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食疗学:供中医药类专业用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医食疗学:供中医药类专业用

29 7.6折 38 九五品

仅1件

浙江杭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倪世美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ISBN9787801566546

出版时间2009-0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449页

字数99999千字

定价38元

上书时间2024-04-03

靖鮟大君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中医食疗学:供中医药类专业用
定价:38.00元
作者:倪世美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9-01
ISBN:9787801566546
字数:688000
页码:44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2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中医食疗学》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教材供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养生康复专业作为专业课教材使用,其他专业方向作为选修课使用。    中医食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深人发掘、研究中医食疗的精华,结合现代研究理论与成果,并与相关学科融会贯通,使食疗与食养有机结合,无病时用于养生,有病时用于治疗,病后用于康复,强身健体,延年益寿,是当今方兴未艾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具有现实意义与社会意义。    本教材的立足点是创新,在组织结构、内容安排及形式体例方面适应多样化教学的需要,体现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创造条件,并总结了中医食疗学教材建设过程中的经验与不足,充分听取了各中医药院校使用原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中医食疗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年9月版)的意见和建议,对原教材作了较大的修改和补充,充分体现中医食疗理论与现代研究的成果,与临床应用相结合,以防病治病为目的,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按照科学性、实用性、先进性、系统性要求进行编写,使本教材更能适合大多数中医药院校教学的需要。    本教材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共6章)为总论。主要介绍中医食疗的发展概况、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食疗的基本原则与主要法则,食物的配伍、选择、饮食的宜忌,食物按形态与加工方式分类及按作用分类,不同人群的食养,不同体质的食疗及不同需要的食养等。中篇(共13章)为常用食物。主要介绍经常用于生活与临床的食物282种,附录29种。为了突出临床应用的原则,方便食疗方法的临床使用,我们将本教材的食物按功效进行分类。鉴于收载的食物绝大部分是药食两用的,则按规划教材《中药学》的功效分类法。其他食物参照临床应用的功效进行分类。并分项阐述食物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应用举例、用法、注意和现代研究供参考。鉴于各地对食物的别名、异名称谓各不相同,表述颇多,我们只收载了较为常用的、被大多数学者公认的异名供参考。下篇(共6章)分别介绍了内、妇、男、儿、皮肤、五官科共58种常见疾病的食养与食疗。对每一种疾病按辨证分型食疗加以介绍。考虑到辨病与辨证食疗的特点,故教材中中西医病名混合应用,突出临床的实用原则。更利于学以致用。
目录
上篇 总论  章 中医食疗发展概况    节 中医食疗学概念及内容    第二节 中医食疗学发展简史  第二章 中医食疗理论基础    节 食疗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治法理论    第三节 食物的配伍    第四节 食物的选择    第五节 食疗禁忌  第三章 中医食疗常用食物分类    节 形态与加工方式的分类    第二节 按作用分类  第四章 不同人群食养    节 正常人群的食养    第二节 老年人食养    第三节 儿童食养    第四节 孕妇食养  第五章 不同体质食疗    节 阳虚体质人群的食疗    第二节 阴虚体质人群的食疗    第三节 气虚体质人群的食疗    第四节 血虚体质人群的食疗    第五节 痰湿体质人群的食疗    第六节 瘀血体质人群的食疗    第七节 气郁体质人群的食疗    第八节 湿热体质人群的食疗  第六章 不同需要的食养    一、润肤养颜类    二、延年益寿类    三、健美类    四、美发乌发类    五、强身健体类    六、增加免疫力类    七、增强记忆力类中篇 食物的性能与应用  章 解表食物    葱  白(《神农本草经》)    生  姜(《名医别录》)    胡荽(《食疗本草》)    菊花(《神农本草经》)    香  薷(《名医别录》)    薄荷(《新修本草》)    桑叶(《神农本草经》)    葛根(《神农本草经》)    紫苏(《名医别录》)    淡豆豉(《名医别录》)      白芷(《神农本草经》)  第二章 止咳平喘食物    梨(《名医别录》)    柿饼(《日用本草》)    罗汉果(《岭南采药录》)    甜杏仁(《本草从新》)    枇杷(《名医别录》)    白果(《日用本草》)    苦杏仁(《神农本草经》)    紫苏子(《本草经集注》)  第三章 化痰食物    莱菔(《唐本草》)    茼蒿(《嘉祜本草》)    竹笋(《名医别录》)    冬瓜子(《开宝本草》)    丝瓜(《本草纲目》)    芥菜(《名医别录》)  ……下篇 疾病食疗附录 食物名索引
作者介绍

序言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