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新正版塑封包装现货速发 儒脉:中国儒家学派史 韦力著 精装 定价128元 9787523102244
  • 全新正版塑封包装现货速发 儒脉:中国儒家学派史 韦力著 精装 定价128元 9787523102244
  • 全新正版塑封包装现货速发 儒脉:中国儒家学派史 韦力著 精装 定价128元 9787523102244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全新正版塑封包装现货速发 儒脉:中国儒家学派史 韦力著 精装 定价128元 9787523102244

64 5.0折 128 全新

库存2件

河南平顶山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韦力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5

版次1

装帧其他

货号3B-4-7

上书时间2024-06-17

寻书斋

十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韦力
  •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3-05
  • 版次 1
  • ISBN 9787523102244
  • 定价 128.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在中华文明赓续传承中,儒学思想深深地渗透在中国几千年的政教体制、社会习俗中,在塑造中国人文化心理结构的历史过程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本书从梳理儒学学派发展脉络切入,纵观解读了近3000年中国儒学发展流变。以时代为经,以儒家各学派重要人物为纬,从儒学的开创为始,简述儒家的核心概念,继而讲述其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嬗变的各个阶段,并对不同阶段儒家派别的起源、继承和影响进行了详尽的讲解。
  通过本书,广大读者不仅可以对儒家及儒家学派史有系统而清晰的了解,而且能更好地看懂到中国历史、政治和文化演进的底层逻辑。
【作者简介】
韦 力

国际儒联出版宣传委员会副主任,故宫博物院兼职研究员。复旦大学古籍保护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目录版本学、藏书史,中国传统文化史等,著有《觅圣记》《觅文记》《觅诗记》《书楼寻踪》《鲁迅藏书志》《中国古籍拍卖述评》《芷兰斋书跋》《古书之爱》等三十余部专著。
【目录】
序言

 

第一章.儒学的产生及相关概念

一、儒、儒家、儒学./ 002

二、儒家创始人./ 003

三、儒家主体思想./ 005

四、儒家核心概念./ 008

五、初期分化·儒分为八./ 026

六、曾子学派·以孝为本./ 029

七、思孟学派:子思·强调中庸./ 032

八、孟子·性善论./ 037

九、荀子·性恶论./ 042

 

第二章.儒学定于一尊的时代

一、尊儒时代背景及原因./ 048

二、礼制的确定者·叔孙通./ 050

三、经学的先声·陆贾./ 052

四、从儒道之争到独尊儒术./ 055

五、经学的两大流派·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 059

六、汉代古文经学的四次抗争./ 063

七、汉末今文经学的反击./ 068

八、郑玄遍注群经,会通今古文./ 073

 

第三章.魏晋玄学下的儒学

一、三国时代的儒学./ 080

二、王学郑学之争./ 083

三、易学的象数派与义理派./ 088

四、南朝经学派与北朝经学派的异同./ 091

五、南朝经学派名家./ 093

六、北朝经学派名家./ 097

 

第四章.隋唐时期的注疏之学

一、南北两派儒学的统一./ 102

二、河汾学派./ 105

三、以音释义,训义兼辩./ 109

四、钦命诸儒共修《五经正义》./ 112

五、刊刻九经《石经》,平议《孝经》派别./ 115

六、盛唐三贤创新《春秋》学派./ 118

七、韩愈重立儒统./ 120

八、李翱·强调复性,开宋代理学之先河./ 123

九、晚唐五代儒学./ 125

 

第五章.宋代新儒学—理学

一、范仲淹与宋初三先生./ 129

二、荆公新学./ 133

三、温公朔学./ 137

四、元公濂学./ 142

五、横渠关学./ 147

六、苏氏蜀学./ 151

七、尧夫数学./ 157

八、二程洛学./ 161

九、程门四先生./ 167

十、道南学派./ 176

十一、湖湘学派./ 181

十二、金华学派·经史并重,传承中原文献之学./ 188

十三、永嘉学派./ 195

十四、永康学派·王霸义利之辨./ 208

 

第六章.朱陆异同:理学与心学的顶峰

一、晦庵闽学:朱熹·性即理./ 213

二、象山心学:陆九渊·心即理./ 220

三、勉斋学派·传承儒学道统./ 227

四、沧洲学派·播朱学于世间./ 233

五、西山学派·使理与数灿然于天地间./ 237

六、九峰学派·数尽万物之则,尽天下之理./ 246

七、清江学派·与朱熹同撰《小学》./ 251

八、北溪学派·心为太极./ 254

九、木钟学派·朱子传《诗》《易》弟子,以理解经./ 259

十、鹤山学派·通过实践明心致知./ 262

十一、潜庵学派·以朱子说解《诗经》./ 266

十二、巽斋学派./ 270

十三、深宁学派·汉宋并采,研经究史./ 278

十四、东发学派·四明之学宗朱氏者东发为最./ 286

十五、真氏西山学派·泛滥释老心学,归本朱子./ 289

十六、北山学派./ 296

十七、陆学在浙江的传播./ 300

十八、宝峰学派·私淑慈湖,以心理政./ 308

 

第七章.金元:儒学的衰落与衍圣公的确立

一、赵秉文·金朝斯文主盟./ 313

二、道统的北传./ 314

三、鲁斋学派·传理学于元廷./ 318

四、静修学派·刘因,圣贤,我也;我,圣贤也./ 322

五、草庐学派·吴澄,内主敬尊德性,外格物而致知./ 326

 

第八章.明初的朱学与陆学

一、曹端·月映万川,开明代理学之先./ 332

二、河东学派·以关闽诸子为法绳,以古圣贤为归宿./ 334

三、崇仁学派·南方朱学大宗,兼采陆学./ 337

四、余干学派·以主忠信为先,以求放心为要./ 339

五、江门学派·奠基明代心学,静中养出端倪./ 342

六、甘泉学派·心与事应,天理自现./ 346

七、三原学派./ 350

 

第九章.阳明心学及其主要流派

一、悟道及悟理./ 360

二、浙中学派./ 368

三、江右学派./ 385

四、泰州学派./ 414

五、纠正王学观念之偏./ 444

 

第十章.清初儒学:继承与反思

一、以崇儒重道为国策./ 464

二、心学余波./ 467

三、朱学的承继./ 479

四、反击理学,倡导实学./ 489

 

第十一章.汉代经学的复兴: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

一、惠栋:开创吴派,一尊汉儒./ 511

二、吴派嫡传名家./ 513

三、戴震:开创皖派,以考据达义理./ 521

四、东原著名弟子./ 526

五、常州学派:今文经学崛起./ 540

六、以今文经学论政./ 546

七、章黄学派:古文经学的反击./ 561

 

第十二章.晚清理学

一、艮峰学派:以居敬穷理来日新其德./ 571

二、湘乡学派:重礼,事功./ 574

三、养知学派:质疑经典释读,提倡事功理财./ 579

四、葵园学派:趋重考证,编校典籍./ 584

 

第十三章.现代新儒家学派

一、梁漱溟:开创“新孔学”,析文化三路向./ 591

二、熊十力:体用不二,倡导大同./ 596

三、冯友兰:以逻辑分析方式创建新理学./ 603

四、贺麟:以西哲观释儒,创建新心学./ 608

五、牟宗三:创良知自我坎陷说,倡三统并建./ 614

六、钱穆:天人合一观./ 619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