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戏曲的双重意义阈:陈维昭古典戏曲论集
  • 中国戏曲的双重意义阈:陈维昭古典戏曲论集
  • 中国戏曲的双重意义阈:陈维昭古典戏曲论集
  • 中国戏曲的双重意义阈:陈维昭古典戏曲论集
  • 中国戏曲的双重意义阈:陈维昭古典戏曲论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戏曲的双重意义阈:陈维昭古典戏曲论集

28 6.2折 45 九品

仅1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维昭 著

出版社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凤凰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6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240108 5

上书时间2024-01-18

元亨书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陈维昭 著
  • 出版社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凤凰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06
  • 版次 1
  • ISBN 9787807293415
  • 定价 4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大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93页
  • 字数 339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上个世纪末,我开始关注古代小说戏曲的学术史问题,2005年完成了《红学通史》,第二年完成了《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戏曲卷)。如今,我想梳理一下个人在戏曲方面的“学习史”,就把工986年以来发表的学术论文结成此集。这集子里面的文章分为四类:戏曲源流研究、戏曲作家作品研究、戏曲理论研究、乐署与戏曲发展的关系研究。戏曲源流研究方面,《“戏剧”考》一篇代表了我对“戏曲”本质的基本认识。历来的戏曲起源研究都试图从“崇高”的一面为“戏曲”溯源,刘师培、王国维、姚华诸先生都如此。但我认为,“娱乐”的、“技艺”的一面同样是戏曲的重要本性。在戏曲中,“娱乐”、“技艺”的展示都可以是目的,而不仅仅是手段。王国维先生在为戏曲溯源的时候,已经注意到戏曲的娱乐元素。但是当他为“戏曲”下定义的时候,娱乐元素就被悬置了。这跟近代以来的“崇高化”时代思潮有关。在这种思潮之下,五四时期的激进人士(如钱玄同先生)对戏曲舞台体制的绝对化否定,也就不难理解了。《“戏剧”考》一文试图从起源论的角度论证“戏剧”一词有两大义项:游戏和扮演。由“游戏”这一传统展开,中国戏曲的整体面貌将完全改观。
【作者简介】
陈维昭,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红学通史》、《二十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戏曲卷)。
【目录】
序言
戏曲源流研究
“戏剧”考
戏曲起源问题的科学性质与哲学性质
崇高化与娱乐性:中国戏曲发展的二重变奏
“梅齐合璧”与中国戏曲的技艺化倾向
20世纪戏曲史述的几大模式
王国维戏曲研究与现代学术范式
戏曲作品论
关于中国古典悲剧的喜剧结局的文化批判
论明清杂剧中的主体价值体验
《牡丹亭》之“情”的文化意蕴
名教与风流合一
——论李渔喜剧的创作定位
戏曲学研究
中国戏曲的双重意义阈
中国古典戏曲理论中的“当行本色”论
戏曲品鉴与书画品鉴
曲品与诗品
论历史剧创作中作家心理定势
元杂剧的演唱体制及其叙事学意义
明清戏曲批点的主要形态及其功能
汤沈之争与晚明曲学形态
才情学问与本色当行
——王世贞的曲学支点
中国戏曲演剧形态与20世纪中西方戏剧转型
戏曲与乐署
上古先秦之“乐”与戏曲元素
“郑卫之音”与商周政治文化演革
秦代的乐署与戏曲元素
汉代“黄门”考
汉代散乐百戏与汉代俗乐运动
论汉代文人的苑囿叙事、都城叙事与俗乐运动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