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言与传奇——张爱玲评传
  • 流言与传奇——张爱玲评传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流言与传奇——张爱玲评传

正版全新

54.91 8.4折 65 全新

库存4件

上海浦东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孔庆茂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091145

出版时间2013-08

装帧平装

开本大16开

纸张胶版纸

定价65元

货号1765498

上书时间2024-03-13

历史迷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书    名】 流言与传奇——张爱玲评传
【书    号】 9787100091145
【出 版 社】 商务印书馆
【作    者】 孔庆茂
【出版日期】 2013-08-01
【版    次】 1
【开    本】 大16开
【定    价】 65.00元

【编辑推荐】 
《流言与传奇(张爱玲评传)》由孔庆茂著,内容推荐:
  《流言》与《传奇》,分别是张爱玲散文和小说的代表作集子。
  在读者与作者的文字沟通中,小说是两点之间*短的距离;但在对作家性格的了解上,散文又是两点之间*真切的交流。
  张爱玲的小说是一道道绮丽的回廊,但总是“一级一级走向没有光的所在”,永远不了的茫然结局;而她的散文却是“写在水上的文字”,流动自然,平淡之中见绚烂,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小说是周围世界的幻化扭曲,散文则是灵气的流露与挥洒。有人说,张爱玲的散文比小说更有味;也有人说,她的小说是一种新尝试,可是她散文的文体在中国文学的演进史上是应占有一定的地位的。

【内容简介】 
此书对张爱玲的一生作了客观生动翔实的叙述,文字优美,颇有张爱玲作品的韵味。

【目录】 
引子
第*章 曲折的流年
童言无忌
李鸿章的曾外孙女
孤独的秋千院落
破碎的家园
第二章 寻找温情
躲进小说避风雨
摩登时代的冷眼闹剧
才华初露
顾影自怜
永远不回家
第三章 乱世中的女大学生
进入香港大学
一生知己——炎樱
*初的“连环套”
生死的边缘
第四章 怒放的罂粟花
用英文写作的“青年天才”
香港梦回
吹向文坛的“两炉沉香”
向柯灵投稿
苏青与张爱玲
*辉煌的顶峰
“流言”及其他
第五章 临水照花
清流浊水
人花相映
浮世的悲欢
第六章 倾城之恋
想要有个家
桐花万里路连朝语不息
欲仙欲死
水月镜花
第七章 余韵茫然
有“汉奸”嫌疑吗
“华丽”不再有缘
电影编剧
山雨欲来
第八章 美丽苍凉的手势
火红的一九四九
《十八春》
《小艾》
去意徊徨
第九章 漂泊天涯
香港,依然陌生
《秧歌》与《**》
天涯路远
三见胡适之
第十章 花开花落
认识赖雅
梅开二度
台港之行
寸寸斜阳
第十一章 美人迟暮
断绝尘缘
梦断“小团圆”
何处觅芳踪
《红楼梦魇》
译注《海上花》
回首前尘
尾声 魂归何处
【附录】
小团圆(节选)
张爱玲年谱
张爱玲传记资料目录
后记

