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明清西南边疆特殊政区研究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元明清西南边疆特殊政区研究

40 全新

仅1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陆韧;凌永忠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2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1-22

书友kw4124065的书摊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陆韧;凌永忠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3-02
  • 版次 1
  • ISBN 9787010113890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大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12页
  • 字数 350千字
【内容简介】
  《元明清西南边疆特殊政区研究》讲述了行政区划的实质在于中央对地方实行有效的分层级行政管理,中央通过行政区划把行政权力深入到地方“掌土治民”。

  《元明清西南边疆特殊政区研究》通过对西南边疆具有极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民族社会环境的全面考量,廓清了元明清时期西南边疆特殊政区的设置及其特点,有利于深入了解西南边疆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民族社会环境和地缘政治基础,从而全面而正确的认识西南边疆地区的历史政区发展进程。同时,西南边疆特殊行政区划的研究充分弥补了相关领域研究的空白;关于特殊过渡型政区的思考,对历史政区地理学科体系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更重要的是,通过元明清时期西南边疆特殊政区研究,将有力地纠正学界因对史料的误读,比如学界普遍认为蛮夷官制度为元代行政区划而产生的错误,所以该研究具有极大的学术价值。
【作者简介】
  陆韧,女,1955年6月生于云南昆明,历史学博士,云南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历史地理学博士生导师。2001—2002年美国哈佛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高级访问学者。长期从事中国西南历史人文地理、西南边疆史地研究,在云南对外交通史、云南移民史和西南边疆历史政治地理等领域多有建树,已出版《云南对外交通史》、《高原通途——云南民族交通》、《变迁与交融——明代云南汉族移民研究》等专著,主编《现代西方学术视野中的中国西南边疆史》,发表论文50余篇。承担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现任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汉民族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海交史学会理事和云南史学会理事。凌永忠,男,1977年生,湖南双峰人,历史学博士,贵州师范学院贵州民族学与人类学高等研究院副教授。2006年至2012年,在云南大学攻读历史地理学硕士、博士学位,主要从事中国西南地区历史政区地理、历史政治地理、历史经济地理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先后在《思想战线》、《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即将出版专著《东川铜业史》(合著)。
【目录】
总序

导论

第一章 元代西南边疆宣慰司制度

第一节 元代宣慰司制度的边疆转移

一、元朝前期的宣慰司

二、元代中期以后宣慰司的类型与地域特点

三、元代西南边疆宣慰司的特点

第二节 元代湖广行省宣慰司设置区地理与民族

一、“沿边”与“溪洞”

二、边缘与内地的圈层政治地理特征

第三节 元代湖广行省西南边缘区的宣慰司

一、八番顺元宣慰司都元帅府

二、沿边溪洞宣慰司都元帅府

三、广西两江道宣慰司都元帅府

第二章 安抚司制度的边疆演化

第一节 隋唐时期的安抚使

第二节 宋代安抚司的边疆特殊形态

一、“经略安抚司”与“沿边安抚司”

二、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司

三、南宋泸南沿边安抚司

第三章 元代的特殊政区安抚司

第一节 元初过渡性军政机构安抚司

第二节 湖广行省15安抚司的形成

第三节 湖广行省15安抚司的地理考释

第四节 元代安抚司特殊性探析

一、军事征讨与招抚的需要

二、对溪洞民族群落的间接管理

三、元代人口统计空缺地带的特殊政区

第四章 元代的蛮夷官制

第一节 元朝蛮夷官制的创设

第二节 湖广行省蛮夷官地理分布

一、八番顺元宣慰司都元帅府辖属11安抚司蛮夷官区

二、思州军民安抚司蛮夷官区

三、沿边溪洞宣慰使司蛮夷官区

第三节 蛮夷官制的性质与特点

一、蛮夷官制的领属关系

二、蛮夷官性质与命名特点

三、元代对溪洞民族群落的特殊管理模式

第五章 明朝西南边疆外边政区体制

第一节 明朝西南边疆政区的“内”“外”分野

第二节 明代云南外边政区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节 明代云南外边政区的军管性

第四节 明朝云南外边政区的羁縻性

第六章 清代直隶厅解构

第一节 云南为例的探讨

第二节 边疆政区直隶厅的演进

第三节 直隶厅的经济职能与职官铨选

第七章 清代西南湘黔“苗疆”十厅政区地理

第一节 清代以前湘黔的“苗疆”

一、“苗疆”的地理范围与民族

二、清代以前“苗疆”的社会

三、清初开辟“苗疆”

第二节 清代湘黔“苗疆”十厅的建置

一、湘西、黔东北四直隶厅

二、黔东南六散厅

三、湘黔苗族社会与“苗疆”十厅设置的关系

第三节 清代“苗疆”十厅政区地理要素探析

一、“苗疆”十厅之经界

二、“苗疆”十厅治所选择与确定

三、“苗疆”十厅相关地名解析

第八章 清代湘黔“苗疆”十厅管理体制

第一节 “苗疆”十厅的行政构架

一、“苗疆”十厅职官体系

二、“苗疆”十厅的基层管理

三、“苗疆”十厅教育体系创建

第二节 清朝在“苗疆”十厅地区的军事驻防与屯政

一、绿营兵军事驻防

二、苗兵组织形式与驻防

三、“苗疆”十厅的屯政

第三节 湘黔“苗疆”十厅管理体制特点

一、行政管理与军事控制相辅相成

二、掌地、治民、控土司

第九章 清代“苗疆”商业经济发展

第一节 “苗疆”地区的自然环境与资源

第二节 交通网络的构建

第三节 木材贸易的兴起

第四节 市场体系初步形成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