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域社会的构成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地域社会的构成

39 5.7折 69 全新

仅1件

天津津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朱炳祥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4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3-03-12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朱炳祥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8-04
  • 版次 1
  • ISBN 9787520318129
  • 定价 6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52页
  • 字数 251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对?人系列民族志
【内容简介】
  《地域社会的构成》所提出的问题,实质上就是研究在最初的意义上以及在小的单位结构上来思考社会是怎么发生的问题。《地域社会的构成》认为,“活动”(人类实践活动)是人类文化生成与变迁之“根”,也是地域社会构成的基本动力。《地域社会的构成》沿着“活动(人类实践活动)——文化的产生——社会的构成”这一路径来说明问题,从“第一种生产活动”(物质生产活动)、“第二种生产活动”(即“种的蕃衍”活动)、精神生产活动这三种基本实践活动出发,努力创建解释地域社会构成的发生学模式。
【作者简介】
朱炳祥,1949年11月生,江苏靖江人,武汉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社会学系人类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人类学学会常务理事。曾任武汉大学社会学系系主任(2007年5月至2013年5月),教育部社会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湖北省社会学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学学会常务理事。
【目录】
第一章 人类学视野中的地域社会研究
第一节 血缘先于地缘:摩尔根的研究
第二节 继嗣理论:英国人类学取向
第三节 联姻理论:法国人类学取向
第四节 市场体系理论:美国学者施坚雅的研究
第五节 “祭祀圈”的概念:台湾学者的研究

第二章 事实、叙事与研究方法
第一节 “民族志事实”的概念
第二节 “呈现-解释-建构”
第三节 从“活动”出发:发生学的方法

第三章 田野工作点概况
第一节 摩哈苴:躲藏在大山深处的彝族村
第二节 周城:面向全球开放的白族村

第四章 聚居与散布:继嗣群的地域分布
第一节 摩哈苴继嗣群的分布
第二节 周城段氏继嗣群的范围
第三节 “内卷”与“外扩”

第五章 近娶与远嫁:通婚圈的地域交集
第一节 摩哈苴的呈现
第二节 周城的呈现
第三节 “里圈”与“外圈”

第六章 索取与生产:物质生产的地域边界
第一节 摩哈苴的物质生产活动
第二节 周城的物质生产活动
第三节 “有界”与“无界”

第七章 生存与发展:市场交换的地域范围
第一节 何为市场?为何市场?
第二节 市场结构及分布地域
第三节 “核心”与“外围”

第八章 祭祀与信仰:宗教生活的地域空间
第一节 家族祭祀仪式
第二节 村落祭祀仪式
第三节 村庄祭祀仪式
第四节 “域内”与“域外”
附周城村民杨宗运对该村宗教圣地所供诸神的讲述

第九章 历时性的观察
第一节 亲属关系的变化与地域社会
第二节 物质生产的变革与地域社会
第三节 宗教实践的变迁与地域社会

第十章 地域社会“构形”
第一节 “叠合式”的内部结构
第二节 “齿轮式”的周边构形
第三节 “触须式”的外围形态
第四节 “星点式”的抛掷态势

第十一章 地域社会“问源”
第一节 “人”问
第二节 “社会”问
第三节 “村庄”问
主要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