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时期文学场域研究(L)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新时期文学场域研究(L)

全新正版现货

20.3 7.0折 29 全新

库存2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初清华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ISBN9787010088075

出版时间2010-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定价29元

货号21001256

上书时间2023-10-17

天涯淘书阁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全新
商品描述

编辑推荐】:
        《新时期文学场域研究》的上篇,以新时期文学实场为主要论述对象,探讨新时期文学场域的重新生成与体制的重建。在这个部分,初清华在分析新时期文学场域的重建过程时,提出了政治、文学界、人民成为新时期文学知识生产的三种决定性力量,并仔细考察了“政治—文学—人民”三元文学体制的雏形以及三元文学体制确立的过程,分析文化身份与新时期文学场域中出现分化现象。下篇主要是以新时期文学“虚场”为考察对象,也就是对新时期文学场域中的文学观念和知识构成的研究,大致分析了现实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国家意识形态文学和通俗文学等文学知识谱系的内部构造以及复杂关系。 

作者简介】:
    初清华,女,1978年生,山东文登人。2008年6月于南京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现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东南大学艺术学博士后流动站在职研究人员。已主持完成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江苏省博士后资助计划项目各一项,现参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

目录】:
导言  重塑新时期文学世界
  一、加与减的悖论——八九十年代研究新时期文学的综述
  二、“文学知识场”——知识社会学的研究视点
上篇  文学场域重新生成与三元文学体制确立
 章  新时期文学场域的重新生成
   节  重返“天安门”:“人民”话语再现文学场
   第二节  文学期刊与新时期文学场域重建
   第三节  “政治”隐显于“二为”方向中
 第二章  文艺政策、文艺团体与文学体制改革
   节  《党的组织与党的出版物》中译文修改与文艺政策重心转移
   第二节  文联、作协与新时期文学领导体制
   第三节  文学群体与新时期文学知识生产一传播体制
 第三章  文化身份与文学界之分化
   节  新时期文学场域中的文化身份差异
   第二节  聚焦《在社会的档案里》
   第三节  “苦恋”风波
   第四节  所谓“十六年”
下篇  新时期文学场域中的知识谱系
 第四章  尽显风流的现实主义文学
   节  新时期文学批评中“真实性”原则的演变
   第二节  知识分子的身份确证:新时期创作与现实的暧昧关系
 第五章  毁誉参半的浪漫主义
   节  隐匿于文学研究中的浪漫主义文学知识
   第二节  想象与抒情:新时期文学创作中的浪漫主义
 第六章  势不可挡的“现代派”文学
   节  外国文学研究与“现代派”入场
   第二节  “人”与“语言”:新时期“现代派”文学知识的两个支点
   第三节  理性秩序的重建与坍塌:“现代派”文学创作的突破口
 第七章  民间文学与“文人化”:通俗文学迂回入场
   节  身份模糊的“通俗文学”在文学整理中悄然入场
   第二节  “传奇文学”、“法制文学”与“新故事”:新时期通俗文学知识形态
结论  新时期三元文学体制与不同谱系知识话语的扭结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简介】:
    本书试图沟通“场域”理论与“知识考古”研究。深入分析了“文革”后新时期文学场域重新生成及“政治—文学—人民”三元文学体制建立过程,其中增加“人民”一元,缓解了文学知识分子与主流意识形态可能会出现的对立,同时也为不同知识谱系文学“扭结”发展提供了可能。新时期以来挣扎在“庙堂”与“江湖”之间的知识分子写作,经历了由唯我独尊的身份认同,走向多元价值认同的过程。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全新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