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晋商学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晋商学

30 4.4折 68 九品

仅1件

天津津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高春平 著

出版社山西经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4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3-03-12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高春平 著
  • 出版社 山西经济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04
  • 版次 1
  • ISBN 9787807671480
  • 定价 6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574页
  • 字数 625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晋商书系
【内容简介】
《晋商学》有下列特点:
一是探本求源,广征博引。近年来随着晋商热的升温,研究晋商的著作不断涌现,诚为幸事。但客观地讲,由于受到社会上浮躁风气的影响j有个别炒冷饭、拾牙秽之作。该书则从原始资料上下工夫,在认真研读、吸收、消化已有晋商研究史学成果的基础上,用翔实的史料论述了晋商源于河东盐池,晋商乔家在包头买树梢是中国最早的粮食期货贸易,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是晋商衰亡的罪魁祸首等富有己见的观点,从而对传统的晋商票号亡于清末民初的观点,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并以宽广的视野,广征博引正史、方志、家谱、碑刻中有关文献,阐述了山西古代的商品生产、晋商活跃的十大市场、明清时期山西十大商贸集镇等新内容。
二是重视基础知识和实地考察。入院之初,高春平同志就按照导师师道刚先生的“先多读书、不急于发文章、功到自然成”的师训,系统地阅读了100多部《明实录》,摘录数十万字的资料。1992-1993年受中国商业史学会委托,由我与张海鹏先生主编《中国十大商帮》时,高春平承担了“明代晋帮的起和发展”的编写任务,又照我摸清底数的嘱咐,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东方杂志》、《大公报》、《银行月刊》及新中国成立后有关研究晋商的成果搜寻一遍,列出细目。书稿写成后,南北学者交叉审稿,该书先由安徽黄山书社出版,很快受到金融专家和学者的重视。香港中华书局花高价购买了版权,并于1995年出版。不久,台湾万象书局再版。1995年,我和张正明、顾全芳、高春平同志又承担了首都师范大学宁可先生主编的《中华五千年纪事本末》宋、明、清三朝大部分内容的编写任务,后因我日常事务太多,便将许多内容托春平同志撰写。该书1995年由人民出版社发行后,反响甚好,2004年再版。北京的朋友告我,中办要去许多套,江泽民总书记将此书作为国礼赠送外宾。‘后来为了深入研究票号,高春平逐字逐句地把《山西票号史料》读了一遍,并在认真研读史料的基础上,坚持实地考察,先后南下洛阳、武夷山,北上呼和浩特市、张家口、恰克图,对晋商的遗址、遗物、碑刻进行考辨。2007年7月,又应俄罗斯布里亚特共和国邀请前去参加“晋商与国际茶叶之路”研讨会,得以阅看恰克图博物馆珍藏的晋商资料和图片,为研究撰写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注重继承,勇于创新。学术文化事业的生命力,一靠积累继承,二靠不断创新。春平同志认真研读吸收已有研究成果,他把能看到的史料,见到的图片,买到的晋商书籍、报刊,都悉数收存起来,不论节假寒暑,一有时间,就用心研读。比如,李宏龄的《同舟忠告》、张正明的《晋商兴衰史》,他看过三遍。黄鉴晖先生的《山西票号史》反复研读,并与《山西票号史料》互相印证,在详细核对《山西票号史料》有关内容时发现书中清末票号家数有缺漏,经过半年多的逐一核对,证实清末票号分号在全国的家数远比475家要多。再比如,过去说晋商制度完善,没有被人诈骗过,他在细阅有关史料时发现,在天津的山西票号就曾被日本毒贩骗过10万两白银,于是在书中据实直书,将此事完整记录了下来。
【作者简介】
高春平,1963年生,1980年9月考入山西大学历史系,1984年毕业后考取山大历史系古代经济史专业攻读研究生,师从师道刚、崔凡芝先生学习明清史。1987年研究生毕业获历史学硕士学位,同年分配到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从事科研工作至今。1993年破格晋升副研究员,1994年任历史所古代史室主任。1995年借调到省委组织部从事整顿农村后进党支部和《中共山西省组织史资料》第二卷的编写,2000年破格晋升研究员,2001年被省委组织部推荐到长治市郊区挂职锻炼,任区委分管农业的副书记。现为山茜省历史学会副会长,山西省社科院历史所副所长,山西省晋商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中国明史学会理事、中共山西省委组织部特邀专家、内蒙古茶叶之路研究会常务理事、山西大学客座教授、吕梁高等专科学校特聘教授,曾担任电视连续剧《一代廉吏于成龙》历史顾问,先后荣获山西省“五个一”工程奖、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主要科研成果:参与编写宁可先生主编的《中华五千年纪事本末》、《中国十大商帮》、《三晋历史人物传》、《山西历史纪事本宋》、《明清晋商资料选编》、《中国晋商》等书。著有《祖槐寻根》、《山西商帮》、《晋商研究新论》、《山西通史·明清卷》、《晋商案例研究》、《潞商文化探究》等。发表有关明清晋商和明代监察制度论文90余篇,其中四篇被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晋商诚信赢天下》、《八路军与太行精神》、《明清时期晋中的中小商人》、《杀虎口旅蒙商走西口》等文引起了较大社会反响。
【目录】
绪论
第一章中国古代河东盐的产销与晋商的起源
第一节河东盐池是晋商发源之地
一、晋商源于河东盐池
二、河东盐池孕育第一批晋商
第二节先秦两汉时期人工利用天日晒盐
第三节唐代垦畦浇晒法
第四节宋代解池的生产和销售
一、生产方式
二、生产力与产量
三、盐货的经销
四、解盐运输问题
五、盐课与利润
第五节金代的河东盐业
一、盐业生产及其销售
二、河东盐商
第六节元代的河东盐业
一、盐业生产及其销售
二、盐课的增加
三、中国历史上的运城
四、第一所盐商子弟学校——运学
第七节明代河东盐的生产
一、生产方式
二、生产力与产量
三、防范缉私
第八节明代盐货的经销
一、就场专卖制
二、商专卖
第九节清代河东盐的运销
一、盐引制
二、引岸制
三、巡盐御史和运司的职能
四、运盐线路
五、运销体制:商运与民销的变迁

