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开发票 欢迎书友选购 正版全新图书
¥ 20.68 4.3折 ¥ 48 全新
库存226件
作者项飙、吴琦 著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2176953
出版时间2020-07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8元
货号28986689
上书时间2024-12-17
两代北大学人,跨越北京、牛津、温州、杭州、上海五地,历时三年完成了这场谈话。从项飙教授的个人经验切入,追索一系列超越自我的问题,其中涉及对中国社会半个世纪以来的变化、知识共同体、全球化与民粹主义、人类学方法论等题目的思考。这本书提供了一份对话实录,也给出了一种审视问题、思维操练的方法——在自我泛滥的潮流中,如何给自己定位,在全球化的年代,如何创造性地建设身边的小世界,在思想受困的社会,如何回答宏大的命题。
项飙,1972年生于浙江温州,1995年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完成本科学习,1998年获硕士学位,2003年获英国牛津大学社会人类学博士学位。现为牛津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社会人类学研究所所长。著有《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全球“猎身”:世界信息产业和印度技术劳工》等。
吴琦,《单读》主编,前《ACROSS穿越》、《南方人物周刊》记者,毕业于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下一次将是烈火》译者。
代序 重建对话的精神 I
前言 自我是一种方法 001
北京访谈 2018.3
访谈之前 013
童年图景 016
80 年代 030
北大青年的焦虑 040
研究“浙江村” 055
年轻人之丧 069
边缘与中心 074
个人危机 089
全球化与逆全球化 096
用80年代来批判80年代 106
什么是批判 114
理解的学问 125
牛津访谈 2018.8
访谈之前 135
牛津记忆 139
距离感与直接性 150
人类学的圈子 159
非虚构写作 165
学术不是天职 173
民族与民粹 179
新加坡启蒙 189
“盘根”式共同体 193
跨国性的自洽的小世界 200
大学应该寻找例外 204
个人经验问题化 211
新研究 219
共同理想 227
乡绅作为方法 230
温州访谈 2018.12
访谈之前 239
人的再生产 245
阶层流动的悖论 258
寻找新的话语 264
作为中介的人类学 272
再谈乡绅 281
尾声 291
附录
项飙著述目录 293
索引 305
两代北大学人,跨越北京、牛津、温州、杭州、上海五地,历时三年完成了这场谈话。从项飙教授的个人经验切入,追索一系列超越自我的问题,其中涉及对中国社会半个世纪以来的变化、知识共同体、全球化与民粹主义、人类学方法论等题目的思考。这本书提供了一份对话实录,也给出了一种审视问题、思维操练的方法——在自我泛滥的潮流中,如何给自己定位,在全球化的年代,如何创造性地建设身边的小世界,在思想受困的社会,如何回答宏大的命题。
项飙,1972年生于浙江温州,1995年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完成本科学习,1998年获硕士学位,2003年获英国牛津大学社会人类学博士学位。现为牛津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社会人类学研究所所长。著有《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全球“猎身”:世界信息产业和印度技术劳工》等。
吴琦,《单读》主编,前《ACROSS穿越》、《南方人物周刊》记者,毕业于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下一次将是烈火》译者。
在伦敦一家半地下的旧书店,我买到了这本《为了以色列的未来》(For the Future of Israel),西蒙·佩雷斯 (Shimon Peres)与罗伯特·利特尔(Robert Littell)的对话录 ,前者是备受尊敬的前总理 ,中东和谈的主要倡导者,后者是前新闻记者,还是一位间谍小说家。 尽管书页有少许残破 ,封面的蓝色还有些褪色 ,我还 是毫不犹豫地买下它 。那该是2002 年左右 ,我正挣扎于如何成为一名好记者,如何与一个陌生人进行一场对话。法拉奇、华莱士激起我的赞叹与敬畏,却无法追随 。 他们将谈话对象逼迫至角落 ,令他们作出回应 。这种情况 ,可能剥去一个大人物的伪装与谎言 ,呈现一个更真实的自我 。但它太像一场舞台剧 ,太过浓缩 ,兴奋得上头。
佩雷斯的对话录 ,提供了另一个维度 。从童年成长到参与以色列建国,再到六日战争与中东和谈,他谈论童年的记忆,影响个人的作家,卷入政治的历程,重大决策的内幕 。这是我渴望的那种对话,提问朴素却精确,回答高度个人化又极富延展性 ,它既镶嵌进具体历史情境又随时会通向一个意外的方向 。它将个人思想 、时代精神 、众多人物,巧妙地编织在一起。
两年后,我前往耶路撒冷 ,随手带着这本书 。置身于起伏的老城 、错乱的街巷中时,我想起了佩雷斯的叙述,那些私人感受、历史洞察似乎弥漫开来,附着在台阶与窗棂上,似乎也在与此刻的我对话。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期望这种对话形式也在中文世界繁盛 。中国社会四十年来的巨大转型,各个领域涌现出杰出、极富性格的个人,他们的故事与思考,值得被反复追问,借此,我们才知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又付出了何种代价。
很可惜,这一对话形态从未生根 。人们急于向前奔,无暇审视来时路 ,人们也安于种种陈词滥调 , 在喧哗的众 声中发出更大的声响,鲜少去辨析自己更敏感、更独特的声音。这不仅需要一个诚实、丰沛的谈话者 ,也需要一个敏锐、耐心的提问者 。他们穿梭于不同时空 ,同时紧紧抓住个人思想之锚。
这本《把自己作为方法》,令我想起这个久违的期待。这本三百页的小书,是多次长谈的结果,从北京到牛津再 到温州,项飙对吴琦讲述了个人思想的形成,他的人类学家的经验 ,对于一个流动世界的看法 ,一个中国学者的 焦虑。
尽管并非佩雷斯式的历史人物,这本小书却分享了 《为了以色列的未来》中相似的迷人特质 ,它从个人经验 出发,抵达一个更宽阔的世界,这张迅速延展的信息、事件、人物、思想之网,也令个人特质变得愈发清晰。这两位对话者,是我深感钦佩的朋友 ,也是我的校友 ,我们三人也构成一个有趣的智识回应 。我 1995年入读北大时,项飙已是一个传奇,我记得他的消瘦面孔,以及他研究的课题 ,关于北京的“浙江村”。至于这研究到 底为何重要 ,我毫无概念 ,只记得费孝通也对此颇为肯 定 。十四年之后,我在牛津大学次见到他 ,我们在一 处草坪上谈了一整个下午 。具体的内容 ,我大多忘却 ,印象尤深的是他刚到牛津时的失语 ,前往印度及澳大利亚的考察,以及他惊人的坦诚与开放。
吴琦则是我的学弟。大约是 2009年,我在北大新闻学院上过几节散漫的公开课 ,课堂上有两位尤其聪慧的学生,其中一位就是吴琦。几年后,他成为我的同事 ,一个不断给我惊喜的智识上的伙伴。
我与他们的关系亲密又疏离 。心中总暗暗觉得 ,他们 比我更敏感 、精确 ,也更深入 。我比任何人都笃信 ,这本 小书 ,将成为一本迷你的经典 ,不仅因为其思想与洞见 , 更因为它示范了一种对话的形态,如何诚实、充满好奇且 敏锐地理解他人 、厘清自我 。它是一个人类学者阶段性的 自我总结 ,更是一次诚挚的邀请 。它邀请每一个阅读者 , 都加入一场无穷无尽、兴奋亦疲倦的对话,我们的世界正因这对话而魅力非凡。
许知远
2020 年 5 月 9 日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