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个地球:人类家园的生存之战 爱德华·威尔逊 新书 畅销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半个地球:人类家园的生存之战 爱德华·威尔逊 新书 畅销书

9787213084287

49.4 全新

库存200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爱德华·威尔逊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3084287

出版时间2020-0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货号561818039658

上书时间2024-03-11

晚亭书屋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社会生物学之父”、两届普利策奖得主 
进化生物学先驱、殿堂级的科学巨星 
爱德华·威尔逊 
重磅新书! 
“亚马逊年度科学图书” 
《半个地球:人类家园的生存之战》 
(Half-Earth:Our Planet’s Fight for Life)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刘华杰 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 李大光  分享收获农场执行董事,“全球40岁以下影响食物系统的20人”农人石嫣  畅销书《大转向》作者  史蒂芬·格林布拉特  科普作家奥利弗·萨克斯  著名全球发展问题专家 杰弗里·萨克斯 
鼎力推荐! 

分类:自然科学/科普读物     
书名:《半个地球:人类家园的生存之战》 
(Half-Earth:Our Planet’s Fight for Life) 
作者:[美]爱德华·威尔逊(Edward O.Wilson) 
译者:魏  薇 
定价:72.90元 
开本:32K   
页码:316页               字数: 179千 
出版时间:2017年11月      责任编辑:李亚楠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图书品牌:湛庐文化 
ISBN : 978-7-213-08428-7 
CIP:Ⅰ. ①半… Ⅱ. ①威… ②魏… Ⅲ. ①环境保护-普及读物 Ⅳ. ①X-49 

l “社会生物学之父”、两届普利策奖得主、进化生物学先驱、殿堂级的科学巨星爱德华·威尔逊,深情讲述全球的物种灭绝故事,探索生物多样性的未来出路与方法。 
l 阅读《半个地球》,就如同威尔逊在带领我们领略地球多种多样的生物多样性。整个地球生命的进化史,也是一部精彩绝伦的生物多样性发展史。但随着人类足迹的扩展,我们也逐渐将众多物种带向了濒危与灭绝的不归路。只有将半个地球交还给大自然,我们才能保护地球上众多的生命形式,拯救现存的有生力量,实现人类生存所需的稳定与发展。 

l 爱德华·威尔逊继《生命的未来》与《缤纷的生命》之后又一聚焦生物多样性、关注全球物种灭绝的倾情力作!亚马逊年度科学图书! 
l “社会生物学之父”、两届普利策奖得主、进化生物学先驱、殿堂级的科学巨星爱德华·威尔逊再续经典! 
l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刘华杰,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李大光,分享收获农场执行董事、“全球40岁以下影响食物系统的20人”农人石嫣,畅销书《大转向》作者史蒂芬•格林布拉特,科普作家奥利弗•萨克斯,著名全球发展问题专家 杰弗里•萨克斯! 
l 湛庐文化出品。 

爱德华·威尔逊 
l 进化生物学先驱,蚂蚁研究方面的权威,殿堂级的科学巨星,有 “社会生物学之父”“当代达尔文”之称。 
l 哈佛大学荣誉教授,哈佛大学昆虫馆荣誉馆长。 
l 提出了生物多样性、知识大融通等概念,创立了岛屿生物地理学、社会生物学等学科。 
l 累计获得过100多项国际大奖,其中包括美国国家科学奖、“生态学诺贝尔奖”克拉福德奖等。被《时代周刊》评为“对当代美国影响最大的25位美国人”之一。 
l 截至目前出版了20余部权威著作,代表作有《社会生物学》《论人性》《蚂蚁》等,两度问鼎普利策奖。 

  

