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需要时,就给我电话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需要时,就给我电话

22 7.4折 29.8 九五品

仅1件

浙江杭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雷蒙德•卡佛, 于晓丹, 廖世奇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ISBN9787544726665

出版时间2012-0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288页

定价29.8元

上书时间2024-01-14

靖鮟大君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需要时,就给我电话
定价:29.80元
作者:雷蒙德•卡佛, 于晓丹, 廖世奇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9-01
ISBN:9787544726665
字数:
页码:28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需要时,就给我电话》编辑推荐:雷蒙德•卡佛,20世纪下半叶美国最重要作家,村上春树的文学老师,苏童、格非、韩东热爱的人。继《大教堂》《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后,卡佛作品又出新作《火》《需要时,就给我电话》。《需要时,就给我电话》是目前最能代表卡佛文学创作多元化的尝试。书中卡佛不仅仅是一位短篇小说大师,他还化身为书评人、理论家、散文家。《需要时,就给我电话》 亮点是卡佛生前未结集出版的五篇短篇小说首次亮相。这五篇短篇小说,其文学含量和思想内涵都不亚于卡佛创作生涯最巅峰时期的那些作品;另外,《需要时,就给我电话》还将卡佛创作生涯早期的作品收纳进来,包括卡佛创作的 篇短篇——《愤怒的季节》,也为初次和中国读者见面。《需要时,就给我电话》的译者于晓丹为国内译介卡佛和纳博科夫的先驱者,且因翻译《洛丽塔》而获誉良多。
内容提要
《需要时,就给我电话》为卡佛小说﹑散文﹑随笔和书评的合集,所选文章以类相从,全景敞视般地展示出卡佛风格的多样性,从而使读者得以窥见其一生文学创作的丰富维度。《需要时,就给我电话》还特别收录五篇新近发现的卡佛生前未结集的短篇作品。阅读卡佛,读者可见其对现代社会中底层人边缘性的关注,其实也是已身经历的一种言说,时至今日仍可引起绝大多数人共鸣。此合集沿袭了卡佛一贯的风格,文风冷峻,看似削到嶙峋的文字之中其实蕴含无尽深意。
目录
001译者序 未结集小说 001柴禾 015你们想看什么 035梦 044汪达尔人 059需要时,就给我电话 五篇散文和一篇沉思录 073我父亲的一生 083论写作 090火 104约翰·加德纳:作为老师的作家 112友谊 118关于圣徒特蕾莎一句话的沉思录 早期小说 123愤怒的季节 140头发 144狂热爱好者 151海神波塞冬和伙伴 153光亮的红苹果 长篇片段 163选自《奥古斯丁笔记本》 起因 175关于《邻居》 177关于《开车时喝酒》 179关于改写 183关于剧本《陀思妥耶夫斯基》 188关于《鲍勃》及其他诗歌 192关于《致苔丝》 195关于《差事》 197关于《我打电话的地方》 导言 203命运的指点 206与我有关的一切 218未知的契诃夫 220关于有事件和结局的小说 225关于当代小说 227关于长篇幅的短篇小说 书评 235大鱼,神话的鱼 239巴特尔梅的非人喜剧 243激动人心的故事 248蓝鸟的早晨,风暴预警 253鼎盛时期的天才长篇小说家 257阐释黑暗的小说 260布劳蒂根端出了狼人莓和猫甜瓜 263麦克关追求的是大游戏 266理查德·福特关于失去和疗伤的真知灼见 269一名退休杂技演员倒在一个少女的魔力下 272“名声没什么好,相信我” 279长大成人,化为碎片
