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写文学史”经典·百年中国文学总系:1903 前夜的涌动
  • “重写文学史”经典·百年中国文学总系:1903 前夜的涌动
  • “重写文学史”经典·百年中国文学总系:1903 前夜的涌动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重写文学史”经典·百年中国文学总系:1903 前夜的涌动

全新未拆封

47 全新

仅1件

山西临汾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程文超 著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3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3-05-18

古拉格之恋的书摊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程文超 著
  •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7-03
  • 版次 1
  • ISBN 9787020108435
  • 定价 2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轻型纸
  • 页数 308页
  • 字数 202千字
  • 丛书 “重写文学史”经典·百年中国文学总系
【内容简介】

套书简介:(共12种,此次出版11种)

 

谢冕:《1898:百年忧患》

 

程文超:《1903:前夜的涌动》

 

孔庆东:《1921:谁主沉浮》

 

旷新年:《1928:革命文学》

 

李书磊:《1942:走向民间》

 

钱理群:《1948:天地玄黄》

 

洪子诚:《1956:百花时代》

 

陈顺馨:《1962:夹缝中的生存》

 

杨鼎川:《1967:文学的狂乱年代》(待出)

 

孟繁华:《1978:激情岁月》

 

尹昌龙:《1985:延伸与转折》

 

张志忠:《1993:世纪末的喧哗》

 

 

 

这是一套具有现代学术眼光的文学史著作,通过一个人物、一个事件、一个时段的透视,来把握一个时代的整体精神。

 

这套书是“重写文学史”的经典作品,堪称“大视野文学史”,既有学术的严谨,又有散文的流畅。

 

这套书的主要作者是有北大学术背景的一批学者。

 

该套书从1898年戊戌变法开始到1993年煞尾,以百年文学发展史的格局,以代表性的年份为书写核心,用回到历史场景和历史细节的写法,把文学史、思想史、社会发展史放在一起,还原文学现象背后的原生态历史环境。原本晦涩的学术著作由此变得鲜活易读,原本平面刻板的文学史知识由此变得生动立体。

 

这套书初版于1998年,之后几次再版,现早已成为经典的文学史教材,也是许多高校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考研的必读书目。

 


【作者简介】

程文超(1955-2004),湖北人。1987年考入北京大学,为北京大学与加州伯克利大学联合培养博士。中山大学教授、博导,著名学者、评论家。出版《意义的诱惑》等专著多部;《1903:前夜的涌动》荣获第二届全国鲁迅文学奖(2001),并获得全国师德先进个人(2004)等多种奖项。

【目录】
新版序言 怀念那个学术年代
总序一 辉煌而悲壮的历程
总序二 《百年中国文学总系》的缘起与实现
小引

一、梁启超:落伍者的超前追问
回至那次“跨出”:新文体,“群”与民族主义,革命与改良间的摇摆——眼界一变又一变之后:到美国,大共和国的梦想,“不知从何处说起”,美国模式与中国之路,“不依傍”——梁启超与“五四”:巴黎和会与“五四”火炬的点燃,历史的隐喻,梁启超与“五四”的孕育,梁启超与“五四”人的距离,建设新文化的态度与梁启超的价值

二、章太炎:真俗之间的道德情怀
“革命”与“学问”:“苏报案”,章太炎与梁启超,书香世家与诂经精舍,经学与新知,“转俗成真”,奇妙的组合——道德与秩序:佛声与民声,“救亡”两层面,平等、齐物,章太炎与无政府主义,道德秩序与社会人心,自贵其心、不依他力,时代张力——过程与终极:章太炎学术对中西文化的回应,章太炎与社会主义,太阳底下无新事物,“自己手造和别人帮造的墙”,章太炎与鲁迅,20世纪的两种人

三、苏曼殊:面对人生的苦难与诱惑
《惨世界》的“乱添乱造”:“很不忠实”的翻译,影射手法,对晚清社会的揭露,对奴性的批判,男德形象,积极的革命者,“国民孤愤”与“扑满图”——走向“潭影疏钟”:众说纷纭的“出家”原因,内心潜存的出家欲望,“革命”与“和尚”——两种诱惑之间:生命与创作中的矛盾,苏曼殊小说,痴情男儿,情缠绵却不婚娶、有情人难成眷属,出世的诱惑,人生的矛盾与分裂,深渊诗情,浪漫和尚的情与爱,情爱与革命,内心煎熬,“尚留微命作诗僧”——“剪裁”的尴尬:贬低情爱与抬高革命,单一标准的文学史观和文学史写作模式,20世纪初历史的丰富性,揭示人生本质的意义

四、王国维:20世纪的另一思想源头
把“玉”叙述为“欲”之后:《(红楼梦)评论》的失误,人生问题,与叔本华的缘分,欲望与生活的本质,痛苦的解脱,超然于利害之外之物,《红楼梦》的解脱之途,王国维与其时代的张力——现代性与人生问题:中国孕育现代性的语境,叔本华与西方哲学,两个“西方”,主意说与直观,悲剧功能与游戏精神,反抗现代性,两个大师——“人间”的文学话语:《人间词话》与哪一个“西”交融,王国维的“真”,与理性主义文学思潮的对话,王国维的术语——发人深思的误读:对皇室的态度与对封建文化的态度,为传统所化与“化”传统,关于“启蒙”先驱.时代的误区

五、谴责小说:“破船”叙述中的未来想象
欲海行舟兴亡一梦:老残的梦,主要谴责点,道德角度——“游”者的视线内外:《老残游记》的失误,视线之内的官,桃花山下的社会,反对辛亥革命与变革要求——还彩云以“生命”:关于“线索人物”,傅彩云形象,作者对彩云的态度,登上“觉岸”之路

六、鸳鸯蝴蝶:被放逐的市民情调
不讨好的双重疏离:对鸳鸯蝴蝶派的读法问题,市民情调对传统的疏离,反抗神圣的两条路子——“逃避现实”与迎向现实:夏志清的论断,上海的崛起与市民社会的形成,另一份人生对文艺的要求,报刊的繁荣与“蝴蝶”的起飞——文人与大众:20世纪初文人的分化,游离传统角色的文人。“五四”人的“中心”心态——都市与乡村:市民情调的隐匿,都市与乡村的张力,都市的再次向文坛迈进

年表(1903—1914)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