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豆的舞女·雪国(新编新译世界文学经典文库) 9787521221695
  • 伊豆的舞女·雪国(新编新译世界文学经典文库) 9787521221695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伊豆的舞女·雪国(新编新译世界文学经典文库) 9787521221695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可开发票

37.66 6.5折 58 全新

库存29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川端康成

出版社作家

ISBN9787521221695

出版时间2024-04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58元

货号32042691

上书时间2024-05-11

倒爷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川端康成(1899~1972),日本文学界“泰斗级”人物,著名小说家。196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为亚洲第三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他一生创作小说100多篇,中短篇多于长篇。作品富抒情性,追求人生升华的美,并深受佛教思想和虚无主义影响。代表作《雪国》《古都》《千只鹤》《伊豆的舞女》等。
译者:周阅:文学博士、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汉学研究》副主编,中国日本文学研究会副会长、秘书长。研究领域为东亚文学与文化关系、日本中国学,主要专著有《川端康成文学的文化学研究》《比较文学视野中的中日文化交流》等5部;发表论文100余篇;另有《棉被》《尽头的回忆》等译著多部。
彭广陆:文学博士、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从事日语教学与研究近40年,研究领域为日语语言学、汉日对比语言学。出版专著、编著、译著、教材、教参等数十种,代表作有《日源新词探微》《综合日语》等;发表论文100余篇。

目录
目录:

伊豆的舞女
雪国
川端康成小传

内容摘要
《伊豆的舞女》是川端康成早期代表作。作品篇幅不长,但前后花费了8年时间才完成。小说以细腻的笔法描写了高中生“我”在排解苦闷的旅途中,邂逅巡回演出的舞女并产生朦胧情愫的故事,字里行间渗透着淡淡的哀愁。川端文学中对自然之美、传统之美和艺术之美的追求,在《伊豆的舞女》中已经有了充分的展现。
《雪国》是川端康成创作的第一部中篇小说,也是他唯美主义的代表作。故事讲述了东京的舞蹈艺术研究家岛村,三次前往雪国的温泉旅馆,与当地一位名叫驹子的艺妓,以及萍水相逢的少女叶子之间发生的情感纠葛。作品代表了川端康成文学艺术的最高成就,将唯美的意象描写融入至人物情感的表达之中,展现出富有日本传统韵味的悲哀之美。

