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读 推背图 修订版 许钦彬著 述而作丛书 周易 古文献 中国哲学 六十四卦 人生哲理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解读 推背图 修订版 许钦彬著 述而作丛书 周易 古文献 中国哲学 六十四卦 人生哲理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9787509783726

67 全新

仅1件

河北廊坊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许钦彬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09783726

出版时间2020-0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页数448页

货号671595251339

上书时间2022-05-22

甲乙丁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商品参数

  解读推背图 修订版 

  定价  
  59.00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版次  
  1 

  出版时间  
  2016年01月 

  开本  
  32 

  作者  
  许钦彬 解读 

  装帧  
  精装 

  页数  
  448 

  字数  
  301000 

  ISBN编码  
  9787509783726 

 内容介绍

 该书是作者根据流传下来的通行本《推背图》,结合帛书和通行本《周易》,用易学的六爻易术筮法理论解读破译出的演绎作品,是一部集学术与通俗于一体的演绎读本。

 本书从学术角度阐述了《推背图》如同《周易》以及它的标识——太极图一样,是由阴阳两个部分构成的,阴的一部分由符号、卦象、易术理论组成,阳的那一部分由谶和颂的文字描述组成。这阴阳两部分相辅相成的组合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就是我们常说事物矛盾的两方面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只有将这阴阳两部分结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去理解和证明才能真正明白《推背图》的本意,以及易学思想的博大精深。

 其中谶和颂作为阳的那部分是对阴的(符号、卦象、纳甲和易术筮法理论)那部分的文字描述,而符号、卦象、纳甲和易术筮法理论作为阴的那部分利用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所推导出的结论,则恰恰是打开谶和颂真意的那把金钥匙,也是对阳的那部分文字描述的推演证明。它们都是《推背图》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本书也从无神论学术的角度,特别采用了六爻易术纳甲筮法理论进行了逻辑分析,否则任何一个人,如果只通过其中阴的或阳的那单独一部分内容就想真正知道《推背图》的本意,则都只能是雾里看花和水中望月。

 通过作者的《解读〈推背图〉》,可以看出《周易》的思想理论,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在中国历史旷古盛世的大唐时期,就被使用于政治、经济、军事等指导过程。通过《解读〈推背图〉》也可以看出,《周易》就是中国古人将宇宙大自然的运行变化,完全融入了华夏思想文化体系,可以证明《周易》不仅是泱泱大中华,更是全世界现存于世保存*早、*完善、*系统的哲学、科学著作,而且是在公元前11世纪就已经成书的*古老的(自然、历史、社会、政治、经济、科学等)系统的唯物主义的文明文化教科书。

