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伤寒论 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参考丛书
  • 伤寒论 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参考丛书
  • 伤寒论 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参考丛书
  • 伤寒论 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参考丛书
  • 伤寒论 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参考丛书
  • 伤寒论 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参考丛书
  • 伤寒论 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参考丛书
  • 伤寒论 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参考丛书
  • 伤寒论 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参考丛书
  • 伤寒论 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参考丛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伤寒论 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参考丛书

150 九五品

仅1件

福建龙岩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培生 编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1

版次2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21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外观如图,内页新的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培生 编
  •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6-01
  • 版次 2
  • ISBN 9787117072328
  • 定价 7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788页
  • 丛书 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参考丛书
【内容简介】
  《伤寒论》是学习中医的必修课,是从基础到临床的桥梁。教好《伤寒论》、学懂《伤寒论》、活用《伤寒论》对中医从业人员至关重要。本书的编写目的正在于此。
  本书由上篇、下篇和附篇三部分组成。由长期从事教学一线的资深专家、教授共同编写,是在第一版的基础上,保留并丰富老师必教、学生必学的内容,如:原文、词语、解释、重点分析、选注、方药、方论选、按语、小结等,突出对《伤寒论》原文的解释与理解;同时补充完善应用范围和医案部分,如:从仲景对本方的使用、后世医家对本方的使用和现代应用三方面予以全面以全面阐释,丰富古方应用范围,以期帮读者在理解、掌握的基础上,开拓思路、灵活应用经方,真正掌握《伤寒论》精髓。书末附录古今剂量折算表、模拟试题及答案、务文索引和方剂索引,便于读者查阅。
  本书取材合理,阐述准确,层次清晰,是中医药院校师生的必备案头书,也可供科研人员、临床医生进一步提高学术水平、拓宽研究思路参考。
【目录】
概论
一、《伤寒论》的作者
二、《伤寒论》的版本沿革和学术发展概要
三、《伤寒论》的学业术渊源与成就
四、伤寒的涵义
五、六经的概念
六、《伤寒论》的辨证方法
(一)六经辨证
(二)六经辨证与八纲辨证的关系
(三)六经辨证与脏腑辨证的关系
(四)六经病的传变规律
七、六经病证的治则与治法
八、学习《伤寒伤》的方法
上篇
第一章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第一节太阳病纲要
一、太阳病脉证提纲
二、太阳病分类
三、辨传变与否
四、辨病发于阳,病发于阴
五、辨太阳病欲解时
附:其他五经欲解时
小结
第二节太阳表证
一、太阳中风(表虚)证
(一)桂枝汤证
(二)桂枝汤禁例
(三)兼证
二、太阳伤寒(表实)证
三、太阳表郁轻证
小结
第三节太阳里证
一、蓄小证
二、蓄血证
小结
第四节太阳病变证
一、变证治则
二、辨虚证实证
三、辨寒热真假
四、热证
(一)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
(一)子鼓汤类证
(三)白虎加入参汤证
(四)葛根芩连汤证
小结
五、虚寒证
(一)心阳虚证
……
第二章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第三章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第四章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第五章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第六章辨劂阴病脉证并治
第七章辨霍乱病脉证并治
第八章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
下篇
附录篇《伤寒论》现代研究资料选录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外观如图,内页新的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