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遥望关河:中国边塞环境与历史文化(钩沉史料,探微边塞环境变迁史;沧海桑田,回溯史地人文之渊源。)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遥望关河:中国边塞环境与历史文化(钩沉史料,探微边塞环境变迁史;沧海桑田,回溯史地人文之渊源。)

55 4.3折 128 全新

仅1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安介生 著

出版社上海远东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7

版次1

印刷时间2023-07

装帧其他

上书时间2023-12-17

书友kw4124065的书摊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安介生 著
  • 出版社 上海远东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3-07
  • 版次 1
  • ISBN 9787547619179
  • 定价 128.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梳理了先秦至明清时期中华古代边塞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历程,并引述“长时段”研究理论解析中国历史民族地理格局及演变趋势,对先秦至唐代关塞格局构建的时空进程也有独到见解。此外,作者从河流的地理环境角度论述了秦晋共同体的历史成因;从边防、区域经济以及灾荒应对角度阐述了山陕地域共同体形成的历史缘由;根据地理形态与政区特征梳理了松番边疆政区的历史沿革……在论述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与政区建制关系中,明晰千年历史中的边塞环境演进与人文风情变迁的紧密联系,进而展现中华历史中疆域观与国防观一体的边疆史地思想。
【作者简介】
安介生,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英国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访问学者,兼任《历史地理研究》编委、中国古都学会理事、复旦大学历史学位分委员会副主任等职。2022年9月起担任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学术院长暨山西大学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主持教育 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等十余项,已出版《山西移民史》《历史民族地理》《中国移民史》(第7卷)《江南景观史》等数十部著作。
【目录】
序 言/1

综 论 篇

第一章 中国古代边疆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基于历代王朝边疆

争议的分析 /3

引言 边疆意识的时段性 /3

先秦时期:边疆意识的萌芽及初创阶段 /4

从两汉至隋唐时期:边疆意识初步形成时期 /6

两宋至明清时期:边疆意识深化及逐步成熟时期 /14

结语 /20

第二章 先秦至唐代关塞格局构建的时空进程 /22

引言 “关塞”缘起:中国传统政治的地理控制 /22

先秦至两汉时期关隘体系的初步形成 /25

魏晋至唐代关隘体系的建设 /42

结语 /55

第三章 明代士人的疆域观———以章潢 《图书编》为主要依据 /57

引言 一个传统知识分子的视角 /57

明代士人疆域观之评析 /59

明代士人疆域观形成的历史地理背景 /66

结语 /72

第四章 “长时段”研究理论与中国历史民族地理格局及演变趋势

之解析 /74

引言 年鉴学派的启示 /74

年鉴学派理论的核心 /74

年鉴学派理论的中国实践 /77

结语 /83

第五章 一代学者的养成与规模———写于 《张穆全集》出版之际/85

引言 一个学者与一个时代 /85

儒学世家 /86

早期学习与环境 /93

师友学术圈 /100

创作巅峰 /117

结语 /127

长城内外篇

第六章 “瀚海”新论———历史时期对蒙古荒漠地区认知进程的研

究 /139

引言 古地名的环境史 /139

唐代以前的北征行动与 “瀚海”认知 /141

唐宋元明时期的 “瀚海”“大漠”与 “大碛”/152

清代对 “瀚海”及荒漠地区认知的重大进展 /182

结语 /205

第七章 河流与民族———清代内蒙古各部分布的地理基础探析 /211

引言 地理基础与游牧民族 /211

东四盟各部地表水文状况 /214

西二盟各部及套西二旗地表水文状况 /225

结语 /230

第八章 清代归化土默特地区的移民文化特征 /233

引言 山西移民在塞外地区文化建设中的伟大贡献 /233

“走西口”移民运动述略 /234

归化土默特地区移民文化的特征 /239

结语 /248

秦晋共同体与无定河篇

第九章 先秦至北宋秦晋地域共同体的形成及其 “铰合”机制:

历史时期山陕地域关系研究之一 /251

“秦晋之好”与秦晋方言:

先秦至北宋关中与河东之间密切关系溯源 /252

先秦至北宋时期秦晋之间 “铰合机制”的形成:

基于西河地区政区沿革与民族迁徙的探讨 /261

结语 /275

第十章 明代山陕地域共同体的形成———基于边防、区域经济以

及灾荒应对的分析 /277

引言:从清初 《泽被邻封碑》谈起 /277

西北边塞供给需求与山陕地缘共同体的形成 /280

西北边境贸易发展与 “山陕边商”群体 /291

山陕 “灾荒共同体”的形成:

从 “山陕流民”到 “秦晋流寇”/304

结语 /309

第十一章 统万城下的 “广泽”与 “清流”:历史时期红柳河

(无定河上游)谷地环境变迁新探 /313

“广泽”与 “清流”之谜 /314

“广泽”的 “退隐”与现代水利改造 /342

结语 /352

第十二章 从古今图籍看历史时期无定河 (红柳河)之河道变迁

——兼论古今河道编绘原则 /354

引言 /354

古文献中的无定河道及水文景观:

“奢延水”与 “无定河”之辨 /355

古今舆图所见无定河河道之变迁 /366

结语 /380

第十三章 “奢延水”与 “奢延泽”新考 /382

引言 /382

清代以前有关 “奢延水”与 “奢延泽”的

记载与定位 /383

清代至民国前期有关 “奢延水”与 “奢延泽”

的记载与定位 /393

结语 /406

松潘地区篇

第十四章 西南潘州考———兼论历史时期边疆政区的时效性与设

置路径 /411

松潘地区政区设置路径考辨与潘州的早期记载 /412

明清时期松潘政区建置与潘州地区范围 /433

结语 /451

第十五章 政治归属与地理形态———清代松潘地区政治进程的地

理学分析 /454

松潘地理特征与部族认知 /455

松潘边地归属与机制调适 /475

结语 /498

第十六章 清代至民国时期户籍管理与民族人口———以川西松潘

为例 /500

清代至民国户籍管理制度之演变特征 /502

清代至民国时期松潘地区民族户口数据之归类分析

/513

结语 /548

后记 /551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