精彩内容
川端康成小传川端与绳文时代的土偶(约瑟夫·卡休摄)第一节 从凄楚童年到孤绝少年一、衰落的贵族之家大正三年(1914年)初夏,日本大阪府三岛郡丰川村宿久庄东村一间低矮阴湿的农舍里,一位瘦骨嶙峋的老人躺在病榻上痛苦地呻吟着:“啊,疼,真疼啊!啊!啊!”老人头顶上稀疏地飘着几根白发,身体干瘪,满脸皱纹,双手不住地颤抖。一个14岁的少年坐在旁边铺开稿纸,在昏暗的油灯下满怀悲伤地写着日记。谁也不会想到,半个世纪之后,这个少年成为日本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著名作家。他就是川端康成(KawabataYasunari,1899-1972)。古稀之年,功成名就的川端回想起自己幼年的生活就像梦幻一样,关于自己的出生地“只知道在(大阪)天满的天神附近的镇上,大约是在淀川之滨。”川端家族曾经是全村的“贵族之家”,相传已有700多年的历史。但是,到了祖父川端三八郎时,家道中落,就连标志家族地位的墓山也卖掉了。三八郎羞于让人知道曾经拥有的辉煌历史和尊贵祖先,便将家谱秘藏在亲戚家的佛坛抽屉里,并且上了锁。川端的幼少年时期,被裹挟在家族衰亡命运的漩涡中——他刚满一岁时,身为医师的父亲荣吉因肺结核而离开了人世,第二年,因照料父亲而感染的母亲也撒手人寰。川端年仅两岁就失去双亲,而且在父亲、母亲和外祖父的老家三地漂泊。父亲临死之前,在病榻上强撑病体分别为川端写下了“保身”和“忍耐,为康成书”两条遗训。当时,年幼的川端还不十分明白父亲的意思,但他已能够隐约猜到父亲希望他健康成长的愿望,在后来的川端日记中也随处可见“保身”二字。虽然父母的音容笑貌在川端心中早已荡然无存,然而对于病痛和早死的恐惧却长久地沉积在川端的心中,挥之不去。川端说,他一次也不曾梦到过父母,父母的早逝对他来说“大概是幸运和不幸运各占一半”。他认为,自己的父母与活在人间的父母们不一样:他即使想干点儿什么,父母连眉头也不会皱一下儿;他不论做出多么荒唐的举动,父母也毫不惊奇;他连一句不满的话也不曾听父母说过。川端在看到心爱的人的背影时,反而比面对面时有更多的话涌上心头。他将这种情形归咎于为早亡的父母,还在作品中对父母说:“您们将这个尚未懂事的儿子留在这个人世间,他会遭受多么大的痛苦和多么大的悲伤,您们却不曾为他操过一点儿心啊。”这样的倾诉,满含着川端内心深处的苦楚、辛酸和怨恨。川端在《致父母的信》中,从第一封到第五封,每封信的结尾都深深地叹息:“连您们的独生子也想不起您们了,故去的父母啊,安息吧!”在最后一封信中,他发出了这样的追问:“您们是不是想看看留在人世间的儿子?您们是不是毫不迟疑地安详地闭上眼睛?”[此段引文均见川端康成《致父母的信》,《川端康成文集》第2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家庭身世给川端带来的屈辱与疑惑成为一种无形的压迫,沉淀在他的灵魂深处,蔓延于他的创作生涯。住吉三部曲——《反桥》《时雨》《住吉》,每一篇都以“你在哪里呢?”的呼唤开头,又都以同样的呼唤结尾。
经受了“白发人送黑发人”之大悲痛的祖父母对川端家族传宗接代的唯一的命脉川端康成,更是百般宠爱。川端是不足七个月的早产儿,自出生以来一直瘦骨伶仃,体质虚弱。由于祖父母过于精心的呵护,川端直到上小学前还不会用筷子,吃饭时都是祖母一口一口连哄带劝地喂。两位老人精心喂养孙儿的情景,令村里的人望而生怜。而且,祖父母担心川端的安全和健康,几乎从不让他出门。明治三十九年(1906),川端进入大阪府三岛郡丰川寻常高等小学校。开学典礼那天,是由邻居领着他去的学校。看到别的孩子由父母双双牵引、欢欢喜喜的样子,一阵自卑感陡然袭上心头。长期幽闭暗室的生活,使他面对这一派欢腾的热闹场面不知所措。生平第一次夹杂在熙熙攘攘、喧闹嘈杂的人群中,川端惶恐不安,仿佛大祸临头,一双大眼睛噙满了泪水。在学校里,川端总是形只影单,很不合群,是逃学最多的孩子。一年级的187天课中,他缺席达69天。那时,学校要记考勤,同村的孩子每天都在神社前集合,结伴同去,各村的小学之间还要比赛出勤率。清晨,孩子们来叫川端,川端总是赖在家里不愿去,祖父母就连忙把窗户的挡雨板全部关上。孩子们在外面叫骂,用石子敲打挡雨板,直到快要迟到才离开。祖父母和川端一起缩作一团,一声不响。就这样,川端封闭在老家阴暗潮湿的农舍内,几乎与世隔绝,“除了祖父母之外,简直就不知道还存在着一个人世间”[川端康成《祖母》,《川端康成文集》第2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443页。]。川端“变成了一个固执的扭曲了的人”,他“把自己胆怯的心闭锁在一个渺小的躯壳里,为此而感到忧郁与苦恼”[川端康成《少年》,《川端康成文集》第10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227页。]。
