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针灸单穴应用大全
  • 针灸单穴应用大全
  • 针灸单穴应用大全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针灸单穴应用大全

【正版全新】全3册 董氏奇穴针灸学+针灸单穴应用大全+靳三针穴组使用图册董景昌董氏奇穴正经实用手册原理靳瑞临床临症配取单穴法穴位诠解治疗析要

195.6 全新

库存5件

河北廊坊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黄国健 等

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ISBN9787521415919

出版时间2018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纸张胶版纸

货号05821

上书时间2024-05-23

汇珍书铺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全新】全3册 董氏奇穴针灸学+针灸单穴应用大全+靳三针穴组使用图册董景昌董氏奇穴正经实用手册原理靳瑞临床临症配取单穴法穴位诠解治疗析要
商品描述
经典热销宝贝,多次补货了,书籍具体版次以收到实物为准的,书友们知悉

董氏奇穴针灸学

作  者:杨朝义 著 杨朝义 编

出 版 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年

页  数:326

装  帧:平装

ISBN:9787521403954

主编推荐

目录
●总 论
节 董氏针灸取穴思想3
一、董氏奇穴穴位分布3
二、董氏针灸穴位命名3
三、董氏针灸穴位之取用原理5
第二节 董氏针灸之针法13
一、动气针法13
二、倒马针法15
三、牵引针法16
四、刺血针法17
第三节 董氏针灸针刺特点21
一、重视针刺深浅21
二、注重合理的留针22
三、一般不在患处用针24
四、针刺用穴有先后之分24
第四节 董氏针灸与经络25
一、董氏针灸设穴思想与经络之关系25
二、表里经、同名经与董氏针灸的密切关系26
三、脏腑别通论(别通经理论)27
第五节 董氏针灸与中医理论31
一、五行学说与脏象学说在董氏针灸中的运用31
二、脾胃学说在董氏针灸中的运用32
三、络病理论在董氏针灸中的运用32
第六节 董氏针灸掌诊学33
第七节 董氏针灸的特点与注意事项36
一、董氏针灸优势特点36
二、董氏针灸的适应证36
三、注意事项38
第八节 浅谈董氏针灸进一步发展思路41
一、合理规范基本理论41
二、必须加强临床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发展形势45
三、正确客观评价董氏针灸的临床功效45
董氏针灸常用穴位
节 一一部位(手指部位)49
大间穴/49 小间穴/49 浮间穴/50
外间穴/50 中间穴/51 还巢穴/53
指驷马/55 指五金、指千金/56 心膝穴/57
木火穴/57 肺心穴/59 二角明穴/60
胆穴/61 指三重穴/61 指肾穴/62
火膝穴/63 木穴/64 脾肿穴/65
心常穴/66 木炎穴/67 三眼穴/68
复原穴/68 眼黄穴/69 妇科穴/70
止涎穴/71 制污穴/71 五虎穴/73
第二节 二二部位(手掌部位)76
重子穴/76 重仙穴/76 灵骨穴/78
大白穴/78 上白穴/81 中白穴/82
下白穴/82 腕顺一/84 腕顺二/84
手解穴/85 土水穴/87
第三节 三三部位(前臂部)90
其门穴/90 其角穴/90 其正穴/91
火串穴/92 火陵穴/93 火山穴/93
火腑海穴/94 手五金穴/95 手千金穴/95
肠门穴/96 肝门穴/97 心门穴/97
人士穴/99 地士穴/99 天士穴/100
曲陵穴/100
第四节 四四部位(大臂部位)103
分金穴/103 后椎穴/103 首英穴/104
富顶穴/104 后枝穴/105 肩中穴/106
背面穴/107 人宗穴/108 地宗穴/108
天宗穴/109 云白穴/110 李白穴/111
支通穴/111 落通穴/112 下曲穴/112
上曲穴/113 水愈穴/114
第五节 五五部位(足趾部位)117
火包穴/117 上瘤穴/118 海豹穴/118
木妇穴/119
第六节 六六部位(足掌部位)121
火硬穴/121 火主穴/121 门金穴/123
木斗穴/124 木留穴/124 六完穴/126
水曲穴/126 火连穴/127 火菊穴/128
火散穴/128 水相穴/129 水仙穴/130
水晶穴/130 花骨一穴/131 花骨二穴/131
