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书网:《茶树害虫化学生态学》(“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茶书网:《茶树害虫化学生态学》(“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150 150 九品

仅1件

北京西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宗懋主编者 孙晓玲副主编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47815717

出版时间2013-06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318页

字数450千字

定价150元

货号GDZPS4295

上书时间2024-05-20

茶书网的书店

十二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商品描述
编号:GDZPS4295
书名:《茶树害虫化学生态学》(“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版别: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陈宗懋主编  孙晓玲副主编
书号:ISBN 9787547815717
定价:150.00
出版日期:201306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从中国茶树生态系统到茶树害虫诱导茶树产生的直接抗性与间接抗性,再到化学生态学原理要茶园害虫生态治理中的应用,对茶园害虫的绿色治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书共分14章,内容包括:中国茶树害虫区系及其演替;茶园中挥发性化合物的组成、合成途径和功能;挥发物的收集和分析方法;茶树害虫的口器类型与虫害诱导挥发物;茶树一害虫一天敌间的化学通讯联系;茶树害虫诱导挥发物中活性成分EAG/GC-EAD的筛选;以视觉和嗅觉为基础的茶树害虫的寄主定位与调控;茶小卷叶蛾性信息素的研究;茶园害虫的性信息素管理;茶蚜和黑刺粉虱的化学生态学;茉莉酸甲酯诱导的茶树间接抗虫的研究;昆虫刺探电位图谱(EPG)技术在茶树抗性检测中的应用;拒食机制在茶树害虫防治中的应用;以化学生态学构建茶园害虫无公害治理的理论与实施等。本书是作者多年研究的成果及解决来源于生产实际问题的成果,函盖茶树害虫绿色防治基础研究到应用技术研究的各个方面,提出了利用化学生态学原理治理茶树害虫防治的新思路。同时,本书作者还在总结国内外关于茶树害虫性信息素的研究进展基础上,结合茶树害虫化学生态学创造性地构建了我国化学生态学的无公害防治技术体系,是在认识和方法方面对茶树害虫综合治理的新提升,具有广泛的实用意义,对我国开展化学生态学在农作物的探索和研究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目录
第一章  中国茶树害虫区系的组成、变迁和演变
一、区系的组成
二、变迁
三、种群演替
四、思考
第二章  植物挥发性化合物的生态功能与形成途径
一、植物挥发物的生态功能
二、HIPVs的形成
第三章  植物挥发物的收集与分析方法
一、传统植物挥发物收集方法
二、植物挥发物的表态顶空收集
三、植物挥发物的动态顶空活体收集
四、植物挥发物的分析方法
五、植物挥发物的在线(on-line)分析方法
第四章  3种害虫诱导的茶树挥发物
一、离体茶梢与未受损茶树挥发物
二、3种害虫诱导的茶树挥发物比较
三、虫害诱导茶树挥发物释放的影响因素
第五章  茶树-害虫-天敌间的化学通讯联系
一、植物-害虫-天敌三级营养关系的化学通讯联系
二、茶树-假眼小绿叶蝉-白斑猎蛛间的化学通讯联系
三、茶树-茶尺蠖-单白绵绒茧蜂间的化学通讯联系
四、茶树-害螨-捕食螨间的化学通讯联系
第六章  利用触角电位技术(EAG/GC-EAD)及嗅觉仪确定虫害诱导茶树挥发物中的活性万分
一、触角电位技术与嗅觉仪的发展与应用
二、茶丽纹象甲诱导的茶树挥发物中活性物质的筛选
三、EAG和GC-EAD的使用技巧
第七章  昆虫刺探电位图谱(EPG)技术在茶园刺吸式口器害虫危害方式和茶树抗性研究中的应用
一、昆虫刺探电位图谱技术的基本原理
二、昆虫刺探电位图谱技术的发展历史
三、应用刺探电位技术研究茶园刺吸式口器昆虫的取食行为
四、刺探电位技术在茶树抗性研究中的应用
第八章  以视觉和嗅觉为基础的茶树害虫的寄主定位
一、植食性昆虫寄主定位的视觉基础
二、昆虫的嗅觉选择基础
三、昆虫视觉与嗅觉的协同作用
第九章  一个近乎完美的故事——茶小卷叶蛾性信息素的研究与作用机制
一、从茶小卷叶蛾的种名错误谈起
二、茶小卷叶蛾信息素的主活性成分
三、茶小卷叶蛾新的性信息激素活性成分的发现
四、茶小卷叶蛾性信息素在日本茶产业中的应用
五、茶小卷叶蛾对人工合成性信息素抗性的形成及对策
第十章  茶园害虫的性信息素管理
一、性信息素技术的发展
二、茶树害虫的性信息素管理
三、茶叶生产中性信息素的应用和展望
第十一章  茶蚜和黑刺粉虱的化学生态学
一、茶蚜化学生态学研究进展
二、黑刺粉虱的化学生态学研究进展
三、民望
第十二章  茉莉酸类化合物诱导的茶树抗性
一、茉莉酸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
二、茉莉酸类化合物的作用与功能
三、展望
第十三章  拒食机制在茶树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一、昆虫拒食剂的研究现状
二、茶树害虫拒食剂的开发和应用
三、外用植物激素诱导茶树产生的拒食效应
四、茶树害虫拒食剂的应用前景展望
第十四章  以化学生态学构建茶园害虫无公害防治技术休息
一、茶园有害生物种群治理的历史沿革
二、从昆虫化学生态学研究中获得的启示
三、化学生态学的无分害防治技术体系的理论构建及展望
附录  化合物中英名称对照表
后记
    陈宗懋,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士生导师,中国茶叶学会名誉理事长。曾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4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4项和中华农业科教贡献奖。获全国农业环保先进工作者、优秀科技工作者和两次浙江省农业科技先进个人称号。在国内外出版专著7部、发表论文120余篇。
    孙晓玲,女,1974年出生于吉林长春,2006年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森林保护专业,获得博士学位,2006至今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工作,现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理事、国际化学生态学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Chemical Ecology, ISCE)理事、亚太化学生态学学会(Asia-Pacific Association of Chemical Ecologists, APACE)理事、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植物化感作用专业委员会委员和中国生态学学会化学生态学专业委员会委员。2019年曾担任第十届亚太化学生态学会议组织委员会副主席。主要从事茶树与害虫互作关系的化学与分子机理、利用化学生态学原理治理茶树害虫,以及茶树抗病虫精准鉴定技术和抗性育种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近十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项和省部级科研项目7项,骨干参加7项。在Plant Cell Environ、Plant Physiology、Horticulture Research、Phytochemistry和J Chem Ecol等国际主流期刊上发表论文43篇,国内学术期刊论文64篇;主编或参编著作6部;获发明专利授权13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5项。先后获得全国优秀女茶叶工作者、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和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项。
大量批发或经销商面议
茶书网中国区北京工作站:感德真品茶业机构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马连道6号北京国际茶城三楼西北角F3-19号
客服:010-63433810
详见:茶书网(www.culturetea.com)说明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