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三角地区创新发展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长三角地区创新发展研究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51.49 6.6折 7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洪银兴//孙宁华|责编:初少磊

出版社经济科学

ISBN9787521832792

出版时间2022-07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78元

货号31521377

上书时间2024-06-12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洪银兴,1950年生,1987年获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2009年被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授予名誉法学博士学位。1993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审获得博士研究生导师资格。现任南京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全国综合大学《资本论》研究会会长。曾任南京大学党委书记,第四、第五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理论经济学学科评议组成员。曾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1987)、“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称号(1991)。2009年入选影响新中国60年经济建设的100位经济学家;2017年获吴玉章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18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19年获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

目录
导论  各具特色的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
  一、上海: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二、浙江: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
  三、南京:新型研发机构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
  四、合肥:依托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五、苏州:创新园区支撑科技和产业创新
  六、昆山: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
  七、常州科教城:政府主导的产学研协同创新
  八、展望:长三角地区创新一体化
第一章  长三角一体化创新型区域建设
  一、建设创新型区域的新时代要求
  二、长三角地区创新型区域建设
  三、创新极(创新型城市)的建设
  四、创新极与外围地区的有效对接
第二章  高等教育高地支持长三角区域创新一体化
  一、长三角区域高等教育资源集聚现状及其创新优势
  二、长三角区域创新一体化建设及其对高等教育的要求
  三、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对区域创新经济发展贡献的实证研究
  四、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高地建设及其对区域创新的支持路径
  附录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及高等教育一体化的发展历程
第三章  上海: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一、上海科创中心的定位
  二、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构建
  三、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成就
  四、张江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及其效应的放大
  五、上海科创中心需要进一步提升
第四章  浙江: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
  一、浙江省创新发展的成效
  二、浙江省推动创新发展的主要经验
第五章  南京:以新型研发机构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
  一、在长三角区域创新一体化中定位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
  二、南京的新型研发机构及其作用
  三、南京新型研发机构的运行和绩效
  四、争创南京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第六章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提升安徽省科技创新能力
  一、安徽在长三角区域中还是创新“注地”
  二、创新“洼地”的突破
  三、加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对安徽省科技创新的辐射带动作用
第七章  苏州:以创新园区支撑科技和产业创新
  一、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
  二、外资升级引领产业创新
  三、高水平科技园区成就创新“策源地”
  四、打造长三角产业科技创新核心区
第八章  昆山:高质量开放驱动科技和产业创新
  一、昆山高质量发展之路
  二、昆山产业转型与升级
  三、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放动力
  四、产业创新的政府推动
第九章  常州科教城:政府主导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
  一、从大学城到科教城的提升

内容摘要
 本书根据新发展理念研究了我国长三角区域创新发展的实践,总结了该区域不同地区的创新特色,其中不仅包括上海、江苏、浙江、
安徽的总体创新经验,也涉及处于创新领先地位的市(如南京、苏州、常州、合肥)和县级市(昆山);通过分析总结长三角地区不同子区域、不同层级的创新经验,探讨我国不同类型、不同资源禀赋的区域创新发展之路。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