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文化美术史年鉴3:古史的形象中西艺术交流 美术理论 适合美术 史论 考古专业人群 李军 主编山东美术出版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跨文化美术史年鉴3:古史的形象中西艺术交流 美术理论 适合美术 史论 考古专业人群 李军 主编山东美术出版社

9787533090609

224.7 全新

库存999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军

出版社山东美术出版社

ISBN9787533090609

出版时间2022-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页数520页

货号673009683513

上书时间2023-10-31

晚亭书屋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商品参数

跨文化美术史年鉴3:古史的形象 

 定价 
298.00 
 作者 
李军 

 出版时间 
2022年01月 
 开本 
大16开 

 装帧 
精装 
 页数 
520  

 重量 
1834 
 ISBN编码 
9787533090609 

 出版社 
山东美术出版社 

内容介绍

 在本书开篇的文章(柳扬的《秦金饰对欧亚草原动物艺术的汲取与转化》)中,欧亚大陆上一个十分流行的古代纹饰。纹饰主体是一只杂交动物的形象:从蹄子看应该是一只偶蹄动物,但它奇怪地长着一副鹰嘴;它头上的大角像树杈般展开,而其 每一个分杈部分的尽头,则开出类似花朵或者云头(更多的案例中 则是鹰嘴)的图案;尤其是,它的四条腿上下两两翻转,形成一种动态旋转的态势,十分接近于后世代表中国文明的典型图案——太极图。鉴于这幅“太极图”,图案各部分把食草动物与猛禽、动物与植物、游牧与农耕、生命与自然*地融合为一个整体,我更愿意将之看作欧亚大陆本身多种文明形态交融共生的一幅图像;同时,在另一种意义上,它其实也是暗蕴本系列丛书中提倡的 “跨文化艺术史” 理念的一幅图像,一种“古史的形象”。 
 阅读本书每一篇论文的过程,是极其美好的体验。阅读中强烈的感受,是任何概括和综述,都不免破坏和中断这些纷到沓来的美感。哲学家本雅明生前的未遂之愿,是写一部“纯粹由引文构成的书”;为了不到于扭曲文章作者的本意,我认为本书导论好的构成方式,正是一篇“纯粹由引文构成的导论”——由引自每一位作者的文字所组成。这些引文作为文章的片段,一方面,犹如遗传密码和全息摄影那样,带有作者思想和智慧的全部信息;另一方面,它们也构成了通向本书正文的通道和秘径,通向所有美不胜收的体验本身。 
 目前,*学术界正在经历一次“全球化转向”,“全球艺术史”(Global Art History)或“世界艺术史”(World Art History)的热潮正在兴起。但是,*的各种研究,均未能充分、真实、公正地反映和评价在建构人类文化和命运共同体上面,东、西方文化和艺术彼此所起的历史作用。为了恢复历史的真相,一系列建立在实物研究和方法论创新之上的深刻的跨文化研究,已成为必须。 
 《跨文化美术史年鉴3》以案例研究和方法论创新为路径和鹄的,通过十六位作者的十七篇研究文章,尝试讲述一系列从中国出发、具有世界视野的跨文化艺术史的故事。 