  
大博物学家威尔逊也是科学家,而且是有学识、有远见、负责任的那种科学家。他的思想不用说,千年一见,他的文字也愈发晓畅、隽永。 
刘华杰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令人敬佩的威尔逊再发警语,他告诫我们应在以自然资源换取“幸福”的狂热中冷静面对地球的未来,让出半个地球吧! 
李大光  
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 
人类多大程度上可以全面认知这个地球,取决于我们认可自己有多“无知”。威尔逊的著作在尝试建立人与自然的连接:在日常中,让社会认知大自然的重要性;在研究领域,建立跨学科的对话。希望我们在推动社会生态农业上的努力与威尔逊“半个地球”的倡导一样,为时不晚! 
农人石嫣  
分享收获农场执行董事 
“全球40岁以下影响食物系统的20人” 
爱德华·威尔逊具有一种极为珍贵且独一无二的特质。他将博大的科学知识和深刻的人文智慧完美地融为一体。他所深爱的自然界,他用毕生时间去研究和探索的自然界,因人类的愚蠢和贪婪而被大肆破坏。这一切就发生在他身边,他也有无数理由去陷入绝望,但我们在《半个地球》中看不到任何悲观与抱怨。通篇全是作者满怀希望的大胆表述,以及为拯救地球而描绘的蓝图和愿景。
                                                 史蒂芬·格林布拉特 
《大转向》(The Swerve)作者
 威尔逊用充满人文情怀的笔触对大自然进行描述,他的语言能唤起我们每个人对美好世界的向往。
                                              奥利弗·萨克斯 
科普作家 
如果说人类能找到彼此之间和谐共处的方法,找到与自然界天人合一的途径,那么威尔逊一定是其中不可取代的角色。
                                             杰夫里·萨克斯 
著名全球发展问题专家 

测试题 你对生物多样性了解多少? 
前 言 何为人类 
第一部分   我们面临的问题 
01 第六次物种大灭绝 
02 人类需要生物圈 
03缤纷的生命 
04 犀牛的挽歌 
05现代启示录 
06 我们形同上帝吗 
07灭绝缘何加速 
08 气候变化的冲击 
09 最危险的世界观 
第二部分   我们生活的世界 
10 保护的科学 
11 上帝的物种 
12 未知的生命之网 
13 迥异的水下世界 
14 不可见的王国 
15 生物多样性最佳地点 
16 重述历史 
第三部分   我们的解决之道 
17觉醒与顿悟 
18 修复与重建 
19 拯救生物圈 
20 瓶颈与障碍 
21 荒野之地,正是孕育人类的家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译者后记  
[前言] 
   何为人类 
    他们是故事的讲述者,是神话的创造者,是这个生机盎然的世界的毁灭者。他们将理性、情感和宗教掺杂在一起展开思考。他们是更新世晚期灵长类进化过程中幸运出现的偶然事件。他们是生物界的思想主宰。他们充满神奇的想象力和充沛的探索欲,却不甘为这颗走向颓势的星球服务,而要坐上主人的位置。他们生来就具备生存和持续进化的能力,也拥有为生物界赋予永恒力量的能力。然而,他们却傲视一切、行事鲁莽,总是危险地将自我、部族和短视的未来置于最高位置。他们对幻想中的神明卑躬屈膝,而对更低等的生命形式充满鄙视。 
那些能将眼光放到 10 年之后的人们才有可能真正看清,人类正在玩火自焚。人类自以为对地球的主宰并不是真相,我们和自身家园之间的关系正越来越疏远。人口数量庞大,使得安全与舒适成为幻想。饮用水日益短缺,陆地上的各类活动导致大气和海洋的状况每况愈下。气候变化,除微生物、水母和真菌类生物以外,对其他生物均已造成负面影响,对许多物种来说甚至是致命的。 
人类制造出来的问题是全球性的、渐进式的。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将失去回头的余地。这些问题无法分拆开来一一解决。用来生产页岩气的水资源是有限的,用来开发种植黄豆和棕榈树的雨林面积是有限的,可供储存过剩碳的大气空间也是有限的。 
与此同时,我们依然无动于衷,脑袋中除了经济增长、大肆消费、个人健康和幸福之外别无其他。而这样的行为对生物界其他部分的影响是极其负面的。生存环境变得不再稳定,不再舒适,而人类的长远发展也充满了变数。 
我创作的三部曲作品讲述了人类物种如何成为人类世时代(Anthropocene epoch)的设计师和统治者,由此所产生的结果对所有生命形式都造成了深及地质未来的影响,其中包括我们自身,也包括自然界的各类生物。《半个地球》这部作品是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 
在《地球的社会征服》( The Social Conquest of Earth )中,我讲到了先进社会组织在动物王国中是十分罕见的成就,而且是在地球 38亿年的生物历史后期才出现的。目前已有一些证据证明,这一现象在当时非洲大型灵长类动物中已经出现。 
在《人类存在的意义》( The Meaning of Human Existence )中,我从科学的角度分析了水平相当低下的人类感官系统和充满矛盾、根基不牢的道德推理能力,解释了为什么我们的感官系统和道德推理能力均存在缺陷,不足以承担现代人类的使命。无论人类对此怎么看,我们都是驻留在生物界中的一个生物物种,神奇地适应了地球上过往的奇特生存环境,却十分可悲地对当下的环境,或者说我们正在创造的环境,无法适应。无论从身体还是灵魂的角度来看,我们都是诞生于全新世的子孙,却尚未适应全新世的后继者——人类世。 
我想在这本书中提出的是,只有将地球表面的一半交还给大自然,我们才有希望保留并拯救地球上的众多生命形式。人类这种动物本能和社会文化意识的独特混合体,已将我们和其他物种带上了通往毁灭的轨道。我们需要对自身和其他生命进行比现有人文和科学成就更加深层的了解。我们需要尽快脱离教条式的宗教信仰和百无一用的哲学思想的泥潭。 
除非人类能对全球生物多样性有更加充分的把握,并迅速行动起来予以保护,否则我们很快就会失去地球生命中的绝大部分物种。而目前首要的紧急解决方案是:将半个地球甚至更大的面积留作储备,这样我们才能拯救环境之中的有生力量,实现人类自身生存所需的稳定。 

