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代中国史学
  • 当代中国史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当代中国史学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7.86 4.1折 68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顾颉刚 著

出版社上海人民

ISBN9787208182769

出版时间2023-07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68元

货号31794692

上书时间2024-05-26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顾颉刚(1893-1980),江苏苏州人,是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古史辨学派创始人,现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拓者、奠基人。作为享有国际声誉的史学大师,一生建树甚多,成果丰硕。主要著作有:《古史辨》《汉代学术史略》《两汉州制考》《当代中国史学》等,与人合著《三皇考》《中国疆域沿革史》《中国历史地图》等。

目录
目.录
前.言/王晴佳// 001 凡.例// 001 引.论// 001 
上.编.近百年中国史学的前期// 007 第一章史籍的撰述// 009 第一节.当代史的撰述// 009 第二节.旧史的补作与改作// 011 第三节.旧史表志的补订// 016 第四节.学术史的撰述// 023 第五节.谱牒与方志// 024 第六节.地理学的著述// 029 第二章史料的整理与辑集// 033 第一节.当代史料的整理与结集// 033 第二节.正史的补注与校订// 035 第三节.旧史料的辑佚// 037 
第四节.古史史料的整理// 041 
第三章金石学的兴起与研究// 044 第一节.碑志学的结集与研究// 044 第二节.金文的结集与研究// 046 第三节.吴大澂与孙诒让// 048 
第四章元史与西北地理的研究// 051 第一节.元史史料的整理与元史的改作// 051 第二节.洪钧及其《元史译文证补》// 055 第三节.西北地理的研究与撰述// 057 第四节.域外史地史料的整理与撰述// 059 
第五章经今文学的兴起与贡献// 061 第一节.经今文学与辨伪学// 061 第二节.廖平与康有为// 064 
中.编.新史料的发现和研究// 067 第一章甲骨文字的发现与著录// 069 第一节.私人的收藏与集录// 069 第二节.“中央”研究院与河南博物馆的殷墟发掘// 072 第三节.外人的收藏与集录// 075 第二章铜器群的发现与考释// 079 第一节.新郑与浑源铜器群的发现与考释// 079 第二节.洛阳铜器群的发现与考释// 081 第三节.寿县铜器群的发现与考释// 082 
第四节.安阳铜器群的发现与著录// 085 第五节.濬县铜器群的发现著录及其他// 086 第三章考古学的发掘和古器物学的研究// 088 第一节.史前遗址的发现和研究// 088 第二节.日人的考古学侵略// 091 第三节.古器物学的研究// 094 第四章西北文物的发现与著录// 102 第一节.中外考察团在西北考古的成绩// 102 第二节.汉晋简牍的发现与著录// 110 第三节.敦煌石室所藏典籍的发现与著录// 113 第四节.宗教典籍美术遗物的发现及其他// 117 
第五章内阁大库军机处档案与太平天国史料的发现与著录// 122 第一节.内阁大库军机处所存档案的整理与著录// 122 第二节.太平天国新史料的发现与著录// 124 
下.编.近百年中国史学的后期// 129 第一章史籍的撰述与史料的整理// 131 第一节.近代史的撰述与史料的整理// 131 第二节.通史的撰述// 134 第三节.文化史及专门史的撰述// 135 第四节.断代史研究的成绩// 139 第五节.沿革地理的研究与成绩// 151 
第六节.社会经济史研究的成绩// 157 
第七节.旧形式史籍的撰述与整理// 161 第二章甲骨文字与金文的研究// 164 
第一节.《契文举例》与《殷虚书契考释》// 164 
第二节.王国维郭沫若等的研究与贡献// 165 
第三节.甲骨文断代研究的发见与文字考释// 167 
第四节.金文的研究与断代// 170 
第五节.铜器的收藏与结集// 175 第三章元史蒙古史中外交通史的研究// 178 
第一节.元史蒙古史研究的成绩// 178 
第二节.中外交通史的研究// 181 第四章俗文学史与美术史的研究// 185 
第一节.小说史的研究// 185 
第二节.剧曲史的研究// 187 
第三节.其他俗文学史的研究// 189 
第四节.美术史的研究// 191 第五章古史的研究与《古史辨》// 195 
第一节.古史研究兴起的背景// 195 
第二节.古书著作年代的考订// 198 
第三节.古代民族史的研究// 203 
第四节.《古史辨》与古史传说的研究// 207 
第五节.《古史辨》与古书的研究// 214

内容摘要
这是一部评述1845-1945年百年史学发展的专著,全书分为三部分,上编写近百年中国史学的前期,到经今文学运动兴起为止。中编写中国近百年的中期,主要记录了20世纪前30年的新史料发掘工作。下编写近百年中国史学的后期,主要记录了各专门史的研究进展、通史及断代史的撰述、对甲骨文和金文的研究、蒙古史元史和中外交通史的研究、俗文学史与美术史的研究以及古史辨运动和上古史研究。书的篇幅不大,却结构清晰,文字畅达,立意高远,信息密集,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史学史领域的一本名著。

精彩内容
出自原文(书摘部分建议带有关键字),文字格式,必须是经过三审三校的版本。有则必填。中国通史的写作,到今日为止,出版的书虽已不少,但很少能够达到理想的地步。本来以一个人的力量来写通史,是最困难的事业,而中国史上须待考证研究的地方又太多,故所有的通史,多属千篇一律,彼此抄袭。
治史学的人所凭藉的是史料,有史料然后方有历史。
中国小说向来被认为不登大雅之堂的,其研究完全是由外来的刺激所引起。在欧美,小说是文学很大的一个部门,所以最初研究中国小说史的人,都是对于外国文学有很深湛的研究,如胡适及周树人先生诸人。
中国人向来有个“历史退化观”的谬见,以为愈古的时代愈好,愈到后世便愈不行,这种观念根深蒂固地种在每个国人的脑海中,使大家对于当世的局面常抱悲观,而去幻想着古代的快乐。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