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脸的历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脸的历史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96.2 6.5折 148 全新

库存6件

湖北武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德]汉斯·贝尔廷[Hans Belting]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282496

出版时间2017-05

版次1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纸张胶版纸

页数364页

字数350千字

定价148元

货号SC:9787301282496

上书时间2024-10-27

沈成书店

十二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汉斯·贝尔廷,1935年出生于德国,曾在美因兹大学和罗马大学修习艺术历史、考古学和历史。1959年取得艺术史博士学位。1970—1980年为海德堡大学的艺术史教授;1980年为慕尼黑大学的艺术史教授;1989—1990年为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迈耶·夏皮罗客座教授;1996年为汉堡大学的艺术史副教授。2000年,他与24位来自艺术史、文学批评、哲学、神经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的博士创立了跨学科的人类学和图像研究项目“图像媒体机构”。2002—2003年,他被任命为巴黎法兰西学院的欧洲主席。    其代表著作有《图画与迷信》《艺术史的终结》《真实的图画》《佛罗伦萨与巴格达》《世界的镜子》《艺术史导论》《现代主义之后的艺术史》等。
主编推荐:
    《脸的历史》:德国有名艺术史学家汉斯·贝尔廷力作——以“脸”之图像为维度,探知人类自我的历史存在。    作者汉斯·贝尔廷是德国有名艺术史学家,在国内艺术界有较大知名度,受到学界广泛关注。之前在国内出版的《艺术史的终结》《现代主义之后的艺术史》已产生较大影响。    《脸的历史》可谓是一部从文化史、图像学角度探索“脸”这一主题的著作,将极大丰富读者对“脸”这一最值得解谜之物的深入认识。本书以石器时代为开端,至现代媒体社会为终点,将宗教面具、舞台面具、欧洲肖像绘画、摄影、电影、当代艺术中,关于脸的种种视觉文化探索呈现出来。
精彩内容:
一一部关于“脸”的历史?—选择这样一个不落窠臼、引出一切图像之图像的主题,无疑是一种充满冒险的尝试。“脸”究竟是什么?人人都有一张脸,一张人群中的脸。只有当一张脸与另一张脸目光交汇、彼此交流的时候,它才成为一张“脸”。“面对面”这一日常词语描述了一个人与他人之间的那种直接和不可避免的目光接触,一个真相流露的时刻。唯有目光、声音和表情变化才能让一张脸变得生动起来。“做”出某种表情意味着人为地“制造”出一张脸、表达某种感情,或是与他人进行一种无声的“交谈”。换句话说,即一个人通过自己的脸来展现“自我”。为便于他人理解,人们在展现“自我”的同时,也必须遵循相应的社会习俗。语言蕴含了源自脸部文化实践的丰富经验,日常会话中的一些比喻性的惯用语—如“保住脸面”“丢脸”等—为我们提供了很多这方面的启发。从字面上看,这两个俗语分别描述了对脸的不同掌控情形,但实际描述的对象却是驾驭脸的那个“人”。诚然,我们并不总是能成为自己脸的主宰者。脸会随着我们生命中的不同阶段发生变化,各种各样的生活经历也会在我们的脸上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但另一方面,脸也是遗传和后天训练的一种结果(例如在母亲与孩子之间)。此外,当人们想到某个人的时候,也会不由自主地回忆起这个人的脸。但在公共空间里,脸却发挥着另外的作用。公共空间中的脸遵循通行的社会习俗,或处于官方偶像无所不在的影响之下,这些作为媒体产物的偶像主宰着普罗大众的脸,从不试图与之进行目光交流。 “脸是我们身上代表了社会性的那一部分,身体则属于自然。”这句话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面具:每当我们需要扮演某个角色时,总会不自觉地将自己的脸转化为面具。甚至可以说,社会上存在着所谓的“脸部时尚”。在此意义上,“时代的面容”可以被理解为对一个时代诸多流行面孔的整合。在当今时代,流行面孔通过大众传媒得以大规模传播。事实上,被社会大众普遍接受和竞相模仿的脸部“范式”在历史上也同样存
...