作者介绍
作者:(美国)雷蒙德•卡佛(Raymond Carver) 译者:于晓丹 廖世奇雷蒙德•卡佛(Raymond Carver),海明威之后美国最的短篇小说家,被尊为简约派文学典范。人生的前一半充满了苦难与失望。失业,酗酒,破产,妻离子散,友人背弃,坠入人生之谷底。晚年文学声名渐高,却罹患肺癌,五十岁便英年早逝。致力于描绘美国的蓝领生活,是写失败者的失败者,写酒鬼的酒鬼,生活的变质和走投无路后的无望,是其小说中的常态。作品风格和他自身经历密切相关,包括极其精简的遣词和冷硬的语言风格。
序言
《需要时,就给我电话》是卡佛的第二任妻子苔丝•加拉格尔在卡佛去世后替他编纂出版的一部多文体杂集,其中收有卡佛生前未发表过的五篇小说——三篇是她在卡佛生前居住的最后一处住宅中一个抽屉里的一只文件夹发现的,另两篇是在俄亥俄州立大学图书馆收藏的作家手稿箱里发现的。苔丝在英文版前言称出版这本杂集的喜悦是“似乎又听到一个已经离开世界的声音的新声”,“为一个在大幕已经落下后又看到他突然现身而惊喜”。这本集子首次完整地将卡佛生前已正式结集出版的小说、诗歌及散文之外的所有文字收辑在了一起。除五篇生前未发表过的小说以外,本书还收辑了卡佛的散文、文论、书评、五篇早期小说、一部长篇小说片段等。但苔丝为本书英文版加的副标题“未结集的小说及其他”应该说不尽准确,因为书中所收的卡佛早期小说、长篇小说片段及多数散文作品都曾收入卡佛去世三年后出版的另一本名为《别逞英雄》(No Heroics, Please)的书,该书也是由苔丝撰写前言,副标题也是“未结集的作品集”。本书分量最重的无疑是新发现的五篇小说。尽管它们都只是卡佛的遗稿,但每篇首尾俱全,可以说已经“写完”。然而,在卡佛看来,这里所说的“写完”恐怕得打点折扣。因为了解他写作习惯的读者都知道,他在写作上是个极其挑剔、慎重的人,字斟句酌,毫不马虎。卡佛生前对自己的任何作品都会反复修改,甚至在发表或出版一次后再版时还会修订。在本书收入的《关于改写》一文里,他就说道:“我很少见到一篇散文或一首诗,无论是我自己的还是别人的,在放置一段时间后再改,能不改得更好的。”作品初稿完成后进行反复修改对他来说不是苦差事,相反,是他最期待的创作阶段,是他的主要写作乐趣。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对卡佛而言,这种修改决不仅仅是文字层面上的事。这位信奉前辈作家奥康纳下笔前不知道自己要写什么这一信条的作家,极有可能在修改的过程中部分甚至完全重写整个故事。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卡佛把写作,包括改写,看作是一个“发现”的过程。那么,卡佛生前没有把这几篇作品拿出来发表,是因为一直没等到修改的时机呢?还是一时不知如何着手修改?他对自己的作品以这样的方式呈现于世会作何感想?对此我们无从得知。不过,对热爱卡佛的读者来说,这些作品所谓的“未完成性”也许正可以带给我们一种特殊的阅读乐趣。无论卡佛自己是否认为它们已经具备了可以发表的资质,整体而言,这些作品无疑都已是典型的“卡佛风”。语言平淡,硬实,不堆砌,不张扬,追求精确,不忌重复,富于韵律,有着一种着意克制的“言外”的诗意;人物一如既往地微不足道,在晦暗、封闭的世界里处处碰壁,活得无助无望却认真得让人心疼,用卡佛自己的话说,可谓“竭尽全力”。对于热爱卡佛的读者来说,即使就为这五篇小说,《需要时,就给我电话》也仍是一本值得收藏的书,对研究者自然更是;何况,书里还收有他一生写过的最出色的几篇散文和随笔,比如《我父亲的一生》《论写作》《友谊》等。除了这五篇新小说,这本杂集还收入了他早期创作的另外五篇小说,读者在读过以后一定会发现,它们无论是结构还是叙述风格都与他后来的创作迥异。有评论者认为,它们像是模仿福克纳或海明威或奥康纳的习作,像实验小说初级写作阶段的试验品,显然尚未具备本书收入的、卡佛在为《美国短篇小说杰作》写的导言“关于有事件和结局的小说”一文里所称赞的那种小说所应有的品质:接近生活,拥有能被认同的人物、动机、情节和戏剧性,也就是说有事件和结局(二者密不可分);也还不属于他所欣赏的“在为人所熟悉的叙事传统里有叙述持久力的非凡作品”。