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先农坛(修订版)/北京先蚕坛(修订版)
  • 北京先农坛(修订版)/北京先蚕坛(修订版)
  • 北京先农坛(修订版)/北京先蚕坛(修订版)
  • 北京先农坛(修订版)/北京先蚕坛(修订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北京先农坛(修订版)/北京先蚕坛(修订版)

166 156 全新

仅1件

北京大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董绍鹏

出版社学苑出版社

ISBN9787507766219

出版时间2023-0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字数208千字

定价156元

上书时间2023-09-27

学苑出版社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内容简介:
《北京先农坛(修订版)》
北京先农坛,是这座名城中富有独特祭祀文化内涵的一处人文古迹。自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至今已近六百余年。北京先农坛是古代中国专门祭祀农业之神的最高级别祭坛(明清时的先农祭礼属于五礼中的吉礼,中祀)。北京先农坛祭祀的农业之神,是炎帝神农氏。
炎帝神农氏是炎帝(古时代表南方之神,中国传统文化阴阳五行中代表“火”之神)与神农氏(古时代表南方稻作农业的先农之神,与代表北方旱作农业之神的后稷同为先农之神)合而为一的神话形象。炎帝神农氏的国家祭祀内容包括:神坛祭祀、亲耕耤田。其中,亲耕耤田又称耕耤礼、耤田礼,是中国古代祭祀文化中的独特形式。耕耤礼是一种远古氏族社会古礼的孑遗,可看成是中国古代典章制度的化石。先农之祀体现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朴实的人文情怀、人文思想,但后代在祭祀形式之“用”上参照了周代祭礼的做法。因周代祭祀礼法为后世儒家所推崇,后人也多认为采用的是儒家礼法。但先农之神的精神实质与儒家的核心价值观有着本质的区别,即:儒家侧重人文道德说教,专注构建人伦纲常;先农之精神侧重“以器化民”,理念中突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用工具和技术的创新与进步提高生产力,使人民“仓廪实而知礼节”。因此,先农之精神不属于儒家思想的范畴,比其具有更为实在的人生意义、社会意义。先农之精神对今天的最大启示:开拓进取、科技创新、苦干实干。这是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必经之路。农之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今人只有对先农见贤思齐,才能实现今人的历史使命。
本书不仅要使读者了解北京先农坛,更为关键地是,牢记我们伟大祖先的丰功伟绩,传承先贤的精神理念,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实实在在的努力和贡献,不断进取、不断创新。全书共分六章:第一章走进先农坛、第二章先农、耕耤与先农之祭、第三章太岁、第四章天神地祇、第五章奇妙的建筑布局与精美的建筑艺术、第六章先农坛里的其他建筑,及北京先农坛大事辑录、清代档案中的部分北京先农坛历史资料、明代南京山川坛大事辑录。

《北京先蚕坛(修订版)》
本书由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保管部主任、研究员董绍鹏经十余年对先农崇拜研究撰写而成,该书全面系统的讲述了北京先蚕坛的起源、发展及其文化内涵。北京先蚕坛,是一座几乎为世人所遗忘的昔日清代皇家祭坛,沉寂已有半个多世纪。
中国自古以农桑为立国之本,强调民以衣食为天。纵观诸多传说、记载,众多为后人景仰的古圣先贤,多是以为民谋福祉而著名,以农桑之利开化民众,使人民避免饥馑得以温饱。先民为了衣食,栉风沐雨、焚膏继晷地耕种纺织,使后辈脱离了茹毛饮血的蛮荒时代,迈入文明的门槛。他们的艰辛和智慧,是值得我们赞颂的。上古有先农神农氏为民辨五谷开创农耕技术,也有先蚕氏为民做蚕丝织造之术。在民间,先蚕之神受到人们的顶礼膜拜并相承不断。进入封建社会以后,先蚕之神的国家祭祀从简单到复杂,直至清代登峰造极,而后伴随农业时代的结束急剧衰落。
北京先蚕坛的历史见证了当年清王朝极盛到衰落的全过程,这里对于世人来说极为神秘,不仅仅因为先蚕坛半个多世纪以来不为人所知,更因为它当年主要作为女性祭祀神祇的内涵在明、清皇家祭祀文化中的独一无二。《北京先蚕坛》对读者了解这一处富有独特文化内涵的文物古迹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