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修泽学术自传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常修泽学术自传

全新正版现货

89.6 7.0折 128 全新

库存2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常修泽

出版社广东经济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545473780

出版时间2020-12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定价128元

货号29178925

上书时间2023-10-13

天涯淘书阁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全新
商品描述

编辑推荐】:

著名经济学者常修泽教授历时三载精心撰写,浓缩其40年执着探索“产权、人本、转型”经济学理论的精华,反映改革开放以来理论创新的一个缩影。


叙事严谨,观点新颖,富有哲理性和可读性,并收入珍贵的历史资料,为研究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与经济学的思想演进提供一个具体的标本。


作者独特的治学成长经历,展示了改革开放一代青年自强不息的奋进路程,相信对各界青年特别是在校大学生、研究生走好人生之路有所启迪。



内容简介】:

本书是广东经济出版社和 《经济研究》编辑部联合推出的大型丛书《改革开放进程中的经济学家学术自传》中的一册,作者为我国著名学者常修泽教授。书中记述了作者从事经济理论研究40年的成长道路、主要学术思想、研究思路和治学体会。本书从构思、撰写、修改、审定,历经三载精心打磨直至问世。


     本书以“产权 人本 转型——通往未知境界的理论探索之路”为主题,分为五章:*章,我的成长路:通往“罗马”的另一条路;第二章,“产”:《广义产权论》,为天地人生命共同体立命;第三章,“人”:《人本体制论》,为人的自由发展立心;第四章,“转”:《包容性改革论》,为中国全面转型立论;第五章,学术观点精要小集(30条“金句”)。


     本书文风清新,富有哲理。各章文后设有作者提出的与读者共同切磋的思考问题。书中附录收入了常修泽教授学术研究40年大事记和主要学术论著目录,为研究其独特的学术道路以及其探索的“广义产权论”“人本经济论”和“中国全面转型论”提供*手学术史料。



作者简介】:

  常修泽,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国家计委(现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兼任中国经济学术基金(香港)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等。


     长期致力制度经济学领域有关广义产权理论、人本经济学理论和中国转型理论的研究。著有《人本体制论》《广义产权论》《包容性改革论》和《人本型结构论》等学术理论著作。被相关学界推为中国“人的发展经济学领军人物之一”和“广义产权理论的拓展者之一”。


     其理论贡献被收入1949—2009年《中国百名经济学家理论贡献精要》(第二卷)和《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经济学卷)》第三分册。入选美国传记研究所(ABI)《国际名人录》和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IBC)《国际名人录》。



目录】:

壹 我的成长路:通往“罗马”的另一条路


 


楔子 1960年“闹饥荒”:尽快找所“管饭”的学校


 


一 三进大学:无缘文凭 有缘名师


  (一)一上财院:初学经济学,中途学校“降格”


  (二)二上南开业大:遇良师点拨,“文革”中断学业


  (三)三上南开经济学进修班:谷老师的“悄悄话”


 


二 南开大学三次破格:时代机缘天地宽


  (一)破格录用:国家“转向”与滕校长一锤定音


  (二)破格晋升副教授:多亏改革开放给我思想营养


  (三)破格晋升教授:受益于“不限名额 机会均等 公开竞争”


 


三 中青年四次聚会:家国情怀与切磋论剑


  (一)1984年莫干山会议:抱着一个“试管婴儿”


  (二)1985年天津会议:闹了一个“题词笑话”


  (三)1987年东西部对话会:仡佬族村寨萌生新想法


  (四)1989年京丰宾馆会议:有一种“被火烤”的感觉


 


四 天命之年进京:国家智库再历练


  (一)从《希望之光》到《新星荟萃》:“扎根本土 潜心治学”


  (二)*次进中南海北院与获南开经济研究所纪念铜镜


  (三)宏观院十六年:高端智库促理论升华


  (四)2011年退休:潜心于长白山与海南“学术修炼”


 


贰 “产”:《广义产权论》,为天地人生命共同体立命


 


一 20世纪80年代:从主张“长期并存”到发表《产权市场论》


  (一)1980年《长期并存 比翼齐飞》在《人民日报》发表:一个四十年的“沉重”话题


  (二)从商品经济导出国企“自负盈亏”:《方向》一文发表难


  (三)1987年尝试使用“产权”概念:提出“建立产权市场”的构想


  (四)《企业创新论》获中央纪念改革十周年论文奖,于《经济研究》卷首发表


 


二 20世纪90年代:主笔四部产权专著,“为伊消得人憔悴”


  (一)*部:瞄准“资产重组”,旨在打破资产“刚性结构”


  (二)第二部:瞄准“产权创新”,以身换书,值也不值?


  (三)第三部:瞄准“产权交易”,与产权市场结缘


  (四)第四部:瞄准“产权界定”,“桃子”该由谁来“摘”?