然而,通过阅读这些未成熟时期的作品,读者可以体会一个作家要经过怎样的探索和努力才能最后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声音和风格,这无疑也是本书提供的一种难得的阅读体验。我第一次翻译卡佛,已经是二十年前的事了。二十年来,我的阅读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前读过的作家有的可能早就不读了,从前看不进去的作家倒可能特别迷恋起来。不过,让我欣慰的是,卡佛在我的文学背景里,一直是一个不曾消失的名字。移居美国以后,我一直断断续续买着他的书,现在书柜上已摆着几乎他的所有作品。当然,这次翻译卡佛与上一次比,更大的不同是我已在美国生活了十六七年,对卡佛的语言到生活境遇都有了更具体和深入的了解,特别是对美国社会有了切身的体会,对他的文学风格和精神气质也就多了几层认识。卡佛在写作上的天资和悟性之高毋庸置疑,他独特的文风具有独一无二的个人印记,但不可否认的是:一、他也是二战后美国大学纷纷开设的写作专业训练出来的绝好的写作者——在美国上过学的人,大都会对它教育的实用性和规范性有所体会。这种教育可以使丝毫没有绘画基础的人经过训练从事一个与绘画有关的工作,没有任何英文写作背景的人在上过高强度写作班后足以应付一份靠文案安身立命的工作。卡佛声名大振后,也正是从这些写作班中走出了众多带有鲜明“卡佛风”印记的小“卡佛”们。二、他是一个被美国中学生课本选读的作家——这对作家来说是否是件幸事实在不好判断,因为可以如此迅速地被“主流化”的作品似乎也不易逃脱被迅速“平庸化”的劫数。最后,他也是一个美国梦成真的典范——这一点对理解本书收入的一些随笔、散文和文论,特别是他成名之后的一些文章,绝对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背景。年少时卡佛跟着父母过了一段四处迁徙的艰难生活,那时就生成的对中产阶级生活的向往,在他生命的最后十年终于得以实现。去世前,他住进了有风景的“天屋”,名下拥有不止一套不动产,有白色的私人游艇,可以去欧洲旅游。死后,他“被”穿上高档合身的西服和皮鞋接受亲友的告别,甚至还“被”拥有了一个与周围伐木工人和退伍军人的简朴墓地不十分相称的三大块黑色花岗石。属于他早年生活的亲友跟他遗体告别时才看到他的“天屋”别墅,才发现他的居住环境宽敞、舒适、家具齐全,可以想见,他成功后的生活与他的早年发生了多么大的变化。虽然他一生把契诃夫视为精神和文学导师,伦敦《泰晤士报》在他去世时发表的评论中却称他为“美国中产阶级的契诃夫”。知道了这些,虽然我不愿相信卡佛能写出本书中《关于圣徒特蕾莎一句话的沉思录》那篇文章,但也不再觉得奇怪,因为那显然是很多礼拜天去教堂聆听福音的美国中产阶级的生活信念;对于他那篇著名的随笔《火》,一方面认同他对写作影响的分析,一方面对他关于孩子给他带来“有害”影响的大段陈述多了些许“同情的理解”:有人或许会因此而抱怨他是生活中过于“自私”的父亲和作家,但它的确是七八十年代典型的男性观点的坦诚表述;在看了他那篇《关于》之后,对他死前把全部遗产都留给了后妻的做法也不再那么耿耿于怀(有的作家,如斯蒂芬•金,就抱怨卡佛对家人厚此薄彼的做法甚至妨碍了他阅读卡佛的作品),因为那是在通常意义上有效地维护他的文学遗产的唯一选择。不过,在本书收的五篇新小说里,我们看到的仍是卡佛早年生活给他留下的裂痕、打击和绝望,以及温暖的悲天悯人。最后十几年中产阶级式生活虽然终于让卡佛有了先前求之总也不得的安全感,却从来没有成为他创作的素材,未能唤出作家神秘的创作激情,这恐怕是最让喜爱卡佛的读者唏嘘的事实,也值得研究者们做进一步探讨。翻译这本书实际上是我和先生在三年前完成的。三年来,无论国内还是美国,对卡佛的研究都有了很多进步:有了一本厚达592页的卡佛传记;卡佛的前妻玛瑞安也在六年前终于出版了她自己的回忆录;美国文学批评界对作家死后再出版或改版作家生前作品的做法有了更深刻的反思,这些都为我们今天阅读卡佛提供了更多角度。卡佛,陪伴了我很多年,无疑还会以各种方式继续陪伴我们更多年。2012年6月于上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