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历代碑帖技法导学集成·笔法导示(29):黄庭坚诸上座帖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历代碑帖技法导学集成·笔法导示(29):黄庭坚诸上座帖

正版品相完好,套书和多封面版本咨询客服后再下单

64.9 九品

仅1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许晓俊、袁卫民、中国书法家协会 编

出版社大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1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07

图书-天下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许晓俊、袁卫民、中国书法家协会 编
  • 出版社 大众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11
  • 版次 1
  • ISBN 9787517200444
  • 定价 2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71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黄庭坚(一○四五——一一○五),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黄庭坚书法初以宋代周越为师,后来受到颜真卿、怀素、杨凝式等人的影响,又受到焦山《瘗鹤铭》书体的启发,行草书形成自己的风格。大字行书凝练有力,结构奇特,几乎每一字都有一些夸张的长画,并尽力送出,形成中官紧收、四缘发散的崭新结字方法,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在结构上明显受到怀素的影响,上小下大、左紧右松、撇捺伸长,但行笔曲折顿挫,则与怀素节奏完全不同。在他以前,圆转、流畅是草书的基调,而黄庭坚的草书单宇结构奇险,章法富有创造性,经常运用移位的方法打破单字之间的界限,使线条形成新的组合,节奏变化强烈,因此具有特殊的魅力,成为北宋书坛杰出的代表,与苏轼一起成为一代书风的开拓者。后人所谓宋代书法尚意,就是针对他们在运笔、结构等方面更变古法,追求书法的意境、情趣而言的。与苏轼、米芾、蔡襄等人并称“宋四家”。
  《诸上座帖》,约作于哲宗元符三年(一一○○),纸本,草书,凡九十二行,四百七十七字,纵三十三厘米,横七百二十九点五厘米。此帖初藏南宋高宗内府。后归贾似道,明代递藏于李应祯、华夏、周亮工处,清初藏孙承泽砚山斋,后归王鸿绪,乾隆时收入内府,至清末流出宫外,为张伯驹先生所得,后捐献给国家,现藏故宫博物院。该帖是黄庭坚为其友李任道抄录的五代《文益禅师语录》,是其晚年草书杰作,《语录》后黄氏又作大字行书,也写得道劲有力,气势开张,一帖二体,显得尤为珍贵。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