花骨三穴/132 花骨四穴/132
第七节 七七部位(小腿部位)136
正筋穴/136 正宗穴/136 正士穴/136
搏球穴/138 一重穴/139 二重穴/139
三重穴/140 四花上穴/142 四花中穴/143
四花副穴/143 四花下穴/144 腑肠穴/144
四花里穴/145 四花外穴/145 上唇穴/147
下唇穴/147 天皇穴/148 天皇副穴/149
地皇穴/149 人皇穴/150 四肢穴/150
侧三里穴/154 侧下三里穴/154 足千金/155
足五金/155 七虎穴/157 外三关穴/158
光明穴/158
第八节 八八部位(大腿部位)162
通关穴/162 通山穴/162 通天穴/162
姐妹一穴/164 姐妹二穴/164 姐妹三穴/165
感冒一穴/166 感冒二穴/166 通肾穴/167
通胃穴/167 通背穴/168 明黄穴/169
天黄穴/170 其黄穴/170 火枝穴/172
火全穴/173 驷马中穴/174 驷马上穴/174
驷马下穴/175 下泉穴/177 中泉穴/178
上泉穴/178 金前下穴/179 金前上穴/179
中九里穴/180 上九里穴/180 下九里穴/181
解穴/181 内通关穴/182 内通山穴/183
内通天穴/183 失音穴/184
第九节 九九部位(耳部)187
耳环穴/187 木耳穴/187 火耳穴/188
土耳穴/188 金耳穴/189 水耳穴/189
耳背穴/190 耳三穴/190
第十节 十十部位(头面部)192
正会穴/192 州圆穴/193 州昆穴/193
州仑穴/194 前会穴/194 后会穴/194
总枢穴/196 镇静穴/196 上里穴/197
四腑二穴/197 四腑一穴/198 正本穴/199
马金水穴/199 马快水穴/200 腑快穴/201
六快穴/201 七快穴/202 木枝穴/203
水通穴/203 水金穴/204 玉火穴/205
鼻翼穴/206 州火穴/206 州金穴/207
州水穴/207
第十一节 十一部位(后背部位)210
分枝上穴/210 分枝下穴/210 七星穴/212
五岭穴/213 双凤穴/215 九猴穴/216
三金穴/217 精枝穴/218 金林穴/219
顶柱穴/220 后心穴/220 感冒三穴/222
水中穴/223 水腑穴/223 三江穴/224
双河穴/225 冲霄穴/226
第十二节 十二部位(前胸部位)229
喉蛾九穴/229 十二猴穴/230 金五穴/231
胃毛七穴/232 腑巢二十三穴/232
第十三节 补遗穴位235
凤巢穴/235 夜盲穴/235 小节穴/236
次白穴/236 三叉一穴/237 三叉二穴/237
三叉三穴/238 大叉穴/238 骨关穴/239
木关穴/239 消骨穴/240 上反穴/241
董氏针灸治疗局部痛证
节 头面部病证245
一、头痛245
(一)前头痛245
(二)眉棱骨痛245
(三)偏头痛246
(四)头顶痛246
(五)后头痛246
(六)颅内痛247
(七)全头痛247
二、面痛(三叉神经痛)248
第二节 颈肩部病证248
一、颈痛248
(一)落枕248
(二)颈项部酸痛249
(三)颈肩痛249
(四)颈部胸锁乳突肌痛249
二、肩痛250
(一)五十肩250
(二)肩臂不举250
(三)肩胛冈以上痛250
(四)肩背痛251
(五)肩胛骨痛251
(六)肩峰痛251
第三节 上下肢部病证251
一、上肢部病证251
(一)手指痛、麻251
(二)手腕痛、麻252
(三)肘痛(肘劳)252
(四)小臂麻、痛253
(五)上臂痛253
(六)肩部痛253
二、下肢部病证254
(一)足趾痛、麻254
(二)足跟痛255
(三)足踝痛255
(四)膝痛255
(五)小腿痛256
(六)大腿痛256
(七)坐骨神经痛257
第四节 躯干部病证258
一、胁肋部病证258
(一)胁痛、肋痛258
(二)胸腹侧痛258
(三)胸连背痛258
(四)胸闷259
二、腰背部病证259
(一)背部痛259
(二)腰部痛260
(三)尾椎及尾椎骨尖端痛260
(四)髂骨后上棘两侧痛261
董氏针灸治疗常见病
章 内科病证./.265
节 肺系病证265
一、咳嗽、咳痰265
二、哮喘266
三、肺癌266
四、肺结核267
五、感冒267
六、肺气肿268
第二节 脾胃系病证268
一、胃酸过多(泛酸)268
二、久年胃病268
三、胃痛268
四、胃痉挛(急性胃痛)269
五、呃逆269
六、呕吐269
七、脾大269
八、泄泻270
九、便秘270
十、急性胃肠炎271
十一、胃癌271
十二、胃下垂271
第三节 心系病证271
一、失眠271
二、心悸、怔忡272
三、心绞痛273
四、各种器质性心脏病273
五、心脏衰弱(心气虚损)274
第四节 肝系病证274
