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教育心理学(大教育书系) 9787570210459
  • 儿童教育心理学(大教育书系) 9787570210459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儿童教育心理学(大教育书系) 9787570210459

正版保障 支持7天无理由

13.2 4.1折 32 全新

库存10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著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70210459

出版时间2021-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2元

货号31192248

上书时间2023-08-02

倒爷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目录
目录

第一章导论 / 001
第二章人格的一致性 / 013
第三章追求优越及其教育意义 / 021
第四章引导对优越的追求 / 036
第五章自卑情结 / 046
第六章儿童的成长:预防自卑情结 / 057
第七章社会情感及阻碍社会情感发展的因素 / 070
第八章儿童在家庭中的地位:心理状态及纠正办法 / 082
第九章新处境:对心理准备的考验 / 089
第十章上学后的儿童 / 099
第十一章外部影响 / 114
第十二章青春期和性教育 / 125
第十三章教育误区 / 137
第十四章教育家长 / 144
附录一个体心理学调查问卷 / 151
附录二五个孩子的案例及评注 / 157

内容摘要
阿德勒的《儿童教育心理学》是作者的代表作,一本书教你读懂儿童。深刻讲述教育的根本,解答如何正确参与孩子的成长,理解孩子的心理、情绪和行为。
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问题,比如害羞、孤僻、尿床、打架、说谎,甚至不爱学习等。关于这些问题的心理诱因以及解决方案,阿德勒的这本书中也有详细的介绍和分析。阿德勒告诉我们,儿童的这些行为表现出来的各种问题,只是表象,家长暴力地制止和打骂,只能让问题更严重。图书基于个体心理学这个理论依据,对儿童人格构成做了全面、透彻的分析,对为人父母者、教师及所有关心或从事儿童教育工作的人,都有着非凡的意义。
这也是一本让全世界数千万儿童、父母和教师都终生受益的经典养育读本。

主编推荐
长销近100年,译成50种语言,畅销5000万册,解决无数日常养育难题。让全世界数千万儿童、父母和教师都终生受益的经典养育读本。世界上没有问题儿童,只有缺少引导的“生活的失败者”。——心理学大师 阿德勒在我看来,阿德勒一年比一年显得正确。——马斯洛阿德勒的心理学是沿着社会科学的方向发展的。——墨菲我学习了阿德勒的很多内容,这是《正面管教》的一个心理学来源。——简·尼尔森