目录

导论:一部由引文构成的跨文化艺术史 李军 
Introduction: A Transcultural Art History composed of Citations 
方法论视野 Methodological Perspective 
The Adapt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Eurasian Animal Style Art in Qin Gold Ornaments 
秦金饰对欧亚草原动物艺术的汲取与转化 柳扬 
外销、内销与其他:唐青花再议 刘朝晖 
Export, Domestic Sale and Others: A Further Discussion of Tang Blue-and- White 
中世纪晚期欧洲语境中的西亚金布:维也纳的不赛因织物——王公葬礼和文化迁徙[ 德 ] 马库斯·里特尔/文、陈亮/译 
Cloth of Gold from West Asia in a Late Medieval European Context: The 
Abū Sa?īd Textile in Vienna-Princely Funeral and Cultural Transfer 
古史的形象:拉施特《史集·中国史》帝王插图来源考 潘桑柔 
The Images of Ancient History: Origins of the Illustrations on Chinese Emperors from Rashid al-Din’s Jāmi?al-tawārīkh 
跨文化语境下朝鲜《天下图》之“真形”——兼论古代地图研究的方法论问题李军 
A Study of the “True Form” of Korean Ch’onha -do from Transcultural Perspective and Its Related Methodological Issues on Ancient Map Research 
图像、 装饰与物质文化(“ 中国风” 研究专辑)Image, Decoration and Material Culture ( Special Issue on Chinoiserie) 
青花葡萄牙盾形纹章执壶装饰及造型问题研究 李璠 
A Study on the Ornament and Form of Blue and White Ewer with Portuguese Coat of Arms 
18 世纪欧洲漆器装饰研究:以维也纳美泉宫“东亚漆阁”为例 刘夏凌 
A Study of the Lacquer Decoration in Eighteenth-Century Europe: Two “East Lacquer Cabinets” in the Sch?nbrunn Palace as Examples 
半岛上的“东方圣城”:澳门的高地景观与葡萄牙早期海外殖民城市形象新探刘爽 
“An Oriental Holy City” on the Peninsula: A New Inquiry into the Highland Landscape of Macau and Images of the Portugal Early Overseas Colonial Cities 
“极乐世界”与中国——18 世纪英国斯托园中国屋研究 唐培豪 
“Elysian Fields” and China-A Study on the Chinese House of Stowe Garden in Eighteenth-Century Britain 
从紫禁城、凡尔赛到德累斯顿:绿穹珍宝馆《印度皇帝奥朗则布的宝座》中国元素 
研究 陈亮 
From the Forbidden City, via Versailles to Dresden: A Study of the Chinese Elements of “The Throne of the Grand Mogul Aureng-Zeb” in the Green Vault 
大书小书 Book Reviews 
《多元真实空间:世界艺术史与西方现代主义的兴起》内容概览 李璠 
An Overview of Real Spaces: World Art History and the Rise of Western Modernism 
物的文化传记:商品化作为过程 [ 美 ] 伊戈尔·科比托夫/文、石榴/译 
The Cultural Biography of Things: Commoditization as Process 
《跨文化的艺术史:图像及其重影》与诗意现实主义——李军新著读后 王玉冬Li Jun’s Poetic Realism-A Book Review of A Transcultural History of Art on Images and Its Doubles 
现场 Dialogues and Reports 
迈向一种同呼吸、共命运的艺术史——跨文化美术史方法论五人谈 李军 杨肖董丽慧 孙晶 郑伊看 
Towards an Art History in which We Share the Same Fate-A Discussion of the Methodologies of Transcultural Art History 
欧洲的伊斯兰艺术:围绕着一件织物的讨论 [ 德 ] 马库斯·里特尔 [ 奥 ] 约翰 
娜·施万贝格/文、陈亮/译 
Islamic Art in Europe-Material for Discussion 
镜中东西——“18、19 世纪中国平板玻璃画学术研讨会”综述 刘希言 
The East Meets the West in the Mirror-Summary of the Academic Conference on “Chinese Reverse Glass Paintings in the 18th and 19th Centuries” 
更公平的全球史 欧洲大学研究院全球史研讨课小组/文、石榴/译 
For a Fair(er) Global History 

作者介绍

李军,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人文学院院长,文艺复兴艺术史研究学者和跨文化艺术史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第八届艺术学理论学科评议组成员。巴黎大学、法国国家遗产学院、哈佛大学艺术史系高访学者,哈佛大学佛罗伦萨文艺复兴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客座教授。出版专著《跨文化的艺术史:图像及其重影》(2020)、《可视的艺术史:从教堂到博物馆》(2016)、《*理论与历史:李军自选集》(2012)、《出生前的踌躇:卡夫卡新解》(2011)、《希腊艺术与希腊精神》(2003)、《家的寓言:当代文艺的身份与性别》(1996)、等;译著《拉斐尔的异象灵见》(2014)、《宗教艺术论》(1992)等;合著《八日谈——我们能摸准艺术的脉搏吗?》(2020);主编《跨文化美术史年鉴1:一个故事的两种讲法》(2019)、《跨文化美术史年鉴2:“欧罗巴”的诞生》(2020)以及《眼睛与心灵:艺术史新视野译丛》(2013-)等;担任大型*展览“在遥远的地方寻找故乡——13—16世纪中国与意大利的跨文化交流”(2018,湖南省博物馆;同名图录,商务印书馆,2018)、“无问西东:从丝绸之路到文艺复兴”(2018,中国国家博物馆;同名图录,北京时代华文出版社,2018)的总策展人。论文和著作获第七届、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2015)、一等奖(2020),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2021),第2十九届“金牛杯”美术图书奖金奖(2021)。 