01   第6次物种大灭绝 
6 500万年前,一颗直径达 12 千米的小行星以每秒 20 公里的速度,撞到了如今位于尤卡坦半岛(Yucatán)的希克苏鲁伯(Chicxulub)海岸上。这次撞击形成了深达 10 公里,宽达 180 公里的大坑,将地球像个铃铛一样狠狠地敲了一下。随后紧跟着便是火山爆发、地震、酸雨,如山峰般席卷而来的巨浪将整个世界扫荡了一遍。灰尘遮蔽了天空,挡住了阳光,阻止了光合作用。黑暗持续了很久,绝大多数植被被活活扼杀。在充满杀机的漫长午夜,气温迅速下降,火山冬天(volcanic winter)封锁了整个星球。70% 的物种从此消失,其中就包括最后一代恐龙。在一些幽暗的角落,微生物、真菌和食腐蝇类这些生命世界之中的清扫大师,在死去的植被和动物尸体的养育下兴旺繁衍了一段时间,但很快,它们的数量也下降了。 
这就是爬行动物时代终结的中生代,也是哺乳动物时代开始的新生代。人类是新生代的终极产物,很可能也是新生代的最后一件作品。地质学家将新生代分为 7 个世代,每个世代都有其代表环境和生活于其间的特色动植物。按时间顺序排列,排在首位的是古新世,这段时间长达 1 000万年,生物多样性在进化的作用下,从中生代大灾难的摧毁中一点点复苏。随后是始新世、渐新世、中新世和上新世。第 6 个世代是更新世,在这段时间中,大陆冰川逐渐形成,后又出现了消退。最后一个经地质学家正式认可的是全新世,也就是我们所生活的世代。全新世始于 11 700 年前,那时,最后一片大陆冰川开始退行。温和的气候条件也在生物史上创造出了物种数量最为繁多的短暂“春天”。 
全新世早期,人类在地球上几乎所有适宜居住的土地上都留下了脚印。生命组织的全部三大层级都面临着希克苏鲁伯撞击的破坏性力量所带来的新威胁。这三大层级首先是由珊瑚礁、河流和森林等构成的生态系统,然后是诸如珊瑚、鱼类和橡树等存在于生态系统之中的生物物种,最后一层则是决定物种性状的基因。 
从地质时间的维度来看,生物灭绝事件并不罕见。在生命历史上,灭绝事件总是以随机变化的强度接连发生。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