精彩内容
追求优越及其教育意义就我们看来,在所有情况之下都展现自我的这种动态欲望,普遍存在于儿童和成年人身上。我们是没有办法消除这种欲望的。人性无法忍受持久的顺从,人类甚至还打倒了自己的神灵。那种丢脸和被人瞧不起的感觉,那种世事无常与低人一等的情绪,总是会让人产生一种达到更高层次的渴望,以便获得补偿、臻于完美。
我们可以说明,儿童身上的某些独特性,暴露出了环境因素的作用,因为正是在这些环境因素的作用下,儿童身上才形成了自卑感、软弱感与不确定感。反过来,这些感觉又会对儿童的整个精神生活产生一种刺激作用。儿童的目标,就是将自身从这种状况之下解放出来,达到一种更高的层次,并且获得一种平等感。这种上进的愿望越强烈,孩子为了寻求自身力量的证明而给自己设定的目标就会越高。可这种证明,常常都超越了人类能力的极限。由于偶尔会从各个方面获得支持,孩子会把自己的未来想象得几乎同上帝一样。不管怎样,儿童的此种想象都很容易暴露出一个事实:他们都拥有让自己变得像上帝一样的想法。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那些觉得自己最脆弱的儿童身上。
举个例子来说,有一个14岁的孩子,他发现自己的心理状况非常糟糕。当我们问到他对童年时代的一些印象时,他还记得,在6岁那一年,发现自己不会吹口哨之后,他觉得非常痛苦。然而,有一天,就在他走到家门外的时候,他却成功地吹响了口哨。他非常震惊,认为一定是上帝在他的身体里面吹口哨。这种情况非常清楚地表明,他身上的那种软弱感与他对上帝的接近感这两个方面之间,存在着深刻而紧密的关联。
这种渴望超越的心态,与那些显著的性格特质有关。通过观察此种倾向,我们就会看到这样一个儿童的整个抱负。这种自我肯定的渴望变得异常强大之后,其中往往也会含有一丝忌妒之心。这种类型的儿童,很容易会形成一种习惯,那就是希望自己的竞争对手遭遇各种各样的不幸。而且,他们不只是希望(这种情况,常常会导致他们患上神经官能症),还会真的去伤害别人、给别人捣乱,甚至偶尔会显示出明显的犯罪特质来。这种儿童可能会污蔑他人、泄露隐私、贬损其他同伴,从而觉得自己的重要性得到了提升,而在有人看着他的时候,则尤其如此。没有人应当超过他,因此,究竟是他自己的重要性提升了,还是同伴的重要性降低了,对他而言并不重要。权力欲望若是变得极其强大,就会在狠毒和报复行为当中暴露出来。这些儿童,始终会表现出一种逞强好斗、大胆挑衅的态度。这种态度,又会在他们的外在表现当中暴露出来,比如他们会眼露凶光,会突如其来地大发脾气,会随时准备与假想出来的敌人战斗。对于那些以超越为目标的儿童来说,参加考试就是一种令他们觉得极其痛苦的情况,因为这样一来,就会轻而易举地暴露出他们没用的真相。
这个事实表明,我们必须让考试去适应儿童的独特性。一场考试,并非对每个儿童来说都是一回事儿。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对于有些儿童来说,考试就是一件极其恼人的事情。有些儿童会脸红或脸色变得苍白,开始结结巴巴、浑身哆嗦;有些儿童会因为羞怯和害怕而呆若木鸡,脑子里面一片空白;有些儿童只能与其他孩子一起回答问题,否则的话,他们根本就无法回答,因为他们都以为,别人正在观察他们。
这种渴望超越的心态,也会在玩耍当中表现出来。如果在这个方面怀有一种强烈的超越渴望,那么这种心态是不会允许一名抱有此种心态的儿童在玩耍中扮演马儿的角色,而让别的孩子扮演赶马车的人的。这种儿童,始终都希望由自己来扮演赶车人,始终都会想要去领导和指挥其他的孩子。不过,倘若过去的经历阻碍他去承担这样一种角色,那么他就会通过妨碍别人玩耍,来满足自己的这种渴望。而且,倘若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受到了进一步的打击,这种孩子的抱负就会遭受挫折。因此,任何新的情况都会让他后退,而不是激励他勇敢前行。
那些雄心万丈、迄今还没有遭受过挫折的儿童,会表现出一种倾向,喜欢参与各种具有竞争性的游戏。可若是在游戏中失败了的话,他们同样也会表现得惊慌失措。从儿童最喜欢玩的游戏、最喜欢听的故事、最崇拜的历史人物和名人等方面,我们常常可以推断出,他们那种自我肯定的渴望究竟达到了哪种程度,是在朝着哪种方向发展。至于成年人,我们经常发现他们都崇拜拿破仑,因为对于抱负不小的人来说,拿破仑就是一个极其合适的榜样。白日梦里的那种狂妄自大,往往都是一种强烈的自卑感的标志,因为正是这种自卑感,才会刺激那些沮丧失望的人,让他们到现实之外寻求满足与陶醉。在梦里,常常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
在观察儿童为自己的优越追求采取不同方向的过程中,我们会看到诸多明显的变化形式,并且可以把它们分成若干类别。我们无法让这种分类变得非常精确,因为这些变化形式数不胜数,并且主要是由儿童本身的自信程度决定的。成长过程当中没有受到过阻碍的儿童,会将自己对优越的追求引向能够让他做出有益成就的那种方向。他们会努力让老师满意,努力遵守秩序,并且成长为正常的在校学生。然而,我们根据经验可知,这种情况并不占多数。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