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医学微生物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医学微生物学

15 3.8折 39.8 九五品

仅1件

浙江杭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严杰 编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ISBN9787040351279

出版时间2012-0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344页

字数99999千字

定价39.8元

上书时间2024-03-25

靖鮟大君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医学微生物学
定价:39.80元
作者:严杰 编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7-01
ISBN:9787040351279
字数:650000
页码:344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医学微生物学是一门研究引起传染病的微生物病原体的生物学性状、流行环节、致病性和免疫性、实验室诊断的基础医学学科,也是学习传染病学必需的前期知识基础。   为了适应我国高等医学教学改革需要及有助于提高医学微生物学教学质量,本教材在第:版教材使用基础上,对内容、编排、文字、图表等方面进行了改进,以期达到既内容精练又能及时反映本学科国内外进展的目的。并配有数字课程,以期提升教学效果。本教材由国内23所高等医学院校25位编委合作编写,分为绪论及4篇37章。绪论介绍了医学微生物学及其发展简史和发展趋势。篇为医学细菌学,分别由细菌学总论(章-第5章)和细菌学各论(第6章-5章)组成。第二篇为医学病毒学,分别由病毒学总论(6章-8章)和病毒学各论(9章-第26章)组成。第三篇为医学真菌学,分别由真菌学总论(第27章-第28章)及真菌学各论(第29章)组成。第四篇为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程(第30章-第37章),放在数字课程网络平台上,除包含医学微生物学基本实验和操作内容外,增加了细菌的分子生物学诊断和病毒的分子生物学检测两章。本教材适用于临床、基础、预防、护理、检验、口腔、药学等专业学生,还可作为临床医生及科研人员参考用书。
目录
绪论节 微生物与微生物学第二节 医学微生物学及其发展简史第三节 医学微生物学发展趋势篇 医学细菌学章 细菌的基本性状节 细菌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第二节 细菌基因组的特点第三节 细菌的生长繁殖与代谢第四节 细菌的抵抗力和耐药性第五节 细菌的分类第二章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节 细菌遗传与变异的物质基础第二节 细菌的变异现象及机制第三节 细菌遗传变异的医学意义及其应用第三章 细菌感染与免疫节 外源性感染与传播方式第二节 内源性感染第三节 细菌感染的类型第四节 细菌的致病性与致病机制第五节 细菌感染的基本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第六节 抗细菌感染的免疫机制第四章 细菌感染的实验室诊断与防治原则节 细菌感染的实验室诊断第二节 细菌感染的防治原则第五章 消毒和生物安全节 物理消毒法第二节 化学消毒法第三节 生物安全第六章 化脓性球菌节 葡萄球菌属第二节 链球菌属第三节 肺炎链球茵第四节 奈瑟茵属一、脑膜炎奈瑟菌二、淋病奈瑟菌第五节 其他致病性球菌一、肠球菌属二、卡他莫拉菌第七章 呼吸道感染细菌节 结核分枝杆菌第二节 白喉棒状杆菌第三节 流感嗜血杆菌第四节 嗜肺军团茵第五节 百日咳鲍特茵第六节 麻风分枝杆菌第八章 胃肠道感染细菌节 埃希茵属第二节 志贺茵属第三节 沙门茵属第四节 弧菌属一、霍乱弧菌二、副溶血性弧菌第五节 幽门螺杆菌第六节 弯曲茵第七节 其他肠道杆菌一、克雷伯菌属二、不动杆菌属三、变形杆菌属四、肠杆菌属五、沙雷菌属六、枸橼酸杆菌属七、摩根菌属第九章 厌氯性细菌节 厌氧芽胞梭茵属一、破伤风梭菌二、产气荚膜梭菌三、肉毒梭菌四、艰难梭菌第二节 无芽胞厌氧茵第十章 动物源性细菌节 布鲁茵属第二节 炭疽芽胞杆菌第三节 耶尔森茵属一、鼠疫耶尔森菌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三、假结核耶尔森菌第四节 猪链球菌第十一章 放线菌与诺卡菌节 放线茵属第二节 诺卡茵属第十二章 支原体节 概述第二节 主要致病性支原体一、肺炎支原体二、溶脲脲原体三、其他支原体第十三章 衣原体节 概述第二节 主要致病性衣原体一、沙眼衣原体二、肺炎衣原体三、鹦鹉热衣原体第十四章 螺旋体节 概述第二节 钩端螺旋体第三节 梅毒螺旋体第四节 伯氏疏螺旋体第五节 回归热螺旋体第六节 奋森螺旋体第十五章 立克次体节 概述第二节 主要致病性立克次体一、普氏立克次体二、斑疹伤寒立克次体三、恙虫病东方体四、查菲埃立克体五、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六、汉赛巴尔通体七、贝纳柯克斯体第二篇 医学病毒学第十六章 病毒的基本性状节 病毒的形态、结构及功能第二节 病毒基因组的特点第三节 病毒的增殖第四节 病毒的遗传与变异第五节 病毒的抵抗力与耐药性第六节 医学病毒的分类和命名第十七章 病毒感染与免疫节 病毒的传播方式和感染类型第二节 病毒的致病机制第三节 抗病毒感染免疫机制第十八章 病毒感染的实验室诊断与防治原则节 病毒感染的实验室诊断第二节 病毒感染的防治原则第十九章 呼吸道病毒节 流行性感冒病毒第二节 禽流感病毒第三节 副黏病毒一、麻疹病毒二、腮腺炎病毒三、副流感病毒四、呼吸道合胞病毒第四节 冠状病毒与SARS冠状病毒一、冠状病毒二、SARS冠状病毒第五节 其他呼吸道病毒一、腺病毒二、风疹病毒三、鼻病毒四、呼肠病毒第二十章 胃肠道病毒节 人类肠道病毒一、眷髓灰质炎病毒二、柯萨奇病毒和埃柯病毒三、新型肠道病毒第二节 急性胃肠炎病毒一、轮状病毒  第三篇 医学真菌学第四篇 微生物学实验附录
作者介绍

序言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