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墙内外:古代汉水流域城市的形态与空间结构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城墙内外:古代汉水流域城市的形态与空间结构

496 76 九五品

仅1件

浙江杭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鲁西奇 著

出版社中华书局

ISBN9787101076394

出版时间2011-0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468页

字数99999千字

定价76元

上书时间2024-01-19

靖鮟大君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城墙内外:古代汉水流域城市的形态与空间结构
定价:76元
作者:鲁西奇 著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11-01-01
ISBN:9787101076394
字数:470000
页码:46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全面考述了汉魏六朝、唐宋以及元明清时期汉水流域治所城市(及部分非治所聚落)的建城过程、城郭规模与形态、城郭内外之空伺结构与功能分划;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就汉魏六朝时期从散居向聚居的演变以及城居与村居的对立,唐宋时期特别是唐代地方城市中里坊制之实施情形及其实质,明清时期治所城市城墙内外街区的功能分划及其原因等问题展开了较深入的讨论,形成了一些有助于深化对中国古代城市形态与空间结构之认识的观点。
目录
《水经注》所见汉水流域的城邑聚落及其形态 一、问题之提出:六朝时期南方地区的聚落形态 二、《水经注》所见汉水上游地区的聚落形态  (一)《水经注》所见汉水上游城邑戍堡考述  (二)3—6世纪汉水上游地区的聚落形态:以“城居”为主 三、《水经注》所见汉水中下游地区的城邑聚落  (一)《水经注·沔水中》所见汉水中下游城邑聚落考  (二)聚居与散居:著籍户口与非著籍户口的居住方式 四、《水经注》所见南阳地区的城邑聚落及其形态  (一)《水经注》卷三一《清水》所见城邑聚落  (二)《水经注》卷二九《比水》所见城邑聚落  (三)《水经注》卷二九《湍水》所见城邑聚落  (四)《水经注》卷二O《丹水》所见城邑聚落  (五)汉魏六朝间南阳地区的聚落形态及其变化 五、讨论:汉魏六朝时期聚落形态的差异及其演变  (一)日本学者的论点:从“城居”向“村居”演化  (二)两汉时期汉水流域乃至长江中游地区的聚落当以规模较小的散村为主  (三)东晋南朝时期长江中游地区“民”与“蛮"在聚落形态上的差异:“华夏居城郭,夷蛮居山谷”唐宋时期汉水流域州县城的形态与空间结构 一、引言:唐代地方城市中是否普遍存在封闭式的里坊制?  二、唐宋时期汉水流域州(府)城考 三、唐宋时期汉水流域的县城考述 四、结语与讨论  (一)本文所用资料与研究方法之检讨  (二)城郭之有无、沿用与新筑  (三)罗城之兴筑、拓展与里坊制的推行及其实质  (四)城下街区的出现与“市”的位置明清时期汉水流域府、州、厅、县城的形态与空间结构 一、引言:城墙内的城市? 二、城墙内外:明清时期汉水下游地区府、州、县城的形态与结构 ……主要征引文献后记
作者介绍
鲁西奇,1965年生,江苏东海人、1982年入武汉大学历史系学习,1995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1989—2007年在武汉大学历史系工作。2007年5月起,任厦门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从事区域历史地理研究,出版专著《区域历史地理研究:对象与方法——汉水流域的个案考察》(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汉水中下游河道变迁与堤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又有译著《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商业与社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冲突与社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序言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