 


三 完成由“狭义”到“广义”的过渡,代表作《广义产权论》问世


  (一)内部报告:建议中央“从广义上”把握“产权”内涵


  (二)十年著述,十年过渡:二十年终于把《广义产权论》“磨出”


  (三)“广义产权论”的三大要义


  (四)《广义产权论》出版后的反响


 


四 寻求产权与人本的“耦合”:两论《产权人本共进论》


  (一)2010年:一论《产权人本共进论》


  (二)寻求产权与人本的“耦合”,引出一段新版“关公战秦琼”


  (三)再论“共进”:“产权*重点”与“人本中心”如何协调?


 


五 内部上报两篇研究报告:保护产权与保护企业家


  (一)内部报告1:保护产权


  (二)内部报告2: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


  (三)两篇内部报告引来新华社三次内部谈话


 


六 产权研究四十年:“广义产权论”的“葡萄”熟了吗?


  (一)探讨产权结构改革:《混合所有制经济新论》出版


  (二)《所有制改革与创新》一书在改革四十年问世


  (三)央视《中国经济大讲堂》讲“产权”:台上四十分钟,台下四十年功


 


叁 “人”:《人本体制论》,为人的自由发展立心


 


一 *个十年:从“人本经济学”课题申请到“人本高于资本”的提出


  (一)1986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人本经济学”课题申请


  (二)1988年:由《企业创新论》切入,触及“人”的问题


  (三)1992年:《市场经济的发展意味着将使人获得一次新的解放》


  (四)1993年:与《坎坷十四年》两位作家成“知音”


  (五)1996年:正式提出“人本高于资本”


 


二 第二个十年:从“初露端倪”到“人发论纲”


  (一)1998年:改革二十年的“另类”总结《独立的人格力量和自主的经济力量初露端倪》


  (二)21世纪前夕:提出“超限制的新人”命题


  (三)2001年:建议中央“把人的发展作为一个独立的、完整的指导性理念来提出”


  (四)2008年发表《论当代中国人的自身发展问题》及《当代“人”的发展问题论纲》:与“人发学界”结缘


 


三 二十二年磨出这把剑:《人本体制论》出版(2008年)


  (一)“剑”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亮出”


  (二)《人本体制论》的尝试:马、中、西“三合一”


  (三)《人本体制论》的几个核心观点


 


四 又过七年:姊妹篇《人本型结构论》出版(2015年)


  (一)将“人本论”引入经济结构


  (二)向六大结构“锚地”抛人本之“锚”


  (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人的位置在哪里?


  (四)两部人本经济学专著引起激烈争论


 


五 十年“人发会”的反思:中国“人发学界”向何处去?


  (一)“两原始”发起组织九届“人发会”:为建立“人发学派”做铺垫


  (二)从严格意义上说,中国的“人发学派”还没有形成


  (三)“走出去”:以国际学术视野探讨人类发展问题


  (四)与政治经济学界汇合:提出“以人本思想为核心,创新经济学体系”


 


 


肆 “转”:《包容性改革论》,为中国全面转型立论


 


一 体制转型:从让“媳妇”进“门”到系统提出《包容性改革论》


  (一)“老祖宗”为什么不让“媳妇”进“门”?


  (二)1984年夏《决定》起草期间:“缺页”的故事


  (三)1986年泰山顶上:似乎看到两道“普照之光”


  (四)瞄准资源配置主体:《我的市场经济观:“换体”论》


  (五)2006年“*场雪”:《力排两种干扰》遭非议


  (六)探索全面转型的《包容性改革论》出版,容也,不容?


 


二 开放样式转型:从“试管婴儿”到“四沿”开放和“破垄”主张


  (一)深圳经济特区调查:“试管婴儿”是这样产生的


  (二)1988年:首提“四沿”开放战略


  (三)领域开放:“点穴式”的“结构性破垄论”


  (四)在欧洲思想实验室讨论:全球化中“中国扮演何种角色?”


 


三 发展样式转型:中国“凤凰”如何在“痛苦煎熬”中涅槃?


  (一)刨根问底:《关于先进生产力的内涵、特征及发展规律性研究》


  (二)“不列颠”是什么意思?在伦敦讲“世界多样性中的中国发展”


  (三)呼唤“凤凰涅槃”:唤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提升论》


  (四)2009年:“第三波转型论”引争鸣


  (五)人本、绿色、创新、协调、改革:五年后“三同两异”


  (六)转型争论无穷期:“大四新”“小四新”之争只是一例


 


四 文明转型:由“文明隔阂”走向“文明融博”


  (一)2009年国际论坛:主张由隔阂转向融合


  (二)读书与“走路”: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根


  (三)“上面中国牡丹花,下面美国自由钟”的启示


  (四)国外归来“双聚焦”:瞄准“中西”与“当代”


  (五)2017年北京国际会议:论中西文明的*契合点


  (六)经济研究-高层论坛-2018:探讨“特共一体”的政治经济学


 


伍 学术观点精要小集


一 关于人本经济学方面


二 关于广义产权论方面


三 关于全面转型论方面


 


附 录


 


附录一 主要学术论著名录


附录二 学术研究四十年大事记


 


参考文献


 


后 记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全新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