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第一批珍贵古籍名录著录!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王献刻本《渼陂集》卷四(明代文学家王九思诗文集、嘉靖白棉精印、字体古雅、流传稀少!)
  • 国家第一批珍贵古籍名录著录!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王献刻本《渼陂集》卷四(明代文学家王九思诗文集、嘉靖白棉精印、字体古雅、流传稀少!)
  • 国家第一批珍贵古籍名录著录!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王献刻本《渼陂集》卷四(明代文学家王九思诗文集、嘉靖白棉精印、字体古雅、流传稀少!)
  • 国家第一批珍贵古籍名录著录!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王献刻本《渼陂集》卷四(明代文学家王九思诗文集、嘉靖白棉精印、字体古雅、流传稀少!)
  • 国家第一批珍贵古籍名录著录!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王献刻本《渼陂集》卷四(明代文学家王九思诗文集、嘉靖白棉精印、字体古雅、流传稀少!)
  • 国家第一批珍贵古籍名录著录!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王献刻本《渼陂集》卷四(明代文学家王九思诗文集、嘉靖白棉精印、字体古雅、流传稀少!)
  • 国家第一批珍贵古籍名录著录!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王献刻本《渼陂集》卷四(明代文学家王九思诗文集、嘉靖白棉精印、字体古雅、流传稀少!)
  • 国家第一批珍贵古籍名录著录!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王献刻本《渼陂集》卷四(明代文学家王九思诗文集、嘉靖白棉精印、字体古雅、流传稀少!)
  • 国家第一批珍贵古籍名录著录!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王献刻本《渼陂集》卷四(明代文学家王九思诗文集、嘉靖白棉精印、字体古雅、流传稀少!)
  • 国家第一批珍贵古籍名录著录!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王献刻本《渼陂集》卷四(明代文学家王九思诗文集、嘉靖白棉精印、字体古雅、流传稀少!)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国家第一批珍贵古籍名录著录!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王献刻本《渼陂集》卷四(明代文学家王九思诗文集、嘉靖白棉精印、字体古雅、流传稀少!)

6000 八五品

仅1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不详

出版人不详

年代明代及以前 (1644年及以前)