一、黄疸274
二、肝炎275
(一)急性肝炎275
(二)慢性肝炎275
三、肝硬化276
四、胆病276
(一)胆囊炎276
(二)胆结石276
(三)口苦276
五、甲状腺肿大276
六、突眼性甲亢277
第五节 肾系病证277
一、肾结石277
二、肾脏炎278
三、蛋白尿278
四、肾虚性腰痛278
五、肾脏病之背痛279
六、水肿279
七、肾盂肾炎279
八、肾功能衰竭279
第六节 泌尿生殖系统病证280
一、膀胱疾病280
(一)膀胱结石280
(二)膀胱炎280
二、尿道疾病280
(一)尿道结石280
(二)尿道痛280
(三)尿道炎281
三、小便不利281
(一)小便不通281
(二)乳糜尿281
(三)尿崩症281
(四)尿频281
(五)淋证281
(六)小便出血282
四、睾丸坠痛、睾丸炎282
五、阳痿282
六、遗精、滑精、早泄282
七、癃闭282
第七节 其他病证283
一、口眼歪斜(面瘫)283
二、面跳(颜面神经痉挛)283
三、张口不灵(颞颌关节功能紊乱)284
四、脚抽筋284
五、腿软无力284
六、两腿酸284
七、腹胀284
八、腹部肿瘤285
九、腹膜炎285
十、癫痫285
十一、帕金森病286
十二、高血压病287
十三、消渴病287
十四、脏躁症288
十五、神经衰弱288
十六、痛风288
十七、痿证288
第二章 妇科病证./.289
一、月经病289
(一)痛经289
(二)月经不调289
(三)闭经290
(四)崩漏290
二、带下病291
三、不孕症291
四、妊娠恶阻292
五、安胎292
六、阴道炎292
七、子宫疾病293
(一)子宫瘤293
(二)子宫炎(子宫痛)293
(三)子宫不正293
(四)子宫下垂293
(五)子宫内膜异位症294
八、难产(胎衣不下)294
九、输卵管不通294
十、排卵性出血295
十一、卵巢囊肿295
十二、乳腺疾病295
(一)乳汁不足295
(二)回乳295
(三)乳房肿大、有硬块296
(四)乳腺癌296
(五)乳腺炎296
第三章 儿科病证./.297
一、小儿夜啼297
二、小儿流涎297
三、小儿睡中咬牙297
四、小儿高热297
五、小儿咳嗽、气喘298
六、小儿惊风298
七、小儿麻痹298
八、小儿疳积298
九、小儿遗尿299
十、新生儿黄疸299
第四章 皮肤科病证./.300
一、瘾疹300
二、蛇串疮(带状疱疹)300
三、手足皲裂300
四、颈项皮肤病(颈项部神经性皮炎)301
五、灰指甲301
六、牛皮癣301
七、颜面黑斑302
八、脂肪瘤302
九、青春痘302
第五章 五官科病证./.303
节 眼科病证303
一、目赤肿痛303
二、结膜炎303
三、睑腺炎303
四、翳状胬肉(攀睛)304
五、眼球歪斜304
六、眼睛发痒304
七、眼睛发干304
八、眼睛流泪305
九、青光眼305
十、白内障305
十一、角膜炎305
十二、眼皮跳306
十三、视物模糊(视疲劳综合征)306
十四、沙眼306
十五、散光306
十六、近视307
十七、生理性飞蚊症307
第二节 耳部病证307
一、聤耳(中耳炎)307
二、耳鸣、耳聋307
三、耳痛308
四、耳内闷胀308
第三节 鼻部病证308
一、鼻衄308
二、酒渣鼻308
三、过敏性鼻炎309
四、流涕309
五、鼻窦炎309
第四节 口舌齿咽喉疾病310
一、口唇痛、口腔炎310
二、口内生疮310
三、口干310
四、口内生瘤310
五、舌强难言311
六、舌下肿311
七、言语不清311
八、牙痛311
九、牙龈出血312
十、鱼骨刺喉312
十一、急性咽炎、扁桃体炎312
十二、急性喉炎312
十三、慢性咽喉炎313
十四、喉痒欲咳者313
第六章 外科病证./.314
一、丹毒314
二、疔疮314
三、肠痈(阑尾炎)314
四、疝气314
五、痔疮315
六、脱肛315
七、瘰疬316
八、冻疮316
第七章 其他病证./.317
一、高热317
二、醉酒317
三、精神疲劳317
四、头晕疲劳318
五、扎针后一切不良反应318
六、白细胞过少318
七、贫血318
八、肥胖症318
九、肚大腹胀318
十、游走性疼痛319
十一、狐臭319
十二、美容319
十三、抽筋319
十四、发汗、止汗319
十五、肌肉萎缩320
附 录321
董氏针灸传承脉络321
董氏针灸穴名笔画索引323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长期精研践行董氏奇穴,深有体会,结合他人经验,全面细致地讲解了董氏奇穴的穴位及董氏针灸确有疗效的疾病治疗方案,且穴位附以彩色真人图谱,内容全面翔实,图片清晰直观。本书适合董氏针灸研究者、广大针灸师、中医院校学生、针灸爱好者参考阅读。