关联推荐

本丛书入选国家“十四五”重点出版项目。 
《跨文化美术史年鉴》丛书是学术前沿专业图书,在人类文化命运共同体的主旨下的世界“总体史”的强调,提出的更接近本质的艺术史研究方法。东西方之间文化、艺术自古以来不是孤立而是一种双向选择、双向回授的影响关系,既有纵向流传,也有横向交流——贸易往来、宗教传播、民族迁徙、工艺提升、审美情感等互融,都左右着文化变迁和艺术走向。而现有的美术史研究和美术理论丛书都沿袭了以前记录式的历史书写方式,各国之间的美术史是孤立研究的。“艺术史研究进入总体史研究的必要性在于需要还原对象的真实”,因为对象本身是跨文化、跨学科的,所以我们的研究方法也要“跨越”单一领域的局限。 
《跨文化美术史年鉴》希望通过一年出一本辑刊的方式,持续性地研究作为中西文化交流重要纽带的“一带一路”,展现人类文明互融共生的历史真相;也希望读者感悟到人类平等交往、和平发展、共同进步的重要性,为在新时代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人类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做出努力。 

在线试读

《年鉴3》
导论:一部由引文构成的跨文化艺术史
Introduction: A Transcultural Art History composed of Citations
李军
编者弁言:
在刚刚完成《跨文化美术史年鉴 3》的校样并着手编辑 2022 年的《跨文化美术史年鉴4》的同时,突然传来了 2019 年出版的《跨文化美术史年鉴 1》(《跨文化美术史年鉴 1: 一个故事的两种讲法》,山东美术出版社),获得了由中国编辑出版协会主办的全国美术图书评奖大奖的消息:第2十九届“金牛杯”美术图书奖“金奖”。疫情期间,围绕着同一年鉴系列发生的事件纷到沓来,对于从事跨文化美术史事业的我们来说,无疑是一种莫大的鼓励和鞭策;说明即使有病毒和隔绝,也无法阻挡人类命运共同体前行的步伐和洪流, 而“跨文化美术史年鉴”系列,仅仅是这一洪流中几朵小小的浪花而已。
此时此刻,尤其令我回味不已的是这些事件纷到沓来的形式, 令我想起收在本书开篇的文章(柳扬的《秦金饰对欧亚草原动物艺术的汲取与转化》)中,欧亚大陆上一个十分流行的古代纹饰(图1)。纹饰主体是一只杂交动物的形象:从蹄子看应该是一只偶蹄动物,但它奇怪地长着一副鹰嘴;它头上的大角像树杈般展开,而其 每一个分杈部分的尽头,则开出类似花朵或者云头(更多的案例中 则是鹰嘴)的图案;尤其是,它的四条腿上下两两翻转,形成一种 动态旋转的态势,十分接近于后世代表中国文明的典型图案——太 极图(图 2)。鉴于这幅“太极图”,图案各部分把食草动物与猛禽、
动物与植物、游牧与农耕、生命与自然*地融合为一个整体,我更愿意将之看作欧亚大陆本身多种文明形态交融共生的一幅图像;同时,在另一种意义上,它其实也是暗蕴本系列丛书中提倡的 “跨文化艺术史” 理念的一幅图像,一种“古史的形象”。
阅读本书每一篇论文的过程,是极其美好的体验。阅读中强烈的感受,是任何概括和综述,都不免破坏和中断这些纷到沓来的美感。哲学家本雅明生前的未遂之愿,是写 一部“纯粹由引文构成的书”;为了不到于扭曲文章作者的本意,我认为本书导论好 的构成方式,正是一篇“纯粹由引文构成的导论”——由引自每一位作者的文字所组成。这些引文作为文章的片段,一方面,犹如遗传密码和全息摄影那样,带有作者思想和智 慧的全部信息;另一方面,它们也构成了通向本书正文的通道和秘径,通向所有美不胜 收的体验本身。
到于我自己,实际上只限于做一个编辑的工作:为这些引文另加上一个标题,并且注出出处;然后,满足于让它们说明自己。
Chapter 1: Hybrid Griffin
As happens in the process of any cultural dissemination, when the legend and image of the griffin became popular in the Scythian culture area of the Eurasian steppe, the local nomads selectively transformed its iconography and intermingled it with the local culture. Due to the preference of the local culture, cert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riffin’s imagery were weakened, while certain other aspects were strengthened. The images of griffins popular in the Altai region have various forms, including griffin figures that are relatively close to the traditional iconography, such as a carved wood ornament of an eagle-headed creature with a lion body from Tuekta No. 1 ancient tomb of the 6th century BCE. There are also griffins with eagle heads, lion bodies, and antlers with each tine terminating in a bird’s beaker. However, far more than any other form, the eagle-shaped griffin is the most popular griffin image in the region. For example, a 6th century BCE wood-carved ornament in the State Hermitage Museum, Saint Petersburg (no. 2179-79), unearthed in Tuektakurgan 1 in 1954. This kurgan, located in Tuyakhta village in the Ursul Valley in central Altai, belongs to the Pazyryk culture of the early Iron Age, 6th century BCE. Measuring 12.7 cm in diameter, the ornament was the forehead plaque from a horse harness. At its center is a convex hemisphere around which two griffins seem to be circling. Each eagle-griffin has wings, a beak, and a beast’s ears, with a mane in the form of stylized antlers, and a small crest on its forehead. Their claws grasp the hemisphere. The wings are marked with relief lines which seem to link the two figures in a spiral, filling the whole composition with a sense of dynamism.
——Liu Yang, The Adapt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Eurasian Animal Style Art in Qin Gold Ornaments, pp. 33-34
(正如任何文化传播过程中发生的那样,随着格里芬传说和形象在欧亚草原的斯基泰文化区域变得普及以来,本土游牧民族有选择性地改变其图像谱系并融入自己的文化元素。鉴于本土文化的趣味爱好所致,格里芬形象中的某些特征被削减,某些特征则被加强。流行于阿尔泰地区的格里芬形象具有多种类型,其中包括比较接近于传统格里芬原型的类型,例如在“Tuekta1号”古墓出土的公元前6世纪的木质装饰品中,主体纹饰即一头鹰嘴狮身的怪兽。也存在着鹰头狮身但大角的角端上长有鸟喙的格里芬类型。不过,较之其他类型,这一地区为流行的还是鹰形格里芬形象。例如,现藏于圣彼得堡国立埃尔米塔什博物馆的一件木雕装饰品(no. 2179-79),它1954年出土于“Tuekt 1”号墓。这个古墓位于中阿尔泰地区“Ursul河谷的“Tuyakhta”村,属于公元前6世纪早期铁器时代的巴泽雷克文化。木雕直径12.7厘米,属于马具中装饰马前额的器物,其中部是一个凸起的半圆形,旁边有两个格里芬围绕着它形成环形。每个鹰形格里芬都长着翅膀、鸟喙和兽耳,以及一圈状如风格化大角的鬣毛,前额上还有一个小的突包。它们用爪子抓住中间的半圆;其翅膀上的浮雕线,似将两个形象连成一个螺旋形状,让整个布局充满了运动感。)
——柳扬,《秦金饰对欧亚草原动物艺术的汲取与转化》,本书第33-34页