纸张白棉纸

刻印方式木刻

装帧线装

尺寸28.6 × 16.5 × 0.5 cm

册数1册

上书时间2016-12-27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当代著名的版本学家,藏书家,文物鉴定专家孟宪钧先生旧藏!民国二十八年(1939)吴氏四欧堂排印本《梅景书屋词集》(吴湖帆为纪念妻子潘静淑而自己编辑校对出版的他与夫人的词集,并亲笔墨笔题记赠给著名书画家刘海粟,名家名作、名人旧藏,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和收藏价值,是不可多得的收藏佳品!)
当代著名的版本学家,藏书家,文物鉴定专家孟宪钧先生旧藏!民国二十八年(1939)吴氏四欧堂排印本《梅景书屋词集》(吴湖帆为纪念妻子潘静淑而自己编辑校对出版的他与夫人的词集,并亲笔墨笔题记赠给著名书画家刘海粟,名家名作、名人旧藏,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和收藏价值,是不可多得的收藏佳品!) ¥22000.00
著名藏书家黄裳旧藏——民国古书流通处石印巾箱本《曲苑》10册一套全(民国著名文献学家,编辑出版家陈乃乾编的一套极为重要的戏曲作品集、选善本影印、首原黄裳先生题记,惜已破损,仅存残字。有众多黄裳先生藏书章:黄裳、黄裳鉴藏、木雁斋、草草亭藏书记、梦雨斋图书记、容家书库、黄裳藏本,可见先生生前深爱之!)
著名藏书家黄裳旧藏——民国古书流通处石印巾箱本《曲苑》10册一套全(民国著名文献学家,编辑出版家陈乃乾编的一套极为重要的戏曲作品集、选善本影印、首原黄裳先生题记,惜已破损,仅存残字。有众多黄裳先生藏书章:黄裳、黄裳鉴藏、木雁斋、草草亭藏书记、梦雨斋图书记、容家书库、黄裳藏本,可见先生生前深爱之!) ¥20000.00
民国十五年番禺黄氏京师精刻初印《自然堂遗诗》(明末清初著名诗人黄宽的诗集、溥仪帝师温肃题签,书法家、溥仪老师黎湛枝题写书名,著名画家汪后来序,特大开本、天地宏阔、清代典型方体大字精刊、纸白墨浓、初刻初印)
民国十五年番禺黄氏京师精刻初印《自然堂遗诗》(明末清初著名诗人黄宽的诗集、溥仪帝师温肃题签,书法家、溥仪老师黎湛枝题写书名,著名画家汪后来序,特大开本、天地宏阔、清代典型方体大字精刊、纸白墨浓、初刻初印) ¥10500.00
善本!清同治光緒间上海江南製造總局刊刻《化学分原》八卷四厚册(59副化学实验插图,刻印精美,中国最早的分析化学译注,标志着近代分析化学的正式传入,其分析化学实验知识和科学仪器的介绍,为中国传统化学走向实验化学奠定了基础,是中国近代分析化学教科书的蓝本!)
善本!清同治光緒间上海江南製造總局刊刻《化学分原》八卷四厚册(59副化学实验插图,刻印精美,中国最早的分析化学译注,标志着近代分析化学的正式传入,其分析化学实验知识和科学仪器的介绍,为中国传统化学走向实验化学奠定了基础,是中国近代分析化学教科书的蓝本!) ¥15000.00
千古奇文——清吳門沈華刻本 《織錦回文詩》(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珍贵遗产,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占有特殊地位,以五色丝线绣于八寸见方锦缎而成,又名璇玑图诗;其正读、反读、纵横反复皆成诗章,能读出3752首诗,堪称巧夺天工之作。清代方字精刊、流传稀少,全国仅6家图书馆有藏)
千古奇文——清吳門沈華刻本 《織錦回文詩》(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珍贵遗产,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占有特殊地位,以五色丝线绣于八寸见方锦缎而成,又名璇玑图诗;其正读、反读、纵横反复皆成诗章,能读出3752首诗,堪称巧夺天工之作。清代方字精刊、流传稀少,全国仅6家图书馆有藏) ¥6800.00
清光绪12年启秀山房刻本《学海堂四集》28卷16册全(清代学海堂书院著名学者陈澧等编辑刊刻,广雅书院旧藏,墨色浓郁,初刻初印,清代原装,流传稀少)
清光绪12年启秀山房刻本《学海堂四集》28卷16册全(清代学海堂书院著名学者陈澧等编辑刊刻,广雅书院旧藏,墨色浓郁,初刻初印,清代原装,流传稀少) ¥16000.00
清嘉庆二十年南昌府学刻本清同治十二年(1873)江西书局递修重印《尙書注疏》二十卷附校勘記二十卷10册全。(中国第一部古典文集和最早的记言体史书,著名学者阮元主持刊刻,同治递修,有着独特的校勘价值,是阮刻本中最优版本,白纸精印、原装原签)
清嘉庆二十年南昌府学刻本清同治十二年(1873)江西书局递修重印《尙書注疏》二十卷附校勘記二十卷10册全。(中国第一部古典文集和最早的记言体史书,著名学者阮元主持刊刻,同治递修,有着独特的校勘价值,是阮刻本中最优版本,白纸精印、原装原签) ¥11500.00
珍贵的明嘉靖公文纸——明代提刑按察司揭贴(上行文书)是研究明代刑名诉讼、公文档案、明代公文书法和明代古籍用纸的珍贵实物标本!
珍贵的明嘉靖公文纸——明代提刑按察司揭贴(上行文书)是研究明代刑名诉讼、公文档案、明代公文书法和明代古籍用纸的珍贵实物标本! ¥4000.00
