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边缘处思考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在边缘处思考

47 25 九五品

仅1件

浙江杭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梁治平 著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ISBN9787511800633

出版时间2010-0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265页

字数99999千字

定价25元

上书时间2024-04-06

靖鮟大君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在边缘处思考
定价:25元
作者:梁治平 著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1-01
ISBN:9787511800633
字数:230000
页码:26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坦白说,我原本没有编《在边缘处思考》的想法,如果不是一些热心的学友为纪念母校五十岁生日编了这套丛书,并且不由分说地把我的名字放进作者名单,也一定不会有这个集子。丛书编委会的要求不容拒绝,因为对任何一位丛书作者来说,这都既是荣誉,也是义务。只是,时间紧迫,要从头开始单为丛书撰写一书没有可能,而按照单一专题把现有文章编为一辑,时机也稍欠成熟。考虑再三,决定把近几年写成发表的学术论文编为一集。这虽然不是一种令人满意的解决办法,却可以免去重复,而不失向母校师友汇报之意。     所收文章大体按照写作时间的先后排列。“我的大学”一篇系前年应西南政法学院七八级同学会征集忆旧文而作,现作为“代序”置于篇首。“在边缘处思考”一文写于1997、1998年之间,这篇文字回顾了作者思想、学术及人生经历,其中也专门谈及大学时期的成长经历,甚合丛书编委会对各作者的特别要求,因此作为“代跋”移于篇末。
目录
再版前言法治:社会转型时期的制度建构——对中国法律现代化运动的一个内在观察乡土社会中的法律与秩序“民间”、“民间社会”和Civil Society——Civil Society概念再检讨从“礼治”到“法治”?中国法律史上的民间法——兼论中国古代法律的多元格局法律史的视界:方法、旨趣与范式在边缘处思考(代跋)
作者介绍
实质性的法治概念     1959年,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国际法学家大会上讨论了法治问题,并在其报告的条中宣布:“在一个自由的社会里,奉行法治(me Rule of Law)的立法机构的职责是要创造和保持那些维护基于个人的人类尊严的条件,这种尊严不仅要求承认个人之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而且要求促成对于充分发展其人格乃是必要的,各种社会的、经济的、教育的和文化的条件。”显然,这是一个极具现代意味和规范性的法治概念,它不但坚持依法行使权力的原则,也不仅张扬个人自由与尊严,而且对实现这些原则和价值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条件提出了一系列积极的要求。没有理由认为这些主张和要求与本文下面将要讨论的法治理论无关,也没有理由认为它们与中国今天正在进行的法治实践无关,尽管如此,基于下面要提到的理由,本文宁愿采取一种更加“保守”的法治概念。    首先,这种法治理论包含了太多的内容,尤其是它强调了善法或者良法的重要性,而不可避免地引发大量涉及道德哲学和伦理学的论争,这些论争一方面很难在短时期内达到共识或得出令人满意的结果,另一方面却可能使人们无法将注意力集中到实行法治所涉及的一些更基本的问题上。在中国,这种可能因为另外两种情形而愈加凸显。其一,传统上,人们因为过分地注重所谓实质正义,常常倾向于超出法律去考虑正义问题,或者把法律与道德混为一谈,或者把法律语言翻译成道德语言,结果很容易忽视程序正义以及围绕程序正义建立的合理的制度。@这种情形即使在今天仍然甚为突出,并使得在整个社会中建立起对程序和对实证法本身的尊重困难重重。其二,大体上,人们习惯于笼统含混地思考问题,而较少细致地去划分目标、阶段,区分不同的制度功能,确定它们之间的复杂联系等。
序言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