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性理性系统分化说:情理关系的重构
  • 感性理性系统分化说:情理关系的重构
  • 感性理性系统分化说:情理关系的重构
  • 感性理性系统分化说:情理关系的重构
  • 感性理性系统分化说:情理关系的重构
  • 感性理性系统分化说:情理关系的重构
  • 感性理性系统分化说:情理关系的重构
  • 感性理性系统分化说:情理关系的重构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感性理性系统分化说:情理关系的重构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有特殊要求,下单前请咨询客服!

36.62 4.6折 79 全新

库存12件

江西南昌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程乐华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676492

出版时间2021-05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79元

货号29248834

上书时间2024-11-02

思源汇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在发展我的理论时,我为什么使用了理性和感性,而不是其他双系统理论术语,如系统化共情、认知经验,或者系统和第二系统?概念的选取主要有两个策略,一是学术定位准确,二是便于传播。系统化共情、认知经验都是追求学术定位准确的概念,但传播效果有限;系统和第二系统指代不够明确,学术定位不够准确。相比较而言,理性、感性这两个词作为学术概念和常识概念,意义差距较小,在传播上是好的选择,而且对社会科学领域中的有限理性、适应性理性等重要学术概念也有传承。综合学术习惯和传播效果,理性、感性概念的整体功效是好的。即使存在界限模糊的问题,在学术领域也可以通过理论定义进一步明确理性和感性各个层面的内涵和外延,提升学术定位准确性。试用之后,我发现它们确实比较利于和学生已有经验联结,但需要进行概念定义的统一,在学习中剥离一些日常概念造成的误解,这样就能取得一致正确的理解。

感性理性系统分化说(简称感理分化说)让我意识到,每个人看书的习惯不同,无论内容怎么编排都很难适应所有人。但所有人格理论的学习都需要实践带动,否则就是对一堆符号概念的记忆而已。从过往学员的学习情况看,如果不去实践,很难区分感性理性系统分化说和其他理论的优劣。所以,我建议大家在读完第3章“分化类型及动力变化”后,马上实践,可借鉴第5章“学习难点及典型问题分析”这一辅助实践的章节。借助这个辅导性章节,读者可以自行选取和自己生活相近的案例进行对照阅读和判断,从而快速积累判断经验,并降低失误率。然后重复阅读5.1节,优化自己对判断的理解和实践效果。这样就可以拥有感性理性系统分化说的分析视角,有助于理解第4章的内容。如果还是不能清晰把握,就需要参加专业的学习班,由受训且通过考核的导师来帮助纠偏,提升判断力和理论的使用效率。

在理论的提出和发展过程中,非常感谢赵志裕老师介绍认知经验理论给我,虽然他可能不记得了。还要感谢伴随这个理论成长的研究生,从2012级到2018级,他们给我提供了大量案例和研究上的支持。尤其感谢陈希、刘曦霖,他们一直在帮我厘清新提出的各种新概念和理论。此外,我要感谢书稿形成过程中,杨雪飞帮我整理案例,王堂指、曾韵帮我组织稿。感谢上过我的通识课的几千名学生,在我历时6年的教学中,是你们让我真正看到了这个理论的各种可能性,促使我不断发现理论的盲区,进一步研究、对比、修正,让理论更完善,不断提升理论的解释和预测水平。我还要感谢我的学术生涯中每一次课题组研究主题的变化及随之而来的人员变化,正是对这些人员变迁的反思和研究促使我发现了更多的个体差异及其背后的机制,对这些机制的认识让我成功避免再一次掉入同一陷阱。重要的是,该理论能帮助更多人的研究和实践。总而言之,期待每个学过这个理论的人都“升级”成功,拥有更自由的人生,就像之前它带给我周围的人的效果一样。

 

程乐华



导语摘要

人们对日常生活中的信息有理性与感性两种加工方式,这两种方式会对外显行为或信念造成不同的影响。两种系统在认知过程中的主要区别在于,理性系统更多地使用工作记忆解决特异性问题,而感性系统更多地依赖内隐知识解决适应性问题。这就是双系统理论。

 

作者从2008年起研究心理学艺术化,进行了众多理论和工具创新,并通过多年的观察和实验不断进行理论修正,在已有的双系统理论的启发下,总结和发展出了“感性理性系统分化说”这一人格理论。根据双系统和遗传性–社会化这两个维度,将人格分成了四种类型,详细分析了每种人格类型的特质及其在生活、工作、人际交往等社会领域中的应用。

 

感性理性系统分化说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理论上处于业内领先地位,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对读者来说非常具有启发性和实用性。掌握和学习这一理论,可以:

  •   更好地认识、发展和完善自我,获得心智成长;
  •   理解、预测他人的行为和情绪,在社会互动中获得极大的自由,游刃有余地处理各种人际关系;
  •   结合依恋理论,建立健康有益的亲密关系;
  •   帮助父母在教育过程中分工协作;
  •   帮助自闭症患者等缺乏社会性发展的人群;
  •   确定适合自己的职业定位、职业选择、学习与教育目标;
  •   帮助企业招聘、安置人力资源;
  •   评估创业公司组建的初创团队;
  •   ……


作者简介

程乐华



程乐华博士,专注于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任教于中山大学心理学系。崇尚精准科学和多彩艺术的融合,采用多学科、多方法系统探讨人类心理和行为,涉猎学科包括医学、生物学、物理学、人类学、社会学、语言学、艺术等。其心理学研究秉承行为实验法和日内瓦学派的观察访谈法,坚持格式塔学派和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研究对象的整体性和生态性。已提出可供性意义发生模型、符号建构模型、情境观、情绪空间、事件集特征点等理论或模型,感性理性系统分化说是其中较完整的一个。