童年川端二、相依为命的祖孙二人川端7岁时,娇宠着他的祖母去世了,10岁时,仅见过两面的同母异父的姐姐也夭折了。从此,这个寂寞的家中只剩下相依为命的祖孙二人。祖父由于白内障几乎双目失明,之后的8年间,川端就是每天望着祖父那茫然无物的眼睛度过的。当时,家家户户都用上了煤油灯,祖父认为煤油危险,家里一直用着古老的菜籽油灯,对于祖父来说,无论明暗都是一样的。灯芯如豆,川端稚弱的灵魂,恰如那油灯寂寞的光亮。
夜幕降临,川端与眼瞎耳背的祖父隔灯对坐,他知道祖父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于是便常常一动不动地凝视着祖父的脸,像是面对着一张照片或一幅画像。由此,他养成了直勾勾地盯视别人的习惯,成年乃至成名之后仍然没有改掉。川端的静默凝视是有名的,这种凝视往往令人望而生畏。川端的夫人秀子在战前写了唯一的一篇关于川端的文章,题目就是《那双严厉的眼睛……》(昭和四年十二月《文学时代》),文中曾提及刚刚接触就被川端直勾勾地盯视,一定会觉得害怕。三岛由纪夫在《永远的旅人川端康成其人与作品》中写道:“世上总有慢性子的人,即使对方沉默不语自己也不会感到不愉快,同时,自己无言地面对对方也毫不感到疲劳。川端大概就属于这种类型。”[「『川端康成』、小学館1991年7月10日、第26頁。]川端自己也说过,“这种毛病说不定是同盲人单独在一起生活了多年所养成的吧。”有时候,川端把祖父气得发抖,看到苍老羸弱的祖父悲怆的神情,川端懊悔不已,但他只是泪流满面地看着祖父,一言不发。祖父看不见他懊悔的泪水,依然怒气冲冲。就这样,祖父那深刻的孤寂和哀伤无声地浸透了川端的骨髓。川端想摆脱这压抑而单调的气氛,上小学时常常在清晨披星离家,独自爬上村头寂静的山顶,翘首等待东方的日出,山边松树的针叶和枝桠随着旭日东升而明亮起来的情景能给川端带来一丝莫名的温暖。在后来的川端文学中,字里行间时时流露着这种与自然的亲近。每当晚饭过后,黑暗和寂寞就一起袭来,川端不堪忍受,在征得祖父同意后,像逃难一样跑出家去,却又边跑边开始惦记呆坐床前的祖父。川端每次都来到邻居一个小朋友的家,他喜欢接触朋友的母亲那温柔慈爱的目光,更喜欢感受那里其乐融融的气氛。同时他又深感不安,心中被撇下祖父的罪孽感搅扰着。但越想到孤独的祖父,他就越不愿回家。万般矛盾之中,总要捱到半夜才不得不离开。随着朋友家的大门在身后“砰”地一声关上,川端总是一下子被惆怅和凄凉包围住,祖父怎么样了?不会死了吧。树影摇曳,归途的黑暗与恐怖裹挟着担忧和后悔涌上川端心头,他提着木屐,赤脚在夜路上狂奔,大声呼喊着祖父。到了家门口,川端的声音被屋里的寂静哽住了。他轻轻走进房间,悄悄地爬到祖父床头,看到祖父熟睡的脸如同死人一样。川端贴近祖父的脸聆听祖父呼吸的声音,然后默默地合掌祈祷。有时祖父醒着,便会问:“是康成吗?”祖父的声音令川端深深地自责,他发誓今后再也不扔下祖父去玩耍了。每天他都带着这样的决心入睡,可是第二天一到傍晚却又重蹈覆辙。童年时代的日子在同样的心情中重复着,但这种奇异的生存经验却造就了川端丰富的想象力和异常敏锐的感受力,无形之中帮助了他日后的创作。
川端缺课虽多,但成绩却很好,小学所教的东西他都早已知道了,尤其是作文经常受到老师表扬。小学毕业的成绩单上,除了体格一项是“中”以外,其他成绩均为“甲”。大正元年(1912),川端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阪府的茨木中学。茨木中学以重视体育锻炼和劳动而著称,它培养出了日本的奥运会游泳选手,并使日本游泳项目一度在世界上领先。这期间,川端不得不跟同学们一起参加锻炼和劳动,而且,每天还徒步翻山越岭往返于家和五公里之外的学校,体格渐渐强壮起来。但伴随他的健壮与成熟的,却是祖父的虚弱和衰老。面对祖父的痛苦,川端无能为力,于是他开始写日记,试图以白描的文字和忠实的记录来补偿精神上的空虚。每当他看到祖父在病榻上苦苦挣扎,就会点起一支蜡烛,以一个少年少有的冷静,在昏暗的烛光下写日记。日记不但是他排遣孤独的方式,也无形中牵引他走上了文学的道路,这是他当年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的。川端一生没能摆脱命定的漂泊生活,经常搬家,为此遗失了不少东西,甚至包括父亲的许多照片,但日记却总是带在身边。即使要扔掉原稿,也必先清晰地誊抄下来,他后来的许多作品都是在日记的基础上改写而成的。