靳三针穴组使用图册

作  者:庄礼兴 著

出 版 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年

页  数:156

装  帧:平装

ISBN:9787521422535

目录
●第一章 靳三针的特色与手法
一、组穴特色
二、常用针刺手法

第二章 常用穴组
第一节 局部三针穴组
一、鼻三针(迎香、上迎香、印堂)
二、眼三针(眼Ⅰ针、眼Ⅱ针、眼Ⅲ针)
三、耳三针(听宫、听会、完骨)
四、晕痛针(四神针、印堂、太阳)
五、面肌针(四白、下眼睑阿是穴、地仓、颊车、口禾髎、迎香)
六、叉三针(太阳、下关、阿是穴)
七、面瘫针(翳风、地仓、颊车、迎香、阳白、太阳、四白)
八、突三针(水突、扶突、天突)
九、颈三针(天柱、颈百劳、大杼)
十、背三针(肺俞、风门、大杼)
十一、肩三针(肩Ⅰ针、肩Ⅱ针、肩Ⅲ针)
十二、手三针(曲池、外关、合谷)
十三、足三针(足三里、三阴交、太冲)
十四、手智针(内关、神门、劳宫)
十五、腰三针(肾俞、大肠俞、委中)
十六、膝三针(双膝眼、梁丘、血海)
十七、足智针(涌泉、泉中、泉中内)
十八、痿三针(上肢痿:曲池、合谷、尺泽;下肢痿;足三里、三阴交、太溪)
十九、褐三针(颧髎、太阳、下关)
二十、乳三针(乳根、肩井、膻中)
第二节 “内景三针”穴组
一、胃三针(中脘、内关、足三里)
二、肠三针(天枢、关元、上巨虚)
三、胆三针(日月、期门、阳陵泉)
四、尿三针(关元、中极、三阴交)
五、脂三针(内关、足三里、三阴交)
六、肥三针(中脘、带脉、足三里)
七、痫三针(内关、申脉、照海)
八、阴三针(关元、归来、三阴交)
九、阳三针(关元、气海、肾俞)
十、闭三针(十宣、涌泉、人中)
十一、脱三针(百会、神阙、人中)
十二、启闭针(人中、听宫、隐白)
……
第三章 靳三针临床优势病种应用

内容简介

“靳三针疗法”是集临床、实验、理论研究为一体的学术体系,“三针”是靳瑞教授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通过对部分穴组专门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和反复的临床实践,对某一疾病精选出其中最常用的三个穴组,作为临床常用的固定针灸配方,经过靳瑞教授的弟子传人和靳三针学术团队几十年来不断的研究和探索,到目前为止,总共发展出49组疾病针灸处方,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岭南新针灸学术流派——“靳三针”疗法体系。本书将该49组针灸处方中的穴位从定位、组穴、主治、配穴方义、临床应用五方面进行了简要阐释,并突出强调靳三针组穴处方特色,全书穴位配有真人拍摄图,更适宜读者辨识。本书适合广大临床工作者、针灸爱好者参考阅读。

作者简介
庄礼兴 著

庄礼兴,广东省普宁市人,1955年出生。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针灸单穴应用大全

