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玫瑰的盛开与凋谢:冰心吴文藻合传:(上·下编)(精装)
  • 玫瑰的盛开与凋谢:冰心吴文藻合传:(上·下编)(精装)
  • 玫瑰的盛开与凋谢:冰心吴文藻合传:(上·下编)(精装)
  • 玫瑰的盛开与凋谢:冰心吴文藻合传:(上·下编)(精装)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玫瑰的盛开与凋谢:冰心吴文藻合传:(上·下编)(精装)

80 4.0折 198 全新

库存2件

福建福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炳根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9

版次1

装帧其他

货号08

上书时间2024-05-18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炳根
  • 出版社 福建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7-09
  • 版次 1
  • ISBN 9787533478308
  • 定价 198.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大16开
  •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学术性和研究价值的文学传记,传主为中国现代著名的作家与学者夫妇——冰心和吴文藻。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以丰富的史料、生动的文笔、全景式的视角详细记载了冰心和吴文藻一生的生活轨迹、文学创作、学术研究和心路历程,以及围绕在他们周遭的时代变迁、历史演进与文化社会思考。不仅是典型人物的传记,也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不仅具有自由诗意的叙述魅力,更具有真实人性的诉说光辉。
【作者简介】
王炳根,江西进贤人,现居福州。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冰心研究会会长、冰心文学馆创馆馆长、福建省作协副主席、中国博物馆学会文学委员会副主任。著有评论集《特性与魅力》《逃离惯性》,专著《侦探文学艺术寻访》《永远的爱心·冰心》《郭风评传》《少女万岁——诗人蔡其矫》《林语堂:生活要快乐》《郑振铎:狂胪文献铸书魂》,散文、随笔集《慰冰湖情思》《雪里萧红》等二十余种,曾获福建优秀文艺作品奖、解放军文艺奖、全国第八届“五个一工程”奖,被日本创价大学授予荣誉博士。
【目录】
序 李玲 - 1

 

引子 - 

 

上编

 

第一章 三坊七巷至大海 - 

1.大家族中的女婴 - 

2.父亲的巡洋舰 - 

3.海边的“野孩子” - 

4.十一岁之前读过的书 - 

5.诗人与灯台守 - 

6.大家庭中的女红 - 

 

第二章 扬子江至京城 - 

1.扬子江岸的少年 - 

2.清华园里的莘莘学子 - 

3.五四运动来了 -

 

第三章 一个女大学生的五四 - 

1.烦闷的少女 - 

2.教会女中的“同性爱” - 

3.五四惊雷,震上文坛 - 

4.女性解放与《妇女杂志》 - 

5.燕大精神与《燕大季刊》 - 

6.青春与《生命》 - 

7.文学研究会与《小说月报》 - 

8.泰戈尔与《繁星》《春水》 - 

9.静美中的《惆怅》 - 

10.反响 - 

11.贡献 - 

 

第四章 留学美国 - 

1.离愁别绪与《寄小读者》初刊 - 

2.上海的饯行与话别 - 

3.横渡太平洋 - 

4.登上新大陆 - 

5.初入校门 - 

6.慰冰湖与闭璧楼 - 

7.一病足惜——圣卜生医院 - 

8.一病足惜——青山沙穰 - 

9.遨游于新英格兰大地的山水之间 - 

10.“大江会”与《琵琶记》 - 

11.绮色佳之恋 - 

12.《漱玉词》与《求婚书》 - 

13.《寄小读者》《民族与国家》的出版与意义 - 

 

 

第五章 燕园风采 - 

1.Faculty Baby(教授会的娃娃) - 

2.曼哈顿的回应 - 

3.临湖轩的婚礼 - 

4.初登讲坛与燕园落成 - 

5.死的哀伤与生的欢乐 - 

6.双峰:冰心作品的出版与研究 - 

7.双峰:吴文藻创建“燕京学派” - 

8.60号小楼的客人们 - 

9.一桩公案的“东西南北中” - 

10.平绥沿线的旅行 - 

11.燕园时期的小说 - 

12.为“燕大之父”祝寿 - 

13.环绕地球、游学欧美 - 

14.最后的燕园 - 

 

