.89 2.6折 29.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习云泰

出版社文津

ISBN9787805549002

出版时间2024-05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29.8元

货号32029904

上书时间2024-05-04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习云泰,北京体育大学首届毕业生,成都体育学院教授。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专家,国际武道联盟总部荣誉主席,国家荣誉裁判。中国武术九段,武道黑带十段。培养了众多散手全国、亚洲及世界冠军。被评为“华夏武林英杰”“世界著名武术教育家”“世界著名十大武术教授”“世界武林泰斗”“武术宗师”。获国际武道联盟总部颁发的“世界武林至尊奖”。

目录
一、剑 001
二、刀 005
三、枪 009
四、棍 013
五、戈 016
六、戟 019
七、斧、钺 023
八、鞭、锏 026
九、鞭杆 030
十、拐 032
十一、锤 034
十二、抓(挝) 036
十三、镋 038
十四、叉 040
十五、钯 043
十六、钩 045
十七、匕首 048
十八、峨眉刺 050
十九、圈 052
二十、流星锤 054
二十一、槊 056
二十二、铲 058
二十三、橛 060
二十四、盾 061
二十五、弓矢 064
二十六、弩 068
二十七、弹丸 071

内容摘要
《中国武术器械》是习云泰精心撰写的新中国第一部武术史书《中国武术史》中的一部分,阐述了27种中国传统武术器械,包括剑、刀、枪、棍、戈、戟、斧钺、鞭锏、拐、锤、抓、镋、叉、钯、钩、匕首、峨嵋刺、流星锤等等,以及武术器械的发展历史和使用方法。

精彩内容
剑出现在殷商,按其用法而得名。《释名》载:“剑,检也,所以防检非常也。”西周时,剑在车战中还不占重要地位,只作为短兵相接时的防身用具。当时的剑系青铜制,全长28~40厘米。形制有扁茎、带脊的柳叶形,有剑身修长的锐三角形,以及剑身后部较窄的短茎剑。剑身有脊棱,在茎和剑身相接处(后来按剑格位置)向左右各伸出一小齿。以上各种形制的剑,由于剑身短小,只能用剑尖前刺,不适合于劈砍等。正如《晏子春秋》记载,“剑承其心”,“直兵推之”。
战国时期,随着车战衰落,步兵兴起,剑作为步兵的武器受到重视。吴越军队的主力是步兵,为了提高战斗力,只能采取两个办法。一个是提高剑术水平。关于越女、袁公、鲁石公的传说,正反映了这一历史事实(见《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另一个是改进剑的形制和提高剑的质量,把剑的形制由柱脊剑,即圆柱体的茎向前延伸而形成剑身的凸背,有的剑茎上还装有剑首,并使剑身逐渐加长。
青铜剑质脆,延长剑身受到限制。春秋时期,楚国首先出现铁剑,最长的竟达1.4米。由于剑身加长,才有可能发挥两刃劈砍等击法。
到了汉代,铁剑已取代青铜剑,并且剑比较成型。剑前有剑尖,剑身两侧有刃,中间有脊,自脊至刃称为腊或锷,刃以下与柄分隔处称首,首以下持剑处称茎,茎端有环处称镡。使用剑的方法,随着剑的形制改变,也明显改进。汉代有《剑道》38篇,总结了以前的剑术理论。剑术除斗剑外,还出现了套路形式的舞剑。
到了东汉,由于骑兵需要,剑已逐渐被适于砍劈的环柄刀所代替,特别是东汉以后,剑在战场上已失去了光辉。但剑在民间仍被人们所喜爱,佩剑之风长久不衰,对剑术套路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剑的击法有劈、刺、扎、撩、点、崩、击、截、抹等。用各种剑法组成的套路表现形式,有行剑、站剑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套路。行剑是在步法变换中运用各种剑法,练起来连绵不断,定式很少,突出身法变化。站剑又称势剑,即从一个动作过渡到另外一个动作时有停顿,有间歇,平衡动作较多,以姿势清楚、动作稳健为主。
舞剑有文、武之分。文剑配有“剑袍”(即剑穗),武剑没有“剑袍”。剑穗又有长、短之别,长剑穗的剑较为难练。为了不使剑穗绕在剑上,既要有剑法,又要控制剑穗随剑运转。
除单剑外,还有两手各持一剑的双剑(图1、图2)。双剑又分长穗双剑和短穗双剑。剑术套路有虎头剑、龙形剑、八卦剑、七星剑、三合剑等。对练套路有对剑、空手夺剑等。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