作  者:黄国健 著

定  价:78

出 版 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

页  数:496

ISBN:9787521415919

目录
●十四经穴
八髎
高血压
痛经
助产
产后尿潴留
百会
感冒
中暑
心悸
心动过速
高血压
耳源性眩晕
胃下垂
慢性泄泻
便血
尿失禁
失眠
偏头痛
脑震荡后遗症
癫证
狂证
癫痫
癔症性失语
病毒性脑炎恢复期
腰扭伤
足跟足底痛
小儿受惊
小儿脱肛
梅尼埃病
内耳眩晕症
臂臑
痉挛性斜颈
复视
视神经和视网膜发
育不良
急性视神经炎
角膜炎
急性结膜炎
眼外肌麻痹
长强
后头痛
腰骶部疼痛
肛门寒冷
大便失禁
腰脊髓膨出症术后大小便失禁
术后尿潴留
肛裂
痔疮
肛门瘙痒症
继发性闭经
小儿泄泻
小儿癫痫
小儿脱肛
承浆
呃逆
呕吐
胃脘痛
颈部疼痛
痛经
小儿厌食
口舌溃疡
承满
胃下垂
承泣
近视
眼睑跳动
承山
胃脘痛
便秘
神经官能症
落枕
腓肠肌痉挛
痔疮
痛经
尺泽
淋证
腰扭伤
臂丛神经痛及桡神经痛
牙痛
冲阳
肱骨外上髁炎
大肠俞
细菌性痢疾
急性肠炎
肠梗阻
肛裂
痔疮
大敦
突发性心区疼痛
急性睾丸疼痛
嵌顿性股疝疼痛
睾丸炎
强中症
阴茎疼痛
大陵
咳嗽
失眠
手指酸麻
鸡爪风
踝关节扭伤
足跟痛
跟骨下脂肪垫损伤
大椎
感冒
高血压
颈性眩晕
失眠
癫痫
类风湿性关节炎
落枕
颈扭伤
项背强痛
背寒身冷
偏瘫肢冷
腰扭伤
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
痤疮
荨麻疹
面部丘疹
痛经
外耳道炎
胆俞
胆道蛔虫病
地仓
小儿流涎
地机
痛经
犊鼻
膝关节痛
便秘
兑端
癫痫
晕针
二间
肩关节周围炎
耳和髎
偏头痛
肺俞
咳嗽
哮喘
手臂不举
背痛
过敏性鼻炎
丰隆
头痛
面神经麻痹
眶上神经痛
颞颌关节炎
胸痛
颈及足背痛
小腿肌肉风湿痛
高脂血症
风池
感冒
高血压
呃逆
失眠
癔症
癫痫
头痛
偏头痛
脑外伤后头痛
枕大神经痛
下颌关节痛
面肌痉挛
眩晕
颈性眩晕
落枕
慢性颈项疼痛
颈部肌肉风湿痛
慢性腰腿痛
腰椎骨质增生
踝关节扭伤
足跟痛
慢性荨麻疹
急性结膜炎
风市
感冒
偏头痛
三叉神经痛
面神经麻痹
脑血栓形成后遗症
慢性腿痛
痹证
坐骨神经痛
耳鸣
突发性耳聋
扶突
哮喘
伏兔
胃脘痛
……
经外奇穴
阿是穴
其他穴位
中医病证名索引
西医病症名索引
后记

内容简介

本书为针灸单穴应用集成之作,收集以单穴为主治疗疾病的有效医案医话,涉及医案达1000余则,范围涵盖内、外、妇、儿、五官科等。所涉及的单穴包括十四经穴(181个)、经外奇穴(88个)以及阿是穴,还包括少量其他针法如刺血疗法、耳针疗法、全息疗法、头针疗法、腕踝针疗法等的穴位应用。可供中医针灸临床工作者、针灸学习及爱好者参考阅读。

作者简介
黄国健 著

黄国健 1983年进入南京中医学院(现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学习; 1988年毕业后在江苏省中医院内科工作; 1991年师从俞荣青教授,在南京中医学院攻读中西医结合肝胆专业硕士研究生; 1994年考入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攻读中国医学科学院中西医结合博士研究生,师从周舒教授从事肝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基础研究。后在北京中日友好临床医学研究所工作。 1998年受聘于加拿大马尼托巴大学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 2005年在温尼伯开设安康中医药针灸康复中心至今。 曾主编《实用单方治病指南》《针灸单穴应用大全》(1998年版),协编《中年人养生保健全书》,在国内外发表学......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全新】全3册 董氏奇穴针灸学+针灸单穴应用大全+靳三针穴组使用图册董景昌董氏奇穴正经实用手册原理靳瑞临床临症配取单穴法穴位诠解治疗析要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