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瘟疫(病毒毁灭和帝国的抗争)(精) 9787545544244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大瘟疫(病毒毁灭和帝国的抗争)(精) 9787545544244

全新正版 可开票 支持7天无理由

25.07 4.3折 58 全新

库存3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滴川

出版社天地

ISBN9787545544244

出版时间2019-03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58元

货号30466495

上书时间2024-01-20

倒爷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刘滴川著的《大瘟疫:病毒毁灭和帝国的抗争》是一部富有可读性的关于瘟疫的另类文明史。内容多元,包括古代记载、历史遗迹、地理沿革等,全方位展示瘟疫的文化故事和历史真相,是一本跨学科的历史读物。在早期文明史中,发现瘟疫造成的历史拐点;在灾难毁灭时,看到视死如生、向死而生的古代人文精神;在人类未来的大灭绝前,暴发直面终结的勇气和理性。

目录
第1章  万死千生:秦汉以前中国瘟疫的历史与文化
第2章  哀死事生:秦汉疫灾的史学文献考据及时空分布特征
第3章  视死如生:“伤寒”与秦汉流行病的特征
第4章  向死而生:秦汉疫灾中的鼠类宿主动物
第5章  方死方生:气候变化与族群迁徙
主要参考书目

内容摘要
 著名历史学家克罗齐曾经说过,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瘟疫离我们并不遥远,而了解瘟疫的历史,不仅更有助于更加立体地认识中国历史,刘滴川著的《大瘟疫:病毒毁灭和帝国的抗争》通过对秦汉历史的考察,揭示瘟疫对人类发展的影响与深刻意义。书中的延伸阅读,用讲故事的方法对历史人物、事件,历史遗迹、地理沿革、国学经典、甲骨文等,都一一进行了详细解说。

精彩内容
 第1章万死千生:秦汉以前中国瘟疫的历史与文化有人说,战场和疫区都是人间的地狱。可战争关乎文明的兴衰,瘟疫却关乎文明的终结。
瘟疫是一个与医学息息相关的词汇,但严格来说,它却又并不属于医学范畴。它不是某一个确切的疾病种类的代称或某几个疾病种类的统称,而是泛指由一些强烈致病性的微生物,如细菌、病毒所引起的传染病。被称作瘟疫的传染病的致病微生物本身并不具备统一的生物特征,所
以瘟疫并不是从这个层面被定义的。只有当某种传染病在历史上或在当下,造成了一定范围内的、连续性的死亡病例,并且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危机的时候,这种传染病才会被称之为瘟疫。
所以,瘟疫虽然以现代医学传染病的概念为基础,但它更多地是一个历史层面的文化概念。通俗地讲,就是在人类与不同种类或不断变异的致病性微生物的博弈历史中,人类的每一次落败,都伴随着一种新的瘟疫的被定义,从古代史中被称作“黑死病”的肺鼠疫到导致拿破仑东征
失败的斑疹伤寒,包括21世纪初暴发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等等,它们都因为造成了区域性的,甚至全球性的群体性死亡病例,并引发严重的社会危机,成为了历史中的新瘟疫。
在历史中,瘟疫在人类群体、人类社会中大规模传播并引发疫灾的历史并不是随着人类的诞生便开始的。自旧石器时代约至殷商之间的数万年中,人类虽饱受各种疾病的困扰,但不至于遭受流行病大规模传播,以至于瘟疫暴发的威胁。
《淮南子·修务训》云:“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蠃蛖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韩非子·五蠹》亦云:“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在引火技术和保存火种的能力成熟之前,茹毛饮血的饮食习惯使原始先民饱受消化系统的肠胃类疾病或蛔虫病的困扰。这样的情况直到距今8000年至5000年之间的新石器晚期,随着农耕生产逐渐替代渔猎生产才得以改变。不过,自这一时期至夏朝,由于社会生产力非常低下,东亚地区的人口总量还很少。从今天的考古发现可知,是时,仅黄河流域内的文化遗址就分属仰韶文化、裴李岗文化、马家窑文化、龙山文化、齐家文化、大汶口文化等多种文化类型。多种多样的文化类型表明当时的各个部落之间仅存在相当有限的文化交流,而不可能出现大规模、
大跨度的人口迁徙。部落与部落之间相对孤立,相互隔绝。人口的分散分布加之极低的人口密度,使得传染病、流
行病的传播缺乏基本的媒介。
延伸阅读《道德经》曰:“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道家老子的“小国寡民”与儒家春秋学的“大一统”可谓是古代中国,特别是汉代统治者们治国理想的左右两极。汉武帝设五经博士,以儒家思想治国,走的是“大一统”的儒家路线,而原本汉初的文景之治,行黄老无为之道,走的则是“小国寡民”的路线。不过,秦汉之际,时人理解的“小国寡民”如河上公所云: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