 目录

 *一章 中国古代哲学体系简介/001

 *一节 中国古人的自然哲学观/001

 *二节 中国古代哲学中万事万物的归类/012

 第三节 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事物具有自然关系的逻辑体系/020

 第四节 游魂卦与归魂卦、《连山易》与《归藏易》/044

 *二章 古代历法/048

 第三章 键[乾]宫八个卦中的太岁/051

 *一节 *一象:甲子与键[乾]/051

 *二节 *二象:乙丑与狗[姤]/057

 第三节 第三象:丙寅与掾[遁]/063

 第四节 第四象:丁卯与妇[否]/069

 第五节 第五象:戊辰与观[观]/076

 第六节 第六象:己巳与剥[剥]/083

 第七节 第七象:庚午与溍[晋]/089

 第八节 第八象:辛未与大有[大有]/095

 第四章 习赣[坎]宫八个卦中的太岁/102

 *一节 第九象:壬申与习赣[坎]/102

 *二节 第十象:癸酉与节[节]/108

 第三节 第十一象:甲戌与屯[屯]/114

 第四节 第十二象:乙亥与既济[既济]/121

 第五节 第十三象:丙子与勒[革]/127

 第六节 第十四象:丁丑与丰[丰]/133

 第七节 第十五象:戊寅与明夷[明夷]/139

 第八节 第十六象:己卯与师[师]/144

 第五章 根[艮]宫八个卦中的太岁/151

 *一节 第十七象:庚辰与根[艮]/151

 *二节 第十八象:辛巳与蘩[贲]/157

 第三节 第十九象:壬午与泰畜[大畜]/164

 第四节 *二十象:癸未与损[损]/170

 第五节 *二十一象:甲申与乖[睽]/177

 第六节 *二十二象:乙酉与礼[履]/183

 第七节 *二十三象:丙戌与中復[中孚]/189

 第八节 *二十四象:丁亥与渐[渐]/197

 第六章 辰[震]宫八个卦中的太岁/203

 *一节 *二十五象:戊子与辰[震]/203

 *二节 *二十六象:己丑与馀[豫]/209

 第三节 *二十七象:庚寅与解[解]/217

 第四节 *二十八象:辛卯与恒[恒]/223

 第五节 *二十九象:壬辰与登[升]/230

 第六节 第三十象:癸巳与井[井]/236

 第七节 第三十一象:甲午与泰过[大过]/243

 第八节 第三十二象:乙未与隋[随]/249

 第七章 筭[巽]宫八个卦中的太岁/255

 *一节 第三十三象:丙申与筭[巽]/255

 *二节 第三十四象:丁酉与少蓺[小畜]/262

 第三节 第三十五象:戊戌与家人[家人]/268

 第四节 第三十六象:己亥与益[益]/276

 第五节 第三十七象:庚子与无孟[无妄]/283

 第六节 第三十八象:辛丑与筮盍[噬嗑]/288

 第七节 第三十九象:壬寅与颐[颐]/293

 第八节 第四十象:癸卯与箇[蛊]/299

 第八章 罗[离]宫八个卦中的太岁/305

 *一节 第四十一象:甲辰与罗[离]/305

 *二节 第四十二象:乙巳与旅[旅]/311

 第三节 第四十三象:丙午与鼎[鼎]/317

 第四节 第四十四象:丁未与济[未济]/323

 第五节 第四十五象:戊申与蒙[蒙]/329

 第六节 第四十六象:己酉与涣[涣]/335

 第七节 第四十七象:庚戌与讼[讼]/342

 第八节 第四十八象:辛亥与同人[同人]/348

 第九章 川[坤]宫八个卦中的太岁/355

 *一节 第四十九象:壬子与川[坤]/355

 *二节 第五十象:癸丑与復[复]/362

 第三节 第五十一象:甲寅与林[临]/367

 第四节 第五十二象:乙卯与柰[泰]/373

 第五节 第五十三象:丙辰与泰壮[大壮]/379

 第六节 第五十四象:丁巳与夬[夬]/385

 第七节 第五十五象:戊午与襦[需]/391

 第八节 第五十六象:己未与比[比]/397

 第十章 夺[兑]宫四个卦中的太岁/404

 *一节 第五十七象:庚申与夺[兑]/404

 *二节 第五十八象:辛酉与困[困]/409

 第三节 第五十九象:壬戌与卒[萃]/414

 第四节 第六十象:癸亥与钦[咸]/419

 参考文献/426

 后 记/427

 作者介绍

 许钦彬,出生于山东的克拉玛依人,*级经济师。中国易学文化研究会理事,新疆克拉玛依安泰炼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1985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著有《易与古文明》、《周易卦爻辞真解》、《易学与汉语关系论稿》、《解读推背图》、《解读地母经》等学术专著。

 在线试读

 在我国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执政时期,开创了我国历史上*为辉煌的旷古盛世。相传李世民曾邀请当时在他手下为官的**名的天象学家袁天罡和李淳风为其推算大唐的国运。袁天罡和李淳风就以推背的形式和《周易》的逻辑分析方法在现场作图画、谶曰及颂曰,为唐太宗演绎了**名的《推背图》。传说虽然唐太宗对其中有很多的不理解之处,也问他俩是何意,但袁天罡和李淳风则表示天机不可泄漏,予以婉言拒绝。

 《推背图》*早见于南宋《桯史》中,《桯史·艺祖禁谶书》指出:唐袁天罡与李淳风共作图谶,预言历代变革之事,到六十图,袁推李背止之,故名其图谶为《推背图》。宋太祖即位后,曾下令禁止过谶书,但因为此书已流传了数百年,在民间或有藏本,难以禁绝,便取起旧本,紊其次而杂书之。

