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尔·贝娄书信集
  • 索尔·贝娄书信集
  • 索尔·贝娄书信集
  • 索尔·贝娄书信集
  • 索尔·贝娄书信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索尔·贝娄书信集

全新正版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59.55 4.1折 145 全新

库存4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索尔·贝娄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ISBN9787020156955

出版时间2021-05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45元

货号1202372184

上书时间2024-05-27

轻阅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索尔·贝娄(1915-2005),美国作家。生于加拿大魁北克省的拉辛,在蒙特利尔度过童年。一九二四年,举家迁至美国芝加哥。一九三三年,考入芝加哥大学。两年后,转入西北大学,于一九三七年毕业,并获得社会学和人类学学士学位。同年,赴威斯康星大学攻读硕士学位。之后长期在大学执教。

目录
导言

生平年表

第一辑:1932—1949

第二辑:1950—1959

第三辑:1960—1969

第四辑:1970—1982

第五辑:1983—1989

第六辑:1990—2004

编者后记及致谢

内容摘要
有人劝索尔·贝娄写自传的时候,他总说没什么好写的,他就是忙得要命。忙着写小说,偶尔写写杂文;忙着谈恋爱,结婚,当父亲,离婚,交友,结怨,悲伤;忙于历史大事,忙于文学小事;忙于大量读书,忙于恪尽教职,教书一直教到耄耋之年。尤其是忙着写信,写给他先后几任妻子,他的儿子们,他的作家同行,喜欢他的和不喜欢他的读者,还有追着他要签名的人,着了魔似的阿谀逢迎者,以及重度精神病患者,等等。

大作家并不全都擅长写信。写信似乎是一种可以独立存在的天分,像艺术天分一样神秘莫测。显然,索尔·贝娄具备了这个艺术天分。

在这部书信集里,贝娄给读者展现了一个真实的自己。热恋的时候,他会说:“苏茜和我就是在一块浮冰上都可以很开心。”心情恶劣的时候,他会对前妻桑德拉破口大骂:“你他妈的差点儿杀了我……我把我在你手里遭的罪全都写进《赫索格》里了。”

当然,在这部始于1932年,终于2005年的书信集里,还有贝娄对文学、政治、哲学的沉思,是对他七十余年的心路历程的记录,以及对二十世纪美国社会的若干侧面的再现。

主编推荐
写作和爱情,是贝娄生活的两大主题,前者催生了他的等身巨著,后者则导致了五次婚姻。他在爱情巅峰时会发誓“我和苏茜哪怕在一块浮冰上也可以很幸福”,在心情恶劣时会大嚷大叫:“阿妮塔还在使着邪劲儿。她要钱,钱,钱,钱,钱。如果没有钱,她就要血。”他在给文坛同侪写信时同样喜怒无常,他曾不客气地对约翰•契弗说:“我会不会读你的书?这不就像带着特洛伊的海伦去世外桃源免费旅游吗?”在威廉•福克纳请求他支持庞德时(庞德因在二战中发表反美和反犹言论被送进疯人院),贝娄当即发飙:“如果他没疯,就该被判叛国罪;如果他疯了,就不该仅仅因为他是个诗人而释放他。庞德在诗里和广播上宣布自己是犹太人的敌人,他歌颂谋杀犯。你居然让我帮你去救这个号召毁掉我同族人的家伙?”可以肯定,贝娄的书信跟他的小说一样好看。