第二章先秦到汉唐宋元时期的山西商业贸易
第一节晋国的商业和商人
一、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营工商业
二、晋国不同时期的商业贸易政策
三、晋国著名商人的经商理财之道
第二节汉魏时期的山西商业
第三节隋唐时期的山西工商业
第四节宋元时期的山西商业

第三章山西古代的商品生产
第一节粮食
一、粮食的重要性
二、历史上山西的粮食生产
三、明代山西粮商崛起的背景
四、清代晋中粮食期货交易
五、清末至民国年间晋商在张家口的粮食交易方式
六、明清以来山西粮食产销方面需注意的问题
第二节铁器
第三节煤炭
第四节木材
一、历代森林破坏概况
二、汾河流域的森林变迁
第五节丝棉
一、山西古代纺织业发展概况
二、明清潞绸业的兴衰及其启示
第六节牲畜
一、牲畜在晋商经营中的功用
二、晋商在张家口市场的牲畜交易
第七节茶叶
一、茶叶生产技术的改进提高
二、晋商经营茶叶之法
第八节汾酒
一、巴拿马获大奖
二、悠久的历史
三、杏花村第一个专业酒作坊——“义泉涌”的产生
四、老掌柜杨德龄的苦心经营
五、千年名酒的恒久魅力

第四章开中法和明代晋帮商人的崛起与发展
第一节洪武时期开中法的创兴
一、开中法的创兴
二、开中法的兴盛
第二节永乐时期开中法的发展
一、开中法的进一步发展
二、永乐朝开中法的特点
三、潜在问题
第三节开中法的中转及其存在问题
一、宣德朝(1426-1435年)
二、正统朝(1436-1449年)
第四节开中内容的扩展与问题进一步恶化
一、景泰朝(1450-1456年)
二、天顺朝(1457-工464年)
第五节开中法由纳粮为主向纳银转变
一、成化朝(1465-工487年)
二、弘治朝(1488-1505年)
第六节叶淇变法后的盐政诸弊
一、武宗朝(1506-1521年)
二、嘉靖朝(1522-1566年)
第七节明中后期边方开中纳粮制的彻底解体
一、明前期北边的粮饷供给体制
二、明中后期北边纳粮体制的逐渐败坏
三、边储由纳米为主转向纳银的內外条件
四、边方纳粮制解体的完成
第八节明代晋帮的形成及其特点
一、明中叶边患的严重与边饷的增加
二、边商向內商的转变
三、晋帮的主要特点
第九节晋帮的发展
一、经营规模的扩大
二、经营项目的增多
三、资本的增值

第五章晋商活跃的十大市场
第一节晋商与明代北部边镇市场开发
一、晋商在明代北部商业经济活动中扮演了主角
二、明中叶后,山西商人进军全国
三、隆庆五年“封贡互市”实现后,晋商在国內市场
……
第六章票号的诞生及其重大意义
第七章票号的组织架构与业务运营模式
第八章票号严明的制度及其用人之道
第九章票号在竞争和风险中曲折发展
第十章票号鼎盛的标志与衰落原因
第十一章明清时期山西十大著名商家
第十二章明清时期山西十大商贸集镇
第十三章明清晋帮商人的历史地位与影响
作者论文论著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