内容简介:
    当人出现在图像中时,人脸总是成为图像的中心。而与此同时,脸却仍以其特有的鲜活和生动,与一切将其固化为图像的尝试相对抗。在这部靠前的《脸的历史》中,作者汉斯·贝尔廷探讨了脸和图像之间的这种张力。    《脸的历史》从石器时代最初的面具开始,以现代大众传媒制造的脸为终点。汉斯·贝尔廷在宗教面具、舞台面具与演员的脸部表情、欧洲肖像绘画、摄影、电影、当代艺术中,发现了种种企图征服脸的尝试。而由于脸和人的自我都是一种鲜活的存在,这些尝试无一不以失败告终。生命不断地进入图像,最终却与一切再现规范和阐释标准相对抗。甚至近代欧洲的肖像绘画所生产出的也大多只是一些面具。电影虽然以无可比拟的私密性对人脸进行了展现,但这种将人类一次真正付诸画面的诉求也宣告失败。
摘要:
    脸之悼亡:里尔克与阿尔托在巴黎创作《马尔特手记》时,面对岌岌可危的“脸”,年轻的里尔克发出了令人难忘的哀叹,他也是第一个感喟于此的作家。这个德国人仿佛一个姗姗来迟的浪子,在大都市里穿梭徘徊。他发现在刚刚形成的都市人群中已没有了属于个体的死亡,回想起乡间度过的童年时光,关于个体和身份认同的问题始终困扰着他,让他不寒而栗。医院里的病人“当然是以批量生产的方式死去”;“由于生产量如此巨大,单个人的死是不可能得到完善的处理的;不过这也没有什么关系。今天谁又会在乎怎样去安排一个妥善完满的死呢?”就连有钱人也不会在乎,“希望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死的人变得越来越罕见,而且很快将会变得跟拥有属于自己的生的人一样罕见”。曾经在个人的生命规划中占有特殊地位、被视为归宿和目标的死亡,已变得“平淡无奇”。死亡对任何人而言,都不再是一种使命。[195]如果一个人在自己生前就已没有了脸,那么死后也就无所谓失去脸。脸和死亡同时进入了里尔克的视野,他对人群中所有终将衰朽的脸做了不无讽刺的描绘。体现在脸上的个体身份已成为一种消逝的记忆。“这里有很多人,但是这里的脸更多,因为每一个人就有许多脸。有一些人长年累月总是戴着同一张脸—它自然地变脏、变旧”,“它会拉长,就像一个人在旅途中戴破的手套。现在问题自然就产生了,既然他们拥有很多张脸,那么他们用其余的脸来做什么呢?他们把其余的脸都储存起来。他们的孩子将会戴那些脸,他们的狗出门时也会戴着那些脸。为什么不呢?脸就是脸。其他人以不可思议的速度一张接一张变换自己的脸,并且将这些脸全部戴旧、戴破,还不到四十岁就已经只剩下最后一张了。他们没有节约用脸的习惯,他们的最后一张脸戴过一个星期就磨旧了,磨出了破洞(……)然后渐渐地,衬里—或者说‘非脸’—也露了出来。”[196]这段文字给人以这样一种印象:里尔克似乎是在谈论作为日用品的面具,他总是用“脸”一词来指代面具,二者似乎已没有了分别,因为脸成为人的生命过程中被迅速消耗的一种廉价面具。脸像成品一样实行定量配给,每个人都被分配了若干张脸。在这里,现代人将怅惘的目光投向了一种古老的人类理想。被认为具有特殊意义的脸或许从来都是一种例外?过去人人都能拥有这样一张脸吗?但角色确乎是存在的,人可以通过反复练习来驾驭自己的角色。扮演角色同样需要用到面具。当角色也不复存在时,面具也就变得百无一用。个体的人在过去也是一种角色吗?人们是不是可以将其从脸上摘下,如同摘下一张角色面具?尽管脸被证明是一种面具,但它无法被摘下来—脸下面除了光洁的头骨之外空无一物。只有雕塑家能够将面具从一张脸上“摘”下来,但他首先必须找到一张脸。格奥尔格·毕希纳(Georg Büchner)112的《丹东之死》为里尔克的悲观主义奏响了序曲,剧中的一位雅各宾派成员在谈到大革命的叛徒时说:“是时候撕下他们的面具了。”预感到大势已去的丹东只说了一句话:“脸也要一并撕下来。”当马尔特在圣母院大街的拐角处遇到一个妇人时,梦魇般的“非脸”似乎得到了证实:“她身体缩成一团,脸深深埋在双手中”;他走在空荡的街道上,脚步的
...
目录:
序言I. 面貌多变的脸和面具1. 表情、自我面具及脸的角色2. 面具在宗教仪式中的源起3. 殖民地博物馆中的面具4. 戏剧舞台上的脸和面具5. 从面相学到大脑研究6. 对脸的怀旧与现代死亡面具7. 脸之悼亡:里尔克与阿尔托II. 肖像与面具:作为再现的脸8. 作为面具的欧洲肖像9. 脸与骷髅:截然相反的面貌10. 圣像与肖像:“真实的脸”与“相似的脸”11. 记忆证明与脸的诉说12. 伦勃朗和自画像:与面具的抗争13. 发自玻璃箱的无声呐喊:挣脱牢笼的脸14. 摄影与面具:属于莫尔德自己的陌生面孔III. 媒体与面具:脸的生产15. 脸:对媒体脸的消费16. 档案:对大众面孔的监管17. 视频与活动影像:逃离面具18. 英格玛·伯格曼与电影脸19. 脸的复绘与重塑:危机的征兆20. 国家画像与波普偶像21. 虚拟空间:无脸的面具参考文献人名索引后记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