第2章:唐青花伊斯兰纹饰舶来记
目前我们尚无确凿的证据可以证明,菱形花叶纹图案一定早出现于伊斯兰艺术中。 而且伊斯兰陶器一直缺乏可靠的确切编年,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早期伊斯兰白釉蓝彩陶 器基本上被推断在9 世纪前期,和唐青花出现的年代相近。以目前掌握的纪年材料来看,“黑石号”沉船上的唐青花(826 年)还略早于突尼斯凯拉湾大清真寺的花砖(836 年)。不过, 法门寺的伊斯兰玻璃桶形杯也存在年代更早的可能性。因此,在目前尚无法以年代的 早晚来进行溯源的情况下,我们不妨从装饰传统、纹样流行的普遍性等角度,来思考唐青 花菱形花叶纹的来源。我们可以看到,伊斯兰世界到迟从 9 世纪开始,菱形花叶纹的运用*非常普遍,不仅在建筑装饰和陶器上出现,在玻璃器上也有表现,而且使用时间一直向 后延续,成为一种传统纹饰。而中国境内,这类纹饰并不是一种传统纹样,只是在 9 世纪出现并集中在这一阶段。到明初再度出现时,这类装饰也是伴随着伊斯兰风而来,明显不 是本土样式。谢明良先生在讨论“黑石号”沉船出土青花瓷时,曾结合长沙窑和白釉绿彩 陶的贸易瓷性质,指出这三类瓷器上同样的母题纹饰似乎主要和外销工艺品有关。从这个 角度,我们也可以推想,这类纹饰应该是带有外销市场的喜好风格。因此我们推测,唐青 花等陶瓷器和其他唐代工艺上的“菱形 花叶纹”的组合纹样,很可能是来源于伊斯兰艺术 ( 陶器与玻璃器 )。另外,这种舶来纹样可能一度也成为唐土的时尚,在陶瓷、滑石等多类工艺品中出现,还与中国传统纹样如龙纹进行搭配组合,从一个侧面彰显出大唐帝国的 包容气象。
——刘朝晖,《外销、内销与其他:唐青花再议》,本书第 75 页
'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