棉被覆盖下的祖父已经看不出身形,他自觉不久于人世,比川端更加心如刀绞,因为他无法摆脱对于川端家道衰颓的自责以及对尚且年少、孤身一人的孙儿的牵挂。他曾经在家乡颇有名气,著有风水书《构宅安危论》和随想集《要话杂论集》,还在痢疾流行时自配中药救治了很多病人。但是,他的所有事业都以失败告终。当时的川端尽管年少,目光却异常冷峻,他凝视着祖父那苍老的面孔,既看到了祖父的博学多才,也看到了祖父的落魄潦倒。他说:祖父一生不得志。他干的一切事业全都失败了,他心里该怎么想呢。啊,感谢上天保佑。在这逆境中,他活到了七十五岁。他心脏良好(祖父所以能够忍受悲恸,活得长寿,我认为这是由于他心脏良好的缘故)。他的几个孩子和孙子都先于他辞世了。他没有话伴,看不到也听不到(又失明又耳背),很是孤独。祖父感到所谓孤独的悲哀。在祖父来说,“哭着过日子”这句口头禅,确是吐露了真情实况。[川端康成《十六岁的日记》,《川端康成文集》第2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11-12页。]难以想象,这样客观冷静的语言是一个年仅14岁的孩子伴随着祖父向苍天倾诉般的呻吟写下的,这声音令他“无比心酸,宛如自己的生命一寸寸地被剁下扔掉似的”[同上,第23页。]。川端准备了100页稿纸,打算作祖父弥留之际的记录,一边写一边担心着祖父的生命能否延续到他用完这些稿纸。不幸的是,他不祥的直觉应验了,稿纸只用了大约30张祖父就作古了。
十几年之后,川端27岁时,在伯父家的仓库里偶然发现了这些日记,经过改写之后发表在大正十四年(1925)8月号的《文艺春秋》杂志上,这就是川端发表最早的小说《十六岁的日记》(题目中的“十六岁”当为虚岁)。在编写全集时,川端将这篇作品放在卷首,因为在他看来,这是“相当重要的记录”,是他“生命中的一条线索”,是“唯一的直率的自传”,而且应当算是他的处女作和优秀之作,甚至还先后为此写了两篇后记。《十六岁的日记》字里行间流露着无尽的孤儿的悲哀,川端说:“这种孤儿的悲哀从我的处女作就开始在我的作品中形成了一股隐暗流,这让我感到厌恶。”[川端康成《独影自命》,《川端康成文集》第10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16页。]与失明的祖父所共度的八年时光,比之父母、祖母,更为深厚地成为培育川端文学的土壤。正是在这样的土壤之下,萌生了一篇篇直面人生的朴素而孤寂的孤儿自白。川端自己也认为,特殊的经历给他的创作带来了特殊的馈赠和恩惠。
三、孤独博览的中学时代初中三年级时,祖父终于咽下了最后一口气。祖父的死标志着川端失去了最后一位亲人,家庭的温暖犹如最后一点火星在暗夜中熄灭了。亲人一个个从身边故去,因而川端比其他孩子更早、更深刻也更痛苦地体会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那一年,这个孤苦贫穷的中学生,默默地把自己过去所写的诗词文章全部整理出来,装订成册,并借用父亲的雅号,题名为《第一谷堂集》和《第二谷堂集》。正是从那时开始,对文学的憧憬清晰起来,矢志文学的决心也日渐坚定。孤独使川端不得不寻求逃避的途径,最有效的捷径就是读书。于是,各种典籍伴随他熬过了一个个孤寂的长夜,也牵引他步入了文学艺术的天地。但是同时,川端与家乡的关系也日渐疏远,中学之后,他已不再回望故乡,而且内心并不感到多么痛苦。川端几乎从未以作家的笔满怀乡情地描绘过生养他的故土,他深深依恋并且孕育出无数优美作品的是:伊豆、浅草、雪国、古都。
少年川端(1917年)川端的许多短篇,如《油》《参加葬礼的名人》《祖母》《拾遗骨》《孤儿的感情》等,都是展现他孤儿生活的一种私小说。它们和朴素记录其孤儿经验的人生素描《十六岁的日记》相互映照,同后来的《致父母的信》《父亲的名字》《故园》《落花流水》等作品中触及其幼、少年时代的片言只语也都彼此相关。川端穿过童年的悲苦和少年的彷徨,直到成长为一个青年时,仍然未能摆脱其“孤儿根性”他称自己为“天涯孤客”。从战前开始,川端文学论中关于“孤儿根性”的评说已成定论。
在茨木中学的几年间,川端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广征博览的阅读之中。他经常出入学校附近的多家书店,欠下了很多书款,最后不得不由伯父们做主卖掉了祖上的房产,这才还清了祖父及他自己购书的欠款。也正因如此,他的成绩直线下降,从第一名落到第18名,从甲班降到乙班。然而,川端并没有默认自己的迅速滑坡,自卑与自尊同样地在他心中滋生和膨胀。在一股反抗的冲动之下,他把同班名列前茅的同学的成绩一一抄写在笔记本上,时时提醒自己直视这屈辱的记录。同时,川端开始了文学创作,发布了不少散文、短歌和俳句等。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