媒体评论
看到这位小说大家还是个写信的高手,并不感觉惊讶。我如饥似渴,三个晚上就看完了这本书,就好像贝娄一部遗失的杰作刚刚发掘出来,却让我无意间撞上了。
——美国作家 菲利普•罗斯
一部精美的大部头……聊天般随意,却是字斟句酌,而且始终生机盎然,贝娄的书信堪称他从未写过的自传。
——《洛杉矶时报》
《索尔•贝娄书信集》是座宝库。观看我们伟大的美国作家成长的过程,是一件十分引人入胜的事。
——美国作家 内森•英格兰德
书信中涉及千头万绪,像他作品里常见的那样,那种精神与物质之间、一方水土与其养育的一方人之间敏捷而热情的对话,让我们只能叹为观止。
——《华尔街时报》
这本书一定要看。如果你热爱散文,懂得如何品味绝妙好句,你就会发现很多耐读之处,可以满足你不可言说的愉悦,让你舍不得放手。
——美国国家公共电台
精彩的段落随处可见……贝娄的小说一向满篇躁动着原生态的直接体验,又经作者以洞见、情感和风格之火精心锤炼,他的书信表明,那种浑然一体的充实,正是源自他的生活。
——《纽约客》
一个窥探文学天才内心的窗口。
——《伦敦书评》
贝娄是个才气横溢感情奔放的书信作者。这本书里浮现出来的贝娄,和他小说中的那些主人公有着密切的精神关联;这是一个追寻者,一个探索者,同时也是一个头等的观察者;一个知识分子,深陷于他所说的“深度游戏”,总是想在思考与行动之间、自我与干扰之间、个性诱惑与现实杂音之间寻找平衡。
——有名文学评论家 角谷美智子
贝娄的生动活泼,偶尔出现的争辩,他与友人深沉的情谊,他生之为人不可遏制的热情,还有他无可匹敌的文笔,使得这部书信集成为对二十世纪美国文学稍有兴趣者当之无愧的推荐阅读书。
——《金融时报》
贝娄的书信集或许是他留给我们的最后一本书了,而且……是本非常好的书。
——《华盛顿邮报》
逗乐,刻薄,温柔,寥寥几笔的刻画,形而上的杂耍,灵魂的倾诉,内心的痛苦,人性结成的那一团乱麻——索尔•贝娄的书信就是一部索尔•贝娄的小说,写信者本人就是主角。一部索尔•贝娄的小说!来自另一个世界的礼物,就像洪堡的礼物。那个伟大的声音重现,无人可以匹敌。
——《国家》
这些信里有各种各样的八卦,还有爱和雄心壮志的宣示,还有赞誉、批评、同情;最为感人的信是写给两种人的,一种是与他感情深厚的人(约翰•贝里曼,拉尔夫•埃里森,约翰•契弗),另一种是向他求助的人(威廉•肯尼迪,赖特•莫里斯)。
——《图书论坛》
在上个世纪的大作家群里,贝娄之所以杰出,而且很可能独一无二,是因为他坚信,观察在形而上的层面上是理所当然的,而感知以及对感知的记录,不是消遣而是“任务”。
——《泰晤士报文学增刊》
这些信充满了热情、渴望和需求——那么多旅行,那么多城市,那么多联系人,那么多献殷勤,那么多结合与分手,那么多暴怒,那么多胜利和沮丧,那么多或沉闷或狂躁的忧郁和愤懑;可是聚在一起,就成了一幅色彩缤纷的画面,无所不及,又斑斑点点,“时不时笑几声,超脱于喜怒哀乐之上”。
——美国作家 辛西娅•奥奇克
贝娄书信集让我们得以从迄今为止最为隐秘的视角,一窥巨声是如何发出的。贝娄在信中所用的语言和他在小说中的语言一样出色。
——《犹太书评》
这些信中闪现着机智,常给人以顽劣之感,然而也正因如此,让人得到满足。
——《公共福利》
贝娄的读者会急不可耐地读这些信,渴望探寻作家的成长过程,他们不会失望。读着这些信,谁会不喜欢他呢?他令人生畏,又和气可亲,宽容却不宽恕,投身创作又将自己奉献于世界。他写道:‘我外表世故而内心天真。’以往和未来,他都无与伦比。
——爱尔兰著名作家 约翰•班维尔
为什么不干脆承认了呢?新辑录的索尔•贝娄书信就是个现代的圣骨匣。这是这位受人爱戴的奇迹制造者留下的宝贵遗物。而且那些虔诚的追随者都是什么人?大部分都是书痴,加上着了魔似的喜欢格言警句的人,犹太文学崇拜者,激情四射的学者,还有些没法分类的人,他们热爱活着的书。
——《犹太前进日报》
泰勒的贡献意义重大,从没写过自传的贝娄现在有了一部生动真实的自传。
——《犹太纪事报》
一本出色的新书……这部按年代辑录的集子让人感觉愉快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年代本身——看着一位美国文学大家在写信的过程中通过下意识和有意识的反思逐渐成为他自己,令人欣喜。
——《美国学人》杂志
聪明,诚实,常很好笑……或许是最后一部伟大的文学书信集了。研究院经常忽略信件,认为那里面不过是些没有价值的家长里短,这是不公正的,大作家的书信其实可以成为敞开的窗口,从中可以观察那些曾经生动鲜活如今消逝已久的心智轨迹和社会环境,那些来自过去的辩论和话题,文学技巧,个人的胜利和悲剧,还有对《传道书》里那些教导的重温(万事皆空);此外,有头脑的人如何看待其所处的特殊境遇,也能让我们获得真知灼见。
——《第二关》
很厚的一本,可读性不错……要了解二十世纪中后期文学界的状况,这本书推荐阅读。
——《丹佛邮报》
既是自传式的肖像,本身也是一部文学著作……水晶一般易碎且耀眼——接触者容易伤手,远观者容易伤目——贝娄抵达了那个罕见的高度,他身上真正具有价值的一切都可以在书上找到。我们不再拥有他,但是我们将永远拥有他书中的一切。
——《威尔逊季刊》
你听说过的事情都在这里,而且还更多,所有作家,无论是满怀抱负的还是功成名就的,都必须看看这本书。
——《千百万》网刊
揭示了街头智慧型知识分子风格的有机起源,这种风格,他首次用于《奥吉•马奇历险记》,又在《抓住时机》和《雨王亨德森》中予以完善。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
让人大开眼界……这些信可不是草草写就的文字,而是用了很多心思写成的,对作者具有重要的意义,信中他对其他作家(埃里森、罗斯、马拉默德、契弗、艾米斯等等)表达喜爱和支持,用组织严密的论述反驳评论家和记者,对构成其作品背景的文化做出批判性评论。
——《科克斯书评》
这些书信由本杰明•泰勒辑录并加注,从中可以看出,索尔•贝娄身上有一点是始终如一的,这十分难得:从他1932年第一封信起,到2005年最后一封信为止,贝娄的前妻数字在增加,他的财产有增有减,但是他的个性从未改变,他一直就是个宽容大度、全神贯注于文学的人。
——《纽约休闲》
像他的小说一样让人开怀,让人发火,让人干着急,让人掰扯不清……复杂而精彩,活画出一个独一无二的人。
——《塔尔萨世界报》
这里收录的书信展现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大脑配备了一种发烧的气质。
——《图书馆杂志》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