清钤印本《读画轩印谱》
清钤印本《读画轩印谱》 ¥6500.00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商品描述
藏品为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王献刻本《渼陂集》卷四金镶玉装一册, 23页46面,一卷全。开本长宽:28.6*16.5厘米。白棉紙,半葉十行,行二十一字,小字單行同,白口,無魚尾,四周單邊。有水渍,由于印刷速度过快个别页微有断版。由于年底久远,白棉纸微微泛黄。金镶玉装,品相是不错的。
王九思(1468~1551) 明代文学家。字敬夫,号渼陂。汉族,陕西鄠县(今户县)人。弘治九年(1496)进士。选为庶吉士,后授检讨。其间,李梦阳、何景明、康海等人陆续来北京,相聚讲论,倡导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史称"前七子"。正德四年(1509)调为吏部文选主事,年内由员外郎再升郎中。武宗时宦官刘瑾败,因与刘瑾为陕西同乡,被名列瑾党,降为寿州同知。以诗文名列"前七子"。所著有诗文集《渼陂集》、杂剧《沽酒游春》、《中山狼》(一折),及散曲集《碧山乐府》等。王九思的诗歌主要写他仕途失意后的怨怅之情,时时流露出“相权操白刃,谗口叹青蝇”(《朱仙镇谒岳王庙》)的感慨。也有少数接触社会问题的诗篇,如《卖儿行》、《马嵬废庙行》、《孤儿吟》,或叙村媪卖儿的惨状,或述宦官气焰的嚣张,或写当时世态的炎凉,有一定现实意义。从艺术上说,他的诗模拟痕迹较重。有些诗从语言到意境,就如汉魏、杜诗的赝制品。但他才情烂漫,有些诗语言绮丽,抒发情怀细腻。明代文学家李开先在其《渼陂王检讨传》中说王九思:"诗文苍古,而词曲则新奇,不止守元人之家法,而且得元人之心法矣。脍炙人口,洋溢人耳。"这当是对王九思诗文、杂剧、散曲的全面评价。
他的诗文集有《美陂集》16卷、《续集》3卷。《美陂集》16卷是書於嘉靖十二年由九思門人監察禦史王獻刻於山西,今陝西師範大學圖書館等有藏。《中国古籍善本总目》集部明别集类著录、《四庫全書總目》、《中國古籍善本書目》、《山西省古籍善本書目》、国家第一批珍贵古籍名录》著录、《第二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第二批山西省珍貴古籍名錄》著录。
本书有以下几大特点:一是著名陕西籍学者王九思编撰的明版诗文集。作为前七子之一的诗文集,反映了他的个人价值观和人生观,对研究他的诗文和学术思想具有重要价值。二是名人刊刻,由九思門人監察禦史王獻刻於山西。雕版精良,白口方体,字体古雅,是明代嘉靖本的代表性标本,为典型的嘉靖版刻风貌。三是收藏价值高,明嘉靖诗文集,是收藏家梦寐以求的翘楚。四是明代上等白棉纸精印。白棉纸以桑树皮和楮树皮为主要原料,纸质洁白细润而复加有柔韧,明代凡豪贵印书多用此纸,并以之为佳选,故白棉纸为明代的纸中新贵,明代白棉纸印本也愈来为当今市场上的买家所喜好,其稳步攀升之价值,在近年来也愈加为高层藏家所热衷与认可。本书以明代优质白棉纸印刷,纸质柔韧,印工精美,在有明一代书中尤称上乘。光一页嘉靖白棉空白纸就200多元。五是在册善本。被文化部和国家古籍保护中心评定为国家珍贵古籍,《中国古籍善本总目》集部明别集类著录、《四庫全書總目》、《中國古籍善本書目》、《山西省古籍善本書目》、国家第一批珍贵古籍名录》著录、《第二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第二批山西省珍貴古籍名錄》著录。五是流传稀少,全国仅有陕西等四家图书馆有藏。市面上流传至今者绝少,实难得也。六是品相好好,金镶玉装,省去修书之苦,明代版书历经五六百年动荡,能保存如此完好,实属罕见。本书可读、可赏、可收藏,是明版书收藏爱好者可遇不可求的收藏佳品,藏者珍之。我的书店古籍草堂最近要上写好书,有时间逛逛。 http://shop.kongfz.com/book/18538/,明版善本随您挑,古籍草堂欢迎您。
陕西保护发掘大批珍贵古籍
新华网西安2013年11月14日电(记者杨一苗)据陕西古籍保护中心介绍,近年来陕西保护发掘了大批珍贵古籍,目前已有409部古籍收录在《第一批陕西省古籍名录》中。
  据陕西古籍保护中心主任杨居让介绍,陕西省的各类古籍存量丰富,目前有各类古籍120万册,在前不久公布的《第一批陕西省古籍名录》中,收录了409部古籍。其中包括写本、刻本、抄本、稿本、活字本等各种版本类型。从版本珍贵的文物性来说,有唐五代写刻本16部,包括唐写本《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十六,归义军时期写本《妙法莲花经》卷第四,唐刻本《陀罗尼经咒》以及刻石《怀仁集王圣教序》的南宋拓本。
  据了解,在这些古籍中有不少颇具陕西地方特色,不仅有珍贵的陕西地方志,还包括许多著名陕西籍学者编撰或陕西官员刻印的书籍。如陝西王九思撰《渼陂续集》三卷,明嘉靖二十五年广东揭阳翁万达刻本,为王九思晚年作品合集;清乾隆毕氏经训堂刻《关中胜迹图志》三十卷,是毕沅在陕主政期间编纂的陕西地理历史文献集,为研究陕西历史地理及文物古迹的重要文献。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