【文摘】 
童言无忌
  七十多年前,一个大年初一,在天津。
  在法租界区一条繁华的街道的北侧,一座豪华的宅院。古典式的朱漆大门两旁,蹲着两只雄伟高大的石狮子,巍峨地傲视着。这座宅院昔日通亮的光彩已经黯淡,颜色稍显斑驳,似乎有些过时,然而依然显示着高门贵族式的气势,门前站着巡警把守。一条林荫道由大门进去,直达花木丛中的欧式洋楼前,楼前有喷泉,有花坛,鹅卵石铺成图案的道路连接着洋楼的前后,偌大的院落寂静无声。
  大年初一清早的鞭炮声在院外的天空中噼噼啪啪地炸响,一串一串的鞭炮声夹杂着各色焰火,热烈地欢迎着新的一年。在周围热烈的响声中,院内更显得寂静,静得冷清,静得沉郁,那是死一般无生气的寂静。洋楼的主人,一个皮肤黝黑而瘦削的老人,穿着一件青布长袍,斜靠在藤椅里,一手抽着大烟管,一手握一卷旧得发黄的线装书,有气无力地吟哦着混浊得听不清的诗句,窗外依然是热闹的鞭炮声,但这仿佛一点也不能影响到他似的,其实他只有三四十岁,那神情却是六十多岁人的。雕刻着花纹的旧式铜床,柜里布置的古董,墙上的已略变黄的旧字画,满屋浓温的烟雾,都显示着这家主人的身份。
  日上竿头,鞭炮渐稀,“咚咚”、“啪啪”,一声疏似一声。
  楼上,一个小女孩在梦里被惊醒,翻身一看,第*个反应就是大哭:
  “热闹已经过去了,没有我的份啦,哇——”
  佣人们赶快抱她起来,女佣何干把新衣给她穿上,“小烘子不哭,快穿上新鞋出去玩”。
  “穿上新鞋也赶不上了。”又是大哭,倒在床上哭,不肯起来。
  童言无忌——是的,“繁华已经过去,穿上新鞋也赶不上了”。
  这句话被她不幸说中了,这个名叫张烘的小女孩,就是张爱玲。李鸿章的曾外孙女
  张爱玲出生在上海,两岁时随家搬到天津。
  张爱玲三岁就会背唐诗了,坐在父亲的身旁,依旧是一炉温火,满室烟香,四壁书画,她静静地坐着,想起女佣晚上在床上教她背的唐诗来,便站在父亲膝下背给父亲听——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她不知为什么父亲默默无语,黯然神伤,两行浊泪落在腮边。多年后张爱玲历经沧桑才了解这人世的含义。
  这个大家庭败落了。然而当初是何等的荣光,何等的辉煌。
  张爱玲的祖父张佩纶是清朝末年的大名士。张佩纶(1848—1903),字幼樵,二十二岁即中同治辛未科进士,授编修,光绪元年(1875)朝廷大考,考得一等第*名,授翰林院侍讲,又晋升为日讲起居注官,伴随光绪皇帝左右。少年金榜题名,青云直上,这是张家从未有过的荣耀。这位张大才子在京做官,年少气盛,负一世之誉,抱有壮志雄心,与李鸿藻、张之洞、陈宝箴等京官名流正是书生意气,挥斥方道,对曾国藩、李鸿章的定国大计颇为不满,慷慨激昂批评时政,是清流派的主力。张佩纶为官清廉,虽然做着翰林院侍讲,但仍是稀粥白饭,对那些轻裘肥马、锦衣玉食、华屋高堂、拥姬挟妾的达官贵人,不管是朝中清贵还是封疆大吏,只要一有劣迹落在他手,一本参奏就直递皇帝,笔下来得快,语言又犀利,条分缕析,耸人听闻,颇得光绪“嘉许”。因此,他愈发敢言,一个接着一个参奏,参了抚督参藩司,劾罢六部劾九卿,半年时间,不知多少个红翎顶戴被他这一枝利笔拔掉,弄得朝野人士没有一个不怕他的,连后来做了他岳父的李鸿章也差一点被劾。
  张佩纶是清流派的中坚。他满腹经纶,评议朝政,对外交力主抵抗。当时法国人侵越南,把攻占越南作为入侵我南疆的基地,张佩纶连向光绪皇帝上十数次奏疏,献抗法策略,不仅赢得满朝清誉,更博得光绪皇帝的赏识,1884一年被钦差福建办海防事宜。他踌躇满志,要在这里一展雄才,可是书生大言,纸上谈兵,碰到实际却一筹莫展。一夜之间,被法军统领孤拔打个大败,身为主帅的张佩纶临阵脱逃,被朝廷革职充军,流放东北,声名扫地。行到塞外时他有一首写得很好的诗《居庸》说:
  落日黄沙古堠台,清时词客几人来? 八陉列戍风雨阔,重驿通商锁钥开。
  暮禽晓兽吹旅梦,长枪大戟论边才。
  从今咫尺天都远,疲马当关首屡回。
  P5-7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