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灵巧弹药工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灵巧弹药工程

170 九品

仅1件

陕西汉中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杨绍卿 编

出版社国防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9

版次1

装帧精装

货号250508

上书时间2024-05-08

聚焦4everYAHO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杨绍卿 编
  • 出版社 国防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09
  • 版次 1
  • ISBN 9787118070804
  • 定价 72.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73页
  • 字数 319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灵巧弹药集传统弹药技术、导弹技术、光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目标探测识别技术、弹道气动力技术、新型战斗部技术、小型化与抗高过载技术等于一体,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已形成一个新的技术和装备领域。为适应我国灵巧弹药技术和装备发展的需要,特撰著《灵巧弹药工程》一书。该书共8章,系统地总结了作者及其科研团队在该领域二十余年的科研成果,内容包括灵巧弹药的内涵、关键技术及发展方向、末敏弹构造及作用、末敏弹的总体设计、末敏弹外弹道设计、子母类弹药的开舱抛射过程设计、稳态扫描系统设计、目标探测识别系统设计、EFP战斗部设计等。
书中内容新颖,图文并茂,实践与理论有机结合,是一本有重要参考价值的著作。可供从事该领域科研、设计、试验、生产及使用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供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师生参考。
【作者简介】
杨绍卿,1941年生于辽宁省康平县,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81年~1984年在美国TexasA&M大学研修控制工程,现为中国兵器工业第二○三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兵器工业首席专家、国家重点型号总设计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枪炮弹箭专家组顾问、国务院中央军委军工产品定型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火箭与灵巧弹药的理论和工程技术工作,历任国家重点课题或型号“火箭弹飞行理论”技术负责人、”末敏弹系统技术预研”总研究师、“末敏弹先期技术演示验证”总研究师、“火箭末敏弹武器系统“型号总设计师、”炮射末敏弹系统”型号总设计师等职。发表论文近三十篇,独著或合著《火箭弹散布和稳定性理论》、《火箭弹散布计算》、《末敏弹系统理论》、《弹药工程》等多部著作。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二项,并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国防系统劳动模范、总装备部预研先进个人称号、国家创新能力先进工作者称号、光华科技奖、中国兵工学会科学技术特等奖以及俄罗斯国家莫欣科技奖等。
【目录】
第1章灵巧弹药概论
1.1引言
1.2灵巧弹药的技术内涵和特点
1.3灵巧弹药的发展概况
1.3.1末敏弹
1.3.2末制导及制导弹药
1.3.3弹道修正弹药
1.4灵巧弹药的发展方向及关键技术探讨

第2章末敏弹的基本构造与作用过程
2.1全备末敏弹
2.2末敏子弹
2.3末敏子弹主要部/组件技术特性
2.3.1减速减旋装置及旋转伞
2.3.2复合敏感器系统
2.3.3EFP战斗部

2.4末敏弹组装
2.4.1子弹弹体与战斗部的组装
2.4.2电子模块组装
2.4.3末敏子弹组装
2.4.4末敏弹全弹组装

2.5末敏弹作用过程
2.5.1末敏弹开舱抛射过程
2.5.2末敏子弹分离过程
2.5.3旋转伞张开过程
2.5.4稳态扫描过程
5.2.4末敏弹母弹6自由度刚体弹道方程

5.3末敏弹减速减旋段飞行弹道
5.3.1作用力和力矩
5.3.2减速减旋段运动方程
5.3.3减速减旋段弹道计算初始条件

5.4末敏弹稳态扫描段弹道
5.4.1主旋转伞运动模型
5.4.2伞盘运动模型
5.4.3末敏子弹弹体运动模型
5.4.4联系方程
5.4.5末敏子弹扫描角近似变化规律

5.5EFP飞行弹道
5.5.1EFF飞行弹道模型
5.5.2EFP命中点

第6章稳态扫描系统
6.1稳态扫描角
6.1.1稳态扫描角设计
6.1.2设计参数对稳态扫描角的影响
6.1.3扫描角的摆动频率

6.2旋转伞
6.2.1旋转伞参数设计
6.2.2伞弹系统旋转运动中的相对扭转问题
6.2.3旋转伞稳定性分析

6.3减速减旋装置
6.3.1减速伞设计
6.3.2减旋翼设计
6.4稳态扫描参数测试

第7章复合探测识别系统
7.1复合探测识别系统概述
7.1.1复合探测识别系统组成及特点
7.1.2国外末敏弹探测体制概述

7.2辐射计在目标探测中的应用
7.2.1辐射计探测目标的原理
7.2.2目标探测波段的选择
7.2.3目标/背景辐射特性
7.3不同波段辐射计的对比分析

7.4辐射计设计
7.4.1辐射计设计的主要要求
7.4.2视场角分析
7.4.3信号带宽分析
7.4.4灵敏度分析
7.4.5辐射计分析

7.5雷达在目标探测中的应用
7.5.1雷达最小发射功率
7.5.2毫米波近程雷达对目标的探测原理
7.5.3激光雷达用于目标探测
7.6恒虚警信号检测技术
7.7提高探测系统性能的方法

第8章EFP战斗部设计
8.1EFP战斗部的概念及历史
8.2EFP的成形力学
8.3EFP的空气动力学
8.4EFP战斗部的设计方法
8.4.1常用设计软件介绍
8.4.2材料本构模型及状态方程
8.4.3几种常用材料的性能参数

8.5EFP战斗部设计
8.5.1EFP战斗部的总体方案确定
8.5.2结构设计
8.5.3飞行稳定性分析
8.5.4外弹道分析
8.5.5EFP的侵彻威力设计

8.6EFP战斗部试验
8.6.1EFP成形试验
8.6.2EFP飞行试验
8.6.3EFP穿甲威力试验
8.6.4EFP终点效应的评估

8.7EFP战斗部的发展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8.7.1EFP战斗部技术新的发展
8.7.2EFP战斗部技术研究中要继续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