第六章 抗战岁月 - 

1.艰难跋涉向云南 - 

2.云南教育与民族建言 - 

3.呈贡“默庐” - 

4.战时对民主与制度的思考 - 

5.因“民族问题”而中暗箭 - 

6.重庆的“忙”与“挤” - 

7.国际最高委员会参事 - 

8.《关于女人》及其他 - 

9.心系燕大、心系社会学 - 

10.山上山下 - 

11.出访印度与美国 - 

12.战后去向 - 

 

 

 

 

 

 

 

 

 

下编

 

第七章 旅居日本 - 

1.战后驻日外交官 - 

2.日本的谢冰心旋风 - 

3.日本房屋与美国精神 - 

4.东京大审判、《菊与刀》、李香兰 - 

5.回国的谢冰心旋风 - 

6.心情起了变化 - 

7.继续在日的文学活动 - 

8.1948年的心境 - 

9.未遂的起义 - 

10.东京隐居 - 

 

 

第八章 归来之后 - 

1.隐居天津与北京 - 

2.吴文藻的特殊任务与任职 - 

3.冰心“浮出水面” - 

4.新中国形象大使 - 

5.抛别“昨日”走进“今天” - 

6.工作着并渴望振作 - 

7.号召鸣放 - 

8.图书馆与社会学 - 

9.组织鸣放 - 

10.烟花三月下扬州 - 

11.“逼宫”鸣放 - 

12.反击开始 - 

13.“认罪”之路 - 

14.立此存照——检讨、批判、揭发告密文本 - 

15.冰心为何没有被打成右派分子 - 

16.归来之后的写作 - 

 

第九章 向左转,开步走 - 

1.“大跃进”中《再寄小读者》 - 

2.社会主义学院:除旧布新 - 

3.十年国庆的“礼物” - 

4.“紧箍咒”下的“特权” - 

5.西方阅读与东方忏悔 - 

6.广西的“四清工作队” - 

7.江西的红色之旅 - 

 

第十章 “文革”十年 - 

1.穿不透的烟幕 - 

2.“红色风暴”来临 - 

3.谢冰心进作协“黑窝” - 

4.吴文藻入民院“牛棚” - 

5.来到向阳湖 - 

6.干校“三一堂” - 

7.从《六次危机》到《世界史》 - 

8.尼克松“带来”的客人们 - 

9.“因为我们还年轻” - 

10.重访日本 - 

11.《世界史纲》中译本的产生 - 

12.归去来兮——来了的与去了的 - 

13.天崩地裂大悲大喜 - 

 

第十一章  生命从八十岁开始 - 

1.摘下“紧箍咒”,放开思想 - 

2.控诉与思考 - 

3.“救救孩子”与《三寄小读者》 - 

4.恢复社会学 - 

5.灵魂深处的慰冰湖 - 

6.最后一次出访 - 

7.生命从八十岁开始 - 

8.房子、稿子与心情 - 

9.念旧与亲情 - 

10.为社会学做出的最后努力 - 

11.和青年作家:刘心武、张洁、铁凝、王安忆 - 

12.出版与再版、赏析与研究、访问与描写 - 

13.难产的自传 - 

14.吴文藻的最后岁月 - 

 

第十二章  爱恨交集 - 

1.“我”与吴文藻的再生 - 

2.恬淡自在,随意而作 - 

3.为士人请命,为教育呼喊 - 

4.南北呼应 - 

5.以猫为伴 - 

6.面对五四 - 

7.继续思索 - 

8.现实与梦想 - 

9.信中情,词中趣 - 

10.精神驿站 - 

11.精神家园 - 

12.最后的荣誉 - 

13.世纪的告别 - 

 

后记 -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