目录

序言
001*第1章 双系统理论在人格心理学中的核心地位
0021.1 人格的类型理论与特质理论
0041.2 认知-情感人格系统理论
0051.3 双系统理论
013*第2章 感理分化说
0142.1 遗传和社会化矛盾视角是怎么产生的
0192.2 遗传和社会化的交互作用
0392.3 促进感性、理性分化的方式
0442.4 去自我中心与感理分化说
051*第3章 分化类型及动力变化
0523.1 理理:我思故我在
0583.2 感感:感受即真实
0603.3 理感的感:生硬的触角
0623.4 感理的理:坚固的躯壳
0693.5 能量
0753.6 哪个分化类型好
0813.7 未分化的人适用于感理分化说吗
0823.8 尴尬情绪和社会化理性的关系
085*第4章 感理分化说的应用
0864.1 自我发展:去自我中心化
0904.2 自我与他人
1054.3 人在职场
1134.4 人与世界
145*第5章 学习难点及典型问题分析
1465.1 分化类型的判断
1555.2 以问题为中心的处理方法案例集
1815.3 按分化类型整理的人际关系问题解决案例集
1885.4 可供性概念的掌握
1935.5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主题
200*参考文献
209*后记



内容摘要

人们对日常生活中的信息有理性与感性两种加工方式,这两种方式会对外显行为或信念造成不同的影响。两种系统在认知过程中的主要区别在于,理性系统更多地使用工作记忆解决特异性问题,而感性系统更多地依赖内隐知识解决适应性问题。这就是双系统理论。


 


作者从2008年起研究心理学艺术化,进行了众多理论和工具创新,并通过多年的观察和实验不断进行理论修正,在已有的双系统理论的启发下,总结和发展出了“感性理性系统分化说”这一人格理论。根据双系统和遗传性–社会化这两个维度,将人格分成了四种类型,详细分析了每种人格类型的特质及其在生活、工作、人际交往等社会领域中的应用。


 


感性理性系统分化说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理论上处于业内领先地位,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对读者来说非常具有启发性和实用性。掌握和学习这一理论,可以:



  •   更好地认识、发展和完善自我,获得心智成长;

  •   理解、预测他人的行为和情绪,在社会互动中获得极大的自由,游刃有余地处理各种人际关系;

  •   结合依恋理论,建立健康有益的亲密关系;

  •   帮助父母在教育过程中分工协作;

  •   帮助自闭症患者等缺乏社会性发展的人群;

  •   确定适合自己的职业定位、职业选择、学习与教育目标;

  •   帮助企业招聘、安置人力资源;

  •   评估创业公司组建的初创团队;

  •   ……



主编推荐

程乐华


程乐华博士,专注于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任教于中山大学心理学系。崇尚精准科学和多彩艺术的融合,采用多学科、多方法系统探讨人类心理和行为,涉猎学科包括医学、生物学、物理学、人类学、社会学、语言学、艺术等。其心理学研究秉承行为实验法和日内瓦学派的观察访谈法,坚持格式塔学派和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研究对象的整体性和生态性。已提出可供性意义发生模型、符号建构模型、情境观、情绪空间、事件集特征点等理论或模型,感性理性系统分化说是其中较完整的一个。



媒体评论

老子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认识自己和了解他人对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至关重要,但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本书作者提出的感理分化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心理学视角,帮助我们认识自己,了解他人。本书既有科学概念,也有通俗易懂的实例。与大部分专著不同,本书结构清晰,论述精辟,学术性强又不失趣味性。作者对理性和感性世界的洞察以及深度的剖析,带给我们豁然开朗的感受。

——洪建中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特聘教授

 

本书会令读者眼前的世界变得更加清晰、帮助更多人成为自己应该成为的样子、获得对世界的掌控感,还会让读者发现一位与众不同的心理学家,他洞察到的简约而不简单的理论,必然会对学术发展以及心理学让生活更美好的终极追求产生深远影响。

——周详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学院教授

 

正如它的副标题“情理关系的重构”,本书犹如一个行动指南,阐释了感性系统和理性系统所可能产生的矛盾和统一,既帮助认识自我,又促进理解他人。如何选择职业方向?如何改善人际关系?本书能给你很好的启发和帮助。

——卢嘉辉天津大学新媒体与传播学院 英才副教授

 

作为一个典型的理理,说实话我很难想象一个感感或者感理的人是怎样生活的,更别提跟他们打交道了。很不幸我的老公就是一个跟我很不一样的人。学习了感理分化说之后,我知道了面对一个以感性为主的老公,不要急着跟他讲道理,而是要先后退一步,接受他突然的情绪起伏,像海绵一样接住他的情绪之箭,让他觉得安全之后,他自己就会看到那些箭留下的痕迹,然后彼此再来讨论问题。这样,就可以避免很多的冲突。此外,认识到感性的人可以弥补自己的不足,也会在逛街和旅行的时候更有耐心地去倾听老公的发现,同时说出我的发现,彼此扩展对这个世界的认识,这是不是很好玩!

——曾细花南方医科大学心理副教授

 

乐华老师的感理分化说和脸盲/非脸盲理论是一个兼具普适性和实用性的理论架构,作为一个多领域的心理学工作者(临床/科研/心理分析),这一理论对自我探索、亲密关系的洞察,对临床工作的反思,以及观察、研究和预测普遍意义上的社会和文化现象都有所帮助。把这一理论体系作为统合社会认知的元认知系统,足以让世界变得更清晰,也可以更多帮助到自己和他人。

——朱绘霖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助理研究员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