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择偶心理促进消费者接受高度创新产品影响机制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择偶心理促进消费者接受高度创新产品影响机制研究

全新正版现货

26.9 5.5折 49 全新

仅1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于军胜

出版社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4230685

出版时间2018-10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定价49元

货号25478598

上书时间2023-10-12

天涯淘书阁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全新
商品描述

内容简介】:

 企业花费大量物力、人力进行新产品的开发,其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些新产品既有可能为企业带来大量的利润,也有可能成为企业难以吞下的苦果,消耗企业大量的资源。特别是那些高度创新的产品虽然能够提供巨大的利益给消费者,但由于和已经存在的产品概念相差较大,而无法得到消费者的理解和接受,往往以失败告终。那么如何通过有效的营销手段使得消费者更加接受高度创新的产品,对于企业便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学术界应该予以探讨的问题。本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择偶心理与高度创新产品的接受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相关的营销建议。  



作者简介】:

 于军胜,管理学博士,现在鲁东大学商学院工作。2014年获中山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企业管理专业,研究方向为消费者行为。近年来,先后主持参与国家省市课题多项。在《中国软科学》、《中大管理研究》、人大复印资料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目录】:

前 言................................................................... 1


 


*章 绪论............................................................. 1


 *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主要观点............................................. 3


 


第二章 新产品研究综述................................................... 5


 *节 新产品的概念及分类............................................. 5


 第二节 消费者接受新产品的相关研究..................................... 7


 


第三章 图式不一致理论与高度创新产品.................................... 21


 *节 图式理论介绍.................................................. 21


 第二节 图式不一致理论................................................ 24


 第三节 *不一致产品的解决能力...................................... 28


 


第四章 创造性.......................................................... 29


 *节 创造性定义及其历史............................................ 29


 第二节 创造性思维的研究综述.......................................... 30


 第三节 联想、创造性思维.............................................. 42


 第四节 联想理论及与创造性思维有关的实证研究.......................... 49


 


第五章 进化心理学与择偶心理............................................ 53


 *节 进化心理学的历史及基本理论.................................... 53


 第二节 择偶理论及相关研究............................................ 67


 


 


第六章 研究框架与假设提出.............................................. 80


 *节 理论分析...................................................... 80


 第二节 实验一........................................................ 83


 第三节 实验二........................................................ 88


 第四节 实验三........................................................ 92


 第五节 实验四........................................................ 94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97


 *节 研究结论与总结................................................ 97


 第二节 理论意义...................................................... 98


 第三节 对营销的意义.................................................. 99


 第四节 研究局限及未来研究方向....................................... 100


 


参考文献............................................................... 101


 

后记    112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全新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