 这件事明代郎瑛在《七修类稿》中也曾提到过:《推背图》,传李淳风作也,予尝于万都宪五溪处见之,杳难明验,因而告曰:“记忆宋禁谶书,犯者日众,(宋太祖)特以此书紊其次而杂书之,传数百本于人间,使传者懵其先后,不复可验,遂为弃之,此或是欤?”五溪曰:“得矣,可以告同类不观可也。”

 另外,《推背图》见载于正史《宋史·艺文志》(仁寿本《二十六史》)内。

 这样,根据《桯史》记载,我们就知道《推背图》有了两个传本,一为原本,一为赵匡胤紊乱其秩序的本子。现-在我们看到的《推背图》是清乾隆年间的举人金圣叹评批的版本,原本仍保存于中国台湾的台北故宫博物院,与我们看到的没有什么出入。

 笔者通过多年的研究发现,我们现在看到的《推背图》,确实是曾经被人紊乱其秩序的本子,这与宋太祖赵匡胤所为的“特以此书紊其次而杂书之”就刚好对应上了。

 《推背图》中的六十象,原本就是根据中国历法中的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相互组合成的六十甲子,对照中国龙文化中的易学理论,将后天八卦的排序与六十甲子一一对应,里面的谶曰诗句与颂曰诗句和图画中的画意,也全部用的是《周易》中的卦爻辞及六爻易数中的自然科学和哲学的逻辑分析,是对封建帝王加强政治管理的一些建议。

 虽然谶曰诗句与颂曰诗句里的意思非常隐晦,令人难以理解,但从中我们仍可以看出,《推背图》与《周易》的写作手法恰恰是一致的,它们都是由中国龙文化中阴与阳这两个*基本的,既是相互对立的,又是相互统一的哲学概念所构成,其中阴的一部分是由符号、卦象、纳甲和易术筮法理论组成的,阳的那一部分是由谶曰诗句和颂曰诗句所描述的哲学思想和理论组成的。

 笔者试着在这一方面做了一些努力和尝试,利用筮法中的六爻易术结合古汉语知识,再将帛书《周易》和通行本《周易》与《推背图》加以对比,发现这样来解读《推背图》,反而对《推背图》有了一个更全新的认识。

 笔者发现《推背图》中体现的大唐盛世的管理思想,也完全是汲取了《周易》中**秀的取自于宇宙大自然运行的自然法则和客观规律,它与中国的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甚到老子的道家思想都有联系。所以笔者怀疑,唐太宗李世民在治理大唐时所使用的“海纳百川,兼收并蓄,为我所用”的思想,与经他治理后而达到的“旷世盛唐”与“四海之内皆兄弟”的辉煌景象,令世界各地的访客都惊羡的大唐长安的富庶、美丽和强盛,以及大唐在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舞台上占据了实力中心的地位,这些是否与袁天罡和李淳风的《推背图》有关呢?

 在《推背图》中,袁天罡和李淳风用《周易》中取自于宇宙大自然运行的自然法则和客观规律,利用中国易学中政治经济哲学的理论(或政治与经济的哲学关系理论)阐述了对国家如何进行管理,如何去做一代杰出的君王,并对国家内政和外交事务以及未来世界的格局都做了明确客观的分析,不仅有积极的建议,甚到还有极其隐晦的批评。

 可以肯定,《推背图》之所以用极其隐晦的语句表述,原因在于这是一部*者治国的宝典,系统地阐述了君王如何治国的理论,特别是对大唐的经济发展和如何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方面的建议,即使在现-在对全世界各个国家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另外,《推背图》的这种写作方式对我们现-在所有研究中国文化特别是研究易学思想的人都会很有帮助,也能打开一个全新的思路。

 由于科学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发现和发展的过程,对《推背图》的评价也是一样。由于笔者只是一位易学爱好者,水平还很有限,书中对《推背图》的逻辑分析和演绎论述观点,也只代表本人的一家之言,演绎方法和解读得准确与否,还有待于历史学家和易学研究专家来下*后的结论。语言描述欠准确及作品中的错误之处,还希望更多的读者、学者、专家给予批评和斧正。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